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6-
07- 2001 新聞報導 資料庫
國際新聞一瞥 教宗週三公開接見活動講述在苦難中全心信賴天主的計畫與仁慈所意義 托彼特是以色列人,他和同胞們被擄到亞述當俘虜的時候,曾流徙到尼尼微。當時以色列人企圖背棄祖先的傳統,但是托彼特仍然忠心耿耿地信守祖先傳下來的天主的規矩,他雖然恭敬天主,愛近人,天主卻使他突然變得眼瞎,又窮苦。對天主的重大考驗,托彼特始終保持著信德,最後終於得到天主的援助、憐憫和報答。 教宗解釋說:遭充軍的以色列民族常常抱怨天主為甚麼這樣對待他們,天主用托彼特的經歷回答以色列民族和後世的人,懲罰是天主的教育方式之一,天主的教育方式最後總以祂的憐憫作結束。教宗引用舊約'多俾亞傳'托彼特讚頌天主的歌詞,「天主懲罰你們,是為了你們的不義,但祂要憐恤你們眾人」,說:「用天主上智安排的眼光來看以色列人的充軍生活,我們的默想就能打開更廣闊的視野,從一個熱心信賴天主上智安排的角度發現人生痛苦所具有的神秘的積極意義」。 當然,這種信德的立場不能不以耶穌基督的十字架為根據,教宗說:「世界的痛苦的奧蹟在耶穌的十字架上找到深刻的答案。托彼特和他的家庭的歷史遭遇就像生命的行程計畫表一樣。托彼特讚頌天主的歌詞是在邀請人歸依上主。罪惡是人類的悲劇,但是這個悲劇不太在于罪惡引來天主的懲罰,更在于我們的心拒絕天主。可是天主對人懷著憐憫,祂的憐憫就反映在耶穌基督身上,其無限的程度就像耶穌所說的浪子的比喻那麼透徹」。 教宗任命方濟各•焦亞總主教為羅馬聖保祿大殿宗座署理及其他職務 教宗接見美國小布什總統的談話在美國媒體引起廣泛的共鳴 教宗向小布什總統的談話引起了雙重的討論;一方面是進行這種以人類胚胎作實驗,合不合乎道德的問題,因為到目前為止,美國一般的傾向是根據醫學的觀點,這種觀點經常是與倫理道德相背的。另一方面是社會大眾在觀察教宗的話對美國社會輿論有多大的影響力。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都在衡量教宗的話會不會在美國產生妥協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准許在現有的胚胎上進行研究。但是美國天主教主教團已經排除這種說法,因為主教們強調:教宗認為人類的胚胎已經是一個人,所以不能把人的生命當作試驗品來研究。 紐約時報說:白宮某些幕僚認為教宗的談話將使總統拖延他的決定,並作更深入的反省。華盛頓郵報又說:教宗維護人自然死亡的權利,這也就是說教宗反對死刑。 美國有六千萬天主教徒,他們的選票可以決定誰入主白宮,所以任何政界人士不能不重視天主教徒的立場。 國際新聞一瞥 昨天,07 月25 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一瞥"報導的消息是: -印度尼西亞遭罷黜的瓦希德總統終於屈服,將離開總統府 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印度尼西亞遭罷黜的瓦希德總統終於屈服,他於今天26日離開總統府。瓦希德自本週一被國會罷黜後,一直躲在總統府裡。據他的幕僚說,瓦希德將前往美國,因健康不佳,將住進巴爾的摩的一家醫院。此外,印尼獲任命的新總統梅加瓦蒂,為組新內閣已經展開了對話。 (梵蒂岡電台訊)美國國務卿鮑威爾30年後重返越南,這一次,不是以美國軍官的身份去同越南軍隊打仗,而是作為美國外交領導人參加"東南亞國家聯盟"會議。他於昨天25日也要同俄羅斯外交部長伊萬諾夫在河內舉行會晤,同他討論導彈防禦計劃,更詳細的消息卻沒有提供。無論如何,美國和俄羅斯都闡明,要為雙方關係的振興做努力。 (梵蒂岡電台訊)斯里蘭卡可倫坡的飛機場在一片廢墟中恢復了國際飛行。23日夜間,一場自殺式的進攻行動造成21人死亡,其中包括治安部隊的人員和泰米爾組織的自殺隊員,機場上14架飛機被摧毀。機場恢復運作後,第一架飛機是從印度飛來的,而從斯里蘭卡起飛的飛機,將前往蘇黎世。與此同時,大約4千名遊客等著返回自己的城市,據當局的消息透露,這些遊客中,有許多西方人。值得慶幸的是,在飛機場進行的戰鬥中,沒有傷到一位旅行者。本台特約記者卡肖利作了以下的報導: (梵蒂岡電台訊)馬其頓沒有和平,政府軍和阿爾巴尼亞族游擊隊之間的衝突使這個國家受到了蹂躪。24日夜間在特托沃實行的停火令只維持了一個小時,其間,雙方為發動新一輪進攻做好了準備。馬其頓內政和國防部長向阿族游擊隊發出的最後通牒,到目前為止沒有得到傾聽。馬其頓當局邀請阿族游擊隊離開所占據的村莊,好避免一場軍事進攻行動。在這場荒謬的戰爭中,平民也被捲入:昨天25日黎明,在這個國家西北一帶已經有四人被送進醫院,他們在雙方的交戰中受了重傷。本台特約記者博斯從貝爾格萊德作了以下的報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