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18- 06- 2004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教宗與聖座
─教宗接見哥倫比亞主教一批,勉勵為國家的和平與修好努力
─取材梵蒂岡機密檔案處資料的新書"武器間的愛德"即將出版

教會與社會
─世界對抗乾旱及沙漠擴大日談水利資源的利用
─米蘭基督教會協會發起的大公和平之旅於17日出發前往耶路撒冷

世界24小時
─南韓決定派遣其他兵員到伊拉克
─一個獨立調查委員會指薩達姆和基地組織沒有瓜葛
─巴西和阿根廷向南部國家提出彼此實現貿易自由化

********

教宗與聖座

教宗接見哥倫比亞主教一批,勉勵為國家的和平與修好努力
[梵蒂岡電臺訊] 天主教南美洲哥倫比亞主教一批,六月十七日結束來羅馬向教宗述職的任務。教宗聯合接見他們時,囑咐他們說,哥倫比亞被內戰所傷害,教會要提供一臂之力,協助建設國家的和平。

教宗要求這個國家的主教在牧靈工作上盡一切力量,傳播福音,藉以推動國家的修和,因為傳播福音是治療內戰所帶來的嚴重創傷的長期有效途徑。教宗在談話中提到哥倫比亞卡利(Cali)總主教區的杜阿爾特(Duarte)總主教,他在執行自己為福音和為和平服務的工作時,遭到野蠻的殺害,其他幾位神父和修會會士也遭到同樣的命運。

哥倫比亞內戰已經持續了五十年,喪生者達一千萬人,是全世界暴力最嚴重的國家,長期的內戰導致國內無數百姓生活在貧困中,並滋生了死亡和暴力的文化,致使哥倫比亞天主教傳統的生命文化和彼此關懷的精神喪失。教宗因此強調:哥倫比亞教會首要的牧靈工作是努力建設一個以真理、正義、自由和愛為基礎的社會,以便導向國內的和平與修好,而主教們則必須推動國內各方彼此之間的真誠寬恕,這種寬恕來自渴望與天主和與自己的同胞修和的心願。

取材梵蒂岡機密檔案處資料的新書"武器間的愛德"即將出版
(梵蒂岡電臺訊)資料取自梵蒂岡機密檔案處有關二次世界大戰時聖座協助戰爭俘虜史料的新書"武器間的愛德"將於六月底前出版,另有8個DVD與新書同時發行,內容是尋找2百10 萬戰俘消息的資料。專家們也可在今年9月15日起直接從梵蒂岡機密檔案處參考這些資料。二次大戰時,教宗庇護十二世成立了一個"消息服務處",協助人們獲得被俘虜的親人的消息。當時負責這個機構的,是蒙蒂尼蒙席,他就是日後的保祿六世教宗。本台的前任台長杜奇樞機談起這些資料時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料,因為顯示了數十年來那些譭謗教宗庇護十二世的黑色傳聞是多麼的不公平。而且,梵蒂岡檔案處開放,更完全地展示出這位教宗當時救助受戰爭痛苦者的行動。杜奇樞機指出,庇護十二世教宗不分宗教信仰,一視同仁的救助所有受戰爭苦難的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梵蒂岡電臺也協助了數以百萬計的人尋找他們失蹤或被俘的親人。杜奇樞機說,梵蒂岡電臺是當時聖座的"消息服務處"不可或缺的工具。電臺不僅發出成千上萬的呼喊和信息,同時也與各國的聖座大使館、主教公署、堂區和公教進行會取得聯繫,來在空中進行尋人工作。當時,梵蒂岡電臺每星期做70次廣播,有些長達兩三個小時,甚至達到每天12到13小時。從1940年到1946年,總共發出了1百24萬728個信息,廣播了1萬2千105個小時。就好像梵蒂岡電臺以一年半的時間每天24小時播放這些信息。

教會與社會

世界對抗乾旱及沙漠擴大日談水利資源的利用
[梵蒂岡電臺訊] 六月十七日是聯合國第十屆世界對抗乾旱及沙漠擴大日。聯合國十年前制定這個節日,目的在呼籲世人關心地球環境的惡化,以及乾旱土地日漸擴大的危險現象。

今天,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三十九的面積處在沙漠化狀態中,全球至少有一百一十一個國家的兩億五千萬居民忍受土地沙漠化的痛苦。農業用的乾旱土地已經有百分之七十惡化。對這些日漸嚴重的問題,本台請教了義大利全國研究理事會的地質學家馬里奧·托吉。

問:馬里奧·托吉博士,所謂的沙漠化是什麼意思?沙漠化和乾旱有什麼區別?
答:當一個地方的年度下雨量少於兩百五十釐米時,就屬於乾旱地區。這就是世界的沙漠地帶。至於為什麼有沙漠化的現象,這必然是因為那地方被人使用所招致的結果。

問:托吉博士,沙漠化帶來什麼後果?
答:首先是失落一個無法復員的資源,因為要擁有耕種最起碼需要的十五公分厚的土地,至少需要一千年的時間。其次,沙漠化將迫使當地居民、動物、以及許多植物遷移或消失。

問:托吉博士,您認為對抗乾旱和沙漠化應該採取什麼策略?
答:在水源不多的地方必須節省和有效地用水。再就是好好地保護土地,不要砍伐森林,把所有土地都用來畜牧或耕種,因為這將使那塊土地變成廢地。

米蘭基督教會協會發起的大公和平之旅於17日出發前往耶路撒冷
(梵蒂岡電臺訊)義大利米蘭基督信仰教會協會發起的大公和平之旅,已經於17日抵達耶路撒冷。參加這個和平活動的130多人,將把一封和平資訊交給聖地的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這封信說:"我們來到耶路撒冷和這個飽受磨難的地方,來與受苦的人、償付戰爭後果的人、為見不到解決辦法而失望的人、喜愛'聖城'為三個傳統宗教共同生活之地的人相會。"這次的聖地大公和平之旅,將於24日結束,參加的人士也將與米蘭的前總主教馬蒂尼樞機舉行兩次會晤。和平新函說:"在數個世紀的宗教衝突和戰爭給基督信仰和我們的教會帶來磨難後,已經有幾十年,我們一同走上這對話和修好的路。我們互相接納對方的相異處,拒絕不容忍和原教旨主義的態度。"信函指出,正是在耶路撒冷可以看到基督信徒間的分裂,但他們是天主聖神在教會中工作的見證人,聖神要把分裂轉變為在相異中的團結。參加大公和平之旅的人士祝願中東的各個教會也攜手一同前進,他們也表示要為這些教誨能夠為和平服務祈禱。

世界24小時

昨天06月17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南韓決定派遣其他兵員到伊拉克
─一個獨立調查委員會指薩達姆和基地組織沒有瓜葛
─巴西和阿根廷向南部國家提出彼此實現貿易自由化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巴格達昨天17日上午在聯軍總指揮部所在的社區又發生一起凶案,據伊拉克衛生部提供的資料,35人死亡,138人受傷。本台記者作了以下的報導:
******
一輛裝著炸藥的汽車由自殺隊員駕駛,開到伊拉克國民自衛隊的新兵訓練中心的大門前爆炸,這個新的訓練中心是由聯軍設立的。發生爆炸時,至少100名志願者等待進入基地。該中心在2月11日已遭受打擊,當時47人死亡。此外,一名匈牙利軍人死于巴格達南部的一起爆炸,另一枚炸彈在首都南部的一座電站附近爆炸,炸死兩名伊拉克人。在這種複雜的局勢下,南韓決定派遣其他兵員到伊拉克。漢城的國會週四通過政府方案,打算再派出2300名士兵,與在伊拉克南部的670名軍人會合。不過,這批軍人被派遣的時間和目的地尚未確定。關於駐伊拉克軍隊換班的方案,英國國防大臣也宣佈再派軍人,至少270人。
******

(梵蒂岡電臺訊)一個調查2001年9月11日慘案的獨立委員會在所發表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對基地組織和薩達姆的伊拉克合作進攻美國的行動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調查報告指出,本·拉登在94年會見了巴格達的一名高級領導人,但"不能說有合作關係。"此份報告也闡明,本·拉登受到塔利班政權的保護,有巴基斯坦間接的支持。

(梵蒂岡電臺訊)在巴西聖保羅召開的第11屆聯合國促進貿易和發展會議上,許多人對能重新啟動在坎昆擱淺的世界貿易談判懷抱希望。這幾天在聖保羅召開的會議似乎轉變成發展中國家彼此合作的一個革新實驗室。繼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和巴西總統魯拉對富有國家為促進世界經濟的和諧成長缺乏意願作了譴責之後,巴西和阿根廷決定發起前所未有的行動,它們召集了44個發展中國家,向它們提議彼此實現貿易自由化。本台特約記者薩爾維作了以下的報導:
******
這個設想是從優先發展中國家貿易的全球系統得到的啟發,這個系統在80年代提出,後來被人們遺忘。該系統允許其成員國取消貿易障礙,不勉強給富國提供方便。安南秘書長抱怨新聞媒體很少注意正在召開的會議,而這項會議正在誕生南部與南部之間合作的新篇章,這項合作在今後幾個月會有重要發展。會議籌辦方面還宣佈,巴西、阿根廷、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和尼日利亞組成會議組織,中國也將被邀請加入。
******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