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9-
05- 2002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教宗與聖座 ******
教宗與聖座 全球各界人士齊賀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八十二華誕 基督學校兄弟會是十七、十八世紀法國聖人若翰•拉薩爾所創立的,目的在培養良好的師資,進而給青少年提供知識和道德雙全的完整教育。所謂良好的師資,在聖若翰•拉薩爾看來,不只知道如何教育學生,更必須知道如何作個有資格去教育他人的人。 教宗祝望基督學校兄弟會繼續忠於並發揮他們修會的特殊神恩,不但要回顧過去,更要重振昔日的精神,為第三千年代的人擬定新的教育方案。 與基督學校兄弟會的師生渡過一個充滿慶賀生日氣氛的接見活動後,教宗又到聖伯多祿大殿左側,為一尊供奉在壁龕上的大理石雕像行祝福禮。這是西班牙聖女何塞法•桑喬•格拉的雕像。她是愛德耶穌婢女會的創會人,死于一九零二年,公元二千年十月冊封為聖女。
教宗生日這一天,全球各地的人士,不只是天主教徒,其他宗教的領袖和善心人士也是一樣,都以各種方式向他表示由衷的祝賀。意大利總統卡洛•阿澤利奧•錢皮在賀函中說:「我衷心向您表達景仰之情,欽佩您從不間斷的國際活動和努力,更藉著近日內將前往阿塞拜疆和保加利亞兩國的訪問,來鞏固大家對歐洲的歸屬感」。意大利總統又向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表示:「您的行動和勉勵是每個人的希望的根源,您的臨在和您的話是不可或缺的。我衷心虔祝您繼續實踐您光照人心的牧靈使命,為世界的和平與友愛服務」。 意大利伊斯蘭教文化中心主任阿卜杜拉•雷杜安,意大利猶太教經師大會主席若瑟•拉辣斯,君士坦丁堡東正教意大利地區的總主教根納迪奧斯•澤爾沃斯,還有許多數不清的人士,包括兒童、青年和老人,都向他們心目中推動世界和平最力的教宗獻上馨香的賀意與祈禱。
阿豐索,西班牙人,於公元1500年誕生,23歲加入道明會。他雖然在會中擔任重要職務,卻以克己謙遜受人敬仰。阿豐索在生時,每天只進餐一次,睡眠時間不超過3小時,睡的是鋪樹枝的木板床。他的小室內只有一張椅子、一盞油燈、一把掃帚和幾本書。他著作很多,都是他的靈修和研讀聖經的成果。阿豐索會士於1591年9月19日去世,享年91歲。 伊格納西奧是方濟各加布遣會士,於1686年在意大利北部誕生。他原可以在教會中任高職,卻選擇了加布遣會的極度貧窮的生活。聖神父後,前來找他辦告解的神父、會士和教友絡繹不絕,他也因而獲得"罪人和絕望者的父親"的美名。一次,伊格納西奧神父知道一位在剛果的傳教士得了重病,一隻眼睛將失明,另一隻的視力也將大大減弱。他非常感動,祈求天主將這不幸轉給他,結果如願以償。1744年到1746能的戰爭中,神父擔任了醫院中的神師,以愛德照顧了傷者。他於1770年9月22日去世。 烏米勒會士於1582年在意大利南部誕生,從小度的便是充滿福音精神的生活,除了每天望彌撒,連在田裡工作時也祈禱和默想耶穌的苦難。他對同會的弟兄、一般人和窮人都充滿愛德,隨時願意將自己有的和他人分享。他一生致力於光榮天主,在人心靈中建立基督的國以及安慰有需要的人。他的超凡德性受到所有人的敬仰。烏米勒於1637年11月26日去世。 貝內代塔是意大利人,生於1791年。她與眾不同的地方是結婚後丈夫仍在生時便決定獻身於主,她的丈夫也追隨了她的選擇加入了修會。在18世紀這個艱困的時代,貝內代塔熱心傳播福音,以慈母的心懷照顧貧窮兒童和孤兒,使他們不至於陷入更加窮困的處境和罪惡中。她是一位聰明和心靈自由的人,在當時18世紀的社會中引導自己和當代的女性獲得了自由的思想。後來,她創立了全能天主的本篤女修會。 保利納是位巴西的意大利後裔農家女,1865年誕生,十歲時移民巴西,在森林中度隱蔽無人認識的生活。1890年創立了無原罪聖母小姐妹會,竭盡力量推展會務。1909年時,她再度過隱蔽的祈禱生活,最後身患重病而於1942年7月9日去世。保利納性格堅決果敢,她一生愛主愛人,信德非凡,她的奉獻和祈禱生活都充滿了謙遜。 世界24小時 昨天,05 月18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東帝汶成為第三千年代第一個新國家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東帝汶成為第三千年代第一個新國家。繼聯合國政府的兩年管理,印度尼西亞25年占領和葡萄牙將近4個世紀的殖民統治後,東帝汶今天19日成為獨立國家。雖然如此,慶祝獨立的準備工作是在與印尼新的缺乏理解的陰影下進行的。本台特約記者帕斯庫奇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台訊)13名巴勒斯坦民兵在歐洲流亡的討論仍未有最終結果,這些人在走出白冷的耶穌誕生大殿後,一直在塞普路斯等候發配。據本台特約記者莫塔的報導,收留13名巴勒斯坦人的國家對他們的身份取得最大程度的協議,這些人雖然有自由,但要受到嚴密監督,對他們的收留並不是沒有期限。對13人的分配名額上也有了解決途徑:比利時、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同意各收一人,義大利和西班牙各最多收三人,現在要看法國、德國和英國的意向了。最終決定要由歐洲國家的部長們決定,13名巴勒斯坦人繼續留在塞普路斯等待。與此同時,阿拉法特關於只有在以色列軍隊撤離自治地區後才舉行選舉的言論引起白宮的負面反應。布什的發言人說,巴勒斯坦當局的改革不應提出任何先決條件,只能是獲得希望的途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