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14-04- 2003  新闻报导 资料库   新栏目周末避静 

东南亚通讯

令全球谈虎变色的"非典型肺炎",也称为"急性呼吸系统症候群",继续在亚洲和其他地方漫延。虽然刚过去的这个星期中,扩散的程度似乎较缓慢,却仍然有病人不治死亡的消息传来。在这次的东南亚通讯中,我们再次以"非典型肺炎"为重点,我们选了4月13日发行的香港公教报和天亚社4月11日报导的有关消息,并介绍公教报专栏"义笔容辞"对"非典型肺炎"的反思,作者是陈丽娜。

-肺炎展现人之脆弱 香港公教护士劝勉珍惜生命
-揭开非典型肺炎面纱 香港圣本笃堂谈兆麟走过迷惘
-香港医牧人员心情沉重 以信仰应付肺炎压力
-新加坡总主教容许悔罪大赦防止非典型肺炎扩散
-非典型肺炎的反思

以下是详细内容:

肺炎展现人之脆弱 香港公教护士劝勉珍惜生命
(香港公教报讯)一批天主教医生和护士再次为非典型肺炎病者和医护人员祈祷;有护士指这次肺炎让人认清生命的脆弱,要珍惜生命。

为对医护工作者及非典型肺炎病者表示关怀和祝福,教区医院牧民委员会、天主教医生协会及天主教护士会四月四日假坚道主教座堂联合举行感恩祭,二百多名医生、护士、医院牧灵工作者及信徒参与,诚心为前线医护人员和肺炎病人祈祷。
参加弥撒、任职东区医院的天主教护士会会长叶惠燕弥撒後指出,肺炎扩散情况严重,令市民人心惶惶。「市民对肺炎的恐惧症比实际病情严重,他们最需要的是平安。」

她表示,虽然非典型肺炎令本港经济和医疗服务几乎陷入瘫痪,但她相信是「危中有机,让人认清自己的弱点,其实没有甚麽值得骄傲和自大。生命是这样脆弱,我们该珍惜它。」

肺炎事件令叶惠燕发现原来有很多人认同医护工作的重要性,因为从前是批评的多,支持的少。她希望今後港人能互相关心,互爱互助。

圣堂门外,不少参礼者在心意卡上向医护人员及病者写上祝福,而贴满心意卡的海报致送收留最多肺炎病人的玛嘉烈医院。

较早前,任职医院管理局员工健康大使的岑国辉在证道中说,眼见医院的同僚病倒,肺炎病情像滚雪球般愈来愈严重,他感到难过的同时,亦体会到「天主不会离开每个人,因为他爱每个人」。他表示,只有港人凝聚力量,万众一心,有信心可以战胜肺炎。

教区副主教陈志明神父讲道时称,教区颁布预防肺炎的牧民指引,鼓励信众以信、望、爱叁德面对疾病,互相合作,凭智慧、信心和希望走这条路。领圣体後,全体诵念祈祷文,求主垂怜世人,保护医务人员,增强他们的信心,助佑他们医治和照顾病人;又求主赐病人力量,克服病苦。

在非典型肺炎的阴影下,上述机构早已於叁月廿二日在大围圣欧尔发堂举行一台弥撒,替医护人员、非典型肺炎病者及其家人祈祷。

此外,香港的基督新教、孔教、回教、天主教、道教和佛教的领袖四月叁日发表声明,向全港医护人员致敬,又希望港人同心协力,应付非典型肺炎。

揭开非典型肺炎面纱 香港圣本笃堂谈兆麟走过迷惘
(香港公教报讯)近期着力揭开非典型肺炎神秘面纱的公教学者谈兆麟称,在研究工作陷入茫无头绪的境地时,信仰成为他重要的支持。

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谈兆麟叁月中与同僚率先揭开神秘病毒的面纱,为持续的抗争打下强心针。他们目前正进一步研究病毒的特性和传播途径。
谈兆麟出身公教家庭,自小领洗成为天主教徒。他四月六日接受本报访问时说:「信仰是我在研究中茫无头绪时的重要支持。」

这些日子忙得透彻的谈兆麟多年来积极投入沙田圣本笃堂区服务,他是牧民议会成员,担任堂区中、英文团体的桥梁,并带领外籍青少年在活动中认识和讨论香港事情、科技知识及伦理道德等。

自威尔斯亲王医院叁月初陆续有医护人员证实感染非典型肺炎,身为大学微生学系病毒组主任的谈兆麟肩负起找出病毒源头的重任。他与同僚花上约十天时间,日以继夜地研究,终於在叁月十八日发现在其研究中,非典型肺炎的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经由飞沫传播。他说,那是他最喜悦的时刻。

谈兆麟说:「我凭信仰度过茫无头绪的时期,坚守岗位,让天主带领找寻研究的方向。」此外,面对外在环境因素,包括与港大的良性竞争和外界的舆论压力等,他与实验室内多位基督徒同僚,以共同的信仰互相勉励,坚持找出病毒源头的目标。「虽然大家忙碌得没有时间聚在一起祈祷,见面时也会说一、两句勉励说话。」

他说,有关发现是突破性的进展,也给医疗工作踏出第一步:「目前我们只是登上了第一个山头,期望得到天主带领,攀过一个又一个的高山,在短时间内达到目标。」他今後的研究重点有多方面,包括不同机构相继发现的病原体,在互相影响下会否增加传染性及严重性;病毒的特性、源头;它在环境中的滋生时间、传播途径及新的治疗药物等;至於开发有效疫苗,他表示则需时五至十年。

单靠口罩不能预防非典型肺炎,但谈兆麟指出,「戴口罩表现出香港人的团结,同心战胜病毒。」他说,纵然病毒仍会影响社区,出现零星的染病个案,只要港人团结起来,就能防止病毒的大型扩散。

不少市民对现时用以治疗非典型肺炎的特效药「Ribavirin」存有疑虑,担心其副作用过大。谈兆麟却表示,现时采用「Ribavirin」来对抗肺炎乃正确路向,由於目前情况紧急,「道德上不容许分开两批病人进行测试,故此暂时无法客观地研究此药物的功效」。

虽然近期工作艰苦,他庆幸堂区信友都很关心他。「加油呀,谈教授!」访问期间,有堂区信友便走前来为谈兆麟打气,支持他继续与病毒作战。

香港医牧人员心情沉重 以信仰应付肺炎压力
(香港公教报讯)非典型肺炎给多间医院带来沉重的工作量,天主教牧灵部员工便靠着信仰来应付当前压力。

任职於东华医院牧灵部的谢月媚四月二日说,牧灵服务是她的本分,因此不感到太担心。她说:「既然天主派遣我担任牧灵工作,相信他自有其旨意。」由於她居住在淘大花园附近,她反而担心会把病毒传染给病人,所以近日已不敢送圣体。

玛丽医院牧灵工作者尹永发四月一日说,院方不准牧灵工作者探访病房,他无法到病房支援病人,心里觉得不舒服;他说:「从信仰角度,要接受有些事情是做不到的。」

玛嘉烈医院牧灵工作者赵海华四月一日对本报说,该院有接收非典型肺炎病人,他亦难免感到战战兢兢。由於牧灵办公室邻近护士更换制服及沐浴的地方,人流较多,他表示已提高戒备。赵海华说,牧灵工作者只有在紧急情况或经转介,才上病房服务,因为「既要保障自己,亦避免散播病毒」。

玛嘉烈医院四月二日下午为院内医护人员安排茶座,天主教牧灵部同工也参与,聆听医护人员倾诉焦虑和不安。当局叁月底以玛嘉烈医院来集中处理非典型肺炎病人,传媒指截至四月七日该院共接收了二百八十叁名该类病人。

另外,医院管理局的个人成长及危机处理中心「心灵绿洲」叁月廿四日起为医护人员设立辅导热线服务,招募有辅导及危机介入训练的人士接听电话。
教区医院牧民委员会主席黄冯玉棠四月一日表示,「心灵绿洲」邀请该委员会参与提供服务,多位医院牧灵工作者遂响应担任义务辅导员。

义工之一的尹永发表示,叁月廿八及叁十日全日当值期间,多接到医院的文职人员致电表达焦虑及担心染上肺炎;他与另外两位义务辅导员为求助者提供情绪辅导及资讯。

新加坡总主教容许悔罪大赦防止非典型肺炎扩散
【天亚社新加坡讯】新加坡总教区谢益裕总主教发出一系列新指示,以防止在当地已经导致十人死亡的非典型肺炎扩散。

在爆发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症候群(非典型肺炎)期间,总主教已经第叁次发出指示,除了之前的指引外,又容许神父颁布大赦、豁免神职人员及教友牧职人员参加非典型肺炎死者的火葬,并且劝告教友在苦难日不要亲吻十字架。

在四月四日的通告中,谢总主教通知各神父,他已经「获得罗马方面的批准,神父可以颁布大赦」,不用个别听告解。通告指出:「这样神父就不用与个别的忏悔者接触。」

同一天,他再向总教区的神父发出另一份通告,表示死於非典型肺炎的天主教友「应由棺材店或殡葬人员直接送到火葬场火化。这些死者在教堂或殡仪馆的葬礼应获得豁免,但在丧礼过後,应为亡者灵魂安息而举行祈祷会或弥撒。」

他又说,神父及教友殡葬人员也获豁免出席「火葬仪式,避免从空气中感染到病毒」。
政府已经下令所有因非典型肺炎死亡人士的遗体要在廿四小时内火化,并且只可以由指定的殡仪负责人处理死者的遗体。不过,由於伊斯兰教法律规定所有教徒必须土葬,故在埋葬之前,遗体必须用两个裹 袋密封。

在四月五日,总主教再向神父发出附加指示,说明「在朝拜圣架时不应亲吻十字架, 需施行十字架降福」。

直至四月十日,新加坡收到一百二十六人感染到非典型肺炎,当中九人死亡,另有十二人接受深切治疗。

最新的死者五十岁,於四月八日去世,他是一个堂区的图书馆理员。教会消息人士向天亚社表示,这个堂区有四个家庭的成员感染到非典型肺炎,除了一个女人需要留医之外,全部已经出院。

当问到这些受感染的病人及他们的家庭在面对这个危机时获得甚麽支持时,堂区一名神父向天亚社表示:「我利用手机发出讯息,给他们牧灵上的支持。」
他说,他到四个家庭为他们送圣体。他们害怕到教堂,因为人们不是避开他们,就是询问一些难堪的问题。

叁月廿八日,谢总主教曾指示停止所有教理班及儿童礼仪活动,并劝喻教友在弥撒诵念《天主经》和互祝平安礼时不要握手以及不要用口领圣体,又促请受感染的人不要参加弥撒。

非典型肺炎的反思 (香港公教报 义笔容辞,作者:陈丽娜)
非典型肺炎近月来在全球各地肆虐,截至四月九日,全球感染人数已超过二千七百多人,当中有超过一百多人病逝,而香港更是其中的一个重灾区,感染人数已超过九百多人,当中有二十五人病逝。港府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全港学校停课两周,而淘大花园E座的居民更被隔离在度假营中。在四月一日愚人节,香港一名少年在网上发放香港成为疫埠的假消息,导致大批市民抢购粮食,全城陷入恐慌状态。这是否应验了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财政预算案中所言:「这是最坏的时候」?最好的时候何时会来临?

在这件事件上,有几点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非典型肺炎其实於去年十一月已在内地广东省爆发,而世界卫生组织较早前亦认定广东省是疫症源头,但直至现在,国际间对内地疫情实际情况、感染人数、预防及疗治成效仍一知半解。而香港也因为两地的通报机制问题,以致港府在评估事态的严重性上有所轻率。从前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较早前对香港传媒的批评,认为他们报忧不报喜,只报导疫情的扩散,以致影响香港人的士气及经济,反映出内地政府在处理是次疫症危机,主要考虑点是尽力减低政治和经济损失,而非照顾市民健康。由於内地公布疫情的延误,以致错失了防止疫情扩散的最好时机,令全球陷入非典型肺炎危机,这令人不禁质疑究竟国家体面和经济要紧,还是人的性命要紧?

港府对处理危机的敏感度不高,即使当威尔斯医院多位医护人员相继受到病毒感染,以及中大医学院教授警告病毒有机会在社区中扩散後,特区政府仍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遏止疫情进一步漫延。在危难当中,各界发挥了守望相助的精神:首先是前线医护人员不眠不休地寻找病毒的源头,并竭力坚守岗位,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去照顾病者,发挥其专业精神。此外,香港传媒亦积极报导疫症的扩散情况和防预方法,让市民掌握到进一步的资料。再者,不断有民间团体陆续加入抗疫的行列,例如在报章刊登广告,表达对前线医务人员的关心和支持。不同基督宗教於早前亦举行「不要怕,只要信」祈祷会,为医务人员、染病者和全体香港市民祝福,其他宗教也为香港市民念经祝福。另一方面,私家医生组成了支援网络,在全港各区设置联络人,为社区群众检验病情、提供医疗知识,甚至心理辅导等服务。有自愿团体亦设立了谘询辅导热线,让市民有多一个求助的途径。

为防止感染非典型肝炎及病毒的扩散,大部份市民均戴上口罩和尽量避免身体接触,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远了。前线医护人员为了避免传染家人,宁愿迁往他处暂住;也有些经常出入医院的老人家,亦劝喻子女在这期间不要探望他们,这似乎是拒人於里之外的举动,但其实都是出於对亲人的爱护。而市民配戴口罩除了避免被感染外,也是出於对人的关怀,怕自己在不知情之下传染他人。

无可否认,非典型肺炎的爆发确实带给香港不少後遗症:有感染者不幸病逝、旅游业大受打击、内部消费进一步疲弱……这对不景气的香港经济可说是雪上加霜。然而,我们相信,只要人人能同心协力去面对困难,曙光就会出现。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