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認識四部福音

 

    「老師,耶穌是什麼樣子的﹖」不知道各位在傳授教理時,是否也常被問到這個問題﹖應該怎麼回答才好呢﹖也許你可以展示不同畫家所畫的耶穌肖像,或放映一部有關耶穌的影片,但這些都無法完全掌握耶穌基督這個「人」的本質。最能表現救主基督神韻的,並不是畫筆或雕刻刀,而是寫在羊皮紙上的文字;這些文字生動地描繪出耶穌基督在世的言行和事蹟。我們把這些文字叫做「福音」。

    「福音」(gospel) 這個字的希臘原文是 'euangelikos'。'eu' 是「很好」的意思。'angelikos' 指的是傳遞消息的人,因此我們把這個字翻譯成「福音」,也就是「好消息」的意思。實際上,在天主教神學裡,「福音」一詞有三種不同的意義。第一個定義指的是耶穌所宣講的有關天國的好消息;其次,「福音」一詞也用來描寫耶穌自己;第三個定義則是指宣揚耶穌為默西亞及天主子的著述。

    寫作這幾部福音的作者,我們稱他們為「聖史」(evangelist),在英文中有「傳揚福音者」的意思。天主教會的傳統承認瑪竇、馬谷、路加和若望四位聖史的作品是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的耶穌基督最忠實、逼真的畫像。

    在這四部福音中,前三部非常相似;記述的內容,諸如耶穌的事蹟、他的言行、他說過的比喻和行過的奇蹟等,大體上都是一樣的;而且寫作的形式也很類似。聖經學者稱這三部福音為「對觀福音」,因為咸信這三位聖史在寫作福音時,都參考了同樣的材料,我們在讀福音時,可以把這三部福音互相對照著來看。

    聖經學者相信馬谷福音是最早寫成的福音。瑪竇和路加在寫作福音時,都曾參考馬谷福音。瑪竇和路加還有另一個參考資料,學者稱之為Q,或稱《耶穌言論集》,德文原文 quelle ,為「來源」的意思。但是馬谷卻不知道有這麼一部參考資料。此外,瑪竇和路加還都有自己的參考資料,是對方所不知道的。這些資料有些是口頭傳授,有些是文字傳授,都是耶穌死後在信友之間流傳的。

    福音的寫作過程經歷了一些階段。首先,初期基督徒的傳道人憑著回憶,記起耶穌在世時對他們的教導。耶穌在世時,沒有人記載過任何有關耶穌的言行。只有在耶穌復活後,耶穌的門徒才較為了解耶穌言行背後的意義。因此在宣講中就加進了他們的領悟。這些宣講逐漸成為講道集,經由口傳和宣講而傳了下來,其中有一些後來被書之於文字。

    在耶穌死亡、復活之後的卅年間(公元卅-六○年),是福音形成的第二個階段。除了回憶耶穌在世時的事蹟外,教會領袖也開始解釋耶穌教導中的原則及理想,並實際應用在他們當時所面對的情況中,那些當耶穌在世時,未曾發生過的困擾。基督徒的領袖認為耶穌若遇到這些情況,他也會這麼做的。這就是福音形成的第二階段。

    教會學者就是在這一點上把歷史中的基督與信仰中的基督加以區分。信仰中的基督就是在這第二階段中出現的。福音並不是為了記載歷史上的耶穌,雖然福音中所記載的耶穌事蹟的確是有歷史根據。福音的寫作,是要讓我們了解信仰中的基督,亦即根據初期教會的信仰,所顯示給我們的耶穌。福音作者所關心的不是耶穌基督的歷史性,而是基督信仰的神學性。他們寫作福音,是為了傳道、歸化及建立基督徒團體,以便灌輸信仰、闡明信仰並保衛信仰,對抗反對者。福音中反映出「教會在宣講及紀念耶穌死亡和復活奧蹟時,對耶穌的了解如何逐漸發展。」1

    接下來,公元六○年至一○○年間是福音的寫作時期。在各個基督徒團體中,信友們開始把所接受的教導加以選擇和整理,其中許多部分被棄而不用;信友們根據整理過的資料,來解釋耶穌的言行。他們按照宣講對象的需要,各擬出一套不同的大綱和神學觀。結果就寫成了我們今天所稱的福音。

    類似的福音有許多部,例如多默福音,是為了埃及的基督徒而寫的。但是到了第二世紀末,基督徒只提到四部福音,即瑪竇、馬谷、路加和若望福音。教會承認這四部福音是在聖神的啟發下寫成的,而且內容沒有錯誤。也就是說,雖然四部福音的記載,有許多地方並不一致(試比較谷十一12-14; 瑪廿一18-19及路十三6-9),但是這些記載所傳達的屬靈意義卻是完全可靠且不可能有錯誤的。

四部福音

    現在讓我們簡要地介紹四部福音,以及各部福音中所描繪的耶穌形象。我們要介紹四部福音的作者、寫作時間、寫作對象以及每一部福音中最主要的主題。

馬谷福音

    這部福音是一位名叫若望馬谷的人的見證。若望是他的猶太名字,馬谷則是他的希臘名字。他是從耶路撒冷來的門徒,也是伯多祿的伙伴,曾擔任伯多祿的譯員和秘書。馬谷在羅馬記下了伯多祿的講道。有一些證據證明他也認識聖保祿,還在保祿早期的幾次外出傳教時,陪同他前去。

    在馬谷福音第十三章,亦即記載耶穌預言耶路撒冷聖殿毀滅的那一章,學者認為從該章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在馬谷寫作本福音時,耶穌的預言已經應驗,所以他們推算馬谷福音應完成於公元七○年左右。這部福音的寫作對象是歸化的異教徒,他們可能是來自耶路撒冷附近的敘利亞。馬谷福音的主題是召叫人們成為耶穌的門徒。馬谷強調耶穌確實是默西亞;他來是為服侍人。馬谷並指出要做基督的門徒,一個人必須為天主受苦。他所記述的耶穌受難,是很具關鍵性的一段文字。馬谷描繪出一位積極活躍的耶穌,不停地行動急於宣揚 「天主的國已經近了。」

瑪竇福音

    古代的傳授告訴我們,稅吏瑪竇就是瑪竇福音的寫作者。這是因為人們相信在公元四○至四五年左右,有一部較早以阿剌美文寫成的瑪竇福音版本,在信友間流傳。但即使真有這一部版本,也早已在公元第一世紀時失傳了。近來的學者則認為瑪竇福音是一位不知姓名的猶太經師所寫的。

    瑪竇福音寫作於公元七○至九○年之間,而且是取材自馬谷福音,因此是寫作於馬谷福音之後。此外,瑪竇福音中寫到法利塞人和耶穌門徒之間的爭論,也正發生在這個時期。瑪竇福音的寫作對象是一群說希臘話的基督徒,他們原是信奉猶太教的。而瑪竇福音的主題則是在證明耶穌是新梅瑟。他大量引用舊約,以證明耶穌是法律和先知預言的實現,也是預許的默西亞。山中聖訓和天國的比喻是中心題目。作者筆下的耶穌,是一個喜歡沈思的耶穌;他教導民眾,也是一位最偉大的老師。初期教會經常以瑪竇福音為初期信友間的教材。

路加福音

    從路加福音中,對耶穌治癒病人細節描述得特別詳細一事來看,路加很可能是一位醫生。他是外邦人,生於安提約基雅。前面曾提到,馬谷福音的寫作是根據聖伯多祿的講道,而路加福音的寫作則是根據聖保祿的講道,因為他是聖保祿的同伴。

    路加福音編寫於公元七○至八五年之間。路加的寫作對象是像他一樣歸化為基督徒的外邦人。他所傳達的主要訊息為:天國的喜訊是要傳報給所有人的。耶穌來到世上,是為拯救所有的人:不分猶太人或外邦人,也不分男女、貧富、聖人或罪人。路加福音有時被稱做「平安及喜樂的福音」。福音中顯示耶穌是一個經常祈禱的人。從耶穌與民眾之間多次親切的接觸,我們也可以看出耶穌是多麼地富於仁慈寬恕。

若望福音

    與其他三部福音相比,若望福音最致力於點出耶穌一生事蹟以及他所言所行的重要意義。本福音是若望宗徒的見證,他是「耶穌所愛的門徒」、載伯德的兒子及雅各伯的兄弟。許多人相信了他的見證,而漸漸聚集在他身邊,形成了一個團體。而若望也在祈禱默想後,專為這個團體寫下了這部福音。但這部福音目前的形式,卻是由不知姓名的編者所編纂而成的,這人很可能是若望親近的弟子。有人認為他就是長老若望,即若望書信的作者。若望福音是四部福音中最晚寫成的,時間約為公元九○至一○○年間,地點則在現今的土耳其。他的寫作對象背景各異,有些是歸化的猶太人,有些是撒瑪黎雅人,另外還有外邦人。這個團體在公元六六年羅馬叛亂後受到猶太人的欺負,被逐出會堂。

    若望福音的寫作風格高雅,常使用極具象徵性的文字。他並多次利用對比來強調他要傳達的訊息,例如光明對黑暗、真理對虛偽、永生對現世。他最強調的是「聖言降生為人」。他指出耶穌原是神,與天父共存。耶穌與天父是一體,也是若望福音重要的主題。耶穌召叫祂的門徒,與天父建立如祂與天父擁有的關係,並要求門徒像祂一樣去愛。耶穌祈求門徒能一心一體,這樣,祂才能藉著他們而生活在祂的子民中,並繼續影響這世界。

結論

  從每一部福音中,我們都能對耶穌基督其「人」及其帶來的喜訊,有特殊的領悟。每一位聖史都針對寫作對像的不同,強調了耶穌的人格、教導和行為中的某一面,以期使他們更深刻地信仰天主子耶穌基督──默西亞。下次再有人問起「耶穌是什麼樣子的?」你不妨與他分享這四幅耶穌的畫像,使別人對我們的救主有更深刻的認識與了解。

1 Rausch, Thomas The Roots of the Catholic Tradition, (Collegeville: Liturgical Press: 1991) p. 59.


回到頁首


教理推廣組

聯絡資訊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