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27-08-2007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周末避静

东南亚通讯

这次的东南亚通讯报导的消息取自天主教亚洲通讯社、高雄善导报、香港公教报:

-中国华北教友在圣母升天节,反省教宗牧函的合一呼吁
-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
-香港信徒接受培训 成为圣地华人导游
韩国:儿子当上神父,母亲仍旧忧心
-警队提早退休 往泰国教授英语
印度廿多位主教齐学电脑,掌握资讯科技与时并进

中国华北教友在圣母升天节,反省教宗牧函的合一呼吁
   【天亚社中国宣化讯】在今年八月十五日圣母升天瞻礼,华北一个教区的教友反省教会合一,并重温教宗致中国天主教徒的牧函对合一的呼吁。

   圣母升天节是教宗牧函於六月卅日发表後,中国教会庆祝的首个大瞻礼。

   在河北省宣化教区,约千名教友清晨五时便聚集在蔚县西合营天主堂,参与两小时的大礼弥撒。蔚县位於北京以西一百六十公里。

   主任司铎夏绍武神父在讲道中说:「今天是庆祝我们天上母亲的节日,她是照顾我们灵魂的母亲。我们也应特别感谢所有母亲,她们给予了我们衣食住行及心灵上的照顾。」

   他又说,教宗在牧函中强调教会 有一个,所有天主子民都应该团结在一起,「在此奉献给圣母之日,我们无论曾经怀着怎样的观点,都应该回到我们这位伟大母亲的身边」。

   在另一台弥撒中,一群宣化教区的青年把牧函作奉献祭品。他们也拿着自己写好对中国教会合一的愿望,放到圣母台前的火盆里焚烧,求圣母转祷。

   这些青年正参加教区为大学生举办的培育聚会。为期一周的聚会於八月十六日结束,他们通过学习牧函分享对教会合一的认识,并讨论青年在教会中的角色,以及在学习和工作中怎样实践信仰。

   参加者陈晨对天亚社说:「今後我要在生活工作中活出基督徒表率,勇敢地承认我是基督徒。」她又说:「以前谁对我不好,我总想着以牙还牙。教宗的信却告诉我们合一的最好方法是爱与宽恕。」

   为了帮助教友了解教宗牧函的内容和意义,夏神父对天亚社说,他的堂区印制了一千份牧函免费分发给教友,并组织教友每日学习分享。

  教区月刊《信仰生活》最近印制了敬礼圣母的纪念特刊,内容结合教宗牧函的精神,把中国教会奉献给圣母玛利亚。

   夏神父指出,自牧函公布後,促使一些以前不进圣堂的教友也进了堂,与堂区其他教友共融。他说:「教宗牧函促进了合一,显示慈母教会的爱和宽恕。」他又指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团结共融的团体来组成,包括共融合一的教会。

   据了解,有些教友认为所有圣堂都属於政府认可的「公开」教会。

   一位以往从不踏足圣堂的教友高福花告诉天亚社,以前许多神父都说「公开」教会的圣堂不能进,领这里的圣事是无效的。但她说:「现在教宗在信中说得这麽清楚,如果我们再不听教宗,那不成了裂教吗?」

   另一教友赵富说:「以前老主教告诉我们可以进堂,但由於多年来我们都坚持反对进圣堂,碍於面子我们没有听从主教。今天教宗叫我们合一,我不能不听教宗的话。」

   圣母升天瞻礼当天,一些教友在弥撒後仍驻足在圣堂在圣母岩前,特别祈祷敬礼圣母。在一些堂区,更有教友和参加暑期要理班的儿童表演文艺节目。

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
(高雄善导报讯)2007 年全国明爱年会及四旬期爱德运动评议会,於 七月 25 日 至 27 日假新竹教区香山牧灵中心在祈祷声中揭开序幕,做为期叁天的讨论。

新竹教区大家长李克勉主教亲自欢迎,弥撒中以当日福音「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得见;你们的耳朵是有福的,因为听得见;…」(玛十叁 16 ),祝福在场的明爱同仁。

各教区均有明爱代表出席,以务实的态度来分享一年来的关怀工作,内容丰富深具创意值得鼓励学习。每人都能拥有一颗基督的慈心,尽力为小弟兄姊妹们服务。

为实践耶稣生命 【 关怀在台湾之新移民 】 ,大会特别安排到中坜希望职工中心由社工员们分享教会如何为在台湾之外劳及新移民所提供的生活照顾及牧灵服务,我们透过翻译与中心所临时接待的叁十位外籍劳工们的交谈,他们个个都面带笑容看似喜乐,但都有哀伤的、有心灵饱受创伤的、还有令人鼻酸的…,这给予我们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对这些从远方来的弟兄姊妹们,我们给予无限的同情与祝福,希望在台湾土地上能给予他们美丽的回忆。

全国明爱会主任黄兆明主教在致词时表示,明爱会年会不同於其他 NGO 会议,基本上它是一个「爱」的聚会,分享的团体,友爱的精神,慈悲大爱的结合,有规则更有弹性。不变的是「人」的处境及需要,是明爱会的使命,是教会在现世中关爱「贫穷人的发展」!在会议中我们会深深的体验到彼此间的互助合作,自由大方的经验分享,谦逊的接受评议,尽心尽力的求改进。主教提醒教会的工作人员应有灵修的生活,随时试着了解天主的工作,因他的工作脱离不了天地人的关系,时常升华自己的灵修,使信仰更成长,更能表达我们对天主的爱,在工作中展现出我们是「基督徒」及「使命感」。

年会中特别播放大爱电视台经典专访国际明爱会、亚洲明爱会、台湾明爱会的专辑(四旬期 VCD ),使我们再次回味教会的社会关怀使命精神和具体实践!晚祷投影片亦是以明爱会的特质先知性的召叫共勉。

今年四旬期大家的慷慨捐献经评议完毕补助社福单位计有 32 件。感谢天主!感谢教内的弟兄姐妹们,因为有大家的克苦牺牲奉献,教会方能实践 「基督的爱催促着我们」 。

叁天的会议後,期许大家灵修生活上更进步,以 「我是基督的人,我是福音的人」 ,做为圆满结束。明年会更好!感谢新竹教区明爱会及台北总教区明爱会的协助,感谢中坜希望职工中心全体工作人员。

2008年年会台南召开。

香港信徒接受培训 成为圣地华人导游
(香港公教报讯)八名香港信徒经过训练,成为以色列及梵蒂冈承认的圣地导游,为前往以色列朝圣的华人信徒服务。

方济会吴岳清神父七月十叁日表示,近年以色列开放中国的旅游配额,平均每月有一千多名华人前往以色列旅游,但当地缺乏华人导游,他说:「在以色列,只有叁名导游能以普通话表达,但没有人会说广东话。」

吴岳清神父去年得到以色列政府及梵蒂冈许可,在香港邀请信徒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圣地导游培训课程,最後共有八名香港信徒於二○○六年五月,取得以色列方济会会省所签发、以色列政府及梵蒂冈承认的圣地导游牌照,亦是方济会首次发出圣地导游的牌照给在俗信徒。此外,梵蒂冈和以色列政府要求信徒成为圣地导游後,每年最少要带团一次,以便了解当地社区的变化。圣座委托了方济会管理圣地。

吴神父曾在以色列居住五年,对圣地历史和文化甚为熟悉,一直在当地担任领队和导游,为华人朝圣者服务。吴表示,八名信徒在以色列逗留一个月,跟随他学习朝圣和灵修,了解以色列圣地的经文;另一方面,为方便与当地的神父及修女沟通,部份学员亦学习义大利文。

吴神父说:「作为圣地导游,不只学习当地的文化及观光知识,最重要是认识圣经,解释记载在圣经上的地方,和灵修的意思。」

「很高兴信徒可协助带领信徒在以色列朝圣,带团需要不少精力,朝圣团每次最少八日,最多十六日。」吴神父称,他平均一年五次带领香港的以色列朝圣团,每团人数四十至五十人,暑假是朝圣团成行的高峰期,增加圣地导游,可减轻其工作量。吴岳清表示,这批信徒导游除服务本地朝圣团外,亦可服务海外的华人信徒。

其中一位圣地导游是信徒周秀明,他有叁次领团前往以色列的经验。他七月十六日表示,圣地导游除了要认识圣经外,亦要担当领队,安排整个行程,连同团员的食宿及安全也要兼顾,「以色列的入境保安严格,领队须熟悉当地的过关程式,并协助团友办理入境手续。」周氏解释,他们需要向香港旅游业议会申请,获取海外旅游领队牌照,才能够服务朝圣者。

周秀明曾於二千年以朝圣者身份到访以色列,直至二○○六年接受吴岳清神父的邀请,到以色列接受培训,成为圣地导游。他认为,担任圣地导游是一项挑战:「我由一名旅游人,变成圣地同行者,以我认识的圣地经验带给他人。」

周氏拥有神学及哲学学士资格,对於圣经教理有一定认识,他说:「以前所读的是圣经概念,在圣地可亲身经验圣经上的记载,不是空泛地体会,是真实的体验,这对於信仰的帮助很大。

韩国:儿子当上神父,母亲仍旧忧心
【天亚社.韩国江华讯】多位韩国神父的母亲说,儿子成为神职人员後,依然有许多理由让她们担心。

   郑承益神父的母亲朴春子说:「从前我以为儿子当了神父後,就不用再挂心。然而,现在我更加担心他,常为他祈祷。」

   这位六十七岁的母亲告诉天亚社:「堂区教友似乎都很喜欢谈论他们的神父,这令我很烦恼。」她续说,况且神父经常接触到年青貌美的聪明女性。

   郑神父一九九八年晋铎,现任仁川教区松岘洞堂主任司铎。

   七十四岁的赵英熙也说,她儿子方镐日神父,一如其他神父,为许多抽烟酗酒的教友提供灵修辅导。

   由另外两子一女供养的赵氏对天亚社说:「为了与那些有恶习的人相处,很多神父也吸烟喝酒。我担心儿子的健康,经常为此祈祷。」她承认儿子当神父「又再让我忧心」,但她却毫无怨言,还说:「我常常感谢天主赏赐我做神父的儿子。」

   方神父九四年晋铎,现居美国服务当地韩裔教友。

   这两位母亲都是玛利亚协会成员,该组织四十叁名成员都是仁川教区神父的母亲。她们近日在江华仁川天主教大学参加避静。江华位於首尔西北约四十公里。

   避静於八月十叁至十四日举行,母亲们在大学旁边的甲串殉道者朝圣地参与弥撒。弥撒由玛利亚协会专职司铎池成龙(Ji Sung-yong)神父主礼。

   她们聆听讲座,分享感受,参与文娱活动,以及观看电影《耶稣受难记》(又名《受难曲》)。

   教区圣召主任池神父八月十叁日告诉天亚社,协会是母亲分享共同感受的途径。他说,每当神父的母亲听到教友说自己儿子的 话,例如儿子经常回家,她们就会感到伤心。

   池神父表示,协会也为教区司铎祈祷,并为他们提供支援。另一好处是能缓解「许多神父对不能照顾家人的内疚感」。除了避静,协会还每月举行聚会。

   避静首天,韩国真福殉道者女修会李永淑修女以「母爱:近似上主之爱」为题演讲。

   协会发起人之一的李修女鼓励成员说,母爱与土壤的性质相似,滋养万物,孕育新生命。她又赞扬母爱「宽大仁慈,具治疗作用」,并认为母爱最接近上主的爱。

   李修女告诉天亚社,玛利亚协会一九八七年成立,当时有四位神父的母亲,而现在约有六十位活跃成员。她表示,此团体与首尔和釜山的同类团体不同,该些团体的成员除了神父的母亲,还有其他教友。

   六十六岁的张广熙对天亚社说:「我祈求天主赐予儿子健康,这是我唯一盼望。我很想念他,但其他人更需要他,所以我为他祈祷,希望他顺利完成工作後才回家。」

   她的长子郑允燮神父零四年获调派到澳洲服务韩裔教友。

   协会会长朴春子表示,成员大多五十岁左右,有些已届八十高龄。她们每月举行聚会,一起念《玫瑰经》,参与弥撒,分享感受并为教会捐献。

警队提早退休 往泰国教授英语
(香港公教报讯) 为回应天主的召叫,香港天主教教友传信会成员刘帼碧放弃警队职位,开展传教生涯,前赴泰国传教。

「我把忧虑交给天主,相信他会照顾我。」首次担任传教士的刘帼碧,八月十六日前往泰国,进行为期叁年半的传教工作。

刘帼碧是圣本笃堂善别小组组员,抵达泰国後,会参与当地宗座外方传教会的服务;希望在首半年学晓泰文,方便与当地人沟通。

好动的她,不时背上背囊独自外游,朋友称之「神奇女侠」。刘氏父母已先後离世,姊姊亦长居美国,故此,她可专心一意成为传教士。

刘帼碧七月叁十一日对本报说,是母亲令她成为天主教徒。刘氏四岁时,与母亲及姊姊一同领洗,她说,「父母是知识分子,他们来到香港,生活冲击很大,母亲便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认识了不同的宗教信仰,最後皈依了天主。」

刘氏小学及中学就读由嘉诺撒办的学校,很欣赏由外地来港的修女那份谦逊、宽恕和平安,「修女对任何人也一视同仁,并时常教导我们,在天主眼中,任何人也是一样,若自己条件较好,应帮助有需要的人。」由於这样,她很向往传教士的生活,但却以为只有修道人才能担任传教士。

直到十五年前,在一次信仰活动中,刘帼碧透过传教士的分享,指出平信徒也可成为传教士,引发她往外地传教的念头。

刘氏认为信仰与公义不能分开,「香港在五、六十年代,未有廉政公署前,社会的贪污问题严重,令社会失去公义。」为此,她在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後便投身警队,「宗教信仰使我持守原则,亦影响与我一起的同袍。」她续说:「我做事的原则是公平、公义,和帮助别人,我用生活实践信仰,遇有不公义的事情一定会出声。」

刘帼碧一直本着社会公义行事,她选择到亚洲地区传教,是因为她看到那些落後的地区,贪污情况仍然严重,希望可以和当地人分享香港的经历。

刘帼碧服务警队二十七年,退休前任职高级督察,四年前她申请提前退休,随即到圣神修院神哲学院修读神哲学,为传教铺路。刘氏认为,传教士到外地传教,就像耶稣将福音带给全世界,「传信会一向在海外传教,我希望把信仰得着和喜悦与人分享。」

谈及在香港福传,刘帼碧称,信徒需要身体力行活出基督徒的生活来感染别人。她说,平信徒要成为传教士并不困难,首要条件是用心而行。「传教士是与当地人共同生活的同行者,在生活中分享信仰。」


印度廿多位主教齐学电脑,掌握资讯科技与时并进

   【天亚社印度门格洛尔讯】当上课钟声响起时,他们提着书包及手提电脑,鱼贯进入课室,当中不乏头发斑白及秃头的长者。这些学生全都是印度的主教,一同来到南部一所耶稣会开办的学院,学习电脑知识。

   学校的男女生,都好奇地看着这些「新同学」努力熟习电脑键盘;教师则以极之尊敬的态度授课。

   主教团主席、兰契总教区泰莱斯福尔.托波(Telesphore Toppo)枢机向天亚社说:「我对电脑及互联网一窍不通。」参加这个电脑科学及互联网基本课程者,共有廿二位总主教和主教,他是其中之一。

   主教团辖下的社会传播委员会,八月二十至廿叁日在门格洛尔市圣类思学院,举办这个「传媒时代的牧者」课程。工作坊结束後,天主教传播人员随即在当地举行全国会议。该市距新德里以南二千二百九十公里。

   托波枢机在工作坊开幕礼上说,「万维网」已把世界变为地球村。他说:「身为传媒时代的牧者,我们在这里是为了熟悉电脑及互联网的技巧,为能更有效为教会及印度人民服务。」

   他说,既然连高级法官及国会议员都已学会电脑,「主教又岂可作沈默的旁观者?」

   他形容资讯科技为人类而言,是「上主的恩赐」。他认为,教会应该充分「利用它」传播资讯,并教导及启发民众。

   枢机希望教会善用「在教育机构、医护中心及社会发展组织的广泛网络,为电子学习、电子管治及电子网络联系,辟出蹊径,带领先河并展示方向」。

   门格洛尔教区类思.保禄.德索萨(Aloysius Paul D'Souza)主教欢迎这批「学员」,也强调有必要以熟悉的语言及媒体来传播资讯。他又说:「电脑知识在带领教会进入传媒时代的过程中不可或缺。」

   社会传播委员会秘书亨利.德索萨(Henry D'Souza)神父向天亚社说,工作坊以「实践为主」,如果效果良好,委员会会继续举办类似课程。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