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7-02-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入靜前的主日三鐘經講話,邀請眾人彼此代禱 教宗說:“和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以及其他幾位婦女都在加爾瓦略山上的耶穌喜愛的宗徒(若望),是長槍刺透基督的肋膀,使之流出血和水的親眼見證人(若19,31-34)。這個由一名羅馬士兵所行的、註定要被遺忘的舉動,卻深深銘刻在這位宗徒的眼中和心中,他並把它寫在福音中。多少世紀以來,多少人都因著瞻仰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領受了這個有力的愛的訊息,而皈依了基督!”。 教宗於是說:“所以,我們以注視耶穌的肋膀而進入四旬封齋期。在《天主是愛》通諭中(通諭12)我曾強調,只有瞻仰為了我們而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才能瞭解領會天主是愛的基本真理。我在通諭中寫說:‘基督信徒只能從這樣的注目才會找到他生活和愛的道路’。以信德的眼光瞻仰被釘十字架的耶穌,我們便能夠深入瞭解罪意味著什麼,而罪的嚴重性又是多麼悲哀,同時也發現上主的仁慈和寬恕的力量是多麼地無可限量”。 教宗因此勉勵每個人:“在四旬期內,我們不要分心忽略這個奧跡所蘊含的深刻人性和崇高的精神意義。當我們瞻仰基督的時候,我們也會感到被基督所注視。我們用我們的罪過所刺透的那一位,不會疲於把他無限的慈愛源泉傾注給世界。但願人類瞭解到只有從這個泉源才可能汲取到為締造和平和人類夢寐以求的幸福的精神力量”。 最後,教宗邀請在場的每個人祈求站在愛子的十字架下、心靈也被刺透的瑪利亞轉禱,使每個人獲得堅固信德的恩典,並幫助大家丟棄所有足以導致人分心,不聆聽基督救贖的話的事物。教宗同時邀請每個人為他和聖座的工作同仁作四旬期退省神功祈禱,而教宗也說他在這段收斂心神作避靜期間,也將在天主面前特別想到大家,祈求上主的大能降臨每個人和他們的家庭與團體中。 教宗退省所聆聽的頭三篇默想道理:不可見的世界、皈依、基督信仰的死亡意義 二十五日傍晚入靜後的第一篇默想道理主題是《不可見的世界》。比菲樞機主教說:人的本性很難瞭解一個不可見的世界的存在,可是以偏見來排除有個目前見不到的未來世界的存在,這是不合乎理性的。人不是無所不知的,不能奢想界定那肉眼見不到、手也摸不著的事物。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向一個不可見的世界敞開自己,這就表示我們願意接受任何可能的意外,比方說願意接受有天神存在的世界。 二十六日星期一上午第一篇默想道理的主題是《皈依》。比菲樞機主教說:皈依就是從罪惡感而產生的使人得救的懺悔心境。四旬期禮儀以耶穌公開生活所說的一句話開始:‘你們悔改,信從福音吧’!因此,四旬期並不是要人查看自己是否有值得改正的地方,而是該決定要改正什麼,換句話說,就是決定從錯誤的生活情況中轉入生活在天主恩寵的情況中。皈依必須從內心著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向。如果身為基督門徒的人知道堅決的唾棄錯誤的行徑,他肯定能夠獲得天主的仁慈,進而享受內心的喜樂。 這天上午第二篇默想道理的主題是死亡。比菲樞機主教以聖灰禮儀的話,“你既是灰土,你還要歸於灰土”,為提示指出:對不承認不可見的世界的存在的人,死亡乃是生命的失敗。不少人以為生命必將歸於烏有,因此使生前的所行所為也變得空虛,毫無意義。為此,行惡或行善,到頭來沒有區別。但是有這種觀念的人也幾乎拒絕接受死亡,他們從來避免談論死亡。這樣的思想是荒謬的。基督福音所帶來的訊息則完全相反,基督信徒不抵制死亡的思想,也不以對死亡感到驚惶為恥,因為主耶穌也對死亡有同樣的經驗。比菲樞機主教提醒教會牧人不要避免談論和反省死亡的問題,但要帶引人在空虛、毫無意義的生活和來日復活的希望中作抉擇。 教會與社會 黎巴嫩馬龍尼禮的宗主教斯菲爾樞機為各政黨重新武裝表示擔憂 烏干達、布基納法索和蘇丹的政府請求國際社會援助來對付今年特別嚴重的腦膜炎傳染病 世界24小時 昨天2月26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報導的內容是: --巴格達一個公開頒獎典禮中發生炸彈攻擊事件,10多人死亡,30多人受傷 請聽新聞的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昨天上午再度發生炸彈攻擊事件,副總統邁赫迪和勞工部部長加爾比受輕傷。到目前,攻擊事件的死傷人數仍未確定,據估計,大約有10多人死亡,30多人受傷。當時,什葉派党高級成員邁赫迪正在為政府人員頒獎。 (梵蒂岡電臺訊)日本首相安倍計畫在一、二個月後訪問中東,目的為強調東京對這個地區的重視。日本的石油主要從中東地區進口。據京都通訊社26日引用日本外務省的消息說,安倍的中東行可能在他與四月底五月初訪問美國後進行,但消息來源沒有透露安倍將訪問的國家。日本前首相小泉曾於去年7月到中東訪問。 (梵蒂岡電臺訊)澳大利亞維護難民權益活躍人士譴責該國政府阻止一批斯里蘭卡船民向澳大利亞申請政治庇護。上星期,有83名斯里蘭卡人和2名印尼船員在靠近澳大利亞聖誕島的公海被澳國海軍撈起。此刻這些難民被關在島上的拘禁中心接受身份和健康狀況檢驗。這是最近5年來在澳大利亞外海撈起的人數最多的一批船民。據悉尼先驅早報說,澳大利亞政府已經與印尼和斯里蘭卡政府達成秘密協議,將83名斯里蘭卡船民經印尼遣回斯里蘭卡。維護難民權益人士強調,印尼不是聯合國難民協定的簽署國,因此,斯里蘭卡人不能向印尼要求政治庇護。斯里蘭卡多年來處在內戰中,因此,澳大利亞民主黨的一名參議員請政府不要將斯里蘭卡船民遣送回國。 (梵蒂岡電臺訊)非洲塞內加爾25日舉行的總統大選投票計票工作進行到一半時,社會黨對政府方面提供的數字表示異議,並說,該党的候選人將與現總統瓦達在決選投票中一決勝負。根據瓦達的支持者提供的資料,這位現任總統在已經開出的60%的選票中獲得55%的選票。不過,至今仍然沒有正式的結果。不過,反對派說,如果瓦達自稱勝利者,人民不會接受而要走到街頭示威。 (梵蒂岡電臺訊)海牙國際法庭昨天26日判決發生在前南斯拉夫斯雷佈雷尼察發生的殺戮事件為滅族屠殺,塞爾維亞政府雖因為沒有阻止屠殺事件而犯了過錯,卻沒有直接責任。宣判書由海牙國際法庭主席英國籍的希金斯宣讀。宣判書說,塞爾維亞沒有盡責預防斯雷佈雷尼察滅族屠殺事件,也沒有懲罰事件的有關人。此外,塞爾維亞沒有與審查前南斯拉夫事件的國際刑事法庭完全合作。同一個法庭的法官們推翻了波斯尼亞對塞爾維亞的滅族屠殺控訴。 (梵蒂岡電臺訊)美國副總統切尼昨天26日向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表示,他讚賞巴基斯坦在對抗伊斯蘭恐怖主義上的努力,但他也說,巴基斯坦在對抗阿富汗塔利班分子方面可以做得更多。因為塔利班分子以巴基斯坦為基地和庇蔭處。穆沙拉夫總統則向切尼說,巴基斯坦已經盡了最大努力。這些極端主義者和他們的暴力行動是阿富汗的問題,因為塔利班的根是在阿富汗而不是在巴基斯坦。切尼夫總統是在訪問東京與悉尼後返回蒙古的途中突然到巴基斯坦訪問的,在巴基斯坦之後,他也突然到達阿富汗,並與阿富汗總統卡紮伊會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