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6-04-2005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本篤十六世接見非天主教信仰基督各教會團體及非基督宗教代表,強調基督信徒合一及共謀世界和平的重要 教宗表示他在追隨他的前人,特別是保祿六世和若望保祿二世兩位教宗的芳蹤的時候,感到需要堅定地重申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決議,走基督信徒合一的道路。教宗強調,走圓滿合一的道路必須具有具體溫順的心,這樣,天主聖神才會賜給各教會團體勇氣、溫順、堅定和希望的精神,以便獲得所追求的目標。此外,也必須不斷地祈禱,祈求基督善牧賜給他的子民合一的恩典。 教宗以法語向基督宗教各教會團體代表表示:“藉著兄弟般的友誼,我們能夠彼此交換得自聖神的恩典。我們都感到受催促要彼此鼓勵,把基督的福音傳給全世界,這個世界今天經常遭到困擾,感到不安,不知道自己在作甚麼,對一切也冷漠,無動於衷”。教宗又說:“若望保祿二世在任期間,基督信徒合一的工作有很大的進展。而各教會團體紛紛哀悼若望保祿二世教宗的去世,正表現出大家對合一的真正和巨大的熱忱”。 教宗認為基督教會各團體代表不忌前嫌,前來參與就職大典,這對羅馬的主教無非是一大幫助的信號。 接著,教宗用英語向非基督信仰的各宗教代表表示:他為伊斯蘭教徒和基督信徒之間在地方上和國際上不斷增多的對話感到欣慰。他保證天主教樂意和其他宗教建立友誼的橋樑,任何宗教的信徒都不能不為促進和平而效命。教宗因此邀請各宗教信徒和真心尋求真理的人,在彼此瞭解、尊重和友愛之中,攜手締造世界的和平。
教宗本篤十六世接見德國朝聖團,和他們話家常 他說:“我在羅馬已經住了二十三年多,但我仍然是巴伐利亞人,作了羅馬的主教,還是如此。巴伐利亞和羅馬之間一向有良好的關係,福音是從羅馬傳到巴伐利亞的。而在十八世紀,從巴羅克的巴伐利亞也給教會帶來了禮物,那就是出自巴伐利亞的聖人方濟各加布遣會會士聖克拉多。之後,又有向希特勒挑戰的耶穌會士魯佩特•邁爾神父”。 接著,教宗向他的同胞們透露一些選舉教宗的事,但並沒有違背禁止洩露選舉秘密的規定。他說:“我從未想到被選上的事,也從未做任何足以使這件事發生的事”。他又說:“當這件事變得可能的時候,有位樞機主教遞給我一張紙條,上面寫說:要是上主向我說‘跟隨他’,我就得記住我在若望保祿二世教宗葬禮的講道中所說的話,不可以推辭上主的召叫”。教宗本篤十六世於是說:“上主的道路從來不是容易走的,但我們也不是為了享受舒適而存在的。因此,我只能接受選舉的結果”。 最後,教宗向同胞們說:“讓我們攜手並進,我信賴你們的幫助,我如果有錯,就像人人都會錯一樣,就請你們諒解。我請你們信賴我”。教宗說完這些話,整個大廳報以如雷的掌聲。
梵蒂岡電臺台長談教宗本篤十六世上任大典感想 ******** 講道的內容清晰,原是教授的特色,但每個字所包含的熱情和說服力,則揭示了成為信德導師的牧人的心。他對基督的熱愛,令他謙遜地將自己無條件地完全獻給了教會和世界。 他的問候,超過了天主教會,而到達姐妹教會,共同的洗禮是大家渴望的合一的保證。他的問候也到達以色列家的兄長、到達其他宗教的信徒和沒有信仰的人那裡。這是一個生活的年輕的教會的呼吸,正如本篤十六世懷著安詳的信心所做的肯定。 新教宗無意展示他治理教會的綱領。事實上,他是以牧人的作風來開始帶領他的羊群,說他隨時聆聽天主的旨意並付諸實行,同時也聆聽人內心深處的渴望,這渴望不是偶爾的產品,而是天主的思念的果實,都是天主所要的、所愛的。 他深信而且肯定牧人的職務是為羊群帶來喜樂;他提醒人們,令人獲救的不是權而是愛,他以自己的經驗為證,強調讓基督進入自己的生活中不會令人失去任何事物,反而為人帶來自由、喜樂、美善。 “為基督打開心門!”本篤十六世用前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上任時說的這句話來結束他的講道。他在不同的歷史情況下,繼續他偉大的前任教宗的路線。他再次引用“你們不要害怕”這句話向世界上的強國說話,也向我們每一個人說話。他說:“我們大家都害怕基督會從我們拿走一些東西。”這位牧人謙遜地但勇敢地觸到每一個真正的信仰經驗的秘密。他要我們為他祈禱,使他學習愛別人,使他在豺狼前不逃避。他也提醒我們,是主耶穌在帶領教會,因此,在教會內我們也要互相擔待,我們所有的人,包括教宗在內。 這便是走向主的旅途的教會的奧秘。我們感謝主耶穌賜給我們一位面帶微笑的謙遜牧人,他懷著愛開始他的牧人職務,踏上希望的道路。 世界24小時 -敘利亞軍隊從黎巴嫩撤出最後的軍事設施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黎巴嫩此時處在30年的期待即將實現的時刻:前一天24日夜間,敘利亞軍隊從貝卡谷地撤出最後的軍事設施,現在那裡只剩下數百名大馬士革的士兵。在黎巴嫩的敘利亞軍情局長聲明,這次的軍隊撤離會在幾個小時後完成。大馬士革的軍隊從1976年開始佔領了黎巴嫩領土,當時是為了平息在黎巴嫩境內的內戰,這場內戰到1990年才結束。關於敘利亞軍隊的撤離,本台記者弗拉卡洛麗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臺訊)全世界數百萬亞美尼亞人前天24日紀念了奧托曼帝國的軍隊屠殺他們的民族90周年,當時這個民族在奧托曼帝國中是占少數的基督信徒。有計劃地消滅亞美尼亞人到了1915和1916年間達到頂峰,一直持續到1923年,在這一年,土耳其共和國取代了奧托曼帝國。根據歷史學家們的估計,在這場屠殺中有1百50萬人死亡。不過,繼承了那個帝國的土耳其卻否認當時存在消滅一個民族的願望。那麼,在國際方面承認對亞美尼亞人滅族屠殺的進程目前走到哪一步?宗座亞美尼亞公學的校長穆拉迪安神父向本台表示: 答:令人遺憾的是,從一開始強權們就不接受有這項滅族屠殺的事件,他們不承認這場屠殺以致希特勒決定滅絕猶太民族的時候說:“誰還記得屠殺亞美尼亞人的事件?”因此,不承認亞美尼亞人遭受的屠殺就為其他的屠殺留下餘地,這在20世紀就發生了好幾件。感謝天主,慢慢地,許多國家同意存在著亞美尼亞人民曾遭受的這一歷史悲劇。最近,波蘭聲明承認在歷史上發生過亞美尼亞人民遭受滅族屠殺的事件,…許多年前法國也承認了…義大利這裡,有些城市承認,其他的城市還在研究這件事。 問:土耳其也同一些國家一樣,不接受滅族屠殺這一定義,而說數十萬亞美尼亞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死於民間反叛運動… 問: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這幾天說,他邀請歷史學家們考察檔案,來認識真相… 問:倖存者,特別是亞美尼亞人民提出了哪些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