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6-03-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聖座教義部發表有關洪•索布里諾神父的著作的通告,指出其錯誤與危險性 梵蒂岡電臺台長兼聖座新聞室主人隆巴迪神父對洪•索布里諾神父的案件發表他的評論,指出:“為能瞭解聖座教義部有關洪•索布里諾神父某些著作的通告的意義,我想應該正確瞭解作為基督信仰的核心的耶穌基督的本性和他的作為的重要性。為教會來說,耶穌基督是天主和人之間的中保,是橋樑的建造者(Pontefice),他克服了整個罪惡歷史所造成的人與天主的的距離和無法溝通,重新建立它們之間的友誼和契合的關係”。 隆巴迪神父繼續論說:“為作中保和橋樑,耶穌基督必須使自己堅固地建立在人性和天主性的基礎上,否則從人到天主之間的通路便告中斷,或至少不可靠。從初世紀開始,面對許多否認基督作為橋樑所必備的人性或天主性的理論,教會便已經大力加以維護,確認基督作為橋樑所必備的人性與天主性。否認耶穌基督的人性或天主性,事實上就是懷疑人類的得救,因為缺乏了人與天主溝通交往的具體和真實的途徑”。 隆巴迪神父因此認為:“神學上對耶穌基督的反省必須始終注意到人性和天主性兩方面,這兩者都是基本的。歷代以來的基督信仰生活經驗經常側重耶穌對人類痛苦的關懷,強調基督分擔人類的命運:比方強調耶穌基督與他當代社會的爭論,他的苦難和悲慘的死亡,這都構成向窮人和向因為信仰和正義而受苦的人宣講基督的福音和使他們接納福音的重要關鍵”。 隆巴迪神父說:“然而,不能因為強調耶穌基督對人類的關懷,而忽略或低估耶穌基督與天主的一體關係。因為如果耶穌基督不同時是人又是天主的話,則作為橋樑的基督便失去他的定點基礎,於是我們與天主溝通交往的事實便根本發生問題”。 梵蒂岡電臺台長兼聖座新聞室主任隆巴迪神父結論說:“這就是聖座教義部發表通告的問題所在,這份通告對索布里諾神父的著作和心意表示尊重,但認為不能不指出索布里諾神父某些著作的言論對教會一向的基本信仰要點產生疑惑。這些基本信仰要點是:基督的天主性,天主子的降生為人,耶穌基督的自我意識,耶穌基督死亡的救贖價值等等。換句話說,索布里諾神父懷疑耶穌基督作為人、包括歷代所有的窮人、與天主之間的溝通橋樑角色的完整性和穩定性”。 教會與社會 倫佐•米拉內塞神父在香港的傳教工作 答:從城市發展的角度看變化很大。只提一個簡單的例子:我現在工作的地區在我72年來到時有4萬居民,目前是個有30萬居民的地區了。整個香港地區在極短時間內變化很大:它成了一座越來越國際化的城市,即使在我來到的時候它已經是這個樣子。 問:那麼,在傳播福音方面呢? 問:您奉行的格言是“接納、傾聽、交談”。為什麼這個格言在您的團體中這麼重要? 問:香港的居民中只有百分之二或三是天主教徒-基督信徒。如何將基督信仰同當地宗教認同相結合呢? 答:為表達教會在香港這裡的最好象徵,我認為是地上的鹽的比喻。在做大家都在做的事的同時,天主教徒能夠以慕道者的存在意義和共同經驗表達出來,他們經由與一個同事、一個朋友或一個家人的接觸而接近教會。中國的宗教信仰從不排斥其他的宗教或其他的信仰經驗,很能夠接納別人。因此,非天主教的人參加彌撒是件很普通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注意提醒他們,只有領了洗的人才能去領聖體,因為為這些人來說,他們把領聖體看作是一種降福,一種參加團體的方式。 問:在香港的教會的另一個重要角色是社會方面的… 世界24小時 昨天3月15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報導的消息是: --伊拉克每星期平均發生1000多宗攻擊事件 請聽新聞的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昨天14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不同地方找到16具屍體,都有受酷刑的痕跡。另外,在離巴格達東北57公里處也發現11具屍體。今年的頭幾個月,伊拉克境內的暴力現象繼續,主要是為爭奪權力而發生的衝突。據美國國防部的一個報告說,今年1月到2月初,平均每星期發生1047個攻擊事件,但這只是美軍記錄的意外事件,因此,只是伊拉克人受到的暴力的一部分而已。在這同時,德國總統要求劫持兩名德國人的組織釋放這兩名人質。 (梵蒂岡電臺訊)以色列不與巴勒斯坦人的團結政府合作,因為這個新政府的沒有接納國際社會的提議,就是:承認以色列、放棄恐怖主義、過去與以色列簽署的協定。這是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在巴勒斯坦人成立團結政府後發表的聲明。巴勒斯坦人總理哈尼耶在加沙肯定了由馬贊批准的新政府成員名單。前天,已經傳出法塔赫與哈馬斯達成協定組織團結政府的消息。 (梵蒂岡電臺訊)長久以來令國際社會擔憂的伊朗和朝鮮的核子危機,時而傳出好消息、時而出現阻礙。以下是本台的有關報導: ******** 答:所有國家在核子問題上的共同點可以從他們使用核子作為工具看出來。核子被看作是的工具威攝的工具,也可以用來威脅其他國家或被強國用作譴責其他國家的理由。 問:令人不解的是,伊朗和朝鮮一方面不斷表現出開放的態度,但隨後又向後退縮,有時甚至威脅國際社會………… 問:還有別的國家也在大力建設核子設備,這個現象也將帶來問題嗎? (梵蒂岡電臺訊)歐洲經濟正在復蘇。這是歐盟經濟事務專員阿爾穆尼亞所宣稱的。他說,此刻歐洲經濟在復蘇,創造了就業機會。他提出了改革的重要。根據他的說法,這一點能夠說服歐洲社會繼續努力成為一個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具彈性和更新力的社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