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03-06-2005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強調接受教育和文化是每個人的權利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致托朗樞機主教的信函中強調,需要動員聰敏才智的能力,好使接受教育和文化的權利獲得保障,這在貧弱國家尤其應該如此。當今教宗特別提到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維護人、維護人性尊嚴、維護人的基本權利上所立的傑出表樣。他解釋說:在全球化需求日益迫切的社會中,教會願意經由宣講福音的途徑,為人類團體提出貢獻。這項任務牽涉到維護每個人從受孕之初到自然死亡為止的整個人性尊嚴。 教宗再次表示教會對尋求真理的知識份子的信心,並將動員自己的一切力量,特別是精神力量,來謀求人的整體利益。 關於先教宗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十五周年一事,教宗本篤十六世提起昔日若望保祿二世向教科文組織所說的話說:“藉著我的發言,我設法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帶來一點貢獻”。的確,昔日先教宗的話已被認為幾乎是這個組織的第二道憲章,在他那篇講話中,人和尊重人權是基本內容。 先教宗當時向各國代表說:“人的前途在乎文化,世界的和平在乎精神的首要地位,人類和平的前途在乎愛”。 羅馬教區召開教務會議,教宗將親臨發表揭幕講話 就如會議主題所說的,會議的重點將集中在家庭,特別是從基督信仰團體的角度來看家庭的主體性,家庭的責任,以及家庭的關懷與團結。 參與這次教務會議的人士包括羅馬各本堂神父、司鐸、修女、以及在堂區和教會各組織運動中服務的教友。 梵蒂岡召開基督宗教歷史研討會 義大利林琴科學院院士曼利奧•西莫內蒂講古代基督宗教,羅馬德國歷史學院院長米夏埃爾•馬特烏斯講中古世紀的基督宗教,義大利博羅尼奧大學教授保羅•普羅迪講現代的基督宗教,義大利佩魯賈大學的埃內斯托•加利教授講當代基督宗教。 教會與社會 義大利奧廖內神父組織積極救濟印度海嘯災民 布隆迪教會神長在國家舉行選舉前呼籲修和 巴基斯坦卡拉奇的輔理主教譴責攻擊清真寺的行為 世界24小時 昨天06月02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中國、印度和俄羅斯就加強政經合作,採取共同行動打擊恐怖主義達致共識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中國、印度和俄羅斯外交部長在俄羅斯遠東城市海參葳舉行了重要會晤。他們討論的主題是:加強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合作,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採取共同行動。這是三國外長舉行的首次正式和獨立的高峰會議。他們除了討論經濟、政治、農業、環境問題外,更著重於國際事務。會晤中對在上述範圍加強合作及增加在對抗恐怖主義、販賣毒品和其他有組織的犯罪活動的合作這一共同目標達成了共識。“國際關係的民主化和遵重多方原則是保障當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弗洛夫以這句話強調了三國的願望,即在處理國際事務上找出共同交涉的渠道,阻止美國的單方面政治。三國外長也宣佈贊成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改革。俄羅斯和中國也利用這個機會為兩國東部邊界簽署了最終協定,結束40年的相關談判。 (梵蒂岡電臺訊)黎巴嫩在前總理哈利利於今年2月遭謀殺後,再次發生凶案。昨天2日上午,以反敘利亞著稱的記者沙米爾•卡西爾也死於謀殺,一枚炸彈在他的汽車下爆炸。反敘利亞的基督信徒領袖奧恩和德盧索人領袖瓊卜拉特指責黎巴嫩情報機構對卡西爾的死負有責任。哈利利的兒子薩阿德也作出猛烈的批評,他認為今天在黎巴嫩有一個“警察犯罪政權”。 (梵蒂岡電臺訊)“政治階層受到沉重打擊”,“無法不受影響而存在”:荷蘭新聞界昨天2日評論該國在前一天1日對歐洲憲法公投“否決”票勝利的文章中作了上述表示。荷蘭在前天1日的表決中,61%的選民不贊成歐洲憲法。法國則在上星期天也通過公民表決對歐洲憲法說了“不”字。在荷蘭這次舉行的公投中,超過六成的選民參加了投票。商報的記者告訴本台,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現象,荷蘭人對歐洲進行了激烈廣泛的討論,他們關心歐洲。支持歐洲憲法的人承認可能犯了嚴重錯誤,就是事先沒有徵求民眾的意見。許多人解釋這一結果並非歐洲計畫就此為止,而是新的起步,更加民主。這一點,荷蘭同法國有很大的不同。 繼法國和荷蘭對歐洲憲法說了“不”之後,昨天2日拉脫維亞國會宣佈贊成。據本台記者的報導,拉脫維亞國會靜靜地投了票,81位在座議員中,72位投了贊成票。拉脫維亞是歐盟中第十個批准歐洲憲法的國家,使用的方法冒的風險小,即由國會表決。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通過公民表決對歐洲憲法投票的三個國家中,只有西班牙得出積極結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