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2-02-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週三公開接見活動講解四旬封齋期的要理,強調皈依是選擇天主的愛,而不是自我實現 在聖伯多祿大殿裡面覲見教宗的大都是青少年學生,教宗勉勵他們在四旬期這個特別需要祈禱、懺悔和為人服務的時期中,要定睛注視正在走向死亡和復活的耶穌基督。教宗希望青少年們把他的話當作耶穌基督親自向他們發出的邀請,善度四旬期,懷著喜悅之情實現作基督信徒的聖召。 接著,在保祿六世大廳,教宗向各國朝聖人士說:“今天我們舉行星期三聖灰瞻禮禮儀,這為我們基督信徒是特別的日子,具有收斂心神和反省的濃厚氣氛。事實上,從今天起我們開始過聆聽天主聖言、祈禱和懺悔作補贖的四旬期生活。在這四十天裡面,教會的禮儀將幫助我們重溫救贖奧跡最主要的階段”。 談到救贖奧跡,教宗便提到當初天主創造人的時候,原來是要讓人成為他的朋友。豈料原祖父母犯了原罪,破壞了人和天主之間的愛和信任的關係,以致人類再也沒有能力實踐他的原始聖召。幸好有了救贖主耶穌的犧牲,我們才從罪惡的權勢下被救贖出來,就如聖若望宗徒說的基督為了我們的罪自作贖罪祭。聖伯多祿宗徒也說,基督只一次一勞永逸地為我們的罪而死。 教宗說:“領過聖洗的人在基督內死於罪惡,重生於新的生命中,恢復了作為天主子女的尊嚴。為此,在初期基督信友團體中,聖洗被視為第一次復活。也因為如此,在早期的時候四旬期被當作準備即將受洗的時期來生活,而受洗是在復活節前夕舉行的。整個四旬期就是走向與基督的偉大相會、沉浸在基督內、更新自己的生命的過程”。 教宗強調:“我們雖然都領過聖洗,但是聖洗聖事經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沒有發出重大的效用。為此,對我們來說四旬期也是我們重新作望教徒的時期,在這時期中我們重新去會晤我們的聖洗,以便進一步發現這件聖事的奧義,並深入地度這件聖事的生活,成為一位更真實的基督信徒。所以,四旬期是藉著內心的改變重新成為基督信徒的時期”。 教宗指出:“皈依從來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持續的過程,是我們整個一生的內在旅程。這樣的內在皈依路程不能僅限於一年中的某個時期階段,而是日復一日的行程,包括整個一生”。 教宗自問:“事實上,什麼叫作皈依?皈依就是尋找天主,與天主在一起,溫順的跟隨他的聖子耶穌基督的教導。皈依不是努力實現我們自己,因為人不是自己永恆生命的建築師。我們不是自己的創造者。為此,所謂的自我實現是矛盾的事,也是太不值得的事。我們有更崇高的前途命運。我們可以說皈依就是不自認為是自己是創造者,於是我們便發現原來我們並不是自己的創造者的這個真理”。 教宗進一步說:“皈依在於自由地、懷著愛心地接受我們完全有賴於天主的事實,天主是我們真正的創造者。這樣的依賴並不是隸屬,而是自由。因此,皈依並不是追求自己個人的成功,因為成功是會過去的,而是放棄任何人性上的安全感,懷著謙虛純樸和信賴的心追隨上主,讓耶穌基督成為我一切中的一切。誰讓基督來擁有他,他就不必害怕失落生命,因為耶穌在十字架上愛了我們,也把他自己賜給了我們”。 教宗表示精神上與波蘭維爾古斯總主教同在 教宗在寫給維爾古斯總主教的信中說,這位主教的使命,今天猶如過去一樣蒙受苦難。教宗祝願天主不斷以恩寵支持他。教宗也提到維爾古斯總主教在辭職後寫給他的信,總主教在信中表示他內心所受的痛苦。教宗說,總主教深知所形成的情勢令他不能以必須的權威來開始主教的服務。因此,他的辭職,是一個為了華沙教會和波蘭教會益處的行動,也表現出他謙虛與不留戀主教職位。教宗說到維爾古斯總主教服務時的“特殊情況”,當時,波蘭共產政權使用一切方法來窒息國民的自由,尤其為窒息神職人員的自由。教宗強調了總主教在擔任盧布林大學校長和普沃茨克主教時所表現的慈愛和對耶穌基督與教會的愛。最後,教宗鼓勵維爾古斯總主教懷著信心和安寧的心靈,繼續努力為基督服務。 昨天,聖灰占禮,波蘭教會舉行全國教友為神職人員祈禱、懺悔日,求天主聖化波蘭的神父們,並使所有的波蘭教友充滿了寬恕、和好、互相信賴的精神。波蘭主教們請全國神父在聖堂中,特別為祈求天主寬恕他們在宣揚福音時所犯的錯誤和所表現出的軟弱舉行彌撒。 聖座東方教會部部長請普世教會的牧者支持聖地基督信徒社團 為聖地基督信徒社團籌款活動於公元1421年教宗馬爾定五世開始。東方教會部部長穆薩一世樞機在信中說,他負責的這個聖部一向關懷聖地和整個中東地區的基督信徒社團。那裡的政治和經濟危機至今尚未解決,每天都受到聞所未聞的極大的痛苦。急需要以各種方式來支援那裡的弟兄姐妹,尤其需要為他們來自上天的和平祈禱。 所籌得的款項除了協助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區的教友外,也將用來幫助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約旦、埃及這些地方的基督信徒。此外,也特別關注白冷大學和其他的天主教學校。 穆薩一世樞機說,教宗要為所有的地方教會和協助主耶穌家鄉的人士祈禱並降福他們。 世界24小時 昨天2月21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英國表示今後幾個星期本國軍隊將逐步撤出伊拉克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在伊拉克至少19人在納傑夫和巴格達新的進攻行動中死亡。同時,聯軍的撤軍方案開始成形:美國宣佈“願意光榮退出這個阿拉伯國家”;英國表示今後幾個星期本國軍隊將逐步撤出伊拉克。丹麥也宣佈從伊拉克撤軍。美國副總統切尼在靠近東京的美國航空母艦上發表的講話中說,美國願意“結束在伊拉克的軍事使命。”“恐怖主義的進攻是受到軟弱見識的驅使。”英國首相布萊爾宣佈,在伊拉克駐守的英國士兵的數目“今後幾個月”從7千減到5千5百。哥本哈根也做出類似的宣佈,首相拉斯姆森聲明,在伊拉克的丹麥士兵大約470人,將在8月之前返回祖國。英國和丹麥是在美國宣佈增派2萬1千5百名士兵去支援已經駐守在伊拉克的13萬8千軍人的決定後宣佈他們的決定的。 (梵蒂岡電臺訊)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進行了新的襲擊:猶太國的一支特別部隊擊斃了伊斯蘭聖戰組織在約旦河西岸傑寧的軍事領導人。由美國、歐洲聯盟、俄羅斯和聯合國組成的中東四方準備在柏林召開新一輪的會談,目的在重新發起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間的和平進程。美國國務卿賴斯將向代表團們報告週一在耶路撒冷同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和巴勒斯坦主席阿布•馬贊舉行的高峰會議的結果。 (梵蒂岡電臺訊)關於科索沃未來狀況的談判昨天21日在維也納恢復舉行,塞爾維亞人和科索沃人的代表都出席,談判由聯合國特使阿赫蒂薩里主持。另一方面,科索沃解放軍承認了前天20日夜間在普里斯蒂娜發生的凶案的責任,當時,科索沃省臨時管理機構的聯合國使團的3輛汽車遭受襲擊。關於科索沃居民的未來前景,普里茲倫的宗座署理區的代理主教,賓卡的本堂耶吉神父向本台表示:“我們堅信,即使由國際間治理,談判能最終找出盡可能令雙方滿意的解決途徑,給出真正民主的訊號。” (梵蒂岡電臺訊)索馬里有了和平的新希望: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議案,授權非洲聯盟在索馬里部署一支部隊。議案中明確表示,6個月之後,非盟的部隊可以由聯合國的藍盔部隊取代。索馬里近幾個月內成了伊斯蘭法庭的武裝和在埃塞俄比亞軍隊支持下的臨時政府軍交戰的沙場。伊斯蘭遊擊隊後來撤出,政府軍恢復了對領土的控制,但進攻和暴力行動卻沒有結束:在向埃塞俄比亞士兵的掩體發射火箭炮之後,至少16人在摩加迪沙被打死。索馬里政府認為,進攻行動是留在首都的伊斯蘭武裝發起的。 (梵蒂岡電臺訊)蘇丹主要的反叛組織的領導人昨天21日上午透露,至少20人前天20日死于阿拉伯武裝在達爾富爾發動的進攻。這起進攻尚無得到非洲聯盟的證實,聯合國最新的報告提到了這支阿拉伯武裝在達爾富爾的屠殺行為。此外,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催促在乍得東部和中非共和國東北部調遣6千到1萬1千兵員,保護捲入在達爾富爾衝突中的平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