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13- 01- 2001   新聞報導   資料庫

聖座活動
-教宗接見馬爾他騎士團駐聖座新任大使巴爾托利,勉勵團員作學新千年代的良善的撒瑪黎雅人
-聖座在俗教友委員會結束大禧年的忙碌,展望未來的工作

各地教聞
-數千人瞻仰段蔭明主教遺容
-聯合國代表請求教宗和教會支持反兒童兵行動

國際新聞一瞥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正式恢復了對話
-波塞共和國前總統普拉夫希奇女士一概否認海牙國際法庭指控的罪行
-南斯拉夫聯盟政府和阿爾巴尼亞恢復了邦交
-中國人大委員長李鵬繼續在印度進行為期九天的訪問

******
聖座活動

教宗接見馬爾他騎士團駐聖座新任大使巴爾托利,勉勵團員作學新千年代的良善的撒瑪黎雅人
【梵蒂岡電台訊】 馬爾他騎士團駐聖座新任大使阿爾貝托•萊昂奇尼•巴爾托利一月十二日向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呈遞到任國書。教宗勉勵騎士團處在當今世界的邏輯中,必須努力發揚人道的精神,使天主賜給人類的財物讓全人類共享。
教宗此地所說的當今世界的邏輯,是指今天世界的運作再也不尊重個人特性,所有的經濟措施、技術發展和各種競爭都沒有良心,沒有慈悲的心懷,缺乏人道。因此,教宗邀請馬爾他騎士團本著固有的神恩,發揮愛德的想像力,保衛信德,幫助貧苦的人,在新的千年代中作良善的撒瑪黎雅人。
馬爾他騎士團已有九百年的歷史,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時候,原稱作耶路撒冷聖若望醫院服務團,它的任務是協助前往聖地朝聖的人士和在聖地作戰的十字軍傷兵。十四世紀初年十字軍東征結束後,這個團體遷往愛琴海的羅德島,後來又在十六世紀二十年代遷往馬爾他島,在對抗土耳其人和野蠻人的侵略中,擔任醫療的工作。公元一八三四年前來羅馬至今。
馬爾他騎士團是個享有國際法人地位的組織,與全球八十八個國家締結大使級的外交關係,並和其他五個國家互派代表。今天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設有醫院醫療機構,以窮人為主要服務對象。
馬爾他騎士團駐聖座新任大使現年六十八歲,曾任意大利駐埃及、以色列和聖座大使。現在改換旗幟,再次駐節聖座。

聖座在俗教友委員會結束大禧年的忙碌,展望未來的工作
【梵蒂岡電台訊】 大禧年期間,聖座每個部門都比往常忙碌,但是有幾個部門更為忙碌,聖座在俗教友委員會便是其中較為忙碌的一個。令人難忘的去年八月世界青年日大禧年羅馬大會師便是這個部門籌畫的,成果全世界有目共睹。繼青年日兩百五十萬人羅馬大會師之後,在俗教友委員會又主辦了九月間的全球老年人大禧年羅馬朝聖活動,以及十一月間的全球在俗教友使徒工作人員和在俗教友大禧年羅馬朝聖活動。
聖座在俗教友委員會祕書長斯塔尼斯瓦夫•里爾科主教向本台回憶世界青年日的感人盛況說:「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就任之初便和青年結了不解之緣。這個關係在他于一九八四年制定世界青年日之後更為密切。我們觀察教宗每次與世界青年的會晤,都會出現令人意外的大驚喜。這確實是天主聖神在這些事件中施展祂的作為。這些會晤最叫人感到驚訝的是都具有先知預言的特徵,都是時代的訊號,這些訊號指出時代的人,特別是青年的心靈走向。甚麼走向呢?我們看到的是尋求生命更深一層意義的走向。換句話說,就是尋找基督。我們還記得教宗在大禧年青年日開幕的時候,開門見山便問全球青年說:"你們來羅馬尋找甚麼呢?"。教宗又替他們回答說:"你們來羅馬是為尋找基督"。的確,這麼多的各國青年在羅馬共度普世教會共融的寶貴經驗中尋找基督,他們在一起聆聽伯多祿繼承人的講話中尋找基督,他們更在共同祈禱中,尤其在修和聖事中尋找基督。因為告解修和聖事是青年們最熱心去辦的聖事,也是大禧年中最重要、最凸顯的現象和成果」。

各地教聞

數千人瞻仰段蔭明主教遺容
【梵蒂岡電台訊】數以千計的仰慕者前往萬縣瞻仰段蔭明主教的遺容,向這位受大眾愛戴的神長致最後的敬意。
信仰社1月12日的消息說,日夜守在段主教身邊的神父告訴該通訊社,主教臨終時仍不忘勉勵神父們尤其是年輕的神父們忠於他們的神父職守,照顧人民和建設教會。
於今年1月10日早上4點30分病逝的四川萬縣的段蔭明主教,是中國教會由庇護十二世教宗任命的最後一位主教。他的逝世令教會內外人士都深為悲哀。1月14日將在萬縣教區最大的聖堂龍寶鎮的聖心堂舉行葬禮,主教的遺體火化後將安葬在聖心堂。
信仰社在消息中並重述了段主教1998年教宗當選20周年接受該通訊社訪問時說的話,段主教說:"我每天為教宗、他的使命和他的健康祈禱,我祈求聖神扶持教宗對人類的服務。我也要向他表達我最深切的忠誠。"

聯合國代表請求教宗和教會支持反兒童兵行動
【梵蒂岡電台訊】近年來世界許多地方的衝突中都有兒童被迫作戰的現象。聯合國為關注這個日益嚴重的問題,尤其為保護兒童的權益,特別要求人們予以重視。兩天前,聯合國祕書長特別派遣代表奧圖努到羅馬進行喚起國際社會關注兒童兵醜聞的使命。奧圖努於11日下午在梵蒂岡和聖座與其他國家關係部門負責人托蘭總主教舉行了晤談,兩人談的主題正是世界大量衝突事件導致的侵犯兒童現象。
這位聯合國祕書長的代表奧圖努在接受本台訪問時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和天主教會維護兒童的努力表達了敬佩和感激。他說:

【我們認為,教宗今天代表了史無前例的道德權威。無論哪裡有受戰爭痛苦的兒童和婦女,便有天主教會在那裡從事關懷和協助工作。為了這個原故,我衷心感謝天主教會在這方面擔任了重要的角色,我也同樣請求天主教會像教宗一樣以精神支持解決兒童兵問題的工作。我們需要喚醒世人重視兒童兵的問題,尤其需要透過教會來達到這個目的,因為教會因著它的活動,不僅在一個地方,而且能在全世界透過它在道德上的領導地位來激起人們關注這個問題。】

關於兒童因戰爭受侵犯的情況,本台記者提供了以下的資料作為實例:

【去年一年內,在哥倫比亞被游擊隊強迫作戰的兒童中便有46人喪生、146人被政府軍俘虜。僅從這個實例就可以知道兒童被迫作戰現象的普遍;而世界上大大小小的軍火衝突,據聯合國估計至少散佈在五十個不同地區,其中30個地區的衝突中兒童也成了主角。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資料顯示,每天有30萬名18歲以下的青少年在前線作戰,其中有數目可觀的一部分兒童未滿10歲。
此外,沒有加入作戰的兒童也和他們的母親一起,成了武器攻擊的目標:10年中已經有2百萬名兒童喪生,每一名兒童喪生便有三名兒童受傷,大部分變成殘廢,還有8百萬名兒童成了孤兒,1千2百萬名兒童無家可歸。
今天,不再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而是同一地區的居民間的戰爭,而受害者中90%是一般老百姓,其中一半正是兒童。
請想像,2千萬名青少年朝著去向不明的地方前進,其中許多是在1999年戰爭中失去了家園。他們的眼中流露出面對敵人、看見鮮血和槍炮臨頭時的恐懼神情,耳中仍響著炮彈爆炸的轟隆聲和親人的嘶喊,他們懷著無以言喻的悲痛期望著一個和平安穩的未來。】

國際新聞一瞥

昨天,01 月12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一瞥"報導的消息是: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正式恢復了對話
-波塞共和國前總統普拉夫希奇女士一概否認海牙國際法庭指控的罪行
-南斯拉夫聯盟政府和阿爾巴尼亞恢復了邦交
-中國人大委員長李鵬繼續在印度進行為期九天的訪問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正式恢復了對話,雖然美國總統克林頓本人已承認,在他結束白宮任職以前已無望達致協議。雙方在安全方面恢復合作的接觸於前天11日舉行完畢後,11日夜間又進行了政治方面的接觸。本台特約記者莫塔從耶路撒冷作了以下的報導:
******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間部長和高層官員的會議舉行了足有六個小時,沒有進展,也沒有擬定一份文件,作為新一輪談判的基礎。新一輪談判只能在美國新任總統入主白宮之後舉行。不過,雙方保持接觸:新的會晤預計在星期天舉行,地點還是埃雷茲關口。阿拉法特該當於週六會見佩雷斯。本週五,加沙的飛機場再度開放,在此之前,與埃及和與約旦的邊境關卡都已通行,在約旦河西岸四周設立的障礙也被取消。面對這些積極的標記,巴勒斯坦人仍舊態度生硬。參加11號會議的拉伯不僅強調,也排除任何妥協,並且否認曾因為稱巴拉克是戰犯而向他道歉。此外,根據民意測驗,巴拉克在選舉中定會失敗,至少落後他的對手沙龍20分。要是佩雷斯競選,他會勝過沙龍兩分。
******

(梵蒂岡電台訊)波斯尼亞塞族共和國前總統普拉夫希奇女士一概否認海牙國際法庭指控她在前南斯拉夫戰爭中犯下的九項罪行。對她最嚴重的指控是滅族屠殺,因為她被視為與波塞前領導人卡拉季奇同是對穆斯林和克羅的亞人實行種族清除的主使人。本台特約記者里佐利作了以下的報導:
******
事件追溯到1991-92年間,當時在波斯尼亞爆發衝突,對穆斯林和克羅的亞人
進行了一連串的屠殺、暴力和酷刑。普拉夫希奇女士明知波塞武裝犯下的罪行,但這位巴爾幹的鐵娘子連續重覆九次同樣的語句:"我沒有罪"。這位波塞領導人已經70歲,是薩拉熱沃大學生物教師,根據指控,她是卡拉季奇的右臂。卡拉季奇因同一指控尚被海牙法庭追捕。普拉夫西奇的辯護方面提出了對這位被海牙法庭控告的首位女性的看護問題,她是被關在監獄裡的唯一女性。現在要由海牙法庭決定是讓她軟禁或防止她逃脫,以免在正式開庭時缺席。
******

(梵蒂岡電台訊)南斯拉夫聯盟政府和阿爾巴尼亞恢復了邦交。貝爾格萊德政府通過一項有關議案。這項舉動受到地拉那的歡迎。南聯盟與阿爾巴尼亞在1999年北約轟炸期間中斷了邦交。

(梵蒂岡電台訊)中國人大委員長李鵬繼續在印度進行為期九天的訪問,這項訪問為兩國間更好的經濟貿易關係打開了道路。本台特約記者薩拉作了以下的報導:
******
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儘管有過領土之爭和意識形態方面的不同,近期以來在關係改善方面正走出眾多的步履。李鵬與印度領導人舉行的會晤中談到兩國一起建設多極世界的必要,增進北京和新德里促進和平與安全方面的合作。自從印度在1998年進行核試爆以來,李鵬的來訪有較重的政治份量。印度進行核試爆時期曾舉中國核能力為例來為自己造核武器的必要性作辯護。此外,印度繼續表示擔心中國與巴基斯坦保持的軍事關係,堅稱,中國向巴基斯坦出售武器只能加重印度的緊張局勢。
******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