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信 仰 的 宣 認
71. 死於基督

  基督信徒相信來世的生命,也期待來世的生命,所以相信現世生命結束後,死亡的肉身在世界末日基督再度來臨時,必將因基督而復活,進入永生。

但是渴望與基督復活的基督信徒,非得先要與基督一起死亡不可,「必須出離肉身,與主同住。」(格後五,8)這種出離肉身的解脫就是死亡。死亡的人,他的靈魂與肉體分離,但在眾死人復活那天,靈魂仍要重新與原來的肉體結合。

梵二大公會議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第十八節說:「死亡是人生最大的謎」。從萬物生生息息的角度看,肉體的死亡是正常不過的事,但從基督信仰來說,死亡就如聖保祿說的,是「罪惡的薪俸」(羅六,23)。不過,為那些死在基督恩寵中的人而論,死亡即參與了上主的死,以便分享他的復活。

從基督信仰的立場來看,肉體死亡是人現世生命的結束。現世生命的長短用時間來衡量。在時間流逝中,人逐漸地改變,逐漸地衰老,走到人生盡頭,就是死亡。這是現世生命正常的謝幕。不過所謂正常,是別人謝幕在我們看來正常,一旦輪到我們,可能就要驚慌失措,因為死亡是人生最大的謎,死後何去何從,誰也不敢斷言。正因為如此,當我們看到別人謝世,當我們因此連想到自己有終一日的下場,不能不有個猛醒,醒覺到自己只有很有限的時間可以支配,計畫如何最妥善地實現我們的一生。

對不是信仰基督的人來說,死亡是生命的正常結束,但是對基督信徒來說,死亡的意義不僅如此。教會的訓導正確解釋聖經和聖傳有關的啟示說:因著人的罪過,死亡才進入世界。這就是說:死亡是人類犯罪的後果。

人類固然因為犯罪而惹上了死亡的傳染和遺傳病,但這并不是天主的本意,天主原來是要叫人類永生不死的。所以死亡相反天主的計畫,是有待人類加以克服的最後敵人。

耶穌基督是天主子,但他也像所有凡人一樣地死亡,而且死的很淒慘。然而,他并不是白白地死,并不是像人類一樣,承襲了罪惡的後果而死亡。他甘愿取了人性,甘愿接受人性的後果與下場,以自己的死亡來改變世人的死亡。基督是人,所以面對死亡也憂傷恐懼,但他還是以絕對的自由服從他的父的態度,來面對死亡。這就是說:耶穌以服從至死的態度,把可咒罵的死亡變成一件受祝福的事。

死亡是一件受祝福的事,這是基督信仰的看法。因著基督,他的信徒的死亡有了積極的意義。聖保祿向斐理伯人說:「在我看來,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斐一,21)他也向自己的弟子弟茂德說:「這話是確實的:如果我們與基督同死,也必與他同生。」(弟後二,11)所以在基督信仰眼中,死亡的主要新意就是:基督信徒藉著聖洗,從聖事方面看,他已經和基督一同死了,為的是要度另一個新的生命。如果我們死在耶穌的恩寵中,則肉體生理上的死亡正是結束我們與基督一同死去的整個過程,同時也完成了我們在基督的救贖行為中,與他結合的心愿。第二世紀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寫信給羅馬人說:「我寧愿為基督而死,也不愿作全世界的君王。我所尋找的是為我們而死的那一位﹔我所要的是為我們而復活的那一位。我出生的時刻就要到了……請你們讓我抵達純淨的光那里,一到達那里,我將真正成為一個人。」

說到這里,我們已經體會出:死亡就是天主召叫人回到他那里的時刻。每一位基督信徒對死亡可以試著感受聖保祿的渴望:「我渴求解脫肉體,與基督同在。」 (斐一,23)除了 試這個感受外,我們也大可以效法耶穌的榜樣,把自己未來的死亡改變為服從天主和愛天主的行為。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在他的致羅馬人書信中還說:「我的愛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他像一泉活水在我心中潺潺地流著,并向我說:到天父這里來吧!」。聖女小德肋撒在她的自傳中寫說:「我要見天主, 但要見天主必須先死亡」。

基督信仰對死亡的看法,在教會追思亡者的彌撒經文中表達得最好:「主,為信仰你的人,生命只是改變,并非毀滅﹔我們結束了塵世的旅程,便獲登永恆的天鄉」。

的確,死亡是現世旅途的終點,是天主施恩與憐憫時期的結束。在現世時,天主施恩和憐憫我們,是為使我們按照天主的計畫來實現我們現世的生命,以決定我們最後的命運。當我們現世生命單程旅途走完後,我們不會再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回到現世的生活中。每個人只生一次,也只死一次,死後不會發生任何輪回轉世的現象。

為此,教會常常提醒激勵我們隨時准備好死亡時刻的來到﹔諸聖禱文有這樣一句話:「于猝死,主救我等!」,這就是祈求上主使我們不致於突然死亡,以免來不及准備善終。聖母經最後一句也祈求天主聖母瑪利亞,在我們死亡來臨的那一刻,為我們罪人轉求天主。教會也囑咐我們依賴大聖若瑟的保佑,因為他是善終的主保。

《師主篇》更勉勵人說:「你在任何行動,任何思想上,都應該表現得好像你今天就要去世一樣﹔你要是良心公正的話,你就不會過於害怕死亡。你寧可躲避罪惡,而不要逃避死亡。如果你今天不曾准備好死亡,明天又將如何?」。

談完了“死於基督”這篇要理,現在我們把其中兩點結論介紹一下:

第一點,人類肉體的死亡是原罪的後果,要是人類沒有罪過,就不至於死亡。

第二點,耶穌天主子以絕對的自由服從天主聖父的旨意,甘愿為我們承擔死亡。他以自己的死亡而戰勝了死亡,為眾人打開了救恩之門。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