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09-10-2005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主教會議8日上午進行第10次全體大會,與會神長就聖體聖事相關的課題發言,提供了各地方教會的面貌 埃塞俄比亞主教團主席蘇拉斐爾總主教的發言使教宗本篤十六世和主教會議的神長們得以深入到教會與伊斯蘭教接觸邊緣的一個現實。蘇拉斐爾總主教描述了非洲角處在戰爭、領土爭端、武器走私和貧窮的不穩定局勢,指出了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和索馬里的基督徒舉行主日彌撒所遇到的重大困難,在他們移民到的穆斯林國家,主日天迫使他們同平日一樣工作。為千千萬萬的基督信徒缺少司鐸、教堂,甚至沒有宗教自由。蘇拉斐爾總主教用強烈的語氣表示,為這些基督信徒,公教國家很難提供給他們工作和融入社會的可能性。在這個環境下,聖體聖事成了建立不折不扣的修和聖事。蘇拉斐爾總主教的發言激起全場的鼓掌聲。 巴西聖保羅的總主教胡莫斯樞機的發言拉起了警報。他說,在他的國家,天主教徒人數以令人擔憂的速度減少:在91年天主教徒是全國人口的83%,今天卻降到67%。這一現象在城市的貧民區尤其顯著。巴西教會通過傳教來作出回應,聖體聖事在傳教活動中則扮演了放射的角色。胡莫斯樞機說,這是個有義不容辭的選擇,因為沒有這項使徒工作,巴西和拉丁美洲就會停止稱自己是基督徒。波多黎各的主教馬丁內斯在發言中堅持為青年人進行聖體聖事的特別要理講授的必要性,因為對基督沒有清楚的瞭解,就無法愛他。巴拿馬的主教則要求用適合的牧靈方式來加固原住民對福音和聖體聖事本地化的認識,這些原住民從拉丁美洲到加勒比海地區共有5千萬人。日本教會雖然在地理上離美洲很遠,卻也提出相同的問題。橫濱的主教畝村也催促落實適應亞洲大陸的本地化,將當地節日的成分吸收進去。關於這方面,普帕爾樞機稱聖體聖事是一個新文化的種子,但他也明確指出傳福音不能被視為本地化的果實,而是本地化的泉源。從這裡產生一個禮儀,表達方式雖然各有差異,卻是在表達同一個奧跡,在禮儀中為天主的神聖美德作見證。 全球主教會議于星期五下午的聚會 意大利諾瓦拉教區的雷吶托•科爾蒂主教認為重要的一點是,身為司鐸,當宣讀天主聖言時,應該喚起信友渴求聆聽天主聖言的願望。他邀請司鐸們,要在領聖體後,給信友們留下獨自與耶穌親密交談的餘地。為此有講道的必要。 宗座教育聖部部長澤農•格羅喬樓斯基樞機說,訓練司鐸應該是在修道院中陶冶,但是他發現,對這一層,許多修道院都還欠缺很多。所以培育修道生至關重要,因為將來他們一旦晉升司鐸,實際上就全憑他們來如何舉行聖體聖事、如何使信友了解它並把它生活出來。 主教會議屢次談到的另一個課題是和好聖事。到處聽到說今天的神父已經沒有多大心火來聽告解了。盧比亞納教區的安德肋•葛拉宛助理主教說應該使神父們都記住,他們有義務來聽告解並且有責任來好好地準備信友們勤領聖體。領聖體意味著悔改,而悔改來自個人的告解。 菲律賓伊穆斯教區路易•安東尼奧•塔格萊主教給大會提出了一個實例說,他的教區內有許多信友團體渴望參與彌撒並領受聖體聖事,但他們不能如願以償,因為缺少神父們,為此他請求主教大會平心靜氣地研究這個問題。 非洲布隆迪恩戈齊的熱爾韋主教則提出了近年來本國內戰的慘劇。雖然如此,舉行彌撒聖祭。為這些佔了全國居民百分之六十的信友團體來說,是一個良好的團聚的機會,也是一個彼此和睦的機會。就是因為聖體聖事,布隆迪才得有信友致命作證的輝煌層面。 委內瑞拉瓦爾里尼總主教提到今天國內的社會政治因素所致,信友們必須團結一致,最好的團結泉源,就是來自彌撒中的聖體聖事。 為聖座人員講道的坎塔拉梅薩神父談主教會議的來源與意義 答:主教會議Sinodo這個詞源自希臘文,意思是會議、聚會,聚在一起。這個詞在基督信仰語言中歷史悠久,因為在古代便已經用來稱東方教會的會議。後來,這個詞在天主教會中有了特定的意思,這個詞也用來稱教區的教務會議,就是一個教區中的神職班子在主教身邊聚會,討論一些特別的課題。目前在梵蒂岡舉行的Sinodo成為主教會議,是教宗保祿六世設立的,因此,在天主教會中還頗為新。 問:主教們為什麼要聚在一起舉行會議? 問:那麼,主教會議也是教會的一個形式? 問:教友們應該怎樣看待主教會議?應該怎樣和主教會議建立起關係? 教會與社會 印度教會在聖體年中收穫豐富 ******** 另一位得到聖體年祈禱成果的是Xavier Albert Naidu, 三十五歲,教友。當他的孩子沒有被教會學校接受以後,他遠離天主的教會達十三年之久。但現在他說;“我再也不離開我的信仰”。又講到,他現在重新感覺到再也沒有任何對不起別人的地方,因為現在他在教會內沒有為了任何物質方面的優越而追求。他祈求天主在他的生活中能有很大的大改變。描述到,在他離開教會信仰的那些時間內就如同生活在地獄中似的。不久,當他開始有了一份正常的工作之後,他的家庭境況有了好大地轉變。 另一些教友們,如Manju和Filmon Kujur, 他們談到當他們參加了教會的祈禱活動之後,他們的家庭關係及人事關係有了很大的好轉。在教會的這些祈禱及一些服務活動之外,本教區也組織了十次不同宗教間的活動為了促進公共的和諧,友愛及和平。 另外,教會還在每十二年一次的大型印度教大節日期間,在醫療方面為他們提供了一些自願性的服務。好多的印度教徒及行政管理員表彰了教會的服務。 Mahant Rameshwardas, 一位印度教徒的領導,他講到,根據印度教的信仰,當其他所有的宗教互相理解尊重時,世界將猶如一個唯一的大家庭。 澳門地方教會舉行禮儀及音樂工作坊國際性活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