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週末避靜─ (20) 耶穌十二歲時的聖殿之旅

張春申神父主講

張春申 神父

十二歲是猶太男子承擔法律義務的前一年,是否意謂耶穌童年即將結束?無論如何,這件事蹟富有前瞻意義,也是耶穌養父在福音中最後一次露面,三天逗留聖殿絕非偶發之事,我們根據有的聖經學家的研究與詮釋,逐一提出,供作瞻想,為能在童年耶穌身上,預先發現他生命的意義與方向,這當然假定路加福音中的資料都在耶穌的死亡與復活之後製作的。

聖家三口去耶路撒冷過逾越節,這個大慶節引起每個猶太人回憶自己民族的故事,亦即上主帶領他們的救恩歷史;然而為初期基督信徒,能夠不因此想起耶穌基督的死亡與復活嗎?那麼十二歲的耶穌失蹤三天,自己留在聖殿不是提早指示他生命的方向嗎?這樣我們已經有了詮釋這件事蹟的關鍵了。那便是為了強調偉人的重要使命,書寫歷史,自他童年開始已有端倪的一種方法。耶穌十二歲時,去耶路撒冷過逾越節,三天失落,他的父母三天之後在聖殿中找到了他。這與他公開生活之末,所發生的死亡與復活,可說互相呼應。

我們這樣詮釋在前,為使做週末避靜的聽眾,此後瞻想耶穌的所有事蹟時,都與他的救贖奧蹟密切相連。換句話說,耶穌的整個生命為了我們、為了人類的得救。這樣加強我們認識他、愛慕他、跟隨他的願望。同時也藉此,整頓自己的生活,剷除靈修生活的各種阻礙。如此,可以對應他端正自己的信仰生活。

不過,路加福音在編寫這件事蹟時,穿插其他的一些值得我們注意的思想。首先還是與耶穌自己有關,聖經說到在聖殿中十二齡的耶穌,「他正坐在經師中,聆聽他們,也詢問他們。凡聽見他的人對他的智慧和對答都驚奇不已。他們一看見他,便大為驚異。」(二46-48)這裡也提早為我們介紹耶穌基督,智慧導師的面貌。事實上,後來耶穌自己以為大於撒落滿(路十一31),撒落滿是以色列的智王。

然而另外一個題目也值得我們在我們生活中特別著重,那便是瑪利亞和若瑟失去耶穌之後的尋找,繼續地找,找回耶路撒冷。這是我們信徒面對天主常該有的態度。耶穌後來自己也說:「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因為凡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給他開。」(瑪七7-8)

童年耶穌留居聖殿三天,結果為瑪利亞和若瑟看見。母親和兒子之間的對話,更是我們細聽深思的材料。聖母說:「孩子,為什麼對待我們?看你的父親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如果整個事件的發生,有意表達童年生活的耶穌已在走向十字架的逾越奧蹟,那麼瑪利亞和若瑟以自己的痛苦參與在內;不過聖母情緒性的流露的方式,這也為我們再次肯定降生奧蹟的真實性,瑪利亞的確對於耶穌,懷有一如親生母親那樣的感情,雖然她也不忘大聖若瑟的參與,但是童年即將結束的十二歲耶穌的回應,卻顯揚出降生奧蹟的另外一面,那便是天主聖子成為人。 這是超越的神聖面,為此耶穌的答覆卻是:「你們為什麼尋找我?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這話一方面拉遠了他與瑪利亞和若瑟的關係;另一方面已經啟示了他天上聖父的計畫,聖經學家說,耶穌在指天父家裡的事。無論如何,在這逗留聖殿所象征的逾越奧蹟之外,同時也將天主聖子降生為人的道理為我們指點出來。路加福音如此完美地結束,然而也不忘記告訴我們,在耶穌身上所發生的事,遠非人的理智能夠了解的。這裡如同在耶穌誕生的故事中,聖經卻說:「他的母親把這一切默存在心中」(路二50)反覆思想,這也為我們「週末避靜」的聽眾,特別啟發對聖母瑪利亞的敬禮,不只如同她那樣的瞻想基督的奧蹟,同時也效法她那樣的尋找耶穌,把他的降生與救援默存在心中,因為降生帶給我們天主的生命;救援引導我們勝過死亡,分享永生。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