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5-
07- 2002 新聞報導 資料庫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多倫多
教宗與聖座
教宗抵達多倫多,向加拿大國民發表第一篇感人的講話,勉勵珍惜固有傳統
教宗休息的草莓島位於多倫多北部,介於北美安大略湖和休倫湖之間的西姆科湖上,小島因為形狀像草莓而得名。這個島在十七世紀的時候是北美原住民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今天則屬於天主教男修會"巴西略"會(basiliani)會士避暑渡假和避靜退省的地方。全島面積只有四十英畝而已,除了幾座木屋外,全都是樹林和如茵的草地,確實是休息養神的理想地方。
教宗抵達加拿大前夕,加拿大政府和國會還在討論聯邦總理讓•克雷蒂安是不是應該到機場迎接教宗,討論的結果是肯定的。不只是肯定,總理在機場致歡迎詞的時候,還引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身教和言教,說明寬恕別人的崇高意義和重要性。這真是國家政治領導人士少有的見地和談話。 教宗抵步後向加拿大全國人民發表的第一篇講話雖然不長,卻也極其深刻、有力和感人,他先提到過去兩次訪問加拿大的記憶說:「極親愛的加拿大人民,我在一九八四年首次訪問貴國和一九八七年二度短暫訪問加拿大得年德原住民的記憶猶新。這次我只能滿足于停留在多倫多這個地方。從這裡,我向加拿大全國居民致意。你們常在我感謝天主的祈禱中,祂如此豐富地降福你們這個幅員廣袤又美麗的國家」。
教宗接著談到世界青年日說:「來自全球各地參與世界青年日的青年正聚集在這裡。青年們憑著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心靈,所代表的正是世界的前途。可是他們也帶著人類經常享受不到和平與正義的傷痕。無數的生命都在缺乏喜樂和沒有希望的情況下開始和結束。這就是舉行世界青年日的主要理由之一。青年們正在群策群力,藉著他們信仰基督的力量,來為人類和平與彼此關懷的大業效力。謝謝多倫多!謝謝加拿大敞開胸懷接納他們!」。 教宗進一步談到加拿大人民心靈的珍貴財富說:「你們用法語唱的國歌"啊,加拿大"中有這麼一句說:"因為你的手臂知道握劍,知道背負十字架…"。因此,由于許多不同文化要素的融會,加拿大人乃是一個極為豐富的人文主義的繼承人者。然而,你們所繼承的遺產的核心乃是對生命的超性和精神的見解,這個見解以基督信仰的啟示為基礎,它大力推動你們發展了一個自由、民主和關懷的社會,這個社會被全世界認為是人權和人性尊嚴的中流砥柱」。
教宗在多倫多機場繼續向加拿大全體國民說:「在這倫理和社會充滿緊張、生命目的混淆的世界,加拿大人民有無可比擬的財寶足以貢獻。可是他們也應該把遺產中那些深刻的、良好的、有益的珍存下來。我為此祈禱,但願世界青年日提供給所有的加拿大人機會,記住那些構成良好的生活和愉快的人生的基本價值」。 教宗最後祝望:「願世界青年日的格言響徹全國,提醒每位基督信徒牢記"作地上的鹽和世界的光"的任務!願天主降福你們,願天主降福加拿大!」。 下面請聽本台特派員之一,彼得•科科,來自多倫多的報導: ******
看到教宗從飛機的階梯上果斷地獨自走下來,向在場的所有人一一問候,這些已經激起了青年們的熱情,他們在遠處,在三天後將與他相會的展覽場地上懸掛的巨大螢幕上已經開始與他步步相隨。 多倫多城到目前為止被堵塞,她珍惜自己是個多民族和多文化城市的平衡面貌,小心在街道上和媒體中不過份突出渲染城市中一個團體,即基督信仰和天主教團體的事件。這個團體過幾天將和來自全球的成千上萬的青年,成為絕對的主角。 加拿大聯邦總理讓˙克雷蒂安在飛機場歡迎教宗的簡短致辭中,抓住若望保祿二世訓導中的一點,談到教宗寬恕了謀殺自己性命的人,承認他關於任何人都應當得到寬恕,這一訓導的貢獻。
教宗在他的講話中,清楚加拿大社會典型的世俗特徵,它的"世俗化的宗教情感"。他在講話中熱情地感謝了確保這個混合世界團結的各個當局:總理、安大略省主席、多倫多市長、政府和文人社會的所有代表。他也向全體在場人士提到,在"道德和社會意識高度緊張,生活的目標極為混亂的一個世界",需要找尋加拿大豐富文化遺產的核心,這個核心就是以基督啟示為根源的精神境界和生命的超性價值,它有力地推動了你們自由、民主和團結社會的發展,被全世界公認是人權和人性尊嚴的捍衛者。" 而該當是在多倫多這裡聚集的青年人來對世界的未來做出答覆,教宗強調,他們帶著"往往不認識和平和正義的人類的標記",太多的生命在開始和結束時,沒有喜悅,沒有希望,這就是舉行世界青年日的一個主要理由。 多倫多的總主教安布魯瓦茲樞機為青年主持歡迎彌撒
世界青年日進入了活躍階段。這是一個精神上的慶節,由戴著各色領巾的男女青年彈唱出的歌聲和他們的膚色以及他們背上的紅色旅行包、手中的吉他、有節奏的歌詠團的歌聲、他們因整夜地暢談而沒有休息露出的疲倦面容,而襯托出來。新聞界稱他們是"教宗的孩子"或"沃伊蒂瓦的青年",現在,這些孩子們圍坐在多倫多的總主教,德高望重的安布魯瓦茲樞機的身旁,參加他為他們在舉辦展覽場地主持的歡迎彌撒。這些青年人經過長時間的旅行,從加拿大各地抵達。這些青年人中有加拿大本地的,有加拿大各教區接待的青年。兩萬名義工晝夜為他們服務。
今天的彌撒再一次顯示出,通過青年人,各民族和不同文化能夠在和諧的聲音、膚色和祈禱中相遇。他們的國藉從搖動的國旗上可以辨認出,但在他們中間卻沒有隔閡:不久前雖然舉行了世界足球杯比賽,我們沒有看到敵對現象,卻看到了義大利人和韓國人,德國人和巴西人互相擁抱,體現出足球賽所分開的,信仰卻將它融合。
彌撒中最感人的時刻,是各大洲的幾位青年抬著世青節的十字架進入了會場,這個十字架從羅馬帶到多倫多這裡,二月份在紐約的姊妹塔停留後,又走遍了加拿大的各教區。 安布魯瓦樞機主教在彌撒講道中指出,耶穌基督是人類和歷史的中心,只有在祂身上才能找到實現我們的理想和我們期望的意義。 歡迎彌撒舉行完畢後,加拿大的青年與他們的同齡人進行交談,通過藝術和本屆世青日選擇的主題:"地上的鹽,世界的光"來做具體的見證。
世青熱浪 衝擊滿城
滿地可是加拿大最多聖堂的城市,整個教區有二百多間聖堂,而且有許多成為朝聖的勝地。最著名的在皇家山上的聖若瑟大殿,另一間是華埠附近古城區的聖母大殿,連日來人潮湧湧,絡繹不絕,這些青年都舉著各國的國旗及穿著世青標誌的T衫,舉著各國的國旗,一隊又一隊從地鐵出來,充滿的朝氣與活力,使人看到了教會,看到了耶穌基督,看到了希望在他們身上顯露出光芒!現在我開始明白,為什麼教宗要創始舉辦兩年一度的世界青年節!
本堂的青年每個主日彌撒後都作出宣傳,為世青籌款及呼籲教友家庭接待從外國到來的青年,得到很大的支持,許多家庭都積極回應。結果有四十個家庭報名接待。三十多位從法國北部教區來的青年,他們中還有兩位神父隨團。有些家庭因為分配不到而感到有點失望,轉而協助其它接待的服務。有些青年在其他堂區或城市者,在接待上各有不同,有的只能住宿學校或堂區的禮堂內。我們堂區的教友家庭招待特別週到,有的陪同他們整天遊覽觀光及朝聖,甚至帶他們到唐人街的餐廳飲茶,教他們使用筷子。到最後一天在堂區還舉行了一個歡送晚會,中法交流,幽默有趣的事在笑聲與掌聲加上讚美天主的歌聲渡過,使人感受到全世界教會的至一至公共融於天父的家庭中,是多麼可貴!這是在社會上一般家庭中找不到的樂趣!
離開滿地可之前,總教區在滿地可世運會再舉行了一個盛大的音樂聖歌晚會,朱高德樞機、滿地可市長及加拿大聯邦政府移民部長,魁北省政府官員都有參加這次盛會,本地加上從六十多個不同國家來的青年共有三萬五千人參加,這可說是滿地可教會在世界日前最大型的晚會。 希望這次的世界青年日,能夠真正地發出地鹽世光的效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