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05- 07- 2004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东南亚通讯

--亚洲基督徒艺术家探讨宗教艺术融入社会文化背景
--中国华东宁波教区贺近民主教安息主怀,终年八十七
--中国天主教全国代表大会将於七月上旬举行
--香港天主教徒参与七一回归五十万人游行要求更多民主
--香港陈日君主教七一回归游行前会见驻港大陆官员
--宗教与健康研讨会 学者称当以灵性为中心
--越南国营印刷厂为全国教友出版首本《天主教手册》
--越南限制宗教自由法案获得通过
--斯里兰卡 天主会和新教团体主教联合向禁止改变宗教信仰、侵犯意识形态自由的法律说不
--2004 年七月 生活圣言
******

东南亚通讯

亚洲基督徒艺术家探讨宗教艺术融入社会文化背景
【天亚社印尼日惹讯】亚洲基督徒艺术家及神学家,在印尼探索宗教艺术融入社会文化背景的需要。亚洲基督徒艺术协会周年大会於六月九至十二日假爪哇中部日惹召开,与会者六十人,以一个由二十位参加者一起绘画的活动开始。

来自中国、印度、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及斯 兰卡的艺术家,就一位菲国基督教徒艺术家暨评论家以马内利.加里拜(Emmanuel Garibay)的个人展览展开讨论。

六月十二日,协会委员会主席茹多.普尔沃维达多(Judo Poerwowidagdo)对天亚社说,选取他的作品展览,旨在反思菲国天主教会与基督教会的艺术。

大会在日惹的基督教圣言使者大学举行。曾任该大学校长的普尔沃维达多说:「加里拜的作品批判了菲律宾及世界各地不公义的社会政治处境。」

耶稣会士穆吉.苏特 斯诺(Mudji Sutrisno)神父在研讨会中指出,多个世纪以来的艺术家均致力把神学观点,透过不同的艺术,适当地融入他们的时空之中。

这位在雅加达耶稣会哲学院任教的学者认为,在当前全球化年代,基督徒艺术家应当敢於承担艰?任务,发挥创造力,制作本土处境色形的作品,有助广扬基督徒精神。

他在名为「印尼社会宗教背景下的亚洲基督徒艺术」研讨会上说,画家及其他艺术家「需不断寻求新的符徵图象来抗议不合理的社会政治处境,或批评当权者的过错。」他指出,好些非洲、中国及拉丁美洲的文化作品,以十字架符号呈现民众遭受压逼的社会处境,人民愈是受苦,便愈多艺术家表达十字架的痛苦。

他深信,艺术能促进宗教、国家、及人类相互间的对话。像印尼这个饱受多方面冲击的国家,艺术与民间社会运动能跨越宗教,团结各方人士。他举例说:「伊斯兰教徒画家可绘画耶稣及其资讯,基督徒画家可绘画阿拉伯书法,而无须成为伊斯兰教徒或基督徒;他们亦可绘画或雕塑释迦牟尼与印度教的神 ,而无须转信佛教或印度教。」

加里拜表示,很多东方人均视基督信仰为西化工具;菲律宾教堂的艺术,证明西方基督信仰将人民屈从於殖民政权之下。他举例:「耶稣、玛利亚、宗徒及圣人都绘画为白人,经过四百多年的制约,除了白人外,菲律宾基督徒无法接受其他天主的形象。」

他还指教会领袖阻碍宗教艺术融入本土背景,使它难以展现真正信仰。他质疑:「究竟教会宁愿维持帝国主义王国,抑或想真正传播耶稣基督福音?」菲律宾是亚洲首个天主教国家,「但基督信仰未成为人民真正信仰及灵修,皆因教会无视艺术家呈现灵性的创造力, 指定他们临摹十六世纪的西方艺术作品。」加里拜作品则包含了当代与菲律宾本土的元素。

其中一幅画《厄玛乌》,九七年作品:门徒碰见了复活过来并以游人现身的耶稣,画中叁名菲律宾男子在棕榈酒店围桌而坐,听着一名菲律宾女子说笑话,边喝酒大笑。

基督教神学家以马内利.辛吉(Emmanuel Singgih)牧师评论加里拜作品时,同意大部分亚洲人都认定耶稣西方人的形象。他评论《厄玛乌》说:「复活意义在於百姓眼 见到耶稣,包括那平凡的菲律宾贫困女子,但故事令人开怀大笑,这女子堪称『後复活节』的写照。」

至於作品《教堂》,绘画十字架上的酷刑但没有展现耶稣的容貌,同样在菲律宾现实处境下,描写遇上神的经历。辛吉牧师认为:「这幅画的寓意,人 要努力奋斗便能体验神性。」他指加里拜作品应用了後殖民美学,部分以有趣及异化的笔触,中和了画作带来的冲击。

另一幅二千年画作《平庸》,描画一位戴上鳄鱼形状主教冠的秃头白人主教,跪在十字架前。辛吉牧师认为画作似乎是说「向鳄鱼祷告,然後成为鳄鱼的猎物。」

参加者翁东.巴苏基(Untung Basuki)同意他的看法,并提醒艺术家勿陷入狭隘的基督信仰观点,「除了基督宗教的主题外,我希望艺术家还可以制作多元和跨宗教的题材,这样艺术便能把所有人团结起来。」

亚洲基督徒艺术协会於一九七八年於印尼 成立,总部设在日本京都,九八年迁往印尼日惹。协会有五百名成员,来自亚洲、美洲和欧洲,包括艺术家、艺术爱好人士、收藏家及艺术馆长。协会出版一本季刊《图像》。

雕塑家依纳爵.哈德吉托(Ignatius Gardjito)对天亚社说,成为协会成员,「我的作品能更广泛地刊载、与外国艺术家作有更多交流,并能就神学议题有积极互动的参与。」

据主席普尔沃维达多说,协会为艺术家及神学家提供聚首机会,「藉此互相启迪和激励,致力培训年轻基督徒艺术家,深化神学论理中的基督主题,以便更熟悉亚洲灵修生活。」

中国华东宁波教区贺近民主教安息主怀,终年八十七
【天亚社香港讯】华东浙江省宁波教区自八零年恢复以来首位主教最近去世,他生前致力以梵二精神领导教区。

宁波教区贺近民主教经过两年与肝癌搏斗後,於五月四日去世,终年八十七岁。他的丧礼於五月七日举行,由其继任人胡贤德助理主教主持。

六十九岁的胡贤德主教於六月廿八日对天亚社说,尽管贺主教年纪大,又在解放前接受司铎培育,但他的思想十分跟上时代,热心按梵二大公会议精神领导教区。

贺主教於一九四四年晋铎,五八至七七年被劳改,九叁年返回宁波,在教堂恢复教会工作,後来成为教区长至二零零零年晋牧。

胡主教赞扬贺主教支持教友福传,在教区内深受敬重。

两位主教是於二零零零年五月十四日一同在宁波主教座堂晋牧,是当年一月六日五位主教在没有教宗认可下备受争议晋牧之後,首次有主教在大陆祝圣。

胡主教说,当地教会坚持信仰完整,当地政府也尊重天主教会,没有加以干涉,而教区内神父、修女、教友都十分团结。

他说,教区重视《圣经》,并成立教友读经小组,过去四年举办过叁次福传大会,鼓励信众参与福传,教友的福传意识也大大提高。

他续说,教区所有十叁位神父都是年青有活力,令教区稳步发展,教友人数以每年百分之叁增加。他说:「虽然我们的增长不及基督教快,但是大家都很齐心,希望教区能稳步发展。」

据胡主教说,宁波教区有二万五千教友,是八零年教会刚恢复时的两倍。

胡贤德主教於五零至五八年在宁波和上海修院接受培育,但五八至六五年被送往劳改。他在七八年平反後当农民,後来入读上海佘山修院,成为第一批修生和毕业生,於八五年毕业同年晋铎。

中国天主教全国代表大会将於七月上旬举行
【天亚社香港讯】即将举行的天主教全国代表大会,将会对两个政府认可的全国天主教组织的章程进行修改及选举新一届领导人。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柏年於六月廿八日对天亚社说,「中国天主教第七届代表会议」将於七月七至九日在北京一间宾馆举行。

他说:「目前还有很多筹备工作,包括爱国会和主教团的修章事宜。」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和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的章程,同在九二年的代表会议颁布,并在九八年的会议中作过修改。中国天主教代表大会原定每五年举行一次,按爱国会和主教团(一会一团)的章程,分别列明属一会一团的最高权力机构。

刘柏年说,今届会议原定去年初举行,但因当时国内爆发沙士病而延期至今。

他预计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约叁百人出席会议,当中有主教、神父、修女、教友。如往届一样,政府官员也会列席。

九八年的会议选出爱国会及主教团各十二和十五位名誉主席、主席、副主席、常委和秘书长,九二年一届分别选出十六和二十位。

八十七岁的四川省宜宾教区陈适中主教对天亚社说,今次会议最重要是要选出新的领导人,他说:「我们需要多些年青主教带领中国教会。」

不过,一年青主教对天亚社说,相信核心的领导层不会有大改变,年青的一辈 会担当辅助角色。

另一位年青主教、四十二岁广西南宁教区的谭燕全主教,相信会议会容许年纪大的主教继续领导一会一团。他认为教会目前的重要工作是培育神父、修女和教友。

为准备今次大会,二十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六十位爱国会及教务委员会秘书长及负责人,於四月廿四至廿五日在湖南省长沙举行会议,审议了拟提交第七届代表会议的工作报告草案和一会一团章程修改草案。

据一些参加者说,有主教在会上提出若限制主教团和爱国会主席及秘书长年龄在八十和七十岁以下会有困难,因为一些年青神父的素质并没达到应有的水平。

有出席会议的河北省唐山教区刘景和主教对天亚社说,年届八十的核心教会领袖应该让位给年青一辈。他认为会议应探讨神父的灵修和修女会的管理问题,另外如何鼓励教友参与福传也十分重要。

另外,叁十七位来自廿叁个教区的一会一团主教和领导人於五月十八、十九日在福建武夷山召开另一个准备会议,同样审议会议工作报告和一会一团的章程修改草案。

工作报告突出了自九八年以来在培育神父、修女和教友、礼仪改革、出版工作、改善修院教育的成果,也谈到要坚持教会独立民主办教,教会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和发展社会福利工作事宜。

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王作安、中共中央统战部二局蒋坚永副局长及一些省政府官员也有出席会议并致辞。

七月的第七届全国会议其实是爱国会和主教团第五次联合大会,之前曾在八零、八六、九二和九八年举行,而首两次会议是在五七和六二年举行的爱国会会议。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於五七年成立,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则於八零年成立。

香港天主教徒参与七一回归五十万人游行要求更多民主
【天亚社香港讯】数十万市民於七月一日香港回归七周年上街游行争取更多民主,另有万多名基督徒在游行前参加祈祷会。

在这全年最热的一天,游行民众亦透过舞蹈、唱歌、喊口号要求改善民生。游行主要抗议北京否决香港於二零零七年普选行政长官及二零零八年立法会全面直接选举。

主办单位「民间人权阵线」统计有五十叁万人参加游行,但警方估计 有二十万人。

游行前,香港教区陈日君主教向参与祈祷会的一万五千名天主教及基督教徒说,中央政府在香港人未有机会讨论之前便否决普选,基督徒想向北京表达香港人经历的「痛苦」及对「公义」的诉求。

他说,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挑拨离间,令中央政府误会民主诉求的真正意义,故香港人被指「不爱国,搞独立」。他发言时手持一枝象徵香港希望与和平的橄榄枝。

由於天气酷热,有些教友没有参与游行,选择到位於游行路线的天主教基督君王小堂及基督教循道卫理教会香港堂祈祷。当天逾五百名游行人士在烈日下感到不适,需要接受治疗。

民间人权阵线发言人孔令瑜向天亚社表示,游行的目的是要求「还政於民」,但有北京官员及亲北京人士把它解释为要求香港独立。孔令瑜是香港教区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职员,她解释口号要求香港有普选。民间人权阵线是由四十个包括天主教团体等组成的联盟。

正义和平委员会执行秘书陈丽娜向天亚社说:「作为基督徒,我们会继续坚持争取良好政治制度的理想及原则。」

本身是天主教徒的立法会议员李柱铭在游行中向天亚社说,虽然中央政府已否决二零零七年及二零零八年普选,仍然值得为「希望将来争取普选」而参加游行。

教友徐柏涛说,他参加这次游行是为继续争取零七、零八年的普选及更多民主。他希望政府会在制定及施行政策前加强谘询市民的意见。

圣德肋撒堂教友孙宝如在祈祷会向天亚社说,她希望尽早实现普选。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於四月廿六日於北京解释《基本法》,突然宣布香港二零零七年的行政长官选举及二零零八的立法会不能全民普选。当时香港政府正在收集有关政制改革的意见,民主派人士、不少学者及教会团体要求「一人一票」普选。

参与游行的李姓教友向天亚社说,教会应为支持民主而感到骄傲,使别人知道教会是社会的一分子。蔡姓教友说,游行不单为回应陈主教的呼吁,而是想表达对政府施政的不满。

多位受访者向天亚社指出,自九七年香港回归後,政府未能改善市民生活的质素,特别是穷人及有需要的人士的生活。

任教於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主任的教友关信基比较两年的七一游行说,今年的游行「更为复杂」,因为去年的游行没有指向中央政府,但今年的诉求集中反对人大解释基本法。

任教於浸会大学的天主教学者丁伟说,两次游行的共通点是对本地政府施政不满,「除非本港政府改善施政,否则将会有更多类似游行示威。」他续说,本港市民担心中央政府过份干预香港事务,七一游行将来有可能成为一种展示香港人民力量的「纪念仪式」。

但中文大学政治及法律教授戴大为(Michael Davis)并不同意。他说,今年的游行是因为本港及中央政府未有听取民主的诉求,有一个清晰的目的。市民关注政府漠视他们对民主及其他公共事务的诉求,这游行正好成为各政党为九月举行的立法会选举拉票的机会。

另一方面,为庆祝回归七周年,驻港解放军於七月一日开放叁个军营供市民参观;有些民间团体及政府机构也举办了文化活动。同日,行政长官董建华向叁百多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士颁授奖章,包括一些於去年协助对抗沙士的人士。

他也表示理解市民对政府的批评,并承诺会改善政府施政。

香港陈日君主教七一回归游行前会见驻港大陆官员
【天亚社香港讯】香港教区陈日君主教表示,虽然驻香港大陆官员邀请他会面交谈,但他不会放弃呼吁天主教徒参加七月一日香港回归七周年的民主抗议。

作风敢言的陈主教於六月廿五日与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中联办)会面後,翌日向天亚社表示会面气氛「坦诚和谐」。陈主教拒绝透露会面内容,但表示曾向官员表达支持教友参与游行表达意见。

他强调,与中联办官员会面没有影响他鼓励教友参与七一游行争取香港民主的诉求。

七十二岁的陈主教在六月廿七日出版的两份教区周报《公教报》和《英文公教报》透过文章呼吁教友参加七一游行。陈主教在文中指出,他没有「煽动」教友游行, 是「鼓励」他们参加。他写道:「游行明明是好事!」,「和平游行是香港人民集体表达意见的一个有效方式,也能消解心里的悲哀和愤怒,在绝望中坚持希望。」

他对香港政府忽视弱势群体和公义,以及中央政府否决给予香港人更大民主感到「悲哀」和「愤怒」。他说:「在这历史的时刻,我们希望以七一的游行唤醒某些人的良心,使大家终於携手合作,按『一国两制』的精神落实《基本法》给港人的权利。」

今年七月一日是香港回归中国七周年纪念。数十万人参加游行,表达民主及其他诉求。

去年同日,五十万人游行反对政府想仓卒通过国家安全条例法案,那是自八九年抗议中国政府镇压北京民主运动後最大的一次示威,引起了香港及中央政府的关注。

由四十个教会团体及非政府组织组成的「民间人权阵线」,今年再次在七月一日举办游行集会,抗议北京否决在二零零七年香港行政长官和二零零八年立法会全民普选。

一如去年,陈主教会在游行前带领由多个天主教及基督教团体合办的祈祷会。有亲北京人士指出,七月一日应该是庆祝回归,不应抗议。但陈主教反驳:「七一游行不是为庆祝,是为抗议!当然是和平的抗议,但也是强烈的抗议!」

陈主教与中联办官员会面,正值民主派人士和北京之间关系缓和,双方表示愿意沟通。

这是陈主教自四月到访上海以来,第二次会见大陆官员。他於四月廿八至叁十日应上海教区金鲁贤主教的邀请,到上海市郊的佘山圣母大殿朝圣。那是他六年来第一次到访大陆。其後陈主教表示这是为未来对话铺路的机会,但强调不会停止批评政府。

五月廿六日,他及其他宗教领袖获邀与到访香港的中共统战部部长刘延东晚宴,但刘延东未有与陈主教交谈。

圣玛加利大堂主任司铎阎德龙神父六月廿八对天亚社说,他会参加祈祷会及与教友一起参加游行。他同意陈主教的看法,认为没有其他渠道可以表达对政府施政的不满。阎神父说:「我们有宗教信仰,上街游行是为表达对政府回归以来施政的不满,并非推翻任何人。」

对於陈主教与中联办官员的会面,他相信这「 是大陆官员的姿态,没有真正意义。」

教友梁伟豪向天亚社表示,认为陈主教与大陆官员的会面对双方沟通没有多大的意义。他说:「中方官员没有了解陈主教对游行的看法。」他表示会参加祈祷会及游行,并清楚参加这示威是要向政府施政表达意见。他认为主教 是鼓励,并没有煽动教友参加游行。

教区关俊棠神父向天亚社说,他提醒教友要弄清楚为什麽参加游行,不要盲从附和。他同意陈主教的看法,认为游行不应与庆祝混为一谈。但他不赞同一些游行人士具攻击和诽谤性的口号或行动,因为那会煽动一些参加者的情绪。

圣十字架堂一名阮姓教友说,虽然他去年有参加游行,但他未决定今年会否参加。他向天亚社指出今年的政治气氛不像去年紧张,可以用较温和的方法政府政策表达意见。他亦担心一些举办游行人士「过於激烈和具诽谤性的言行」会造成影响参加者。

宗教与健康研讨会 学者称当以灵性为中心
(香港公教报讯)心理学者出席「灵性、宗教及全人健康」讲座时,肯定宗教与灵性对全人健康的贡献。

那打素全人健康持续进修学院六月十一日假医院管理局大楼举行「灵性、宗教及全人健康--超越临界状况」学术交流研讨会,吸引大批医护界和医院牧灵人员出席。研讨会邀请了包括佛教、道教和基督新教的宗教人士任顾问,关俊棠神父亦为顾问之一。

研讨会上,辅导心理学教授王戴宝发表「从矜悯为怀到心灵关顾」主讲演讲时表示,去年发生的非典型肺炎,揭示了目前医疗系统以科技和医药为本的不足,亦反映出全人健康需要慈悲和灵性的幅度。

目前在加拿大任教的华人学者王戴宝称,医疗体系需要一个整全的取向,当中包括了生理、心理、实存和灵性的幅度,而医治又以灵性为核心。

王戴宝引用学者弗兰克尔(V.Frankl)的「意义治疗法」(logotherapy)称,人可以在最可怕的处境中找到意义,而在医疗护理专业里,医护人员不得不陪伴病者面对痛苦和死亡这两个实存性的问题。

他说,「慈悲」是医疗牧职的基础,它是与受苦者的团结互助,一如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作为;他又引用卢云神父说:「慈悲要我们进入受伤害的地方,要我们走进痛楚之处。」但教授指出单单慈悲是不足够和有限制的,若果不懂得护理自己和没有灵性支援,护理者早晚会经验身心损耗--在不信任、要求守秘密和官僚控制的组织文化中这情况尤甚。

王戴宝在肯定祈祷、宗教礼仪等传统灵性关顾方式的同时,亦提出可以发展一些更具实存幅度、以成长为中心的灵性关顾方法。

主题演讲以外,研讨会分叁场进行,涵盖了宗教研究、医疗和社会科学与全人健康的关系。

越南国营印刷厂为全国教友出版首本《天主教手册》
【天亚社越南胡志明市讯】首本《越南天主教手册》出版,由一家国营印刷厂印行。

六月初发行的《二零零四年越南天主教手册》,由一批神父、修士及教友编纂的。

主教团秘书长阮玉山(Nguyen Ngoc Son)神父对天亚社说,《手册》分叁部分,记载了一五叁叁年至今的越南天主教组织及活动。一五叁叁年乃外国传教士抵越的最早记录。

《手册》也介绍了越南现有廿五个教区的近况,并详列所有主教、堂区及神父的地址、电话、传真号码、电邮地址。

据《手册》资料显示,越南人口八千零十馀万,教友占五百五十七万多。天主教会有二千八百一十名神父、近一万叁千名修会会士、一千叁百廿六名大修生、一千七百一十二名准修生及五万一千一百五十六名传道员。在二千七百卅个堂区中,近一千二百所没有驻堂神父。

河内总教区已退休总主教范亭颂枢机在序言写道:「希望读者能藉此《手册》更清晰了解天主教会,尤其是越南教会,促进他们对教会的关爱及了解。」

主管编辑组的阮神父说,《手册》载有教会在教区组织和管理,列出对少数民族等的传教工作,不同修会及组织在教育及慈善服务,以至与海外内越南教友的团结互助都很成熟。

书中附录显示,海外越南天主教团体有两名主教、千多名神父、一百六十五名修会会士及数千名修女。越南现有叁百万侨民分布在卅七个国家,当中有五十五万天主教徒。

这些海外团体包括廿一个男修会及五十个女修会。例如圣母同救赎主修会有一百五十四人、道明女修会有八十七人、美国的发艳热爱十字架修女会有五十二名已发愿修女、十四名初学生及卅二名望会生。

旅美的越南教友人数最多,他们发行几十份天主教报纸,营办六个天主教电台、一家电视台及两个网站。

阮神父说,《手册》包括海外教友,证明「越南教会仍负责照顾她的所有儿女」,并鼓励他们在外国寻求福传的正面价值及发扬越南文化。

《手册》第二部分是关於教会的组织架构、越南天主教主教团各事务委员会、六间大修院的简介、廿九个男修会、六十五个女修会及十七个教友行动组织。

书中亦介绍国内五十四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语言及居住区域,其中廿六个民族有教友。另外亦介绍越南其他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本地教派和好宗派及高台教。

《手册》第一部分记载教会历史,包括教宗、大公会议及主教会议,普世教会的组织及架构,并详列梵蒂冈的部门会、宗座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地址。

阮神父表示,书内刊登的教友行动组织都已获胡志明市总教区批准成立运作,希望这些组织将来亦获准在其他教区运作。

他指出,政府批准教会列出越南殉道者及修会,与教会共融的国内其他宗教及海外教会团体,表明政府了解教友的活动。他说:「我们需要向其他宗教人士宣传这些活动,使他们能多了解及认同我们。」

阮神父表示,《手册》共九百六十页,首批叁千本已送到各主教公署。他希望能获准加印,使全球更多教友能得到它。

越战前,南越教会曾於一九六四年发行一本有五百廿七页的手册,但因当时南北越分隔及沟通渠道有限,令该书受到很多限制。越南於七五年被共产党政府统一。

越南主教於九九年召开大会时决定,发行《手册》纪念越南教会圣统制於六零年建立四十周年。

越南限制宗教自由法案获得通过
(亚洲新闻河内讯)-越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於日前通过了所谓宗教信仰问题法案;并将於今年十一月十五日正式生效。

为此,越南天主教会胡志明市总主教区总主教范明满枢机发表声明,表示希望不要实施这一比一九九五年的胡志明市法规更加糟糕的法案。但是,政府却是以促进宗教自由为名推出这项议案的。事实上,据本社通讯员报导,河内旨在借此来限制宗教自由。

档中禁止以违背现行法律的方式传播宗教。宗教团体负责人不得是在监狱中服刑的犯人。此外,其中还制定了关於社团登记和宗教活动登记等更加严格的规则。

在耗时六年制定的这一法规中,共分为六章、四十一款。

二OOO年十二月,刚刚问世时,激起了越南天主教会神职人员和教友的严重不满及反对。特别是胡志明市的主教们,他们强调:"宗教自由是我们的权利,所以就不应以向当局申请和得到批准的形式运作。"

斯里兰卡 天主会和新教团体主教联合向禁止改变宗教信仰、侵犯意识形态自由的法律说不
(信仰社可伦坡讯)六月二十九日,本社收到了斯里兰卡天主教会主教与国内绝大部分基督信仰团体主教联合发表的文告。基督信仰的牧人们在文告中立场鲜明地指出,"我们反对制定禁止或者限制改变宗教信仰法律的企图。我们要求全体善心人士行动起来,争取自由行使宗教自由权利;维护全体公民的意识形态自由"。斯里兰卡天主教会主教团主席维尼·费尔南多蒙席及全国的十一位主教,代表天主教会在文告上签字。基督信仰全国教会理事会负责人库马拉·伊兰嘉辛格等七位主教,代表国内其他基督信仰团体,在公告上签了字。

斯里兰卡主教们在档的标题上醒目地突出了中心内容--《禁止强迫性的改教》。文告於五月十八日正式发表,并递交给了国会。

主教们在档中表示,已经充分认识到"日益增长的对不道德的信仰皈依问题的焦虑"。这很可能是导致有人提出这项禁止议案的动机之一。文告中指出:"我们不能接受任何不道德的做法,或者任何形式的强迫行为。我们重申,我们邀请国内各宗教团体的领导人共同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也准备好并渴望随时参与各种旨在缓解宗教紧张局面的努力。并竭尽全力辨别出任何破坏各宗教团体的宗教情感的做法;努力致力於各宗教团体间最大程度上的和谐"。

但是,文告中同时强调,"在认识到问题的同时,我们愿意参与具有现实性意义的解决问题的努力,我们坚?通过这样一项法律是无益於解决任何问题的。相反,只能制造新的问题,除一系列侵犯宗教自由的行为外,还会开启压制国内少数派宗教信仰团体的道路。在此情况下,我们只能努力谋求其他民主方式,来解决国内的宗教紧张状态"。

斯里兰卡教会的主教们在认真审议了法律议案後指出,这一法律将直接"威胁到全体公民的思想、意识形态自由和宗教自由"。因为,这一正在讨论中的草案"侵犯了宪法阐述的人民的基本权利"。

为此,基督信仰团体牧人接着表示,"我们深感忧虑"。担心个人选择的自由和国家的多元化特性遭到侵蚀,"二者都是建设现代化民主社会的根本支柱"。

文告中还明确表达了主教们在宗教自由问题上的鲜明立场:"我国的四大宗教团体,都行使在世界(……)传播的权利。我们为我们的这一权利在国内遭到否定感到困惑。我们重申我们积极致力於保护个人自由选择宣信宗教信仰的权利。任何障碍、法律,或者任何方式都不能阻这一自由权利。这是所有宗教在各自信仰中倡导的基本特性和重要职责。此外,各大宗教还传播最高的价值观。"

2004 年七月 生活圣言

「主,请教给我们祈祷。」 (路11:1)

门徒们注意到耶稣祈祷的方式。他们尤其关注到他如何称呼天主:耶稣称天主为「父」 (玛11:25-26; 谷14:36; 路10:21; 路22:42; 若17:1-25) 。虽然也有前人用过这个名字称呼天主,但是出自耶稣口中的这个称号却表达出他与天父之间的亲密关系,一份既新颖而又独特的关系,流露着那存在於他们之间的爱和生命的联系,使他们以一份无比的合一连结在一起。
门徒们恨不得跟他们的师傅一样,能体验到那份与天主强烈而深入的关系。他们渴望能够像他那样祈祷,因此便请求他说:

「主,请教给我们祈祷。」

在许多场合中,耶稣已经向他的门徒们提到天父,但是如今在回答他们的问题时,他给众人启示了他的天父原来也是我们的天父。透过圣神,我们也可以和他一样称天主为「父」。 当耶稣教我们说「天父」时,他向我们启示了我们是天主的子女,并帮助我们意识到大家彼此原来都是兄弟姊妹。身为我们长兄的耶稣常伴在我们身边,带引我们进入他与天主的个人关系中,使我们以他作为生命的方向,并引领我们进入天主圣叁的怀抱,使我们彼此之间越趋合一。

「主,请教给我们祈祷。」

耶稣不但教我们向天父求助,他也告诉我们该向天父求些什麽,就是:愿他的名被尊为圣,愿他的国来临;愿他让自己为万民所认识及爱戴;愿他最终进入我们的历史中,掌管那原属於他的所有事物;愿他为全人类所定下的爱情计划得到完满实现。透过这些祈求,耶稣教导我们如何拥有与他相同的感觉,并使我们的意愿符合天主的旨意。
他还教导我们要信赖天父。我们可以祈求天父给我们赐下日用的食粮,因为他连天空的飞鸟也加以 养;我们可以祈求天父赦免罪过,因为他张开双手热情地拥抱了回头的浪子;我们更可以祈求他不要让我们陷於诱惑,因为他连我们的头发也一一数过。
这些都是天主必定回应的祈求。圣奥思定说:「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表达方法,但我们却不能不祈求同样的恩典。」 (注)

「主,请教给我们祈祷。」

我还记得上主怎样以一个非常崭新的方式来帮助我去了解到我有一位天父。当时我只有廿叁岁,任职教师。一位路经我们小镇的神父来跟我谈话,并要求我每天按照他的意向把一小时献给天主。我回答说:「为什麽不是一整天呢?」我这份年青人的豪情慷慨令他感到惊讶,於是他便告诉我说:「 要记得天主无限地爱 。」那一刻就好像闪电一样,我不断的重复说:「天主无限地爱我。」「天主无限地爱我。」我也向自己的同伴重复说:「天主无限地爱 们。天主无限地爱我们。」

从那时起,我察觉天主透过他的爱而时时刻刻到处临现。他还不断的向我解释。解释甚麽?就是一切都是爱:包括我整个自己和那在我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也包括我们众人和所有与我们有关的一切。他要告诉我,我是他的女儿,而他是我的天父。

从那时起,甚至连我的祈祷也有所改变。我不但向耶稣呼求,而且还把自己置身於长兄耶稣的身旁,与他一起向天父祈祷。当我以耶稣所教导的经文向天父祷告时,我感到我不再是孤单地为他的王国工作,而是两位一起:全能者天主和我自己。我承认天主是父亲,也替那些不认识他的人宣认天主为父。我祈求他以他的圣德充盈及环抱整个世界。我为所有人祈求食粮,也为所有正在经历考验的人祈求宽恕及免受罪恶的束缚。

每当发生令人惊慌或沮丧的事情,我就会把所有的忧虑交托给天父,深信他必会加以眷顾。记忆所及,我交托给他的所有烦恼,没有一桩不获得解决的。如果我们相信天父的爱,那麽,事无大小,他总会及时介入的。

在这个月内,让我们努力以一个全新的意识来颂念耶稣教导我们的「天主经」:天主是我们的天父,他会照顾我们。让我们以全人类的名义来颂念这篇经文,藉此来强化普世的手足情谊。愿它成为我们绝妙的祷词,因为我们知道透过这祷词,我们正在向天主祈求他最关心的事物。他将俯允我们所有的请求,并使我们充满他的恩赐。这样,我们将能摆脱一切烦恼,在爱的道路上全力奔驰。

卢嘉勒

(注)奥斯定书信100-155 (II/2),第130封书信。编者:B. Ramsey;纽约新城出版社於二零零叁年出版。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