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24- 05- 2004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东南亚通讯

这次的东南亚通讯报导的消息如下:

--中国教友利用五月初黄金周长假期朝圣及福传
--中国天主教药店"惠泽堂"开业,通过救治他人荣主益人
--台湾天主教辅仁大学和平中心举办研讨会,学者呼吁废除死刑
--越南四名少数民族基督信徒被判处叁年徒刑
--巴基斯坦教会要求政府积极灭贫
--印度东部教会与社会各界合力对抗少年罪行
--她暖和的臂弯 是早产儿的天堂 (台湾教友生活周刊记者张耀懋专访)
*******

中国教友利用五月初黄金周长假期朝圣及福传
(天亚社中国上海讯)中国大陆的「公开」及「地下」教会的教友,利用五一黄金周的长假期到上海近郊的佘山圣母大殿朝圣,又藉此向旅游人士介绍天主教信仰。

五月一日劳动节是俗称黄金周的一星期假期的首天,数以千计教友及旅客到佘山圣母大殿朝圣。

由於圣母朝圣地邻近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经常顺道到朝圣地观光,教会人员预期有许多游客到来,故在按通往中山圣母进教之佑堂及山顶圣母大殿的路旁,放置壁报板介绍朝圣的意义及天主教会。

一位王姓游客对天亚社说,她从没进过天主教堂。她看过圣堂的介绍後说:「这是一座宏伟的教堂,我好奇来看看。」她续说,经过这次参观,她有兴趣认识天主教。

在中山圣堂外一个临时柜台,毗邻佘山修院的修生为游客解释天主教信仰及《圣经》。

在柜台附近约有五十名好奇的游客围着另外叁位修生,修生以扬声器咏唱圣歌,并邀请教友及旁观者参阅写在海报上的曲词一同颂唱。

在苦路上和圣叁亭前,公开及地下教会的教友,分别一批一批拜苦路及诵念玫瑰经。

然而,地下教友一般拒绝在圣堂内参与弥撒。其中一人说:「圣堂是属於爱国会的。」一位地下神父对天亚社说,他 会在圣堂内祈祷,不会也不能在里面开弥撒。

上海教区公开教会一位神父对天亚社说,许多地下教友在圣像前祈祷好几个小时,这样的长假期是跟他们碰面的好机会。他就曾与一些地下修女接触,表明愿意提供协助。

然而,由於朝圣者及旅客涌现,摊贩也趁机在路旁售卖小食及礼品,造成不少垃圾乱丢,大大影响朝圣地的景观及庄严。此外,多处也有公安站岗。

与此同时,在上海市区的徐家汇主教座堂,受过训练的教友义工分批带领游客参观圣堂,介绍圣堂的建 、圣像的意义及标志。他们每周末都提供同样的服务。

解说员蔡保禄对天亚社说,他们有六、七名义工在当天负责讲解活动。他估计每年约叁分之一的游客会参加教理班,最终约二百人领洗。他本人就是这样於去年领洗。

自二零零零年政府订立五月一日连续七天假期後,许多人都利用此机会到国内外旅游。

由於五月是圣母月,许多教友都利用假期到各个圣母朝圣地朝圣。他们在十月一日国庆长假期也会进行玫瑰月朝圣。

据政府资料显示,二零零二年有逾八千七百万人在国内旅游,而去年则因「沙士」(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扩散,旅游活动也停顿。

据估计,今年五月首十天约有二万人到佘山朝圣,整个月预期约有四万人次到来。

中国天主教药店"惠泽堂"开业,通过救治他人荣主益人
(信仰社天津讯)天津市静海县管铺头村的首家天主教药店"惠泽堂"於日前正式开业了,地方当局和当地天主教会的负责人出席了开业典礼。此举,是天津教区修会仁爱修女会准备在教区全面展开的系列天主教医疗保健事业的开端,旨在通过救治他人,荣主益人。

修会王美丽副院长在开业典礼上发表讲话介绍说:"药店开业仅仅是第一步,在修院全体姐妹的共同努力下,力争早日建成我们自己的医院和养老院。"仁爱修女会为了履行服务於贫病的宗旨,培养了许多具有丰富医疗经验的修女,并坚持为教内外的孤寡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当地的普通?姓将首家天主教药店,视为是彰显活跃在福传与推动人文发展事业中的天主教会之爱的具体体现。

台湾天主教辅仁大学和平中心举办研讨会,学者呼吁废除死刑
(天亚社台北讯)在一个天主教机构主办的研讨会上,多位学者均支持台湾废除死刑。

是次「废除死刑策略及法律文化」国际研讨会由台北天主教辅仁大学若望保禄二世和平中心及台湾刑事法学会主办,「替代死刑推动联盟」协办,五月十五日在辅仁大学举行,约有叁十多名台湾和海外学者及人权活跃人士出席。

替代死刑推动联盟於去年十二月成立,由十六个非政府组织及多个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团体组成,当中包括若望保禄二世和平中心。

辅仁大学副校长吴秉恩致辞时说,废除死刑是一个文明国家的表现,政府应该积极推动。

台湾国立中正大学法律系助理教授卢映洁表示,她质疑台湾民众普遍支持死刑是政府对被害人保护及补偿不足所致。

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李佳玟指出,死刑等同国家杀人。虽然社会普遍认为死刑可以维持及恢复社会秩序,但不少研究显示执行死刑未能阻吓犯罪,而且对於被害人而言,很多时死刑是要满足他们的报复心态。

他认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报复心态解决不了社会问题,政府应该提升国民的道德心态才对。

同是法律系副教授的若望保禄二世和平中心主任吴志光表示,在台湾,从被判死刑到执行的时间非常短,死囚难以提出申诉,对他们是不公平。

他强调,基於生命权,审判制度必须公平,以免错杀无辜,任何被判死刑者都有权请求赦免,而一旦他们提出要求,便应马上暂停执行死刑。

他续说,虽然废除死刑是一条漫长的路,但还是要继续坚持下去。

参与研讨会的辅仁大学宗教系讲师对天亚社说,将罪犯处死并不能弥补被害人或其家属的伤痛,所以她看不到死刑的真正价值,并认为死刑是没有必要。

据政府二零零二年的调查指出,百分之七十七的人民不同意废除死刑,但 有百分之四十二点五不同意以终身监禁来替代死刑。

在二零零零年四月底,当时候任总统的陈水扁回应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和海外的呼吁,曾表示支持废除死刑,并认同这是国际趋势。

教宗在一九九八年的圣诞日文告中,呼吁全球废除死刑。

不过,吴志光在去年十二月对天亚社表示,政府一直没有实际行动,陈水扁关注其他政治议题多於废除死刑。

法务部统计数字显示,二零零零年台湾执行了十七宗死刑,远较九零年的七十八宗为少。

越南四名少数民族基督信徒被判处叁年徒刑
(亚洲新闻讯)越南山区河江省的四名基督信徒,因在私人住宅中组织和举行宗教活动,被法庭指控犯有"扰乱公共秩序罪"。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自由之家",报导了这一消息。今年叁月,四名基督信徒分别被判处了两年至叁年不等的徒刑。目前,他们被关押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监狱中。他们所在的河江省,是最近一段时间中,越南政府打击基督信仰团体的"战场"。

四月十六日,"自由之家"敦促河内政府立即释放因宗教原因被捕的十名少数民族基督信徒。他们全部是在二OO叁年十一月和十二月期间遭到逮捕的,上述提到的四名基督信徒,也在十人之内。"宗教自由中心"获得了一份指控这些基督信徒的文件,揭示了当地基督信仰团体坚持举行主日宗教活动,大约六十多人参与了活动。

被捕基督信徒给亲属的信中,揭露了他们被关押监狱的艰苦条件,并要求亲人帮助他们,特别是为了他们的子女的未来,他们渴望得到援助和支持。"宗教自由中心"通过有关渠道,获得了叁封基督信徒的信。信中描述了越语圣经、电脑、许多个人用品和现款被收缴的情况。此外,信中还写道:"我们遭到了威胁,如果不放弃基督信仰,就要受到罚款。"

迫於国际社会的压力,长期以来,越南当局极力避免在进行宗教镇压时,矛头直指基督信仰,而只是采用"违法宗教"的说法。事实上,越南政府只承认一九五四年以前的基督信徒。

宗教自由中心"指出,上个月莱州军事当局甚至向基督信徒注射毒药,迫使他们在背教的声明上签字(亚洲新闻揭露和报导了这一消息)。去年十一月,中心还报导了同一少数民族宗教领袖被押往南部的消息。他的案件原定於四月二十八日开庭,但是,对他的指控始终未予公布。

中心主任尼娜·谢尔指出,越南少数民族基督信徒遭到的迫害"被世人遗忘了。他们生活在山区,只讲方言,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联系"。"他们是双重的受害者,信仰和民族性质的双重受害者。在越南政府向观察员和旅游者所展示的友好正常态度的背後,却隐藏着十分悲惨的境况"。

印度东部教会与社会各界合力对抗少年罪行
(天亚社印度贝蒂亚讯)东部比哈尔邦的犯罪集团利用少年犯免受刑责的法律漏洞,诱使他们参与谋杀及其他严重罪行。一位耶稣会学校校长还在一名学生身上寻回两支上弹手枪。

位於新德里东面约一千公里贝蒂亚市的基督君王中学校长方济各.帕利帕兰比尔(Francis Palliparambil)神父坦言:「竟然有学生携械,实在惊讶。」

他对天亚社说,这宗惊人的少年携械案件在在显示「青少年刑事罪行犹如宗教狂热,正逐渐扩张起来」,这个威胁将危及整个社会。

比哈尔邦的警员表示,由於警方很少注意儿童,所以拐子、军火贩子及职业杀手经常利用他们协助作奸犯科。

邦内高级警务人员马苏姆.阿 .卡兹米(Masum Ali Kazmi)表示,虽然近十年才出现儿童刑事案件,但问题已渗透整个社会。他说,有十万名正在念初中或高中的学童「落入犯罪集团的圈套内」,占约二百万名十二至十九岁学生当中的百分之五。

法院有五万多名男青少年等候刑事起诉,当中二千名正囚禁於青少年拘留所内,控罪包括持有违禁枪械、绑架及谋杀。

念第八班的拉维.潘迪(Ravi Pandey)一个月前协助拐子掳走邻居六岁孩童,现囚禁在市内青少年拘留所。他对记者说,一些成人给他一个手提电话和一些名贵礼品,并带他到当地最有名的餐馆,饵诱他犯案。为了答谢他们,潘迪便依从他们的指示,以巧克力引诱小童离家,由拐子把他藏在一处秘密地点。他父母付过五十万卢比(一万一千美元)赎金後,小童获释,但认出潘迪曾参与绑架行动。

卡兹米表示,歹徒以及毛派组织均视青少年为「协助他们犯法的最佳实验品」,因为即使他们给警方逮捕了,亦较容易摆脱重刑。此外,歹徒亦看准老人及家长对青年人不怀戒心,所以常常利用青少年协助拐带儿童。

身兼律师的耶稣会乔伊.卡拉扬普拉(Joy Karayampuram)神父表示,十年前罪犯还会惧怕上天的惩罚,认为孩童是神圣不可侵犯,不会伤害他们,但现在已不再这样了。

社会学教授普拉巴.潘迪(Prabha Pandey)指贫困和失业令该区犯罪模式改变,传媒所鼓吹的消费文化亦责无旁贷。这位曾研究儿童罪犯家庭生活的印度教女教授同时指出;对这些小童来说,实际上等於没有父母。他们缺乏父母的管教和照顾,便很容易堕入歹徒或消费主义的陷阱 。

耶稣会教育家老楞佐.帕斯卡尔(Lawrence Paschal)神父亦表示,基督君王学校学生携械案件中涉案的学童完全没有父母看顾。他研究这宗少年案件时发现,该名男童家境富裕,本与双亲住在偏远村庄,为方便上学,男童便搬进镇内,与亲戚同住。但亲戚却没有时间看管他,最後便给军火贩子网罗了。

在最近一次家长聚会中,他详细谈论了这宗案件,并重申家长的管教对孩子是十分重要。

耶稣会若瑟.卡里耶卡特(Jose Kariakatt)神父则指出全球化使走私集团容易把小型武器偷运到低发展国家。由於学生的书包和腰带容易收藏武器,男童便给利用来运送军火。

卡兹米承认,由於比哈尔邦邻近孟加拉及目前发生武装暴乱的尼泊尔,那里已沦为一个主要军火走私中心。他引述警方说,运往比哈尔邦的违禁军火总额可能较一些小国所拥有的还要多。他表示:「这个穷邦八千二百万人口中,四成陷於赤贫,这情况对我们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巴基斯坦教会要求政府积极灭贫
(天亚社巴基斯坦木尔坦讯)巴基斯坦的基督徒和伊斯兰教徒促请政府结束国内一切「奴隶制度」,及关注砖窑和农业工人的苦况。

该国修会会长联会正义和平委员会於五月八日举办「贫穷与奴隶」研讨会,在首都伊斯兰堡以西一百五十公里的白沙瓦举行。委员会将今年定为「反奴隶制」年。

约二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基督徒和伊斯兰教徒参与研讨会,其中不少是神父和修会会士。

主办者向天亚社说,他们选择在阿富汗边境白沙瓦举行研讨会,希望更多人关注边境地区人民对债务奴隶问题。调查显示,当地的巴国人和阿富汗难民都因欠债而被逼於制砖厂工作。

教会二零零二年的研究报告形容,债务束缚是一种新的奴隶制度,限制了工人选择工作类别和地点的自由,有时工人甚至因欠债而被贩卖。

与会人士要求政府为不受劳工法例保障的砖窑和农业工人提出可接受的最低工资,他们指出,整个家庭单靠一份有限的薪金维持生计,「有违所有人类价值」。

他们亦要求政府实施强制性砖窑注册制度。很多窑主都没有为其砖窑注册。据研讨会的资料,劳工部职员要花上多年时间才能成功检控没有注册的窑主,最高罚款为二千卢比。

与会者议决反对奴隶制度。委员会职员指出,他们将於九月向劳工部长呈交请愿信。

委员会主席诺 斯.纳瓦卜(Norris Nawab)修女在会上指出,在二百万工人当中,很多受债务缠身,政府有责任满足砖窑工人的基本需要,改善他们的生活。

她促请政府检视窑主向工人提供的借款,对於触犯法例及欺压工人的窑主都应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白沙瓦劳工部主任扎胡尔.艾哈迈德(Zahoor Ahmed) 於巴国砖窑工人增加,他们的界别应称为「工业」,此举有助解决问题。但他称,这方案受到反对者强力游说否决。

伊斯兰教徒拉克沙达.贾贝恩(Rakshanda Jabeen)是妇女基金会白沙瓦地区主任。她说,砖窑女工需要面对危险的工作环境,不但在经济上受到歧视,也受到性骚扰,故她促请政府立即处理这问题。

正义和平委员会执行干事亚尔伯.尤汉纳(Albert Youhanna)神父指出,巴国四成人口活於贫穷线下,自杀率高企,政府应修改政策,确保消灭贫穷。

她暖和的臂弯 是早产儿的天堂 (台湾教友生活周刊记者张耀懋专访)

在严肃的外表下,她有着一颗最柔软的心,别人放弃救治的巴掌仙子,她却努力地从鬼门关前抢回来,还为他们打毛衣、织帽子;在她心中,每一个生命都是神圣的,没有人应该被放弃。

二十八岁时,她第一次坐飞机,就要飞向一个在地图上都不容易找到的小岛。因为父母均已高龄,担心给高龄七十几岁的父母添困扰,她只得强忍莫名的忐忑,带着些许的恐惧飞向这不明的国度。就这样,终身未嫁的云林虎尾若瑟医院的方秀仁女士,她用爱和牺牲与台湾结 叁十七年。

改造保温箱 一次可睡四个小宝宝

由於生於天主教家庭的缘故,方秀仁女士说,她在廿一岁时就立定志向终生不婚,要服务人群,就如同许多人在成人时下定决心般,在进大学时就决定终生志向。「其实我本来的第一志愿是要前往南非、奈及利亚等更落後的地区,但是,签证一直出问题,无法成行。」方秀仁比手画脚地似在桌面画着地图说,那时她已在法国的教会中心受训一段时间了,早就按捺不住年轻人赴海外奉献的心。因此,当主教来问她,要不要到台湾的一家小医院服务时,她想都不想地一口答应下来。回寝室後,才赶紧翻出地图,费了一番功夫找这个叫做「台湾」的小岛,当然她将前往的虎尾,根本就找不到!

为了融入台湾民众生活及有良好沟通,抵台後,她特别留在台北学中文,之後才到虎尾若瑟医院报到。「她一来就像超人般地,十八般武艺都要会。」与她在护理部打拼了许多年,现在又和方秀仁调至院牧部的郑秀绵与方秀仁兴奋指着一张黑白照片中的早产儿保温箱佩服地说,这可是六○年代最先进的设备,又贵又少,根本不敷所需。保温箱不够多,方秀仁动手稍稍调整一下,分成上、下 ,最多纪录一个保温箱可睡四个小婴儿。旧式保温箱设计不良,护士伸手进箱中哺 宝宝时,冷风也从洞口灌进去,为免小宝宝受冻,方秀仁找了几个铁制饼乾盒盖子,请人在铁皮盖上钻了一个刚好手臂可以伸进的洞套在保温箱开口上,使护理人员伸手进保温箱工作时,早产儿还是可以保暖。保温箱内温度不够,她就装了两个灯泡保温,并以自制的塑胶管提供早产儿氧气。

尊重生命 为新生或死去的孩子整理仪容

方秀仁对医疗工作的热爱,来自於她对人的尊重与关怀。「还有什麽地方,比医院更能感受与观察到人性的温暖!」方秀仁说,台湾的农村社会虽然保守含蓄,男尊女卑,但是,在病榻、产台前,还是可以看到不少先生用粗黑的手掌握着毛巾,被太阳晒得发亮的脸庞贴近太太的脸,轻声安慰,温柔地替太太擦汗、洗脸,这就是人性的温暖。方秀仁细腻的观察也投射在她的护理工作上。看着若瑟医院婴儿室「仪容整齐」的新生儿,若瑟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蔡玉纯还记得,方秀仁十分严格的要求产科护士为刚出生的婴儿梳头发。因为,方秀仁认为即使是刚出生的小宝宝也需要受尊重,若打理好新生儿的仪容再抱给妈妈,妈妈的感觉一定格外欣慰。

她还记得有一次一个九岁小女孩出车祸住院,经医疗人员全力抢救後仍不幸去世,母亲不舍地泣诉,小女孩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当小天使。当天晚上,方秀仁和护理部的热心同事私下张罗花环、漂亮新衣,在最後帮助其整理仪容时,方秀仁坚持以温水擦拭小女童冰冷的身体,「不管怎样的生命都是生命!」方秀仁对人性尊严的尊重让蔡玉纯铭感在心。虽然小女孩可能已经感受不到,但当妈妈到医院看到卧躺在鲜花环绕中的小女儿,她抱着小女童温暖的遗体既感动又感激,这小女童也有如小天使般,在家人、医护人员的围绕、祝福下安祥地离开医院。

救回九百公克的巴掌仙子 声名大噪

「其实我的喜乐、收获更大!」方秀仁说,她在虎尾没多久,有一天一个廿、卅岁的年轻人站在婴儿室外,手里提着一个包裹。年轻人求助的眼神,让护士好奇地前往探视。结果里面就躺着一个小婴儿,若不是哭声,大概没有人知道这小婴儿还有生命。「在那个年代,这样体重的早产儿大概只能被放弃了!」方秀仁就是硬着头皮接下来,「因为没有一个生命应该被放弃!」拎到磅秤一秤,天啊!只有九百克,那时新的保温箱根本还没有拆封,没有人知怎麽用。方秀仁连说明书也来不及看就赶紧将这巴掌仙子放进保温箱中,不分昼夜,每天探视照顾他。但是,救治这个小小巴掌仙子,方秀仁面临的可能不只是要协助小宝宝和死神拔河,在那个一块钱可以买一斤蛋的时代,家有早产儿住保温箱,无异是要全家勒紧裤带,卖田卖地来援救这个可能没有明天的生命,於是这早产儿的阿嬷叁不五时地到医院来,要将小宝宝带回去「养」。方秀仁闻讯後除了积极找天主教会财务支援,尽量减轻早产儿家中的负担外,还要「力战」早产儿的家属,每当阿嬷来医院要孩子时,方秀仁便将阿嬷带进婴儿室,牵着她的手感受小婴儿的呼吸与体温,就这样慢慢地化解来自家属的疑虑,将这孩子从鬼门关救回来。十八年後,这男孩回到医院找她,方秀仁高兴极了,「量量他的一个脚指,都比他当初留下的脚印还大!」

救活了这个超小巴掌仙子,也让若瑟威名远播,既不必花很多钱,医护人员有爱心又细心。「原来巴掌仙子也可以养大的!」口碑一传出去,早产儿纷涌而至,若瑟俨然成了嘉云区早产儿疗育中心。虽然资源有限,不过,方秀仁几乎照单全收,让全院忙得透不过气来。

对护士管理严格 对病患却万般体贴

虽然现在的方秀仁每天都笑咪咪的,很难想像,方秀仁年轻担任护理部主任的「悍」。护理长纪碧云回忆,方秀仁对护士的管理严格,对病患、婴儿照料稍有疏失,即毫不留情指着同仁鼻子破口大骂,让许多新进的护士萌生去意。不过,再看到方秀仁女士的宿舍总是亮着昏黄灯光,细心为家贫的早产儿打毛线衣和帽子的爱心,许多人又打消辞意留下来一同照顾病患。「因为,生命是不能马虎的!」方秀仁说,其实若瑟是个团体合作很强大的大家庭。除了马福龙医师、叶秀珍医师外,还有许多同仁共同打拼,她尤其怀念甫因癌症过世的前护理部主任周素贞,由於她与方秀仁的刚柔并济的密切配合及大家的包容,才能让若瑟发挥最大的战力。

从「方小姐」、「方姐姐」、「方阿姨」到现在「方阿嬷」,已拿到居留证的方秀仁说,「我早已是个台湾人了!」来了台湾多年,早期因经济问题,不能常常回比利时,连打通电话都很难。「我月薪九百元,一通叁分钟的国际越洋电话就要五百元,耗掉半个月的薪水。」因此,连父亲过世时,她也无法随侍在侧。幸好双亲体会她,也支持她的奉献精神,生前就安慰她说:「我们会在天堂见面!」在她第一次返乡後准备回台时,在机场看着前来送行的年迈母亲时,她真是舍不得离开,只是妈妈很慈祥地拍拍她的肩膀说:「你很高兴的回台湾,我才很快乐!」她才放心的返台。双亲既鼓励又赞许她在台湾这块土地的奉献,让她更义无反顾。前一阵她回比利时省亲时,家乡人看到她,兴奋地向她招手,「 回来了!」回虎尾时,楼下修皮鞋的老师父一见到她,又亲切地向她打招呼说,「 回来了!」现在的方秀仁说,对於这一段若瑟情缘,让她比别人幸福。现在她有两个家乡,台湾与比利时都是爱她、她也爱的家乡。

小档案

方秀仁,比利时籍,现年六十六岁。比利时ST.NORBERTUSINSTTUUT DUFFEL护理系毕业。自小生於天主教家庭,在家排行老麽。大学毕业後立志至偏远地区服务,後因缘际会至云林县的虎尾若瑟医院服务至今叁十七个年头。历任护理部副主任、主任、院牧部人员等职。她的宗教信仰让她特别重视生命的价值观,即使面对往生者,还是以庄严的态度护理每一位往生者的遗体。虽然在资源贫乏的云林农业县,但是,她常发挥护理人员特有的巧思改造各种医疗器材,打造云嘉地区早产儿的庇护天堂。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