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听众来信notizie e aggiornamenti


梵蒂冈电台
发射台报讯天使铜像

1 开辟"听众来信"节目栏

还有叁个星期,便是耶稣复活节了。在复活节後第一星期内我们将庆祝本台首次播送华语节目的五十周年,但是庆祝的筹备至今尚未进行,想起来不禁令人着急和烦恼。因为今年恰好是二千大喜年,日常工作繁忙,预定的几项计划未能如期完成。最近有人向我们提议,多与听众沟通,多谈一些他们所关心的事,以为最好的办法是开辟一个"听众来信"的节目栏。虽然这并不在我们原定计划之列,却是我们耿耿於怀的事,所以我们便接受了。
一般而论,我们梵谛冈电台的华语节目部很少接到听众来信,所以我们原来认为并没有设立"听众来信"节目栏的必要。不久前,就是因为想准备庆祝本节目部成立的五十周年,我曾清理一下我们的文书档案,竟然发现其中几大包的听众来信。当然,这是长久积累的结果。随手拿来读几封,很感动,也很懊悔。由於种种顾忌,我们向来不给听众写回信,无意之中我们太辜负了他们寄予我们的厚望。我们请求他们原谅。
现在我们既然决定设立"听众来信"节目栏,不妨先对我们收到的来信笼统地作个交代。我们是从七十年代末开始陆续接到听众来信。最初写信给我们的多数是青年学生和工人,他们不是教徒,文化水准并不高,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成就觉得自豪,同时也希望知道别的国家的情形,知道别的国家的人民对他们的意见。
八十年代初我们开始接到主内兄弟姐妹们的信。多数是感谢我们的服务,偶然也有对我们提出严厉的批评的。从此以後,在我们收到的信中越来越多是信友们寄来的。有的要我们代他们向教宗问好,要教宗的照相,有的向我们要圣书,有的问我们有关教会的规矩。到最近两叁年来才有人谈到他们的宗教生活和他们对中国同梵谛冈关系的关心。
一般地说,我们所收到的来信并没有告诉我们国内教会的情形,从这些信中我们所可知道的只是在中国各地都有人在收听我们的广播,他们大多信仰基督,希望能在他们所生活的非常环境中度正常的信仰生活。
在我们的"听众来信"节目栏里,我们将涉及个别情况。这将是一种尝试,希望为我们的听众有些好处。


2 教外者的来信

最初写信给我们的听众,多数不是基督信徒。一九七九年叁月,我们收到一封来自吉林省的信。信中称我们为罗马电台中文部,把我们认为意大利人,说我们在促进中意两国人民的友谊做了很大的贡献,讯问我们当时的现代化水平,并愿意我们寄给他一本意大利风光集。因为这是我们最初收到的极少数来信之一,当时曾十分引起我们注意和兴趣。现在我们将它抄录下来,当作纪念。

尊敬的罗马电台中文部的工作人员:
祝你们工作愉快!我是中国的听众,每天都收听您的节目。对您的节目我是从不间断的,就像自己的工作一样对待。
亲爱的意大利朋友们:请允许我这样称呼。几年来,我们党分碎了"四人邦",使我今天能给您去这样的信。这使我很幸运。
我高兴地告诉您,中国在党的领导下正进行新的长征,去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中国人民盼望已久的愿望,也是世界人民的愿望。我们正在满怀豪情地去实现祖国的现代化。我们同西方国家的外交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中意两国人民具有传统的友谊,这友谊得到了新的发展。您们电台为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做了很大的贡献。我很想用您的电台抒发对您友谊的情感。
请您回答几个问题:意大利首都罗马目前的现代化水平如何?
5千532万人口中平均几个人有一辆小汽车呢?
我很想看看意大利的风光,想和您要一本意大利风光集,想看看远离中国的意大利的风光景色。恳求您满足我的要求。

这位听众写的字很端正。记得我们当时曾回信给他,但是不记得是否满足了他的要求。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