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3-03-2005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主日弥撒重播 教宗与圣座 教会与社会 世界24小时 教宗与圣座 教宗继续在梵蒂冈疗养,本星期周叁公开接见活动暂停 还记得上星期叁上午十一点二十分钟的时候,教宗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出现在他的书房窗口,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的许多各国朝圣信友挥手致意。上星期日,圣枝主日中午,当圣座国务院副国务卿桑德里总主教代替教宗诵读叁钟经讲话之後,教宗再次出现在宗座大楼他的书房窗口,手举着圣枝主日的橄榄枝,多次向圣伯多禄广场的五万多名各国朝圣人士挥舞致意,并降福大家。 “生命的福音”通谕颁布十周年,强调人类生命的价值和不可侵犯性 教宗的通谕有一部分正是在讨论安乐死。这道文献指出生命的文化和死亡的文化今天正展开剧烈的战斗。生命的福音是耶稣基督带来的讯息的中心,教会每日以爱心接纳这个讯息,并忠实勇敢的予以宣扬。教宗写这道通谕不在罗列教会的禁令,例如堕胎、安乐死、死刑等等,但在於肯定生命的积极意义,肯定胎儿、穷人、病人、 饿垂死的人、以及被判死刑的人的生命的意义。从这 ,生命中痛苦的奥秘和所谓的安乐死的问题便凸显出来。 人一向都想尽办法避免痛苦的问题,今天尤其如此。於是,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生活在痛苦中,生命显得毫无作为的时候,死亡竟也成了脱离痛苦、使自己获得解放的途径。可是真理是否如此呢?教宗在通谕中指出:“事实上,那些看来似乎合乎逻辑而且充满人道的事,如果深入了解,便成了荒谬和无人道的事。我们现在面对的正是最令人担忧的死亡文化的症状。这个症状在生活富裕、讲究高效率的社会中蔓延得特别快,因为根据这样的社会观念,一个无法恢复能力的生命再也没有任何价值”。 教宗於是说安乐死是为了消除任何痛苦而故意给人带来死亡的行为。但是教宗也强调教会并非固执非要生命活下去不可,他在通谕中也清楚指出:“当死亡在即,已经无可避免时,良心可以放弃那些仅能不稳定又辛苦的延长一丝生命的处理,但不能放弃普通正常的治疗”。 教宗称“安乐死是虚伪的同情心。真正的怜悯是分担他人的痛苦,而不是置无法承担痛苦的人於死地”。教宗说“安乐死如果是由受苦者的亲友和以拯救生命为职责的医师护士授意执行,那更是邪恶”,“因为弱者的生命操在强者手中,这样的社会就失落了正义感”。 教会与社会 美国天主教将发动新的推动废除死刑行动 关於坦帕地方法院的法官决定不再给泰丽输养分和水的做法,圣座生命学会主席斯格拉恰总主教说: 答:这个决定是一个非常不合法的行动,似乎谁可以生谁必须死的决定权已经成为法院的事。我再次肯定我反对这个做法,不仅反对停止输送养分,也反对有意将这个行动合法化的判决。但愿这样的例子不会带来更多类似的判决。 问:泰丽要因饥饿和口渴而死,说她这个个案是安乐死问题,实在是个可悲的矛盾………… 问:从这个可怕的事件我们得到什麽教训? 世界24小时 -安南秘书长提议用6个月时间改变联合国的面貌 下面请听详细内容: (梵蒂冈电台讯)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前天21日向联合国国家呈交一份长达63页的报告,提议用6个月的时间改变联合国的面貌。他在报告中承认新千年恐怖主义带来的安全问题,要求使消除恐怖主义的新形式的努力成为共同的产业。不过,科菲.安南也看到在安全问题上存在的其他风险,就是不平衡的发展、尚无法战胜的疾病、民主尚未到达所有地区。此外,还有对人权的尊重,它是人的尊严和国家合法性的基础。安南秘书长承认联合国的结构要改变,在9月份要对新的身份作选择。但他没有提出它的身份该是什麽,只重新提出了一个原则:联合国作的决定不能只看力量对比,也应顾及地缘政治的关系。 (梵蒂冈电台讯)第17届阿拉伯联盟高峰会议昨天22日上午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开幕。22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会上讨论的主题是:伊拉克和苏丹的局势以及以色列-巴勒斯坦危机的进展。这次会议是重新提出沙特阿拉伯为中东和平进程的建议的机会,这项建议於2002年在贝鲁特高峰会议上得到通过。根据沙特的提议,所有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国,但以色列军队应撤到1967年战争之前的界限、落实巴勒斯坦难民返乡的权利和为建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达成协定。看来,这项高峰会议是在修和的路上处在积极的时刻召开的。以色列军队昨天22日取消了在约旦河西岸图勒凯尔姆地区的主要关卡,这些关卡将巴勒斯坦人封闭了4年多。 (梵蒂冈电台讯)伊拉克什叶派教徒和库尔德人为组新政府即将达成协议:星期天以前该当签署分配权力的协议。新政府中,什叶派教徒会有16或17个部长,库尔德人7或8个,占少数的逊尼派教徒会有4至6个部长。无论如何,吉尔库克城的问题尚未解决,库尔德人要求将这个盛产石油的地方划入自己的势力 围。 (梵蒂冈电台讯)朝鲜没有决定放弃寻求解决核危机的谈判。朝鲜总理在中国访问时,於昨天22日作了上述表示。他还强调,在“时间成熟的时候”,平壤将返回谈判桌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