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年 主日读经 【资料库】
 |
「主日弥撒读经」封面
作者:阿尔贝.范诺怡
耶稣会枢机主教
|
常年期第十叁主日
(智慧篇1:13-15,2:23-24;格後8:7,9,13-15;谷5:21-43)
本主日礼仪的读经一取自智慧篇,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生与死,善与恶的一般看法。福音回应这篇读经,因为耶稣表示他就是生命的泉源:他不仅由于简单的摸一下便治好一位患血漏病的妇人,而且还能使一个死去的女孩复活起来。在读经二中保禄向格林多人讲解为协助耶路撒冷教会的穷人募捐的事。
今日的智慧篇毫不迟疑地说:“天主并没有制造死亡”。死亡不是从天主而来,而是:“由于魔鬼的嫉妒,才进入世界,凡与魔鬼结缘的人,都将经历死亡。”实际上,创世纪记述的便是天主创造天地万物,而且每一次,好比重唱似的,都重复地说:“天主看了,认为好”(创1:10.12.18.21.25.31)。所以天主的创造工程是好的。天主是生命的泉源,美善的泉源,他的意图总是积极的。而智慧篇也确认:“世上的受造物都是健全的,本身毫无致命的毒素”。
但魔鬼以诱惑和罪恶,也就是以死亡部分地毁坏了天主的这个工程。在罗马书中保禄就?调:“罪恶进入了世界,死亡藉着罪恶也进入了世界”(罗马5:12)
天主创造人的意图是好的:“是的,天主创造了人成为不死不灭的;他按照自己本性的肖像造了人。”天主按照他的肖像造了人,意思是他创造人成为不死不灭的,永远与他有福的神性生命结合:那是一个完整的爱的生命,在这生命中没有丝毫的恶。智慧篇中申明正义是不死不灭的;所以阴府在地上没有权势。
在福音中耶稣表示他完全符合天主的意愿。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承行天父的旨意,那是一个拯救的旨意,生命和爱的旨意。
雅伊洛,这位会堂长,来到他面前,因为他的小女儿快要死了。他恳切地求耶稣说:“请你来给她覆手,治好她,叫她活下去。”他承认耶稣是生命的泉源。耶稣立即欣然地答应同他一起到他家中去。
马尔谷对这件事作了一个非常生动而真实的描述,他指出“有一大群人跟随着他,拥挤着他。”在这群人中,有一个妇人,患血漏已有十二年,她因看了许多医生受了很多痛苦,而且马尔谷还以一种讽刺的口吻说:“她花尽了自己所有的一切,不但没有见效,反而病势更加重了。”因此所讲述的是一个妇人,她患有顽?的疾病,而且战胜不了。
她听说耶稣善良、仁慈,并有威能。她心中就萌生了渴望,想利用耶稣的仁慈与威能。所以混杂在人群中,靠近他。
按照犹太人的观点,这妇人处在不洁的状态。事实上,血漏病跟任何流血症状一样,犹太人认为是不洁的,凡与病人接触者会受到传染。
虽然梅瑟的法律禁止不洁的时候与其他人接触,但这妇人竟敢摸耶稣的衣裳。她心想:“我只要一摸他的衣裳,必然会好的。”这妇人显示出一个伟大的信德,一个大胆的信德,因为她不寻求任何外在的表示,只要简单的摸一下就好。事实上,摸了耶稣的衣裳之後,这妇人就感到身上的疾病好了。
耶稣发觉到这一摸,他转向群众,问道:“谁摸了我的衣裳?”耶稣不愿显一个所谓的自动自发的奇迹,但愿跟领受奇迹的人建立亲自的来往。这是非常重要的:奇迹是与耶稣接触的机会,是信德的明确展示,所以奇迹不仅是生理上,也是精神上的治愈。
门徒们对耶稣说:“你看!群众四面拥挤着你,你还问:谁摸了我?”但耶稣明白他所说的是什麽:不是指随便的一摸,而是指一个特别的触摸,因为它引起了一种能治愈疾病的精神力量的传送,。
这妇人战战兢兢地扑到耶稣跟前,说明实情;坦白承认她虽然患有不洁之症,仍触摸了他。耶稣便向她说:“女儿,你的信德救了你,平安去罢!你的疾病必得痊愈。”
这样,耶稣同这妇人建立起亲自来往关系,肯定她的信德,和她的善情,让她带着与耶稣接触了的深切喜乐,平安离去。所以她不仅生理上,而且精神上也痊愈了。
与此同时,会堂长的几位朋友来对他说:“你的女儿死了,你还来烦劳师傅做什麽?”雅伊洛曾请求耶稣治好他的女儿;但现在不必再求他了。女孩死了後,人们心想耶稣什麽也不能做了。耶稣却确信可以干预此事,他只要求雅伊洛要有信德:“不要怕,只管信!”
这些话对我们也非常重要。几时我们有困难,几时好像天主不愿干预,几时我们看不到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就应听从耶稣对我们说的话:“不要怕,只管信!”困难该是信德增进的机会,而不是放弃信德与望德的时候。
因此耶稣继续他的行程,走向雅伊洛的家。到了的时候,看见一片混乱,有的哭泣,有的哀号。东方的国家便是如此来表示哀悼和悲痛之情。但耶稣对群众说:“你们为什麽喧噪哭泣呢?小女孩并没有死,只是睡着了。”对耶稣来说,死亡犹如睡眠,他能把人从睡眠中唤醒。
此外,耶稣不愿因他所行的奇?激起一股特殊的热情;他愿极其仁慈慷慨地介入,但不寻求成名。这是他一贯的作风。在四部福音,特别在马尔谷福音中,他要求获得重大恩宠的人,不要谈论此事,不要把消息传播出去。
耶稣把众人赶出去,只带着小女孩的父亲和母亲,以及陪伴他的叁位门徒: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进了小女孩的房间。他拿起小女孩的手,用阿拉美语简单的对她说:“塔里塔,古木”,意思是:“女孩子,我命你起来!”
耶稣说了这话,小女孩就起来行走。大家都十分惊讶。只有耶稣是平静的,并严厉命令他们,不要叫任何人知道这奇迹。而後他又对女孩表示善意和关怀,吩咐给女孩子吃的。人们或许没有想到,因为他们都因这奇迹而惊讶得目瞪口呆,但耶稣却也关心这些生活中的简单,却是基本的事。
在这事件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出自耶稣的生命的力量 以生动而又十分自然的方式 怎样显示了出来。因为我们确实相信耶稣的这个能力,才讲述了这些奇迹。耶稣是生命的泉源:不仅是生理的生命,而且也特别是精神生命的泉源,如创世纪所说,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创造的生命的泉源。
我们生存不该只顾必需的物质生活,为使这生存成为天主完美的礼物,我们也应该关心属于信德、望德、和爱德,精神层面的生活。
在读经二 保禄劝勉格林多教友慷慨大方,参与捐助耶路撒冷教会穷人们的事宜。耶路撒冷的团体很穷。我们知道在保禄写这封信的前一年发生了饥荒,人们用尽了一切资源,教会陷于困境。保禄发起捐款,其目的也在使外邦人归化的教会与犹太人组成的慈母教会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保禄宗徒在推行他的建议所说的一番劝勉的话,显示出他的精明和灵巧。他一开始便称赞格林多人:“你们在一切事上,在信德、语言、知识和各种热情上,并在我们所交于你们的爱情上,超群出众。”因为他们在各方面都优越,在这慷慨的工作上也必会出类拔萃的。
而後保禄使格林多人记起基督的榜样:“你们知道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恩赐:他本是富有的,为了你们却成了贫困,好使你们因着他的贫困而成为富有的。”耶稣是富有的;由于是天主子,他拥有一切财富;但为了我们他变成贫穷的,也就是说取了奴仆的形体(参阅斐2:7),来使自己成为卑下贫穷的;这一切是为了使我们通过他的贫穷而成为富有。
如果我们想获得基督的财富,就需要跟随他走上贫穷的道路。这财富我们无法立即或自动地得到,而是需要跟随基督所标示的,那看来似乎是矛盾的贫穷之路,此乃真正的爱德的条件,藉以成为他那神圣、丰盛的灵性的富有者。
而後保禄给格林多信友一些十分公允的建议:“这不是说要使别人轻松,叫你们为难,而是说要出于均匀:在现今的时候,你们的富裕弥补了他们的缺乏,好使他们的富裕也弥补你们的缺乏。”就这样建立起一种交换,一种 物质的和精神的 财产的分配;于是一个弟兄间的真正共融得以实现,大家在爱德中成长茁壮。
为了支持他的论述,保禄引用了出谷纪中有关玛纳的一段话:“那多收的(许多玛纳),也没有剩馀,那少收的,也没有缺少 ”。天主要一种平均;他不要富者有多馀,而贫者一无所有。他要我们分享我们所拥有的,好愈来愈圆满的生活在他的爱中。
我们也接纳保禄的这个教导,因为他补充了今天福音给我们的对信德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