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7-10-2007 新聞報導 資料庫 主日彌撒讀經 周末避靜 教宗與聖座 教會與社會 世界24小時 教宗與聖座 教宗致函聯合國糧農組織,強調消除飢餓人人有責 教宗在致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信函中激勵說:要消除世界的饑餓,個人和國際團體都必須攜手合作,使人人都有飯吃的權利成為可能。教宗提到世界人權宣言六十周年紀念日即將來到,他說這是特別強調飲食權利乃一切權利的中心的機會,因為人的其他種種權利,包括最基本的生命權利,都由飲食權利而來。 教宗在信函中表示遺憾的是:雖然有世界各方面的努力,但是在消除饑餓方面似乎還沒有獲得應有的成果,世界上仍然有無數的人天天挨餓。教宗強調給饑餓的人飯吃有倫理道德方面的要求,這除了解除饑餓外,還有人與人之間彼此關懷的要求在。這個要求叫人不只與他人分享物質財富,也要分享愛,因為愛是人人所需要的。如果我們只提供物質的援助,這是不夠的。 教宗在信函中又指出:糧食的權利遭到侵犯的現象不僅來自天災,更來自人的行為態度所造成的局勢,這些局勢導致社會、經濟和人道狀況普遍的惡化。教宗進一步說:越來有越多的人因為貧窮和戰亂而被迫離開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到他處求生。因此,必須培養各國人民團結關懷的良知,承認飲食的權利是人類普遍的人權,沒有民族的區別,也沒有民族的歧視。 教宗特別指出一點邀請各國注意,那就是:要達到徹底消除饑餓,使人人有健康和足夠的糧食吃的目標,必須採用尊重大自然的方法途徑,尤其必須尊重農村人民所熟悉的大自然的規律,也應該保護原住民傳統的習俗,丟棄自私自利、純經濟利益的打算。 最後,教宗特別想到兒童,他說兒童是饑餓悲劇的第一個受害者,他們經常為了糊口而不得不被迫勞動,或者被招募去當兒童士兵。教宗祝望國際上所採取的種種措施,能夠使整個人類對未來懷抱更大的信心。他同時鼓勵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繼續努力工作,保障地球上每個人都享有飲食的權利,而在這方面天主教將透過各種機構,提供有效的協助。 教宗十月二十一日牧靈訪問那波利 上午十點鐘,教宗將在普雷比希托廣場主持彌撒聖祭並講道,將有多位樞機主教和主教及神父與教宗共祭。彌撒結束時,教宗將就地帶領信眾頌念三鐘經,並按照慣例發表簡短講話。中午十二點一刻,教宗乘車前往位於市區卡波迪蒙特山丘上的那波里大修院,在這裡接見世界各宗教代表,並向他們發表講話,他們正在那波里此地參加世界各大宗教代表世界和平會議,這項會議是由義大利天主教組織聖埃吉迪奧團體舉辦的。教宗將同參加和平會議的各宗教代表以及那波里地區的樞機主教、主教和隨行人員共進午餐。 集束炸彈繼續傷害人命,聖座神長指國際社會應該協力予以禁止並救助受害者 從70年代起,大量的衝突中使用了集束炸彈,這種炸彈對發生衝突的地方的居民造成極大的威脅。據專家們估計,至少有75個國家擁有這種武器,而製造這種武器的則有34個國家。聖座駐聯合國日內瓦辦公室的常任觀察員托馬西總主教和我們談了集束武器的威脅和國際間應如何對待這種武器: 答:這種炸彈不會馬上爆炸,留在地上多年來不斷傷害人。面對這樣的情勢,國際社會在聖座提出的道德動機的推動下正作出極有建設性的動作,回應的國家也越來越多,希望終於能夠達成一個新的協定來補足已經存在的有關消除這種炸彈的協定。 問:在這種情形下,國際機構有哪些當務之急? 教會與社會 越南天主教會以透過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牧靈工作的中心 阮文仁主教從1975年開始直到今天,一直在大叻服務,他的主要牧靈和社會性活動包括了協助窮人和少數民族的發展、例如推行自我進步計畫、婦女儲蓄小組、農業發展計畫、並協助少數民族兒童上小學。 越南每年大約有3百萬名青年參加大學入學考試,但只有20%的進大學,主要屬於農村和窮困地區的80%青年,沒有機會上大學。 新書“沃伊蒂瓦教宗,永別了”出版 答:先教宗在他病入膏盲的時刻,向人們發出了一個有關痛苦、苦難和生命的意義的重要訊息。他這個訊息正是通過痛苦的意義而發出的。先教宗的這個訊息令信徒和非信徒、基督徒、伊斯蘭教徒、猶太教徒都受到極大的震撼。 問:如何看某些人對這件事的批評呢? 問:先教宗生命的最後時刻在信友們腦海中留下了什麼印象? 世界24小時 昨天 月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世界24小時”報導的消息是: -遭綁架的兩位伊拉克天主教西羅禮司鐸的命運繼續令人擔憂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臺訊)在伊拉克北部摩蘇爾遭綁架的兩位天主教西羅禮的司鐸的命運令人擔憂。昨天16日上午,綁架者同摩蘇爾教會的領導人進行了接觸,證實兩位被綁架的神父身體狀況良好。不過,從那時起,接觸便中斷了。“保持所敞開的對話的門”,使兩位遭綁架的司鐸儘快恢復自由。摩蘇爾天主教西羅禮教會的總主教卡斯莫烏薩向傳教通訊社作了上述表示,他親自同伊斯蘭激進組織的人員,更好說近似罪犯的人進行著接觸,這些人綁架了兩位神父,為他們的獲釋放,教宗上主日念三鐘經活動中發出了沉痛的呼籲。總主教說:“今天早晨我們同綁架者通了電話,儘早重新見到二位神父的希望是有的。”卡斯莫烏薩總主教也證實了他們的獲釋放受到了支付贖金的約束。看來正是為商定適當的贖金使談判凍結,目前綁架者不再有音訊。兩位神父上週六下午被一夥武裝人員綁架的時候正在前往教堂主持一個葬禮。整個伊拉克的教會都關心這個局勢,在祈禱和盼望中等待儘早解決這個危機的好消息。 (梵蒂岡電臺訊)俄羅斯總統普京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準備參加里海沿岸國家的高峰會議,他是繼斯大林於1943年訪問這個國家之後的首位克里姆林宮的領導人。普京已經會晤了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會談的中心是關於伊朗核計畫的問題。本台記者請威尼斯大學亞洲歷史和政治制度的教授諾爾蒂奧同我們談談普京這次訪問的價值是什麼: 答:首先,這是一項國事訪問,正式敞開同伊朗的優惠關係,伊朗也是這個集合中亞地區,即中亞國家、俄羅斯和中國在內的組織的旁聽成員國。其次是偶然性的,份量卻很重,即俄羅斯-伊朗關係的官方化是普京主張的地區穩定的一個因素。 問:俄羅斯同伊朗的關係似乎趨向更加密切,這也是因為在伊朗南部的布什爾港口建一個核設備。這樣做會不會損害同西方,尤其同美國的關係嗎? (梵蒂岡電臺訊)中國共產黨第17屆代表大會於前天15日開幕,胡錦濤總書記在開幕禮上作的報告中確定了今後幾年的幾個目標,其中包括增加消費和國民產值和發展黨內的民主。本台特約記者祖科尼作了以下的報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