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19- 02- 2002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教宗告訴大家,面對邪惡的引誘,教會為我們指示了歷久彌新的工具,就是:祈禱、領受聖事、做補贖、聆聽天主聖言、警醒和守齋

聖座活動
-祈禱、領聖事、做補贖、聆聽聖言、警醒和守齋是抗拒邪惡陰險行動的武器
-教宗任命東姆各樞機為特使出席斯洛文尼亞教會首屆教會大會
-教宗和聖座人士舉行退省活動

各地教聞
-阿根廷危機須以對話和新道德觀來解決

國際新聞一瞥
-美國總體布什在亞洲的訪問繼續遭到當地人的反對
-歐洲聯盟譴責以色列總理沙龍的"好戰的聲明"言論
-阿富汗總理卡扎伊前往柏林的訪問被取消
-斐濟島國開庭審判在2000年5月發動政變的主使人喬治˙斯佩特

******

樞機主教從教宗手中領聖灰

聖座活動

祈禱、領聖事、做補贖、聆聽聖言、警醒和守齋是抗拒邪惡陰險行動的武器
【梵蒂岡電台訊】17日是四旬期的第一主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當天舉行共唸三鐘經活動時,根據當天禮儀中所讀的耶穌受魔鬼試探的福音,和信友們談了抗拒試探的課題,他告訴大家,祈禱、領聖事、做補贖、聆聽聖言、警醒和守齋是抗拒邪惡陰險行動的武器。
教宗在談話中先提到上週三舉行的聖灰占禮的意義,就是,提醒大家塵世生命的脆弱並引領大家仰望基督,祂以死亡和復活把人類從罪惡和死亡的奴役中救贖出來。
教宗於是談到抗拒魔鬼引誘的課題。他指出,救主的使命正是以戰勝魔鬼三次的試探開始。他並大聲重覆福音中耶穌向魔鬼說的話:"撒殫,走開!",告訴信友們,救主這個抗拒魔鬼的堅決態度是我們的榜樣,邀請我們勇敢地跟隨祂。教宗說:

"今天,魔鬼仍在繼續進行他的陰險行動。每一個人除了受自己的欲望和別人壞表樣的誘惑外,還受到魔鬼的引誘,越是在他不察覺的時候,這引誘也越大。多少次人輕易地屈服於來自肉慾和邪惡的假象,而後卻要體驗失望的苦果。必需警醒,隨時準備好對付誘惑的每一個攻擊行動。"

東姆各樞機主教給教宗灑聖灰

教宗告訴大家,面對邪惡的引誘,教會為我們指示了歷久彌新的工具,就是:祈禱、領受聖事、做補贖、聆聽天主聖言、警醒和守齋。教宗請信友們更加努力走四旬期補贖的路,以準備好克勝撒殫所有的引誘,懷著喜悅的心靈迎接復活節。

聖座於17日下午進行為期一週的退省,教宗要也參加。他在主日唸經活動中將這項退省託付聖母的助佑,並特別請信友們以祈禱陪伴聖座人士進行退省,希望這項活動能給所有參加的人士和整個教會帶來益處。

教宗任命東姆各樞機為特使出席斯洛文尼亞教會首屆教會大會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昨天18日發表消息說,教宗任命前萬民福音部部長東姆各樞機為特使,出席將於今年5月18日舉行的斯洛文尼亞天主教首屆教會大會。早在1997年5月便已經宣佈舉行這首屆教會大會。活動分為兩個重要部分:於1999年11月和2000年11月先後舉行慶典,結束大會的活動則於2001年12月獲得聖座批准。斯洛文尼亞天主教舉行教會大會的目的,為在經過40餘年的共產主義統治後,重整教會的結構。

歷年來給聖座人士講避靜的加佈遣會士坎塔拉梅薩神父

教宗和聖座人士舉行退省活動
【梵蒂岡電台訊】正如教宗在主日唸經活動中說的,他和聖座人士於17日下午開始進行四旬期退省活動。這為期一週的退省由巴西聖保羅的胡姆斯樞機帶領默想,默想的主題是:永遠跟隨基督。退省於17日下午6點鐘以唸晚課和朝拜聖體開始,昨天18日上午,參加的人士默想了"與基督相會"的課題。胡姆斯樞機引用教宗在美洲主教特別會議後發表的文件中的話而說,在耶穌升天後,我們可以在教會中與基督相遇:通過聖祭、禮儀、聖事,在教友團體中在弟兄尤其是最貧窮的人身上,與基督相遇。他又說,在今日世界上,教會,尤其是主教們需要特別關懷窮人,以愛窮人為首要之務以及與基督相遇之點。

在開始退省前,胡姆斯樞機向本台說,聖座舉行的退省活動對整個教會都以影響,因為靈修是牧人們,尤其是教會中高層人士生活的基本層面。在談到退省的主題"永遠跟隨基督"時,胡姆斯樞機說,因為我們作為基督信徒的,不論是牧人或是一般教友,首先都是基督的門徒。我們這些信德的導師,尤其是我們主教們,一定要是真正的門徒,才能做信德的導師。

各地教聞

阿根廷危機須以對話和新道德觀來解決
【梵蒂岡電台訊】阿根廷天主教會的主教們最近來梵蒂岡向教宗述職時,教宗曾透過他們邀請阿根廷人民作嚴肅的自省,反省各自的責任和自私主義、貪污、不謹慎和治理國家不當所帶來的悲劇。本台訪問了巴塞奧托主教,請他談談造成阿根廷危機的原因。

問:阿根廷主教團很久前已經對造成目前危機的原因發出警告……
答:對,好幾年前,主教團已經透過多項聲明警告人們小心會發生危機。主教團的聲明是有根據的。主教團揭露不僅在政治圈子裡有貪污的現象,在企業界等園地也有。因此,主教團強調了國際貨幣基金會以及外債等問題對阿根廷的影響。外債吞噬了阿根廷,把阿根廷帶到目前的危機中。

問:這個危機開始多久了?
答:這危機在4-5年前便已經顯示出來了,緩慢而且沒有特殊顯注的跡象,因為當時大家都說阿根廷是第一世界國家之一,是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其實,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我們屬於第三世界國家。教會因此呼籲人們無論在公眾事業和私人事業上都應該誠實行事。

問:西方國家都認為阿根廷是個極有潛力的國家……
答:的確,阿根廷天然資源非常豐富。但我們有3千5百萬人口,因此需要善於管理。因此,我們說,天主對我們極為慷慨,但我們不會運用祂所賞賜的禮物。這也是我們如今處境痛苦的原因。我們必需負責地、誠實地工作,才能走出這危機。目前的情況要我們多加反省,張開眼睛,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成果。

問:在目前的情況中,每個阿根廷人都應該為解決危機作出貢獻,請問,阿根廷教會此刻能做什麼?
答:今天,阿根廷教會竭力推動領導階層人士進行對話。教會無從任何方面意介入國家的制度,但指出對話,以使所有的人都了解,每個人在自己的園地中都能為走出社會政治,尤其是道德危機上,作出貢獻。教會提供對話的場所,在這個場所中,言論自由和誠心都受到保障。

問:阿根廷近幾年來社會動盪不安,今天,這個國家的人民如何看教會的角色?
答:目前,教會在阿根廷享有最大的信譽。主教團所做的貢獻很有用,因為回應了人民的期待。

國際新聞一瞥

昨天,02 月18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一瞥"報導的消息是:

-美國總體布什在亞洲的訪問繼續遭到當地人的反對
-歐洲聯盟譴責以色列總理沙龍的"好戰的聲明"言論
-阿富汗總理卡扎伊前往柏林的訪問被取消
-斐濟島國開庭審判在2000年5月發動政變的主使人喬治˙斯佩特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美國總統布什在亞洲的訪問繼續遭到當地人的反對。前天17日環保和抵制全球化的人在東京抗議後,昨天18日二十幾名南韓的學生闖入美國商會設在漢城的辦事處,在那裡占領了大約3個小時,抗議布什今天19日抵達南朝鮮訪問。示威者尤其抗議布什把北朝鮮、伊拉克和伊朗稱為"邪惡軸心"的理論。布什的立場在漢城政府中製造了混亂和不安,引起公共輿論和許多民間運動的強烈反應,他們指責美國破壞南北朝鮮之間的對話。雖然如此,布什繼續在亞洲的訪問,他已經去了日本。昨天週一上午,他在東京和日本首相小泉聯合舉行了記者招待會:布什說,希望與平壤、巴格達和德黑蘭的問題上找到"和平"解決的途徑。本台特約記者馬斯特洛利利從紐約作了以下的報導:
******
華盛頓為日本的經濟疲軟擔憂,10年當中,日本的經濟進入第三次衰退。為此,華盛頓有意從必要的結構改革下手,補救正在產生國際影響的危機。不過,布什不願意讓小泉感覺,他去日本是要施教。白宮的主人私下討論了銀行體系改革的必要性,取消匆忙的貸款,避免日圓過多地貶值。日圓貶值雖然能促進日本的出口,卻使美國人受損失。此外,美國總體看重東京在對抗恐怖主義戰爭中的合作,儘管將進攻的目標對準北朝鮮、伊拉克和伊朗的說辭使小泉感到困惑,引起街頭抗議。另一個分歧因素是美國拒絕關於全球溫室效應的京都協議,雖然布什在上週提出了有關的建議。
******

(梵蒂岡電台訊)歐洲聯盟透過輪值主席,西班牙外長皮奇譴責了以色列總理沙龍的言論,稱沙龍的講話是"好戰的聲明"。皮奇在布魯塞爾歐盟外長委員會休會時說,沙龍使用"戰爭和勝利的"字眼,這與和平進程背道而馳。此外,在昨天18日的布魯塞爾會議上也談到津巴布韋。英國外交大臣斯特勞稱津巴布韋當局針對派遣歐洲觀察員監督3月9-10日舉行總統選舉所提出的條件"無法接受"。上週六,在哈拉雷的歐盟30位觀察員的負責人,瑞典人舒里被津巴布韋驅逐。歐盟外長理事會在昨天的會議上要評估對津巴布韋政府的制裁。

(梵蒂岡電台訊)阿富汗總理卡扎伊前往柏林的訪問被取消,他本來該在昨天和今天訪問柏林。按照計劃,卡扎伊本來應在17日晚上乘坐德國外長菲舍爾從喀布爾返國時的飛機,抵達德國首都,但因天氣惡劣,菲舍爾沒有前往阿富汗首都。另一方面,卡扎伊聲明,他的政府將竭盡全力保障阿富汗的安全和政治社會的團結。在阿富汗北部,塔吉克族和烏茲別克族的士兵繼續發生衝突,美國的空襲擊中了在東部的敵人設施。在肯尼亞,則捕捉了本˙拉登的阿蓋達恐怖組織的涉嫌成員。

(梵蒂岡電台訊)斐濟島國開庭審判在2000年5月發動政變的主使人喬治˙斯佩特。最初,法院判他死刑,後來改為終身監禁。對他提出的控告是犯了叛國罪行,他於2000年5月帶著一伙武裝分子綁架了印度族的總理喬德里,將他和其他部長扣押了56天。斯佩特的12名同謀也受到拘留處分。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