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9-05-2006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主日弥撒重播
教宗与圣座 教宗与圣座 教宗本笃十六世牧灵访问波兰:在克拉科夫的布沃涅大公园会晤波兰青年;为一百五十万人举行弥撒;赴奥斯维茨和比肯脑两集中营凭吊纳粹铁蹄下的亡魂;告别波兰
5月28日是教宗访问波兰最後的一天,这天上午他在前一夜会晤青年的同一个地方,也就是克拉科夫城的布沃涅公园大广场空地,为150多万人举行庆祝耶稣升天瞻礼的弥撒圣祭。下午,他到克拉科夫南部60公里远的奥斯维茨和比肯脑两个纳粹集中营,凭吊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纳粹集中营的数百万无辜牺牲者,并发表一篇很重要的讲话。之後,便搭机返回罗马。 克拉科夫郊外的布沃涅公园,在四周浓密树林的围绕中有个非常广阔的草坪空地,足可以容纳两百万人。过去1979年、1983年、1987年、1997年和2002年,先教宗回到祖国牧灵访问时,都在这个空广的理想场地为百万以上的人举行弥撒圣祭,向他们发表激励心灵的话。28日清晨这里还下着大雨,许多青年在这里熬雨过夜,等待天明後参与教宗的弥撒,向他告别。到了教宗举行弥撒时,虽然天空还布满着浓厚的乌云,却一直保持良好的天气。人人都穿着夹克或大衣,天气相当阴冷。为了维护场地的安全和秩序,波兰政府当局没有派用直升机在空中环绕监视,而以大型的热空气气球取代,以免给下面的场地望弥撒的群众制造噪音。 弥撒祭台的架设很宽敞但不高,後面壁上都是一片白色和紫红色的花朵,非常美丽。演奏圣乐的管弦乐团及合唱团至少有两百多人以上,他们带领着全场信友高唱许多优美动人的圣歌,充分显示波兰人民的宗教热忱。坐在第一排的是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伉俪,总理和政军要员,在他们後面还有许多大学教授团,各界代表和难以计数的神父和修女。 教宗在弥撒中向他们发表一篇文情并茂的讲道,他向人山人海的波兰国内外信友阐述了耶稣升天的两个意义和信德的两个层面。弥撒第一篇读经取自《宗徒大事录》,记载耶稣升天时,宗徒们惊讶地看到两个穿白衣服的人对他们说:“加里肋亚人,你们为什麽站着望天呢?”,教宗说这个问题的答复包括了人生的真理和命运。问题的答复触及两个与态度有关的事实:一个是地上的事实,另一个是天上的事实。 关於地上的事实是“你们为什麽站在地上?”。教宗说:“我们站在地上,因为天主把我们安置在这里,作为他所创造的万物中的极致。天主赐给人作为他的子女的尊严,使人永远不死。然而我们知道人类堕落了,妄用了天主赐给的自由,回拒天主的嘱咐,使自己陷入遭受邪恶、罪恶、痛苦和死亡侵袭的地步。可是我们知道天主并不甘於人类的处境,他直接介入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就变为救恩史。…在地上,我们经验了现世旅途的辛苦,但我们也知道这个旅途早晚有抵达尽头的一天。然而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人生到此便告结束了吗?”。 教宗於是进入《你们为什麽站着望天呢?》的另一个事实,就是望着天的事实。他说:“当时宗徒们目送着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又复活的主耶稣被提上升。我们不知道宗徒们当时是否意识到,在他们眼前正展现着人生现世旅途抵达终点时,为他们敞开的另一个极为美好和无限的前景。也许他们只有在五旬节受到圣神光照之後才明白。但对我们来说,两千年前的那个事实非常容易了解:我们虽然留在现世,但要注视着天上,要把我们的心思注意力转向难以言喻的天主奥迹那里,人类在受造之初便朝向那里前行,那里有我们生命的整个意义”。 教宗在告别克拉科夫、告别波兰之前,再次向先教宗的同胞们提到此行的主题意向,“你们应屹立在信德上”。他说:“信德是非常个人的人性行为,它在两个层次上表现出来:首先,信仰意味着接受我们的智力无法彻底了解的真理。我们必须接受天主对他自己、对我们自身、以及我们身边一切事实的启示,包括那些肉眼见不到、难以言喻和无法想像的事物。这种接受启示真理的行为扩大了我们的知识视野,让我们能够抵达隐藏着生命的奥迹里面。当然,承认人的理性有限并不是容易的事。可正是在这里展示了信德的第二个层次,那就是信赖一个人,这个人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基督。我们所相信的内容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所相信的人更为重要。…相信天主意味着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信托给他;相信天主意味着因着天主圣神,与我们的创造者及救赎主建立极为个人的关系,并使这个关系成为我们整个一生的基础”。 教宗在讲道中告诉在场的包括来自乌克兰、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等邻近国家无数朝圣信友的150多万信众,在他就职第二年开头之际来波兰和克拉科夫访问,是出於内心的需要,为步武先教宗的芳踪,来这里朝圣。他要呼吸先教宗的祖国的空气,他要看看先教宗诞生和成长的地方,这个地方使他终於能够孜孜不倦地承担为普世教会服务的使命。他要认识先教宗的同胞的信德,并相信波兰人民仍然屹立在这样的信德上。 教宗告诉他们:卡洛.沃伊提瓦若望保禄二世教宗的克拉科夫,也是他的克拉科夫。这个地方、乃至波兰,都因着先教宗而成为为基督信仰作证的特别地方,并让全世界倍感亲切可爱。教宗用先教宗在1979年第一次回祖国牧灵访问时所说的话勉励他们说:“在我回罗马之前,我愿勉励你们务必坚强,在信德的力量上坚强,在望德的力量上坚强,在爱德的力量上坚强!你们要和欧洲、乃至全世界各民族分享信德的宝藏!我请你们屹立在信德上,屹立在望德上,也屹立在爱德上!”。 教宗在布沃涅公园与波兰青年聚会勉励他们以基督为基石建造自己的生命 聚会活动於7点左右开始,在齐维兹枢机致欢迎词後,数名青年做了生活见证。教宗的讲道直接进入了在场数千名青年的心中,他谈了他们的对幸福的渴望,也邀请他们不要害怕期望一个完满、幸福、成功的生活。教宗说,害怕失败的心理,有时甚至会令最美好的理想停顿不前。他又补充说,要实现这个渴望,就应该像福音中说的,在磐石上建房屋,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建在唯一永不倒塌的基础上,这基础就是基督。教宗於是告诉青年们如何与基督一起将自己的生命建造在基督身上。他说:“与基督一起把生命建在基督身上,是指把生命建在叫做十字架的爱上。就是和比我们自己更认识我们的那一位一起建造我们的生命。他对我们说:‘你在我眼中是宝贵的,是贵重的,我爱慕你。’” 教宗接着说,在磐石上建房屋也意味着把自己的生命建立在一个被人拒绝的人身上。伯多禄对他的教友形容基督为被人所摈弃,但为天主所精选、所尊重的活石。但天主举扬耶稣这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没有隐藏邪恶的奥秘,由於邪恶,人竟然将爱他至死的那一位摈弃。教宗指出,今天,人们继续拒绝耶稣。他这样说:“耶稣多次被人忽视,被人称为是过去而不是今天或将来的王,他被放置在储藏室中和那些不能公开高声谈论的问题和人物一起。”教宗请青年们“因在基督身上建造自己的生命而受人轻视时,不要颓丧”,因为“坚强的信德必须经过考验”,我们对耶稣基督的信德必须常常与缺乏信德的人相对照才能够坚固不摇。 教宗於是向青年们说:“你们不要害怕在教会中并与教会一起建立你们的生命!你们要以对伯多禄和对托付给他的教会的爱自豪。不要受那些与基督和教会对立的人所迷惑。”“没有一位伯多禄会与你们对立,相反的,每一位伯多禄都竭力以心灵以双手来协助你们在基督上和基督一起建造你们的生命。” 随後,教宗将慈悲火焰交给了青年们,要他们把天主的慈悲之爱传扬到全世界。这时,整个聚会场亮起了一朵朵的小火光。慈悲火焰的历史於2002年8月17日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奉献瓦盖弗尼基慈悲天主朝圣堂时开始,2003年12月16日,先教宗在他寓所的小圣堂中祝圣了一个火炬,将之称为“慈悲的火焰”,点燃了波兰和其他国家的圣堂与教会社团中其他的蜡烛。 27日晚上,教宗又一次在克拉科夫总主教公署的窗前出现,向窗外许许多多的青年致意,他们大声呼唤:“教宗本笃,我们爱您,请留下和我们一起!” 教宗本笃十六世访问奥斯维兹集中营的意义 德国纳粹的军队於1939年9月1日开进波兰,17天后,苏联军队也进入这个国家,将之瓜分。纳粹当局在所占领的地区,将波兰城市奥斯维辛改名为“奥斯维兹”并在它的附近建立了集中营。这座集中营从1940年6月14日开始启用,直到1945年1月27日为止,包括3个部分:奥斯维兹一号,那里曾是破烂废弃的波兰棚屋;比肯脑营,也称为奥斯维兹二号和在德国工厂和农庄附近建的40几个辅助营地。纳粹党人正是在这个地方屠杀了上百万欧洲犹太人、15万波兰人,其中不少是国家的精英,还有2万3千名吉普赛人、1万5千名苏联战俘和几万名其他国家的国民在这里遭纳粹屠杀。在奥斯维兹的殉道者中就有波兰司铎柯尔贝和原籍犹太人的加尔莫罗修会的修女埃迪特.施泰因。 波兰解放後,国会批准保留集中营的地点,在那里建一座占地191亩的“奥斯维兹-比肯脑国立博物馆”。1979年,在波兰的要求下,这座集中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人类遗产”的名单中。博物馆自设立至今共接待了3千万名访客,在2000年设立的奥斯维兹国际委员会的任务是保持活跃的记忆,由奥斯维兹过去的囚犯,前波兰外交部长巴托谢夫斯基领导。 圣座新闻室主任纳瓦罗27日向新闻界人士谈了将访问奥斯维兹这项活动列入教宗这次在波兰旅行的行程,强调了本笃十六世强烈希望在他首次进行的国际旅行中到这个纳粹残酷屠杀最有代表性的地方祈祷。那麽,看到一个德国籍教宗到奥斯维兹,对亲自经历了这场流亡悲剧的人意味着什麽呢?曾同全家人一起被流放的菲亚尼奥先生接受本台访问说: 答:教宗到奥斯维兹的访问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并不只是历史性的。之所以如此,我也尽力去了解他对这次参观会有什麽反应。说到底,对他也是一次重新联系的机会,意思是说在这个集中营3年的时间里历史被毁坏。大家都知道所发生的事情:数百万人、无辜者遭屠杀。这次访问是同那个过去重新建立关系,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基督的代表在那块沾湿了数百万人鲜血的土地上行走这件事使我有很深的感觉,这个感觉很强烈。 问:本笃十六世是个德国人,这为他的访问有特别的意义吗? 问:您第一次重返那块地方的时候有何感觉呢? 问:人们常不确切地说集中营。奥斯维兹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为什麽称奥斯维兹-比肯脑集中营呢?
234 罗马报纸的解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