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5-
09- 2001 新聞報導 資料庫
聖座活動 聖座活動 教宗牧靈訪問哈薩克與亞美尼亞共和國( 阿斯塔納3)
我們的教宗特別喜愛青年,重視青年,每次與青年們一起探討討論人生問題的時候,就精神百倍,因為他深深知道世界的前途完全掌握在青年手裡,青年的素質決定未來人類世界的命運。教宗每到一個國家訪問,會晤青年是必有的活動,每個國家的政教領袖都知道教宗是世界青年的導師,他曉得怎樣勉勵全球青年走向康莊大道,建設健康的社會。九月二十三日下午七點鐘,教宗在阿斯塔納城的歐亞大學會晤哈薩克共和國的青年時,場面情況也同樣生氣蓬勃。由于大學禮堂只能容納六百五十人,所以大約兩萬名青年留在禮堂外,經由為他們設置的一個巨大電視螢光幕參與教宗與青年們的會晤。在教宗和青年們的對談中,穿插著美麗的哈薩克音樂歌舞,實在動人。教宗勉勵他們作締造和平的人,唾棄虛無主義,因為虛無主義是過去的唯物主義的產物,唯物主義一旦消失,人就陷入虛無之中,連天主也不承認。教宗向哈薩克青年宣講天主的愛,他邀請他們讓天主進入他們的生命中,這樣,他們的生命將充滿天主的光照,富有美好的意義。 二十四日教宗在阿斯塔納有兩項主要活動,一項是上午在當地永援之母主教座堂為哈薩克和中亞各國的神職、會士、修女和修生奉獻彌撒聖祭,另一項是下午六點在會議大樓會晤哈薩克全國文化、藝術和學術界的人士。
首都阿斯塔納的主教座堂是在一九九五年動工興建的,並于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七日由教宗特使,德國科隆的總主教約阿希姆•邁斯納樞機主教祝聖的。說起阿斯塔納的天主教徒團體,這也是天主上智的安排。二十世紀三十、四十年代時期,蘇聯斯大林把大批的德國人、烏克蘭人、白俄人、匈牙利人、羅馬尼亞人充軍到中亞地區,其中一部分就在阿斯塔納落戶,這些無辜的人大都是基督信徒,他們中有一部分又是天主教徒。他們在一九五八年以後開始秘密地、很膽怯地在一起聚會祈禱,當然期間也遇到許多危險和阻擾。一九七六年以後,天主教徒得到許可,組織一個本堂區形式的教會團體。此後這段時期,偶而有神父遠從波蘭或波羅的海的拉脫維亞前來阿斯塔納探望這裡的教友。一九九一年柏林圍牆倒塌,哈薩克共和國獨立,天主教走出地下,重見天日。昔日斯大林無心栽柳,柳成蔭。 哈薩克共和國有神職人員六十位,修女六十二位,修生二十六位。教宗在主教座堂為他們奉獻彌撒的講道中說:「在共產黨壓迫過去之後,你們像遭充軍的人一樣得以重新回來一起宣講共同的信仰。在你們重新獲得自由十年後的今天,你們一方面想到過去的顛沛流離,一方面感謝讚美天主上智仁慈的照顧,祂決不任憑祂的子女遭受考驗,而不理睬他們」。 教宗又向他們說:「你們蒙召獻身從事的使命就是重建上主的聖殿。此時此刻我想到的是你們的團體一度被迫失散,遭受折磨。那些因為不願放棄信仰而不但在身體上被充軍或坐牢,而且遭受公開侮辱和暴力壓迫的人,他們所受到的考驗都臨在我的心靈中」。
的確,這些遭受身心迫害的人當中,有幾位是我們的教宗所認識的朋友,其中有一位是哈薩克卡拉干達的主教,他在最後一封信中寫說:「我把我的身體交給大地,把我的靈魂交給天主,把我的心送給羅馬。是的,我要用我最後一口氣來宣認我完全忠於基督在世的代表」。 關于二十三日旁晚教宗會晤哈薩克青年,以及二十四日上午在永援之母主教座堂為神父、修女和修生舉行彌撒,下午在會議大樓會晤哈薩克文化、藝術和學術界人士的幾項活動,本台特派員皮埃馬里尼從阿斯塔納為各位寫了下面的報導: 教宗發言前,大學校長和兩名學生先向教宗致歡迎詞。教宗在談話中邀請哈薩克的青年為締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貢獻。他說:"你們是和平的工作者,因為一個建基在和平上的社會才有前途。""你們的國家體驗了一種凌辱人的暴力的思想意識,這種思想意識在人的心中製造令人窒息的空白,也就是虛無,不過,虛無否定了無限。"教宗問:"那麼,是什麼令人美好和偉大呢?""是人身上所烙印的天主的記號,正如聖奧斯定說的:'主啊!你為你自己造了我們,我們若不能找到你的和平便不得安寧。'"教宗說:"羅馬的教宗來這裡,為告訴你們有一位神為你們著想,把生命賜給了你們。祂愛你們,把世界托給了你們。因此,你們不要做自己的主人,而要為創造你們的那一位打開心扉,祂要使你們成為相稱的、自由的和美好的人。請讓神進入你們的生命中,這樣,你們的生命便會因祂的神聖光輝的照射而發放光芒。 教宗講話完畢,身穿傳統服裝的阿斯塔納樂隊演奏了當地風格的樂曲,令整個聚會活動更充滿了中亞的氣氛。接下來是交換禮物,送給教宗的禮物有一張畫、一把哈薩克琴和一個徽章。教宗則送給青年們一套百科全書。最後,教宗在青年們的熱烈掌聲中用俄語向他們說:羅馬再見! 舉行聚會的歐亞大學是奉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命令於1996年創立的,有學生7千人。教宗在臨別時特別強調大學的重要,因為大學是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個人民的特性的基礎。 ******
24號早晨,教宗在阿斯塔納現代化建築的"永援之母"主教座堂為神父、會士、修女和修生舉行的一台彌撒揭開了這一天的序幕。參加這台彌撒的不僅是哈薩克斯坦的教會人士,也有從前蘇聯其他伊斯蘭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來的。教宗在講道中呼喚他們在這個世界的角落重建教會,這個教會在往往壓制其他宗教信仰的伊斯蘭教徒當中如同"被遺棄"的物體,卻在大眾間發揮了酵母的作用。他沒有忘記在過去共產政權時期許多司鐸經歷的不可言喻的考驗和在牧靈工作上做出的英勇見證,他們在秘密行使自己"放逐的牧靈"職務的古拉之地或是被放逐,或是死亡。教宗特別提到布科夫斯基神父,他說他曾認識了他,對他深湛的信仰很是佩服。布科夫斯基神父在50年代被蘇維埃政權流放到哈薩克斯坦的一個勞改營,他在哈薩克基督信仰的重鎮卡拉干達城為上千人付了洗並為他們講要理,成立了這個城的第一個堂區。教宗說:"在他們與基督的十字架結合的痛苦中,這個基督信仰團體在哈薩克斯坦盛開了新生命的花朵",它擺脫了極權的鎖鏈,現在應邀為福音做令人信服的見證。 教宗強調,這個教會的牧人和修女能夠從這種見證中汲取力量,因為,天主的愛,若多為它見證,這個愛在我們心中就越強烈。 若望保祿二世在哈薩克斯坦訪問的最後一項活動,是向這個國家的文化、藝術和科學界人士講話。他說:"仇恨、狂熱和恐怖主義褻瀆神的名字,損害人的真實肖像。"這句話在這個離美國所要報復的阿富汗不遠的地區極度擔憂的時刻,顯得更加強烈,因為,這裡處在隨時發生戰爭的陰影下。若望保祿二世願意再次強調"天主教會尊重伊斯蘭教",他說,真正的伊斯蘭教是祈禱,知道關懷有需要的人的宗教。對今昔英雄人物的紀念,所有信徒都應該通力合作,使神不被人的野心所利用。在這個官方上有宗教自由,但禁止任何宗教信仰舉行慶節和公開表示自己信仰的國家,教宗當著共和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面提出,需要肯定和維護信徒公開為自己的信仰做見證的權利。教宗表示:"真正的宗教情感不能被限制在私下範圍,也不能被關閉在狹窄的空間和社會的邊緣。"這個國家在數世紀當中培育出的當地文化,因著被極權政權放逐來到這裡的俄羅斯文化界人士的貢獻而成了充滿生力和富饒的酵母,教宗也向他們提出,要警惕那種對西方文化模式的"唯命是從",那種文化模式看起來吸引人,但越來越突顯它在人性、精神和道德方面逐漸走向貧窮。教宗說,他們所形成的文化來自一個悲慘的特徵,就是不想依靠天主而實現人的利益。 若望保祿二世向文化界人士講話時,想到在這個前蘇維埃共和國也經歷了無神主義和反宗教思想的影響,他指出,在人的心中存在著對生和死這些無法被禁止的問題,這些問題當然屬於宗教性質。教宗也不忘宣佈"喜訊",這個喜訊對基督信徒來說,是個透澈的答案,那就是,耶穌基督,祂的言語、舉止和巴斯卦奧跡向他們揭示了祂是人類的救主和贖世者。兩千年以來,這個"喜訊"在地球各處的無數男男女女的口中流傳。他說,羅馬的教宗今天在你們面前是個謙虛信服的見證者,完全尊重其他人正在不同的道路上所進行的探究。教宗傳達的是基督的明確信息,在阿斯塔納會議大廈裡的這些文化界人士也許頭一次聽到。
亞美尼亞等待教宗往訪 ****** 亞美尼亞獨立才十年,1千9百年代初,它慘遭奧托曼精心計劃的集體大屠殺。這個國家在地理政治上處於重要地位,在高加索地區的眾多國家間,它有如一個基督信仰的孤島,受到土耳其、伊朗和阿塞拜彊這些伊斯蘭教國家的緊緊包圍。亞美尼亞走出蘇維埃時代後,經濟情況十分艱困,大部分的人民生活貧窮,每一次,當有關人士寧願故步自封而不肯以對話及合作的精神來展望前途時,這種窘困的情勢越是嚴重。 23日,我們參加了宗徒教會新主教座堂的重要揭幕禮。禮儀的每一分鐘都具有深刻的意義。比如:向安放在聖堂入口處華蓋下的聖額我略的聖髑致敬,還有宗主教們和主教們的遊行,再就是長而寓意極深的彌撒禮儀。為了對亞美尼亞宗徒教會有較深入的了解,我們還是聽聽宗座東方禮教會部的副祕書長古杰羅蒂蒙席的解釋吧: 【亞美尼亞宗徒教會的信徒在這個國家中佔絕大多數。這個教會自稱為宗徒教會,一般稱它為亞美尼亞東正教並不十分恰當。宗徒教會的主要所在地是埃特米亞津,教宗這次來訪便是被招待在這裡留宿。這是教宗此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不是他行程中的某些時刻具大公性質,而是整個行程都是大公性的。就是說,教宗在這段時期中是宗徒教會領導人的貴賓,無論教宗到哪裡,都有這位領導人陪伴在側,他們還要一起向信眾發言,一起降福信眾。教宗為亞美尼亞天主教徒舉行的彌撒,宗徒教會的領導人也要參禮,他並要在彌撒中發言。此外,他還讓教宗在他的祭台舉行彌撒。這些在其他的地方都是無法想像的。可以說,這個宗教教會與羅馬教會和現任教宗有特別的關連,尤其是宗徒教會的前任領導人卡雷金一世與教宗有著非常誠懇友善的關係,在他病重時,教宗有意前往他病榻前探望他,很遺憾,卡雷金一世比預計時間早去世,教宗的願望因而未能實現。因此,教宗的此行是早已籌備了的,他要訪問的這個教會與東正教沒有關連,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教會,它顯然對天主教十分歡迎,即使兩個教會間也有些小問題。】 基督信徒眾多的亞美尼亞正在為將來尋找道路,這裡的宗徒教會與天主教會在神學對話上攜手合作。教宗的來訪將更加強雙方的共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明天要來探訪的這個國家現在正處在艱難的困境中,它焦慮地展望著未來,它需要找到適當的途徑來開發它的豐富資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