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1-08-2006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主日彌撒重播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現任教宗和上世紀的教宗們都是和平與對話的推動者 上世紀初,1914年,正當武器開始製造犧牲者,人類處在極其悲慘境遇的時刻,教宗本篤十五世當選。他立即向全球天主教友發表勸諭,他寫說,當時的狀況在大家心中“填滿了恐懼與痛苦”。教宗本篤十五世指出,歐洲許多地方受到武器的摧殘,被基督信徒的鮮血染紅。教宗說:“讓我們祈禱,熱切請求掌握人民命運的人士,為整個人類的利益,放下他們的爭執。”三年後,武器依然沒有沈默,而教宗本篤十五世也沒有屈服,1917年8月1日,他向交戰國的領導們發出勸諭,為他們指出停止“無用殺戮”的途徑。 教宗庇護十二世也和教宗本篤十五世一樣需要面對戰爭而且是世界性衝突帶來的廣大悲劇。教宗庇護十二世利用於8年前設立的梵蒂岡電臺,令所有的人都能聽到他的熱切呼籲。1939年8月24日他這樣呼籲說:“危險已逼在眼前,但為時仍不晚。和平不會令人有損失,戰爭卻會帶來一切可能的惡果。” 和平與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的名字分不開。這位教宗以他的“和平於世”通諭為各民族間的和平共處路程立下了里程碑。若望二十三世的呼籲不僅是向天主教友,也是向全世界心懷善意的人士發出。他在通諭中一開始便指出真理、正義、愛、自由是和平的四個支柱。這道通諭是在古巴危機爆發幾個月後發表的,教宗在通諭中大力要求“禁止核子武器;使用有效的監控來令完全消除武備的目標終於得以實現。”教宗說,幾乎無法想像在原子時代居然使用戰爭作為謀求正義的工具。 兩年後,1965年的10月4日,教宗保祿六世在聯合國發表的話發出了強烈的迴響。他說:“永遠不可再有戰爭!永遠不可再有戰爭!必須由和平來帶領各民族和全人類的命運。”教宗向各國政府領導人士強調,締造和平需要先致力於消除武備。他說:“如果你們有意結為兄弟,請放下武器。”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是一位不畏懼疲勞的和平使徒,他在漫長的任期中,一直與受戰爭痛苦的人同在。他本人經歷了可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世界和平,他號召全球各宗教領導人士到亞西西為和平祈禱。他為聖地和巴爾幹地區的和平、為非洲國家的修和所發出的呼籲感人肺腑令人難忘。1990年聖誕節,波斯灣戰爭爆發的前夕,他在向全世界的人發表的訊息中,竭力想說服有關國家負責人,告訴他們戰爭是一個不能回頭的冒險。他說:“在尊重各民族不可剝奪的權利下,以理性、耐心、對話的方式,可以找到達成協議與和平的途徑並且實踐之。” 現任教宗本篤十六世剛一上任便強調各民族間的對話是不可放棄的任務。他在他的第一個和平節文告中強調了真理中的和平。他不斷為終止伊拉克境內的暴力和中東的和平呼籲。在8月2日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他這樣概括他對戰爭的不人道的看法說:“我要重複,任何理由都不能為令無辜者流血辯護。我懷著滿心的痛苦再次熱切呼籲立刻停止一切敵對和暴力。” 教會與社會 印尼數萬人示威,反對將三名天主教徒處死 世界24小時 昨天8月10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倫敦警察廳和英國秘密警察粉碎了飛往美國的班機上一系列進攻案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在倫敦警察廳和英國秘密警察粉碎了飛往美國的班機上一系列進攻案之後,英國處在最高警戒狀態。涉嫌恐怖分子企圖用他們隨身攜帶的液體爆炸物從事行動,這種液體通過金屬顯示器的時候不會被發現。專家們認為,昨天10日挫敗的這起凶案可能有基地組織的蹤跡。英國飛機場的航班誤時很久,多家歐洲航空公司取消了飛往英國的航班。本台特約記者賽義德從倫敦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臺訊)以色列繼續在黎巴嫩的進攻行動,即使耶路撒冷的安全理事會前天9日同意給外交行動留幾天的時間。本台記者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臺訊)尼泊爾政府和毛派反叛軍宣佈就控制武器達成協定。雙方前天9日決定把監督在國家遵守和平的任務交給聯合國負責。毛派反叛軍對這項決定表示滿意,政府也認為是向制憲會議選舉走出真正的第一步。 (梵蒂岡電臺訊)烏干達的和平再次停頓。上主抵抗軍的代表團放棄了在蘇丹朱巴與政府代表舉行的和平對話,宣佈在坎帕拉政府宣佈停火之前,不會坐到談判桌前。這是在結束20年內戰的和平方向上發出的強烈訊號。傳教通訊社的社長阿爾巴內塞神父向本台表示,烏干達北部的上主抵抗軍反叛分子前天9日作出這個決定,非洲-沙哈拉這個地區的修和進程又停頓下來。坎帕拉當局回答說,沒有停止進攻反叛軍的設施,是擔心他們利用暫時停火的機會補充武器和重新安排進攻。烏干達政府在9日朱巴的談判桌上表示了這一立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