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27- 09- 2004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东南亚通讯

--中国修女重新融入校园,延续进修
--台湾花莲教区培养原住民福传员,将福音传送到岛内所有的原住民中间
--亚洲礼仪论坛探讨救赎圣事训令
--韩国天主教团体发表「粮食主权」声明
--老挝各教区青年教友在逆境中参与服务教会
--越南主教的使命是做开放的人,同所有人展开对话的人,播种自由、正义与团结的使者
--孟加拉一名皈依基督信仰的医生遭到杀害
--菲律宾教会及居民反对即将在马尼拉开幕的新赌场
***********

中国修女重新融入校园,延续进修
(天亚社中国西安讯)在国内一间大修院就读两年制培训课程的修女说,她们要先适应校园生活,才能在课堂里及与同学交流中获益。

然而,参加全国首个在修院开办的修女培训课程的学员,要克服自身学历的不足,以及重新适应校园生活的节奏。

耶稣圣心会李敏果修女八月中旬对天亚社说,重返课室的初期感到压力。她解释:「刚来的时候,不习惯固定的上课时间表,因从前的堂区工作大多不定时。」

李修女目前是陕西天主教神哲学院修女培训部二年级学生。她表示,幸而课堂内容实用,加上同学来自全国卅六个修会,使命与特色各不同,彼此的经验交流令她有所得益。

这位年轻修女说:「学校放假期间,我们把这些宝贵经验带回所属教区。」二零零零年矢发初愿後,她在陕西省周至教区的一个乡郊堂区服务了叁年。

李修女表示,《圣经》与伦理课帮助她了解自己的使命。她也乐於接受有系统的培训,包括灵修、教理,以及电脑和英语这两个受欢迎的选修科目。

该培训课程是因应西安教区修女的要求而开办。陕西天主教神哲学院一九九五年由省会西安市内迁往二万平方米的郊区新址後,她们的愿望得以达成。

最初,修院仅提供修会管理等为期叁至六个月的短期培训班,其後扩充为一年课程,到二零零二年更完善为两年制课程。

修女发觉短期班未能装备她们应付牧民需要,直至修院新的修女培训部设施竣工後,她们如愿以偿修读较长的课程。修女培训部包括一幢楼高四层的建 物,内有课室及宿舍,旁边的两层建 物用作食堂及其他用途。

师资方面,由修院的神父讲授教理、礼仪、音乐、心理学及灵修等科目,修会生活及团体生活的科目则由修女负责。另外,学生亦会外访其他修院汲取经验。

主管修女培训部的张彩娟修女对天亚社说,大部份参加课程的修女离校已逾十年,因此重返课室为她们带来很大压力。她们的平均年龄为卅五岁。

张修女表示,尽管少数人因健康理由或被修会召回而中途辍学,但自我增值的愿望支持学生完成课程。培训部的首届学生共四十九人,零叁年录取了四十五人,而今年九月的新学期,便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多位修女报读。

同时教导修生和修女的任亚朝神父告诉天亚社,一般 有小学或初中学历、没有神学基础的修女,要花两个月来适应学习环境。

任神父指出,大修生大多高中毕业,较能掌握神哲学概念,相反,「一些修女在学期末仍搞不清一些词汇」。不过,他指出修女「认真的学习态度令她们的水平慢慢提高」。

现年七十七岁的西安教区李笃安主教向天亚社说,全国首个在修院开办的修女培训课程,成果算是「可以」,但仍在「摸索它的方向」。

张修女说,修会对课程的反应热烈;一些毕业生已出任修会的会长或初学导师,大多人表示她们将学问应用於牧民工作。张修女说,毕业生的回响显示,叁十至五十岁的修女较难适应校园生活,或因在修会内身居要职而无法抽空进修。

与此同时,位於北京大兴区的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亦正为全国修女筹备一个两年制培训课程。该修院近年转型为司铎、修女及信徒的延续培育中心。

刚退休的修院副院长、八十岁的青岛教区李明述主教对天亚社说,修女培训部的教学楼将於今年动土兴建,明年九月开课。

台湾 花莲教区培养原住民福传员,将福音传送到岛内所有的原住民中间
(信仰社花莲讯)为了配合台湾地区主教团福传大会的决策,并落实主教团提出的“建立信、望、爱家庭和建立信、望、爱堂区”的目标,花莲教区根据本地区原住民族较为集中的实际情况,成立了原住民福传员培训中心。

花莲教区聚集了拥有古老传统的原籍波利尼西亚的原住民部落。为此,多年来,黄兆明主教和曾建次辅理主教就一致希望够通过建立一个专门培养原住民传教员的机构,来更好地满足和完成原住民福传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和精心准备,这一愿望和梦想终於实现了。据台北总主教区《教友生活周刊》报导,在今年四月召开的花莲教区牧灵大会上,黄主教正式宣布花莲原住民福传员培训中心正式成立,并任命曾建次辅理主教为中心主任,圣玛尔大会林泽熙修女为教务长。在学制为两年的时间 ,学生将学习圣经概论、教理教授法、原住民与福传、原住民与台湾教会史、应用心理学、教会史、旧约圣经、我们的信仰、原住民礼仪、圣事概论、教会礼仪、圣堂布置、原住民的牧灵与本位化、电脑 书处理等课程。

九月六日,从38名申请者中精心挑选的25名新生第一次走进了教室,开始了第一个新学年。他们分别是来自各原住民族,其中包括了邹族(1名)、泰雅族(3名)、太? 阁族(3名)、布农族(4名)、排湾族(1名)、阿美族(13名)。

祖籍波利尼西亚的台湾原住民族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叁万年前。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民族传统。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一度是台湾岛内的唯一居民。但是今天,原住民仅占总人口的1.7%;主要生活在山区,而且人口还在不断减少。

不仅是从人口上来讲,在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原住民都成为社会中的少数弱势,甚至遭到排斥。天主教会历来站在了维护和捍卫原住民文化、传统与历史遗产的最前沿。事实上,原住民是台湾岛上第一批接受福传的民族,他们首先接受了基督的福音。

亚洲礼仪论坛 探讨救赎圣事训令
(香港公教报讯)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十一月前往台湾参加「亚洲礼仪论坛」,与区内地方教会的礼委会及礼仪学工作者,一同讨论教廷圣礼部训令《救赎圣事》。

「亚洲礼仪论坛」(Asian Liturgy Forum)今年十一月一至四日在台湾举行,旨在探讨圣礼部训令《救赎圣事》(Redemptionis Sacramentum, 2004),参加者为香港、澳门、台湾、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韩国等教区礼仪委员会成员,及礼仪教学工作者。

该论坛将拟就一份共同阐释与立场,以提供各地区参考,亦以此作为与圣礼部沟通交谈的参考文件。

此外,教区礼委会办公室主任罗国辉神父九月中向陈日君主教汇报有关《弥撒经书总论》(2002年)及教廷圣礼部训令《救赎圣事》的跟进情况。

有关文件称,《弥撒经书总论》(2002年)中文版由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先翻译,再送台湾地区主教团礼仪委员会赵一舟神父校正,总论已经出版,可於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网页下载。

此外,圣礼部训令《救赎圣事》之中译本六月底已完成初稿,现於校正阶段,该中文初稿同样可由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网页下载。(植)

韩国天主教团体发表「粮食主权」声明
(天亚社汉城讯)韩国二十个关注农民的天主教组织,要求政府考虑不进口食米。

该些组织九月八日在汉城明洞主教座堂前举行记者会,宣认国家粮食主权,并抗议政府开放国内食米市场。

他们称:「我们向世界各国宣称,每个主权国家都有权为国人提供粮食,作为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有权决定本身的粮食政策。」这些组织约七十名成员出席记者会,他们手中都拿着一束稻米。

南韩根据一九九四年「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协议,在过去十年每年至少输入二万吨食米,替代全面开放市场。国内稻米生产足以自给自足,而进口食米是用於米饼或零食等加工食品。

政府正与澳洲、中国、泰国及美国等九国谈判乌拉圭回合协议,在今年届满後是否进一步开放市场,或提高最低进口配额。

举行记者会的组织有韩国天主教农民运动、拯救本土农地组织、天主教司铎争取公义协会、使徒生活协会、以及韩国男修会和女修会的会长联会。

他们表示,世界各地每天约有四千人死於 饿,罪魁祸首是那些透过开采自然资源,以及压榨穷人以积聚财富的强国及跨国公司。他们称,天主教徒有责任去反抗这些权势,保护粮食主权,并指出没有一套国际标准可侵犯或操控任何国家的粮食主权。

声明反对以全球一体化或自由化的名义,实施或强制一些国家从其他国家进口粮食。

其後,与会成员在一幅长十五公尺的白布上,以韩文写上「米是生命」,按上手印,象徵他们希望粮食主权得以实现。

韩国天主教农民运动神师刘永一神父九月八日向天亚社说:「米不仅是粮食,也是历史和生命。四十年的工业化已摧毁了农业,我们需要恢复农地。」

他表示,很多国人并未意识到粮食安全问题有多大重要,必须放弃销售产品以购买外国家粮食的观念,「不能靠电视机或电冰箱过活。」他说:「南韩政府及传媒一直忽视农民的声音,现在当让教友把他们从对粮食安全的无知唤醒过来。」

农民运动秘书长郑基环向天亚社说,发表粮食主权宣言 是一个开始,下一步会动员一千名神父、教友、修会成员等,收集签名请求立法制订粮食自给比率。

目前,南韩自给粮食供应占近百分之廿七,但若不把食米列入,此数字便下跌至百分之五。农民运动建议透过立法把整体比率提高至百分之四十五。

另一方面,马山教区卅一位神父及农民九月六日在昌原市的庆尚南道办事处召开记者会,呼吁保护国家的粮食主权,立例制订粮食自给比率,实施振兴南韩农业的政策。昌原市在汉城东南叁百公里。

越南主教的使命是做开放的人,同所有人展开对话的人,播种自由、正义与团结的使者
(信仰通讯社)越南南部龙川教区主教陈春肖蒙席,向本社介绍了在越南这样一个国家中做牧灵工作、做牧人的经验和感受。他说:“作为越南的主教,意味着做开放的人,同所有人展开对话的人,播种自由、正义与团结的使者;本着爱德精神同基督信徒、无神论者和共产党员交流。”

陈主教接着表示:“每当我们在人们中出现时,一举一动都显示着基督信仰的爱德与友好的精神,包括同无神论者和共产党员接触时也一样。我们要与所有人、与其他宗教信仰团体、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时,绝对保持对教宗和罗马教会的忠诚。”

陈主教介绍说。在他的教区 共有240,000名教友、213名司铎、300多名修女和80名修生。团体的圣召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从一九七五年至今,我们共祝圣了120名司铎。这在越南地区是首屈一指的。司铎圣召的增加促进了信仰在人们生活中的扎根,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在家庭中随时生活出真正的基督信仰精神。由此而来,关注家庭也是我们牧灵工作的首要任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陈主教告诉本社记者,他们的牧灵工作顺利进行。“对於我们来说,传教更多的是做,身体力行,而不是去单纯地宣讲。通过对话、友好、接纳、关注最弱势的人群,特别是穷人和病人,行爱德来完成我们的传教。教会总的情况是在明显好转和改善的。我们也对此感到非常高兴”。

陈主教还特别提到了一件他和一位教区司铎共同身经历的事。当他还是越南南部某堂区的一名本堂司铎时,副本堂是吴光杰神父。两个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堂区的各种牧灵和传教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无论是教理讲授、礼仪、爱德等各种活动,特别是在青年中取得了丰硕的牧灵工作成果。一九九九年,两人同时被任命为主教,陈主教留在南部,而吴主教则被分配到了北部的谅山省-高平省教区。同时,他还担任河内宗座代牧区的宗座代牧。今天,这 共有五千多名教友,宗教生活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老挝各教区青年教友在逆境中参与服务教会
(天亚社万象讯)老挝教会的青年牧职在献身小组协助下,现已扩展至国内其他地区。

该小组於九九年十二月在首都万象主教座堂堂区成立以来,已先後在巴色及沙湾拿吉两个代牧区协助成立一些小组。该两代牧区连同万象及琅勃拉邦代牧区组成老挝教会。

献身小组领袖坎坎.乔萨旺(Khankham Keosavang)说,看到教友青年自发筹办祈祷小组和积极参与慈善工作,他们感到没有白费努力。小组成员最初的活动集中在万象代牧区。直至二零零一年,在沙湾拿吉及巴色代牧区的邀请下,他们才展开首都以外的青年培训。

万象代牧区宗座代牧若望.坎西.维达翁(Jean Khamse Vithavong)主教十分支持青年牧职。他向天亚社说,教友在福传工作上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那些青年领袖,其信仰发展多年来备受忽视。

坎坎向天亚社说,由於缺乏神父,许多教徒已离开教会,不过她服务的许多青年,却视之为「徵兆」,自勉肩负起在同辈间福传的使命。

沙湾拿吉代牧区设於距万象东南二百四十五公里外的他曲。当地的青年领袖孝(Hieu)向天亚社说,信仰的种籽已在他曲滋长。他曲的青年教徒会定时聚会,进行祈祷分享和筹办活动接触社会边缘人,其中一项事工是替贫困长者维修屋顶和房屋。

他说:「我很高兴看到公公婆婆们的喜悦,这都是我们可以做的事。」他的小组亦会探访其他天主教村的青年,邀请他们参与泰泽祈祷。他说:「青年村民都很欢迎我们。」

泰泽祈祷源由法国泰泽一个国际基督宗教隐修团体宣扬,在四周燃点蜡烛的十字架旁进行默想、短诵、歌咏、读经和祈祷,此乃献身小组为青年筹办的培育项目之一。坎坎指出,培育项目为时叁、四天,包括由神父和青年领袖演讲,让参与者共同讨论、祈祷和其他活动。

班香旺村的青年宝(Bao)认为泰泽祈祷非常有效。他向天亚社说:「我期望本村的教徒能体验这种有助平静心境的祈祷,推动他们向上主祈求。」他认为深入体验祈祷驱使他为其他青年服务。他表示:「服务教会是我的理想。」

巴色代牧区廿四岁皮马森(Phimasorn)深受献身小组的启迪。她向天亚社称:「我们很高兴可以为受爱戴的教会尽一分力,我们的奉献微不足道,但缺乏神父,我们都会竭尽所能。」

她联同其他青年教徒成立了一个青年谘询组,设於巴色镇主教府外为青年服务。他们的活动包括带备一些实用物资探访偏远乡村的教徒,顺道与他们进行泰泽祈祷。

来自万象以北村落十八岁的苏(Souk)曾参与献身小组的培育。他说:「我们希望为儿童举办活动。我们现时未有领袖,但期望来自万象的青年领袖能协助本村的青年举办活动。」

琅勃拉邦宗座代牧区廿岁的奔梅(Boun Mee)亦对青年工作满怀热诚。但她认为现时在代牧区设立青年使徒工作并不可行。她解释:「我们没有领袖,所以很难举办任何活动,我很希望这里能设立青年小组,但这说易行难。」

琅勃拉邦代牧区没有组织性的青年牧职,而在这个幅员八万多平方公里毗邻中国、缅甸、泰国及越南的代牧区仅有一位神父服务。这神父驻於万象,距琅勃拉邦东南二百多公里。

维达翁主教指出,青年可为老挝教会注入新动力。老挝教会自一九七五年共产党掌政後便面对不少困难,不过这种逆境却推动了青年教徒寻求恢复教会的方法。

他说:「我们无法预知老挝教会的未来,不知它将来能否存在,或 徒具躯壳,但教会需要青年去创造未来。我们没有外来援助,但我们会创造未来。」

据教会的数据显示,老挝四个代牧区涵盖一百廿叁个堂区,有叁位主教、十四位神父和七十六位修女。全国五百八十万人口中,共有叁万五千名天主教徒。

孟加拉 一名皈依基督信仰的医生遭到杀害
(亚洲新闻/天亚社达卡讯) 九月十八日深夜,从伊斯兰皈依基督信仰的孟加拉医生嘉尼.蒙多尔被穆斯林激进分子杀害。孟加拉报纸报导了这一消息,并刊登了距离首都达卡一百四十公里处嘉马尔蒲,也就是医生所在地的目击者的证词。蒙多尔医生被杀害的方式,使人想到了号称进行“圣战”的伊斯兰团夥。蒙多尔死後,留下了妻子和两个女儿。

上周二,人们安葬了蒙多尔。新教牧师主持了追思礼仪,一些当地的穆斯林信徒也参加了葬礼。

十五年前,当蒙多尔刚刚从一名穆斯林成为基督信徒後,当地的伊斯兰势力就公然对他进行攻击。但是,他的两个兄弟仍然是穆斯林信徒,并与基督信徒兄弟保持良好的关系。

蒙多尔是在新教团体中皈依信仰的,但是近年来,他同天主教会也非常接近,并参加了许多天主教机构组织的医疗服务工作。据一名出席追思圣道礼仪的修女介绍,每到复活和圣诞瞻礼,当天主教会的司铎不能到他们的村子时,蒙多尔就主动带领同村的天主教徒祈祷。

一名天主教会司铎证实,蒙多尔生前积极活跃在帮助他人的活动中,为穷人免费医治。近几个月以来,他还加入到了援助洪灾难民的行列中。许多人都见证,他为了帮助难民们获得贷款,将自己的土地抵押了出去。


菲律宾教会及居民反对即将在马尼拉开幕的新赌场
(天亚社马尼拉讯)菲律宾教会及民间团体联合反对一间酒店开办赌场,这间酒店在马尼拉华埠比农多区,邻近两间天主教堂及最少五间学校。

在九月十八日,反赌博运动的领袖会晤国内最大的华人商业团体「菲律宾华人商会联会」和代表菲国华人宗亲的「大宗亲协会」。

反赌博运动包括比农多区的圣克鲁斯堂区、至圣玫瑰圣母堂区、圣母堂区内的圣李乐伦圣殿、本地天主教妇女联盟,以及在区内由教会开办的李乐伦学院。他们与其他两间学校及一些民间团体,包括由华人毕业生成立的「团结进步」组织召集该运动。

运动领袖与该些华人团体代表开会时,披露他们已定於九月廿四日下午在比农多宾馆前举行集会反对这间酒店的赌场开幕。区内的学生、民间组织、教育、商业及宗教界领袖将在集会中致辞,反对赌场在九月廿八日开幕。

在四天之前,反对赌博人士在圣母堂的礼堂举行记者会表达关注。圣克鲁斯堂的蔡丹特(Dante Chua)称,菲律宾娱乐及博彩公司已经向比农多宾馆发出廿四小时营业的赌场牌照。

他说,这间经翻新的酒店的东主直接接触博彩公司,因为他们知道市长不会向他们发出许可证。而博彩公司未谘询公众就迅速发出牌照。

在二零零二年,这间当时叫作「来来酒店」的经理曾试图向马尼拉市长办公室申请经营赌场的许可证,不过遭市长拒绝,表示他尊重居民的「强烈意愿」,永不在华埠设立赌场。

博彩公司人力资源部一名职员九月廿日向天亚社说,她已经为比农多宾馆委派了赌场职员。该公司由研究及发展部批出牌照,但部门职员表示,牌照事务的发言人未能就此事置评。

在记者会上,圣克鲁斯堂区议会成员博英.伊拉 奥(Boying Hilario)向天亚社说:「我们害怕在比农多宾馆赌钱的本地有钱人或海外华人会成为绑架目标。」

绑架集团曾以菲律宾华人为目标,即使家人付了赎金,许多被绑架者仍遭杀害。

菲律宾华人博物馆副主席施美雅(Meah See)指出,赌场开幕日适逢中秋节,华人家庭会在当天聚首,敬拜祖先。「若在当天开幕,这地方将会塞满本地及到访华人,而任何光顾赌场的华人都可能会身陷险境。」

蔡丹特坚称,尽管赌场已获发牌照,反赌博运动仍会继续抗争。

家长代表指责博彩公司亦致力推动电脑博彩及透过手提电话的文字讯息进行赌博活动。

「团结进步」组织的德亚尼.奥坎波(Deani Ocampo)形容赌博会令人上瘾,「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绝不认为赌场及整个博彩业是一种有益的娱乐。」奥坎波呼吁总统阿罗约(Arroyo)下令「即时关闭所有邻近学校的赌博及博彩设施」,以保护和尊重儿童的权利。

在九月初,反赌运动向参议院赌博、娱乐及运动委员会提交立场书,并附上居民的签名。

在记者会上,圣李乐伦小圣殿的代表罗赫略.良纳(Rogelio Leonardo)表示,反对赌场的人士最少五次尝试与酒店东主及赌场经理会面,但都不成功。

希拉蕊奥向天亚社说,令人非常关注的是事件背後有一批海外集团,他们怀疑「一些来自香港或台湾、从事卖淫及毒品活动的恶名照彰犯罪集团,在幕後推动许可证的审批。」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