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11- 2000 新聞報導 資料庫
聖座活動
-十萬全球農業界代表會集羅馬舉行大禧年活動,教宗警告勿濫用土地
-歷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羅馬二度集會並蒙教宗接見
-教宗接見宗座科學院全體院士,指出科學與真理、自由與責任應配合一致
國際新聞一瞥
-以色列總統巴拉克與美國克林頓總統會談沒有重大結果
-以色列前總理依扎克•拉賓的妻子利亞•拉賓女士去世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不知何時可以揭曉
******
聖座活動
十萬全球農業界代表會集羅馬舉行大禧年活動,教宗警告勿濫用土地
【梵蒂岡電台訊】 來自全球的十萬名農業界代表,于十一月十一、十二兩天在羅馬舉行他們的大禧年朝聖活動。十一日星期六,這些代表的代表們聚集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討論土地與禧年的關係。集會中,各方代表介紹了他們重整土地和妥當使用土地的許多計畫。當天下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親臨會場,在這些從事農耕的人士前,警告世人愛護天主賜給人類並要求人類妥善使用的大地。
教宗指出:「農業是人類第一個需要,不幸的是農業經常遭到粗暴的虐待,。世人已經濫用土地,因此需要以科學和道德加以嚴格的控制,以免為害人類的健康和大地的前途。當農業不受到重視或遭到虐待,則對人的生命、健康、生態環境的平衡的後果不但非常嚴重,而且往往是無法復原的,至少在短期內如此」。
教宗因此強調:「經濟不能掛帥,每個人都有權利食用大地的產物來生存。遺憾的是,在已開發的國家中無度的消費風氣蔓延得越來越利害,這是財富分配不均的現象。世界不能再有飢餓,世界需要全球化的彼此關懷。一達到這個理想,必須先培養關懷的文化,讓這種文化思想根植在每個人心中」。
十二日上午,十萬農業界代表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參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他們舉行的彌撒聖祭。這一天也是意大利全國的感恩節,感謝天主賜給人類大地的產物。為此,這一天的農業界大禧年日更具有感恩的意義。土地是人的,因為是大地的主人天主把它交給人類妥善使用的。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向農業界人士說:「你們長期和大地美好的產物接觸,使你們體會到那些產物實在是天主的上智賜給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恩賜。正因為如此,你們才把每年的這一天作為感恩的日子。你們要對你們的土地勞動感到榮幸,即使面對農業的危機也無妨,這些危機不但與風不調雨不順有關,也與人為的忽視有關」。
教宗進一步指出:「我們這個時代的農業受到工業化和都市地區沒有計畫的發展所害,大氣層污染,生態失去平衡,有毒廢物的丟卸,以及樹林遭砍光,這些都給農業活動帶來嚴重的後果。天主把大地交給人耕種和維護,所以你們要抗拒那些只追求生產量和利潤而不尊重大自然的行為的誘惑。請記住,當人不顧這些原則而大肆糟蹋大自然的時候,大自然必將反抗」。
歷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羅馬二度集會並蒙教宗接見
【梵蒂岡電台訊】 二十位歷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應'社會、經濟、政治研究基金會的邀請,這兩天在羅馬舉行第二次論壇會,並于十一月十三日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接見。教宗向這些推動人類和平的巨人說:「在目前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我們必須同心協力,以確保下一代的人必將唾棄歧視、排拒他人、以及戰爭衝突的途徑,進而懷著接納他人的價值和傳統的精神,堅決地走和平的道路」。
'社會、經濟、政治研究基金會'是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創立的,他本人曾因為大力消除世界東西方兩大壁壘的對立,藉著對話的途徑促成世界兩大集團關係的緩和,而獲得一九九零年諾貝爾和平獎。教宗這次接見這麼多推動世界走向和平有重大成就的人士時,特別嘉許他們攜手合作,共同推動非暴力及和平的文化。但是教宗還強調一點,他說「要建立和平的文明必須先解決貧窮國家的外債問題,而且從事大眾傳播工作的人士也應該先負起更大的責任才行」。
參加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第二次論壇的人士決定推行十年計畫,教育兒童非暴力與和平的文化。明年的下屆論壇決定在日本舉行。
教宗接見宗座科學院全體院士,指出科學與真理、自由與責任應配合一致
【梵蒂岡電台訊】 正在梵蒂岡舉行大禧年宗座科學院院士大會的全體院士,十一月十三日也覲見了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向這些全球科學界尖端人士說:「在研究的道路上,科學家知道他不但必須保持研究方法所要求的不偏不倚的客觀態度,也需要懷有知識上的誠實、責任感和對真理保持虔敬的態度」。
為期四天的本屆宗座科學院院會的主題是'科學與人類的前途',教宗又向院士們說:「與科學研究有關的倫理道德責任乃是科學的內在要求,因為科學研究是人的活動行為,所以,倫理道德絕不是對科學進行監督或控制,更不是外來的強迫要求。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士也知道真理是不可以商量妥協的,更不可以被摸黑,或由勢力團體、社會、國家任意來擺佈。身為科學家的人,因為他的理想是在為真理服務,所以他特別感到在提升人格和促進所有人類的進步方面,負有重大的責任」。
參加宗座科學院這次大會的科學家之中,包括來自美國的華裔物理學家,一九五七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教授,以及來自台北的世界綠色革命之父張德慈教授。
國際新聞一瞥
昨天11月13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一瞥"報導的內容是:
-以色列總統巴拉克與美國克林頓總統會談沒有重大結果
-以色列前總理依扎克•拉賓的妻子利亞•拉賓女士去世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不知何時可以揭曉
以下是新聞的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 以色列總統巴拉克十一月十二日在美國華盛頓與美國總統克林頓舉行的會談沒有重大結果。巴拉克總理再次強調必須用外交途徑來解決中東的危機,但是他拒絕派遣國際武裝部隊來保護巴勒斯坦人的構想。巴拉克總理和克林頓總統之間有個相同的看法是:必須中止這些日子以來的莫名其妙的暴力衝突。不過他們兩人的這個共識也只不過是口頭上的話而已。
【梵蒂岡電台訊】 以色列前總理依扎克•拉賓的妻子利亞•拉賓女士因病不治,于十一月十二日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醫院去世,享年七十二歲。
利亞•拉賓女士長久患有癌症,本月四日在特拉維夫曾舉行紀念她的丈夫依扎克•拉賓遇刺五週年的追思儀式,但她因病無法參與。最近以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衝突不已,利亞•拉賓曾多次發表言論,呼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恢復對話,尋求以和平方式解決中東的危機。
利亞•拉賓的丈夫依扎克于一九九二年再次出任以色列總理後,便積極展開與巴勒斯坦人民解放組織的和平談判。一九九四年拉賓與當時外長西蒙•佩雷斯及巴解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梵蒂岡電台訊】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何時可以揭曉已成為美國人的噩夢。民主黨和共和黨較量的主要據點佛洛里達州這幾天更是混亂,雙方似乎不放鬆任何一張選票。昨天十三日有幾個比較重要的縣郡開始重新一張一張地開票,民主黨希望出現奇蹟,但是共和黨堅持電腦的開票結果。總之,兩黨的選戰似乎要移到法院,因為共和黨要求法院宣佈停止四個縣郡的開票,但是民主黨決定反駁法院的這項職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