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7-01-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聖保祿大殿主持基督信徒合一祈禱週閉幕禮,強調聆聽天主聖言和忠誠對話乃是基督信徒共融的前提 基督信徒合一祈禱週的目的在遵照兩千年前耶穌基督受難前夕,在晚餐廳中給宗徒們的命令,要他們為日後基督信徒的合一祈禱。耶穌似乎在當時已經預料到日後他的信徒們將分裂的悲哀。因此他要求他們要為彼此的合一祈禱,好使世人相信他們真正是他的門徒。事實上,基督信徒的分裂乃是傳播福音,使人信從基督的最大阻礙。 教宗在基督信徒合一祈禱週閉幕晚禱中指出:是耶穌在治癒基督信徒之間的無法溝通與分裂,而每位基督信徒為他們的合一所應盡的首要義務是聆聽天主的話。換句話說,聆聽天主的話是基督信徒合一的基本要務。 教宗說:“其實,並不是我們在從事和籌畫教會的合一。教會不是自我建立的,也不依賴自己生活,而是依靠來自天主口中的話而生活的”。教宗進一步強調:“要使基督信徒在信德內達致合一,該走的路是:一起聆聽天主的聖訓,讀經祈禱,讓天主聖言歷久彌新的新意來感動我們,讓那些不隨從我們的偏見的話來克服我們的耳聾,傾聽並研究那些在我們之先已經聆聽過天主聖言的人的話以效法他們”。 教宗還提到:“聆聽天主的話自然而然地也叫我們把天主的話通傳給那些從未聽過天主的話的人,或者那些因著日常生活的憂慮和世俗的欺騙而忘記了天主的話的人”。教宗說:“我們應該自問:我們基督信徒是否已經變得過於啞巴?我們是否缺乏勇氣說話和作見證?我們的世界需要這樣的見證,尤其需要基督信徒共同的見證”。 但是要求基督信徒共同作見證,需要先決條件,那就是:如果基督信徒之間有對話,則他們之間的合一便可能。教宗說:“聆聽講話的天主,也要求信仰基督的各教會團體互相傾聽,彼此對話。而誠懇與忠實的對話乃是尋求合一不可排除的標準工具。為了展開足以克服基督信徒之間仍然存在的歧見的對話,就得公正無私地說話,而且以可以瞭解的方式說話”。 關於這一點,教宗提醒說:“基督信徒的大公合一對話要求本著福音的精神,彼此友愛地糾正。這樣的糾正使雙方在分享信德和基督信仰生活的真正經驗時,在精神上都能變得更富裕”。 最後,教宗把一年來與東西方各教會團體各種會晤的成果都託付給聖保祿宗徒來轉禱,他說:“在這些事件中,在感受到因為彼此關係仍然緊張而存在的悲哀的同時,也感受到彼此友愛的喜悅,我們仍將保持著上主傾注給我們的希望”。 合一晚禱禮儀時,教宗呼求聖母瑪利亞幫助她的聖子基督所創立的教會早日實現合一的願望。 教會與社會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是一個自由的人,因為他不斷與天主交談 答:將近40年來,我一直是隱而不見的,即使在這本書中也一樣。因著這本書,我有機會回憶我如何就近看到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這便是我所要向人們敘述的。對我來說,將我親眼所見到的先教宗的活動、他的生活寫出來介紹給世人,是一個道義上的責任。 問:我們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卡洛•沃依提瓦的勇敢,尤其看到他是天主的人,他從祈禱中找到力量來履行他的職務,先是作為克拉科夫的總主教的職務,後來是擔任教宗的職務。請問,先教宗的信德有哪一點最令您印象深刻? 問:您在書中回憶了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去了耶路撒冷的哭牆後,一位猶太人士說:“我小的時候害怕經過聖堂,現在,一切都改變了。”教宗這些令人驚訝的舉動是如何來的? 問:卡洛•沃依提瓦將福音的喜樂帶到世界各地,世人都非常敬愛他,連非信徒也敬愛他,不過,正如您在書中說的,他也有“不被人瞭解”或“有人不願瞭解他”的時候。教宗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 問:在您的“一生伴隨卡洛”書中,您敘述了先教宗對中國人的愛,您回憶說,他由於對中國人的深厚的愛,甚至開始學習一些中國人的語言。我們是否可以說,從這件事上也看到教宗願意瞭解他人,他竭力瞭解別人,好能夠與所有的人接近? 世界24小時 昨天1月26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北約組織高峰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重點討論在阿富汗的局勢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北約組織高峰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大部分時間討論在阿富汗的局勢。美國政府已經宣佈再增加大約106億美元的資金用於阿富汗的安全和重建。義大利外交部長達萊馬在會上發言,肯定了義大利在阿富汗盡的義務並提議為這個國家舉行一次國際會議。在義大利本國,部長會議前天25日通過了為在黎巴嫩、巴爾幹和阿富汗境外使命再提供資金的法令。 (梵蒂岡電臺訊)義大利部長會議前天25日也通過了自由化法律。在各項有關措施中包括:鼓勵使用電子付款和取消對加油站之間最短距離的限制。汽油加油站的經營商們批評了政府的措施,宣佈舉行14天的罷工。這個行業的3個協會宣佈頭兩天的罷工定於2月7日和8日。 (梵蒂岡電臺訊)黎巴嫩取消了軍人在前天25日什葉派和遜尼派教徒發生衝突,導致4人喪生之後實行的宵禁。在西尼奧拉總理為黎巴嫩恢復和平發出呼籲以及真主党領導人納斯魯拉發表講話後,局勢平靜下來。援助黎巴嫩的國家前天在巴黎召開了會議,它們承諾為黎巴嫩的重建撥款76億美元。 (梵蒂岡電臺訊)以色列負責國會議員問題的委員會接納了國家元首卡茨亞夫提出的自動停職3個月的要求,他被指控曾有性侵犯行為。從25日晚上起,以色列國家元首的職務便由國會主席達莉婭•伊茨克擔任。她是自以色列建國以來擔任國家最高職務的首位女性。此外,在巴勒斯坦地區,法塔赫和哈馬斯組織在加沙走廊再度發生戰鬥。衝突中至少兩人死亡。 (梵蒂岡電臺訊)國際原子能機構再次邀請伊朗政府重新評估禁止38名檢查人員進入這個國家的決定。另一方面,據美國一份專門期刊說,德黑蘭做好準備要發射一顆衛星到太空上。 (梵蒂岡電臺訊)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印度總理辛格前天25日在新德里的會晤中幾乎無所不談:從太空的非軍事化到中東及民用核設備。俄羅斯和印度似乎在共同利益上找到了明確的政治路線。據本台記者的報導,冷戰時期的舊聯盟似乎再次煥發出青春。克里姆林宮的主人在新德里的訪問在主要的國際問題上得到廣泛一致的結果,特別在能源問題上簽署了令人樂觀的協定。振興經濟關係以宣佈在民用核部門方面的合作而立即起步。到目前為止,兩國間的貿易每年限制在30億美元,普京和辛格則願意在2010年之前增長到100億,使年增長率為30%。軍事方面的合作也敞開大門,在冶金業方面達成了一系列協議。莫斯科簽署了協定,在泰米爾納杜邦南部的庫單庫拉姆核電站建4座核反應堆。莫斯科和新德里就伊朗核危機展開外交對話、重振中東的和平路線圖和在解決伊拉克危機的問題上同德黑蘭和大馬士革進行地區性對話的必要性上達致完全一致的看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