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5-2005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向馬其頓新大使強調締造和平的未來是不同文化的重任
教宗首先提起巴爾幹的悲痛歷史,他說,這展示出對話在尋求和平與修好道路上的重要性。而馬其頓在這方面的努力,可成為其他巴爾幹國家的楷模。說到造成令前南斯拉夫各國衝突的因素時,教宗這樣說:“令人悲痛的是,文化不同經常是造成民族間產生誤解的原因,並因而導致無意義的戰爭。”教宗也指出了對這些弊端的治療法,他說,締造一個普世性的愛的文明,“對話是不可或缺的”。他勉勵馬其頓人民肯定不同文化中的共同基本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是共同的,因為都是源自人的天性。教宗接著提到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說過的話而說:“正如我的前任教宗在許多機會上所強調的,歐洲需要巴爾幹國家,這些國家也需要歐洲。”此外,教宗也談了斯拉夫人宗徒聖齊利祿和聖美多弟的貢獻,他們是基督信仰對歐洲靈魂的重要貢獻的標誌。 隨後,教宗又勉勵馬其頓人,本著合作的精神與鄰近國家一同努力,為締造和平而貢獻全部的精神和物質資源。在談到馬其頓加入歐盟的目標時,教宗向新大使說:“你們的傳統屬於那可以深入歐洲大陸的精神”。教宗勸勉馬其頓,不可僅僅以加入歐洲社團為克服經濟逆境的靈丹妙藥。教宗談到歐洲聯盟時說,歐洲聯盟必須首先以在價值觀上的協議為它的基礎。這樣,擴展便非常重要,但歐盟的擴展不可僅在經濟和地理方面。教宗向新大使保證,馬其頓的天主教會要致力於促進和平、正義、團結、自由的價值觀,他祝願馬其頓政府准許在小學中教授天主教信仰課程。 馬其頓駐聖座新大使卡塔齊在向教宗致詞時,談了他的國家為加入歐洲大家庭的努力,他也強調了馬其頓政府竭力保證國家內不同民族和宗教的和睦共處。 馬其頓於1991年從南斯拉夫聯邦獨立,全國人口兩百多萬,54%為東正教徒,30%為伊斯蘭教徒,天主教徒大約有1萬5千人,分屬於2個教區,7個堂區。 教宗觀賞有關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生平的電影並出席拉青格蒙席領獎禮 教宗在觀賞電影前,先在保祿六世大廳的小廳堂中出席了他的兄長格奧爾格•拉青格蒙席的領獎典禮。拉青格蒙席因為在音樂園地的貢獻和與奧地利的30多年的關係,而獲得奧地利的“科學與藝術一級十字榮譽勳章”。去年12月7日,奧地利總統將此獎授予拉青格蒙席,而由奧地利駐聖座大使於昨天將這獎頒給他。
宗座文化委員會主席普帕爾樞機應邀訪問羅馬尼亞,和大學界人士談歐洲基督信仰根源及不同文化與宗教的對話 世界24小時 昨天05月19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美國不支持德國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聯合國改革是科菲•安南秘書長近期提出的一個課題:美國國務卿賴斯針對這個課題,排除了白宮支持柏林政府被指定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聯合國改革的建議是科菲•安南秘書長于3月21日在紐約提出的,他提出兩個建議:一是增設6個新的常任理事國,另一個是設半常任理事國。此外,安南還提出設立人權理事會,這是繼經濟社會和安全理事會外,第三個聯合國機構。本台特約記者馬斯特洛利利從紐約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臺訊)阿富汗的局勢尚不穩定,自稱是綁架義大利女職員的綁架分子沙阿昨天19日向羅馬當局發出的最後通牒早已到了限期。在三次接觸後,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威脅如果這些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殺死人質。這些要求包括:禁止飲酒、支持可蘭經學校和禁止在阿富汗電視臺播放音樂。為人質獲釋放的努力在繼續進行著。本台記者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臺訊)非洲聯盟宣佈本月5月25日將在亞迪斯亞貝巴召開高峰會議,討論蘇丹達爾富爾的悲慘局勢。非洲聯盟、聯合國、歐洲聯盟和北約的代表將出席會議。非盟提出為在達爾富爾執行維和任務作出財政預算,這項任務從原來的3千人增到7千7百多人。在蘇丹西部這個地區的部族衝突始於2003年,已經造成近30萬人死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