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05-06-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聖伯多祿廣場為四位歐洲真福宣聖,勉勵眾人視新聖人聖女為長兄大姐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說:“我們必須把這四位福音的模範見證當作長兄大姐來學習看待。瞻仰天主反射在聖人聖女生活上的光榮”。教宗又說:“每位聖人聖女都分享基督的富裕,這些富裕都來自天主聖父,他在適當的時候把這些富裕通傳給人。無論如何,聖人聖女的聖德總是耶穌本身的聖德,聖神在聖潔的人靈中塑造聖者耶穌,使他們成為耶穌的朋友,成為耶穌的聖德的見證”。 教宗在宣聖彌撒講道中也分別介紹了新列聖的人,他們是生活在十九、二十世紀的馬爾他神父喬治•普雷卡(Giorgio Preca);生活在十五世紀的波蘭方濟各會會士希蒙•利普尼齊(Szymon Z. Lipnicy)神父;生活在十九世紀的荷蘭籍耶穌苦難會會士卡雷爾•范•聖安德利•霍本(Karel Van Sint Andries Houben);生活在十九世紀的法國修女瑪麗•歐金尼•耶穌•米勒雷(Marie Eugenie de Jesus Milleret)。 教宗首先介紹馬爾他的新聖人喬治•普雷卡神父說:“他是耶穌的朋友,也是耶穌的聖德的見證,他的靈魂深具司鐸的精神,充滿神秘靈修的特色,一生透過寫作、神修指導、施行聖事、尤其是以自己的生活,把自己完全獻身于傳播福音”。教宗又說:“普雷卡神父是在俗教友使徒工作的先驅,是基督教義社團的創立人。這個教會社團的宗旨在保證提供給每個本堂區培訓良好、素質優越、慷慨大方的要理傳教員“。教宗向這位享年八十二,於二零零一年列入真福品的新聖人祈禱說:“聖喬治•普雷卡,請幫助教會在馬爾他和在全世界各地都成為降生為人的聖言耶穌基督的聲音的忠實回音”。 教宗談到波蘭新聖人希蒙•利普尼齊神父說:“這是波蘭偉大的子女,是耶穌基督的見證,是亞細西聖方濟各神修精神的追隨者。他雖然生在久遠的時代,可是他今日被推薦給教會作為當今基督信徒的典範。聖人受到福音的啟發,隨時樂意為弟兄們奉獻生命”。教宗又說:“這位聖人充滿著從聖體聖事汲取的憐憫心腸,從不遲疑地幫助遭受瘟疫打擊的病人,致使他自己也因感染瘟疫而去世,享年也不過四十幾歲”。教宗把今日世界上因貧窮、疾病、孤獨和社會不正義而受苦的人完全託付給聖西蒙•利普尼齊神父轉禱。 對荷蘭籍的耶穌苦難會會士聖卡雷爾•霍本,教宗說他在世的時候也深深受到英國和愛爾蘭的教友的愛戴,無數的人爭相前來尋求他明智的靈修指導,感受他的慈悲關懷。這位在一九八八年被列為真福的荷蘭聖人一生恭敬受苦的耶穌聖容,他常在病患和受苦的人的面孔上認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的聖容。 最後,教宗談到法國新聖女瑪麗•歐金尼•米勒雷修女說:“聖女米勒雷知道為年輕一代,特別是為女孩子,提供知識、祈禱和精神培育的工作的重要性。這樣的培育是他們成為成熟的人,有能力肩負他們的家庭的責任,也給教會和社會帶來貢獻。但願聖女米勒雷的表揚啟發今天的人也把良好的價值觀傳遞給下一代的人,幫助他們成為堅強的成熟的人,為基督的復活作證”。 宣聖彌撒結束後,教宗在三鐘經祈禱講話中提到在場參禮的義大利全國軍人衛生保健協會,這個協會的格言是“讓武器屈服於憐憫”。教宗因此表示:“希望這個格言在全世界實踐”。這一天義大利中北部博洛尼亞城(Bologna)紀念該城廢止奴隸制度七百五十周年,教宗借這個機會呼籲全世界克服至今仍然存在的各種新形式的奴隸制度。 教宗接見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和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龍 據聖座發表的公告說,菲律賓總統與教宗的談話中提到聖座與菲律賓共和國的友好關係以及天主教會與這個國家間的瞭解與合作。雙方也談了這個東南亞國家的政治與社會情況,特別是這個地區尊重與促進人權以及民主的狀況。 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龍和教宗的親切談話中,雙方對目前的國際局勢以及即將召開的8大國高峰會議交換了意見。卡爾德龍總統將以特殊受邀人士身份出席這項會議。談話中,談到墨西哥國家生活的一些重要層面,如:移民問題、原住民問題、對抗暴力和販毒現象、環境問題。此外,雙方也談了墨西哥天主教會的情況,尤其是墨西哥教會與國家關係已經走出的和尚待邁出的重要步伐。教宗與墨西哥總統也提到今年是聖座與墨西哥建交15周年。卡爾德龍總統並再次邀請教宗訪問墨西哥。 教會與社會 國際明愛機構在梵蒂岡舉行大會,諾貝爾和平獎得獎人呼籲8大國支持貧窮國家和保護環境 出席國際明愛機構第18屆大會的4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在為期一周的會議中,就本屆會議的主題:“愛德的見證與和平的締造者”研討有關這個機構進行4個優先職務的策略,就是:在緊急情況下的工作、在和平時局中的工作,如何在這到處發生衝突的世界中締造和平,以及如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國際明愛機構的主席麥克拉倫向本台指出,本屆會議的主題是由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天主是愛”通諭獲得啟發,他們在這次會議中將特別著重討論達爾富爾、哥倫比亞、斯里蘭卡、巴勒斯坦人地區的情況。事實上,明愛機構並沒有忘記這些地區的痛苦,他們正繼續在這些地區服務,比如,在達爾富爾,明愛機構的援助計畫比其他所有的人道機構都要大。在哥倫比亞,明愛機構也是為當地締造和平的領導者。 黎巴嫩巴里德河難民營人道狀況緊急 世界24小時 昨天6月4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伊拉克1位天主教神父和3位執事在摩蘇爾被殺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伊拉克北部摩蘇爾1位天主教神父和3位執事前天3日被殺的消息令人痛苦不安。這件凶案是在彌撒聖祭舉行完畢後不久,在聖神教堂前發生的,過去那裡已經是恐怖分子進攻的目標。拉吉德•賈尼神父是2003年以來在伊拉克遇害的首位天主教神父。德利宗主教和全體加色丁禮的主教譴責了殺害神父和3位執事的野蠻事件,宗主教說,這是一起傷天害理和違反人性的兇殘行為。他又說:“從事這項行動的人所做的是殺害他們的兄弟的行為,這些兄弟是忠實和平的公民”,他們一向祈禱並祈求天主給伊拉克全國帶來和平、安全及穩定。關於這項凶案又出現新的細節,舉行彌撒禮儀之後,神父準備同3位執事和其中1位執事的妻子開車離開教堂。最近幾天,3位執事常伴隨這位神父,盡力保護他。突然間,他們乘的汽車被幾個武裝人員截住。進攻分子把車上的婦女帶到別處便殺死了4位男士。他們的屍體附近放了爆炸裝置,幾個小時內由於害怕炸彈爆炸無人敢走近屍體。治安部隊去除了炸彈的雷管並把屍體送入聖神教堂內。拉吉德神父的葬禮于昨天4日下午在他的本村舉行。他留給伊拉克和基督信徒的訊息也為這個悲劇之後開啟了希望。這位加色丁禮的神父說過:“聖體聖事是生命的源泉,即使每天的日常經驗是死亡的經驗。” (梵蒂岡電臺訊)巴勒斯坦總理哈尼亞的辦公室的主任呼籲黎巴嫩政府和軍隊“在堅持用武力解決目前危機的行動中,不要給納赫爾難民營無辜的難民的生命造成危險。”與此同時,不僅法塔赫伊斯蘭極端分子所隱藏的納赫爾難民營遭新一輪的轟炸,黎巴嫩南部的兩個難民營也遭轟炸,兩名士兵和兩個平民在那裡發生的衝突中死亡。自從5月20日開始戰鬥以來,在這個雪松國家至少108人喪生。 (梵蒂岡電臺訊)華盛頓對在歐洲設立新的反導彈防禦機制的基地所解釋的理由是“年內的笑話”:伊朗最高安全理事會秘書拉里賈尼作了上述表示,他並作出保障說,伊朗的導彈無力擊中歐洲。此外,伊朗精神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昨天4日在紀念伊斯蘭共和國的創始人霍梅尼18周年的機會上,向伊朗在核問題上的抵制表示敬意。他闡明,伊朗為發展自己的核計畫不乞求強國,它準備“付出代價”。 (梵蒂岡電臺訊)德國警方同抗議八國集團峰會的獨立人士在羅斯托克發生新的衝突,峰會則在本週三開始舉行。400名蒙面人向守在當地的數百名警員投擲玻璃瓶,4名示威者被拘留。上週六發生的反對峰會的首次示威行動中近千人受傷。德國總理默克爾則為高峰會議展開馬拉松外交:3日她會見了英國首相布萊爾,布萊爾承諾支持她為限制大氣升溫而達成協議。昨天4日,歐盟同加拿大和日本舉行高峰會議。週三,默克爾總理將與美國總統布什會晤。 (梵蒂岡電臺訊)中國準備“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但“當前的首要任務依然是要發展經濟” 這是中國政府為應付地球過熱所制定的方案中做的表示。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在八國高峰會議召開的兩天前公佈了這項方案。北京也應邀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在德國舉行的峰會。中國今天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上散發有害氣體的第二大國。為化解緊張局勢,北京重申它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經濟,同時也保障,保持2005年散發有害氣體的限度直到2010年,減少能源消耗、廣泛重整森林和重新定出農業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