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15- 11- 2004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东南亚通讯

这次的东南亚通讯报导的消息来自香港公教报、天亚社、和信仰社:

-亚洲礼仪论坛 回应教廷训令
-服务亚洲的玛利诺修女回顾面对全球化挑战
-中国东北一神父与国外接触,欲拓展圣经牧职
-台湾 郑总主教主持义务使徒研习班结业式,派遣叁十叁名从事原住民传教工作的传教士
-台湾天主教会隆重庆祝加尔默罗圣衣会抵台五十周年纪念,以及首座隐修院的建立
-主题公园的迷思 (作者:陈丽娜)
-泰国司铎协助教友家庭建立「家庭教会」
-越南西北神父融入少数族裔传扬福音
-印度 基督信徒向美国总统布希发出呼吁,要求其在南亚地区促进民主的基石宗教自由
********

亚洲礼仪论坛 回应教廷训令
(香港公教报讯)「亚洲礼仪论坛」发表声明,表示当以「敏锐的心」来阅读《救赎圣事》训令,并应「尊重本地教会的社会文化、环境及牧灵处境」。

「亚洲礼仪论坛」(Asian Liturgy Forum)十一月一日至四日在台北召开,来自十个个国家和地区的地方教会礼仪委员会成员及礼仪学工作者,一同讨论教廷圣礼部训令《救赎圣事》(Redemptionis Sacramentum, 2004)。 教区礼仪委员会主席罗国辉神父和副主席陈满鸿神父代表香港出席。

「亚洲礼仪论坛」讨论後发表声明,指出他们「关注该训令所提及的事项,并承认有些礼仪做法确实需要改正和改进」,作为礼仪学者,他们愿意与圣礼及圣事部一起,改善目前的情况。

论坛说:「但是,我们相信有些事情是不能单靠『惩罚』,便可以补救的,而是需要为圣职人员和平信徒提供透彻的礼仪培育。这些培育需要包括有关感恩祭的教会训导、神学、历史和灵修,并要考虑民众的牧灵需要。」

论坛建议「要以敏锐的心来阅读这训令,并应尊重本地教会的社会文化、环境及牧灵处境。这些处境往往可以解释所谓『偏离』了『常规』礼仪做法的原委」;它又提醒,「当阅读这训令时,我们当常记得:不是礼仪的所有部份,都有同等的重要和价值」。

对於礼仪职务,论坛呼吁圣职人员「要更完善遵照梵二礼仪更新的原则来履行他们的礼仪职务」,同时应「尊重教友职务的角色;藉此,他们参与了教会在圣言和圣事上的职务」,他们又建议「为平信徒提供透彻的神学、礼仪及牧灵的培育」。

至於训令鼓励信徒向有关权威报告,以改正一些「罪行」和「弊端」,论坛建议「这些报告该是慎重、明智及对有关人士是公平的,且要常考虑到教会的福祉,以及本地主教的权力」。

论坛十一月一至四日召开,参加者为亚洲区内的教区礼仪委员会成员,及礼仪教学工作者。论坛的声明是供各地区参考,亦以此作为与圣礼部沟通交谈的参考文件。


服务亚洲的玛利诺修女回顾面对全球化挑战
(天亚社菲律宾塔盖泰讯)在十个亚洲国家服务的玛利诺修女,最近聚首讨论如何面对全球化及修会的多元文化「恩赐」的挑战。

十月廿一至廿七日,玛利诺修女於马尼拉以南五十公里的塔盖泰召开会议。主题有关该修会在亚洲使命及多元文化生活中的应用。

参与第十叁届亚洲大会的代表,来自服务於孟加拉、柬埔寨、中国、东帝汶、日本、韩国、尼泊尔、菲律宾、泰国及台湾的修女。修会大部分服务亚洲的修女已年逾六十。

总会长苏撒纳.莫尔(Suzanne Moore)修女,与其他地区成员、默观玛利诺修女,以及与修会有联系的两个团体的教友代表,一同出席讨论和祈祷。

菲律宾代表玛利亚.格 诺(Mary Grenough)修女於十一月叁日向天亚社说,通过这次会议,对使命有更深的认识,有助她们与工作夥伴在来年一起成长。

一名智囊成员西斯托.罗沙斯(Sixto Roxas),提出修会应检讨其宗旨及使命,以能配合当前的贫穷,及地方族裔和生态系统均受破坏等问题。

格 诺修女指出,菲国经济学者形容这个「十八世纪全球资本家企业模式」,对社会以至整个世界不但无益,反而具破坏性。

大会十月廿八日发表总结声明,强调这一种被广泛采纳的发展模式,未能顾及地球各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也否认灵性生活对人类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与会修女同意她们在亚洲的使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本地团体为基础。每团体必须在本地、区域及全球的层面上,建立互动的网络。

声明又指出,各团体必须尊重不同文化及保育生态,并对各种灵修生活抱开放及肯定的态度。

据格 诺修女所说,玛利诺修女正在实践这模式。

在菲律宾,部分玛利诺修会学校已交由教友营办,另一些则因应牧民需要而转型,例如在马尼拉以北二百公里的高原城市碧瑶,修女将其学校改建为「完美创造中心」,让人们前来享受大自然,学习有机耕作。

一些与会修女向天亚社讲述她们的工作。

伯尔纳德.达根(Bernadette Duggan)修女是孟加拉一所医院的护士,她一生致力与伊斯兰教徒交谈。她忆述一次在船上,多名伊斯兰教徒问她说:「身为白人妇女,你在这里不怕吗?」她体会到善心伊斯兰教徒关心她的安危。

叁十多岁的菲籍修女刘美妙(Marvelous Misolas)说,她在台湾台中照顾无家可归者的服务,目前已转变为接待无家的妇女中心。

会议的出席者,还包括照顾日益增多的城市穷人、工人以及部族人士的修女。

赎主会卡利托.加斯珀(Carlito Gasper)修士在会议上演讲时说,服务亚洲穷人的修女使人们关注全球化的黑暗面,但修女同时也肯定全球化在促进通讯科技及交通方面的成果。

格 诺修女认为,互联网及手机短讯的价值,在於加强修会不同服务之间的联系。

与会者亦检视她们如何在多元文化社群中加强与当地人的联系。格 诺修女说,修会在过去五年加强关注修会非美籍修女的需要,例如接纳亚洲的饮食习惯及祈祷方式,有助於维持「多元文化精神」。

道明玛利诺传教女修会(玛利诺女修会)於一九一二年由玛利.若瑟.罗泽斯(Mary Joseph Rogers)创立。修女献身跨文化传教工作。目前,超过六百名玛利诺修女从事农业、传播、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灵修培育方面的工作。

为庆祝会祖一百二十二岁生辰,马尼拉东北一个玛利诺修会团体,在修会创立的学校举行庆典,接待与会修女一起庆祝。

中国东北一神父与国外接触,欲拓展圣经牧职
(天亚社香港讯)接触外国圣经专家及聆听他们的经验後,一位年轻司铎有志在中国东北的教区内开设圣经中心。

辽宁教区裴军民神父十一月叁日告诉天亚社,他在两个国际会议上,受到国外一些成功的圣经牧职事例启发,致力在其教区成立圣经中心推动圣经牧民工作。

他曾参加二零零二年在黎巴嫩举行的天主教世界圣经协会第六届全球代表大会,以及翌年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华语圣经研讨会。主办研讨会的天主教华语圣经协会联合会,是一个全球天主教华人圣经组织,也是天主教世界圣经协会的附属会员。

现年卅五岁的裴神父忆述,在会议中听到有关多元论的演讲,启发了他在圣经牧民上「对天主圣言要有多角度诠释」,因为基督徒是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然而,他盼望成立圣经中心的计划却没有多大进展。他解释,教友有兴趣阅读《圣经》和参加研经班,但当中却找不到对《圣经》有深入认识的人,愿意投身圣经牧民工作。

裴神父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忙於渖阳天主教神哲学院副院长的工作,而在修院暑假和寒假期间,他会到各堂区举办《圣经》课程及推广读经。他说,目前几乎每个堂区在主日都有研经小组,让教友研读《圣经》及分享信仰生活经验。

一九九二年晋铎後,裴神父到美国一所神学院深造,九六年取得圣经硕士学位。

他参与国际会议是世界圣经协会与中国教会联系的一个例子。

协会於六九年成立,由从事圣经牧职的国际及地方天主教团体组成,共有九十个正式会员及二百一十九个附属会员分布在一百廿六个国家,但不包括中国。

自二零零一年起出任协会罗马联络员的费伯康(Ludger Feldkamper)神父,十月五日在香港对天亚社说,期望中国教会终有一天加入协会,而目前协会的做法是「邀请大陆教会人员参加会议」。

中国教会首次参加国际圣经会议是九六年在香港举行的第五届大会。来自北京和上海修院的两位神父与七十名参加者分享经验。裴神父则被邀请参加二零零二年的下届大会。

协会东北亚区联络员徐静思十月七日对天亚社说,协会与中国教会当局没有正式联系,但会邀请国内教会人员及在海外留学的中国神父出席地区性及其他会议。

她称许说:「他们的临在已经是一大贡献。虽然资源有限,他们对信仰的认真态度,驱使其他与会者反省如何加强与天主的关系。」

她表示,协会希望继续为大陆参加者提供机会,期望他们回国後作出跟进工作,例如成立研经小组,并保持接触。协会明年二月在菲律宾举行的亚太区研讨会,已向中国代表发出邀请。

徐氏说,一些香港的圣经组织在国内多个地方协助教友举办研经小组、信仰讲座及课程。

据费伯康神父说,协会透过天主教华语圣经协会联合会,作为与大陆教会建立联系的「合适途径」,协会则「扮演辅助角色」。

一九九一年,这位德国籍圣言会士是世界圣经协会首位接触中国教会的要员。他当时以协会秘书长的身分到访北京,与政府宗教事务官员见面,获得许可在国内印刷思高圣经学会的中文版旧约圣经。他说,当局九二年准予印刷廿万册《圣经》;至今十二年来,国内天主教会已出版逾叁百万册《圣经》及各种圣书。

台湾郑总主教主持义务使徒研习班结业式,派遣叁十叁名从事原住民传教工作的传教士
(信仰社台北讯)据台北总主教区《教友生活周刊》报导,十月叁日,郑再发总主教在树林耶稣圣心天主堂主持了由隆重的弥撒圣祭和派遣礼组成的义务使徒研习班结业典礼。为期两年的义务使徒研习班已经举办五期了,其目的在於向“都市原住民”开展福传牧灵工作。在现代社会中,原住民族的文化与传统遭到了冲击,为此,天主教会教育培养平信徒,成为帮助散居在城市 的,与日俱增的原住民的传教士;关怀和强化他们的信仰生活。一九九九一年,首届义务使徒研习班正式举行。当时,105名教友踊跃注册的情景一直在教区内传为美谈。第二次期在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七年举行,22名学员接受派遣开展福传活动;第叁期於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九年举行,29名学员毕业後接受传教派遣;第四期於一九九九年至二OO一年举行,39 学员完成学业後,活跃在传教工作中

台北总主教区郑总主教在弥撒圣祭讲道中,鼓励义务使徒们以信德再接再厉活出基督的生命,使更多的原住民同胞或所接触的人来认识天主。此外,告诫他们多为圣召努力祈祷。同时,郑总主教还向在场的部分学员家属和未能到场的历届全体学员家属表示感谢。

台湾天主教会隆重庆祝加尔默罗圣衣会抵台五十周年纪念,以及首座隐修院的建立
(信仰社台北讯)为了庆祝加尔默罗圣衣会抵台五十周年纪念,台湾天主教会连续举行了系列大型庆祝活动。据台北总主教区《教友生活周刊》报导,十月十五日,圣女大德兰瞻礼这一天,台北总主教区总主教郑再发蒙席在加尔默罗圣衣会隐修院内主持隆重弥撒圣祭。十月十七日,高雄教区主教单国玺枢机主持了盛大圣道礼仪,二十多位赶来祝贺的耶稣会士共祭;来自全岛各教区的四百多名天主教友参与了礼仪。十月十六日,新竹教区及其所属的四所铎区分别举行弥撒圣祭。六百多位教友挤满了圣堂,许多人就站在院 跟随电视萤幕参与圣祭。

台湾天主教会友们真诚感谢加尔默罗圣衣会为宝岛福传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加尔默罗圣衣会的在台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九五四年。

一九二六年,教宗比约十一世号召隐修会参与传教活动。一位身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叁藩市圣克拉拉隐修院的加尔默罗圣衣会的德兰修女,深深地热爱着中国,并许诺将把自己的毕生奉献给中国。一九四六年,在中国杨州传教的耶稣会士邀请修女们去帮忙。但是,大陆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未能成行。可加尔默罗圣衣会前往中国传教的愿望从未淡漠过。一九五四年五月一日,七位加尔默罗圣衣会修女(叁位美国籍、四位中国籍)乘船前往台湾新竹。一九五七年,德兰修女的梦想终於成为现实。在同会姐妹们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座中国式的加尔默罗圣衣会隐修院建成了。一九八四年,八十五岁高龄的德兰修女如愿以偿地在台湾隐修院内安息主怀。

正如单枢机在弥撒圣祭讲道中所指出的:“修女们以谦逊、祈祷及依靠天主的美德,受到天主的照顾,一切无缺,也因此成就了很多大事。”…… 加尔默罗圣衣会来台“是台湾教会的一件大事,将会记载在教会史上”。

主题公园的迷思 (作者:陈丽娜)
(香港公教报讯)自亚洲金融风暴加速了香港的经济转型,特区政府就选择了旅游业作为香港新的经济火车头,希望以旅游业来挽救香港低迷的经济,深信它可为香港创造外汇、增加本地人就业和营商机会。於是,政府便大 金钱兴建迪士尼乐园,向外积极推广「动感之都」、「亚洲的国际城市」来振兴经济。於十月尾时,财政司司长唐英年更透露拟在大屿山北部兴建一个针对十多岁至叁十多岁、爱刺激年轻一族的新主题公园,有如环球片场、华纳影城,以提升和发展香港的「大都会式旅游」地位。

无疑旅游业是世界最大的行业,每年生产总值达五千五百亿美元,占全球生产值一成;而全球每十二名雇员中,便有一人受雇於旅游业。但为甚麽一论及发展旅游业只是落入不断兴建主题公园的迷思当中?其实主题公园式的旅游经验,是将人的经验标准化,旅客的旅游经验都是透过精密的计算下塑造出来的,如:人潮的管理控制、所贩卖的商品和食物、员工的肢体语言、服饰和笑容;甚至游客参与各种高科技游戏的反应,也在计算之内。这使旅游变得愈来愈可期,愈来愈标准化。现时市面上已充斥了形形种种的标准化的产品:千篇一律的纤体广告、速食、宣传口号。人生活当中,思维只会变得愈来愈单一,缺乏多元的发展。

旅游业本应是重组身份认同的文化及经济活动,使我们置身在旅客的眼光下,重新思考本土地位和自我身份及检视本土文化及特色,而标准化的旅游模式却将本应多元文化经验压下来。还有旅游业与文化、资源分配、发展及环保……等议题是分不开的。旅游业虽说是个「无烟工业」,却决不是一门无本生意。旅游业也要消耗资源,这个资源可能是自然生态、文化及历史沉淀或是市民生活模式的转变。唐司长提到要在大屿山发展主题公园时便必须要填海,并云要做足环境保护评估等。但根据环保团体指出东涌空气的情况愈来愈严重。在一九九九年时东涌只录得有四次空气指数超过一百,而今年一月起,东涌便录得廿五次空气污染指数超过一百以上。当我们论及发展时,是以哪一个准则来衡量?是以其短期经济效益,还是以长远的人民的福祉来考虑呢?还有这次的计划牵涉很多的民居,那里不少长期享受着宁静生活的居民,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空间被游乐场、渡假村、酒店等建 物所霸占。小市民的身份、生活空间、生活模式以至邻社关系往往就被庞大的旅游或经济发展项目所淹没,在经济挂帅的洪流下,个人以至社区的历史可以就此被活埋;在发展的浪潮下,已辨认不出社区及社区下生活的人民原来面貌。

真正的发展是建基於对人性的真正尊重及对自然环境的关怀、容让多元文化滋长、具有包容的胸襟,让不同自由自主的市民可以参与,交流不同的视野。不要以为靠单一、商业化、非人性化的主题公园便可以令香港成为「国际大都会」。

泰国司铎协助教友家庭建立「家庭教会」
(天亚社泰国叁帕兰讯)泰国司铎拟强化天主教家庭的角色,使之成为「家庭教会」及堂区的根基。

全国十个教区中,九个教区逾二百一十名教区和修会神父,十月十八至廿二日参加在曼谷以西叁十公里的叁帕兰举行的泰国司铎第廿叁届年会。

由主教团圣职委员会筹办的研讨会,主题为「天主教家庭的牧者 神父」。

唯一没有神父出席的南部素叻他尼教区,因同一时间正举行教区议会会议,由神职人员、教友和修士与刚任命的候任巴塔.西达努信(Prathan Sridarunsil)主教会面。

主教团圣职委员会秘书沃拉育特.格班龙(Vorayuth Kitbamrung)神父十一月五日向天亚社说,该会今年以家庭为焦点,延续八月在南韩举行的「第八届亚洲主教团协会大会」主题。

他续称,家庭也是二零零零至二零一零年「泰国主教团全国牧民计划」的关注重点,当中把二零零四年定为家庭年。

他表示,主教团确认家庭的重要性後,最近同意成立专责委员会,由裕.彭披世(Yod Phimphisan)主教领导,协助推行牧民计划,以建立家庭成为家庭教会。他指出,泰国教会根据牧民计划在馀下五年内,将把重点放在家庭上。新委员会将辅助由曼谷总教区米猜.格汶春(Michai Kitbunchu)枢机领导的主教团家庭委员会的工作。

年会上,一些夫妇及婚姻辅导专家向神父们分享经验。

格班龙神父指出,夫妇讲述面对的挑战,包括经济困境逼使家庭成员分离和缺乏沟通;一些夫妇则指出家庭成员会花更多时间使用新的通讯媒介与他人联系。

会议的尾声中,神父们发出了一些实用指引,指导司铎「应纳入新思维,视家庭为家庭教会和基督的寓所」;并鼓励家庭成员一起祈祷和诵读天主圣言,共同见证信仰,此乃建树教会的方法之一。

指引促请设立家庭专责委员会,制订婚前准备小册子,并定期为举行年青人天主教婚姻的培育活动,着重人类尊严和性教育的观念。指引亦促请神父与教友一起为准婚年青人提供指导,并确保堂区和学校的道理班包含家庭的课题。

在强化家庭角色的方法中,指引建议神父定期探访堂区家庭,鼓励教友间的互助互爱,鼓励家庭参与家庭更新计划,而家庭委员会则应负责把计划推展至全国。指引亦建议,神父应筹办堂区家庭日,定期作有关家庭的讲道。

指引更促请神父为未能领受圣体圣事的夫妇举办牧民照顾计划。例如,许多夫妇因其中一方曾结婚而不能在教堂举行婚配圣事。神父可与教区法庭合作,尽量协助夫妇调整状况以符合教会规定。

指引又建议,神父培育教友领袖投入服务,最终肩负家庭牧民计划的职责。

整体而言,指引要求神父鼓励堂区教友发展「与基督更深厚的关系」,并认同有需要促进乡镇层面的神学发展。同时,指引亦提示神父不断接纳培育,以更新其献身生活。

米猜枢机向与会神父说,教会有责任保障家庭制度和提升人类尊严,令泰国社会达致和平融洽。

他说:「司铎应爱人如己,以服务家庭为己任。」神父被召叫「为家庭教会的天主教家庭提供牧民照顾」。他并指出主教团的职责是协助神父更新自己,提升他们的牧民技巧。

泰国教会共有七百一十位神父,包括正在海外进修或传教,以及外籍传教士,全国约有卅万名天主教徒。

越南西北神父融入少数族裔传扬福音
(天亚社越南安沛讯)尊重、融入当地文化及建立友谊,是一位越南神父接触少数族裔社群的要素。

西北部安沛省永光堂区黎文雄(Le Van Hong)神父说,他的「宏愿」是向少数族裔传教,这契机终於在二零零叁年八月实现,当时他被委派到瑶族、苗族、芒族和傣族的聚居地服务。永光堂区位於文振县,在首都河内西北二百七十公里。

四十四岁的黎神父表示,他的服务 围也覆盖邻近两个堂区,叁地合共有八千七百名天主教徒,半数是苗族和傣族。

他最近对天亚社说,他正向二十五名瑶族人士讲授天主教教理,他们是族裔中第一批慕道者。黎神父以越南语授课,由一名学员翻译为瑶族方言。

四十六岁的翻译员班富伟(Ban Phuc Vi)向天亚社表示,很喜欢向神父学习教理,他说:「我们像朋友般坦诚交谈。」他说,黎神父为能与族人更好地沟通,正在学习瑶族语。

班富伟是叁个慕道家庭中最年长的,他们都居住在永光堂外约十五公里的村庄。

除了做翻译外,他也把学回来的教理传授给几位村民。他说:「虽然我 是一个慕道者,但我很高兴成为族人的传教士。」他又邀请黎神父祝福家庭,他在家中建有一个祭台。

其妻赵氏迎(Trieu Thi Nghinh)认为,黎神父对当地人的尊重和友善,是吸引她认识信仰的首要原因。她对天亚社说,神父来家访,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孩子,分享他俩婚姻生活的苦与乐,又参加他们的新居庆祝和家人的葬礼,而且让他们拜祭祖先。

赵氏还说,黎神父为患病的村民免费处方草药。传统上,为治病、庆节及其他场合如葬礼和死忌,村民都要付出昂贵的金钱和祭肉请巫师举行仪式。

班富伟说,他一家人在数年前透过以瑶族广播的海外基督宗教电台,认识基督信仰。

黎神父非常尊重当地文化。他忆述与瑶族村民一起吃青蛙、田鼠、蝗 、蚱蜢和臭 ,用牛角或竹筒来饮酒的日子。他说:「我曾喝醉过数次,自此他们把我当作好友。」

他形容这传教方法是邀请人们「来看看吧」。他为瑶族和傣族人举行弥撒,又邀请他们在神父和主教的祝圣礼中表演歌舞。他也带领堂区歌咏团和教友,探访不同的少数族裔地区。每次探访,他都会搭帐幕来举行弥撒,引起当地人的好奇心。

除了学习瑶族语言,黎神父也学习苗族、芒族和傣族的方言。

永光堂区教友向天亚社说,很欣赏黎神父在一年内,已经和少数族裔建立良好关系。

六十六岁的陈文智(Tran Van Tri)表示,黎神父的例子为所有人都是室贵的一课。他说:「我们会竭力与黎神父一起探访其他宗教人士,尤其部族居民,并和他们交朋友。」

一位八十岁的教友指出,自一九六叁年至去年,该堂区没有一位驻堂神父。其他教友说,自黎神父来了以後,有数以百计的少数族裔人士对天主教产生兴趣。

然而,他们表示当地政府正阻碍神父的努力,一些官员声言要逮捕皈依天主教的新教友或充公他们的稻田。

根据政府统计,安沛省内有叁十个少数族群,最大的是瑶族、苗族、芒族和傣族。

印度 基督信徒向美国总统布希发出呼吁,要求其在南亚地区促进民主的基石宗教自由
(信仰社新德里讯)印度的基督信徒向美国总统布希发出呼吁,要求其在南亚地区促进宗教自由。“全印基督信仰理事会”领导人约翰.达雅尔在公开信中,邀请美国领导人关注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孟加拉、马尔代夫、缅甸和印度基督信仰团体的处境。在上述地区,“当地的多数派宗教团体常常迫害基督信徒”。 “全印基督信仰理事会”,是一个由印度国内各不同基督信仰团体组成的机构。这位领导人指出,印度一些邦政府内通过了明确阻挠基督信仰团体度信仰生活、宣讲信仰的法律条文;侵犯了人类意识形态和宗教自由的基本原则。

达雅尔认为,针对基督信徒的迫害是南亚地区的“地方性流行病,并日夜升级”。美国应该向上述国家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尊重宗教自由、尊重人权。达雅尔充分表达了他本人对布希再度当选的祝贺,期待美国加强其在南印度洋地区经济、政治与外交领域的努力。

据印度基督信仰团体领导人表示,布希不仅肩负着在中东地区实现和平的使命,还承担着亚洲其他地区和平、促进宗教自由和人权的重任。为此,达雅尔祝愿印度和美国两大国之间能够建立良好关系,开展合作。

近一段时间以来,基督信仰团体领导人纷纷揭露了印度教极端势力分子在全国各地内掀起的反基督信仰团体和基督信徒的迫害事件。最近的一起发生在十一月七日,一夥印度教歹徒向卡纳塔克邦门格洛尔郊外的“生命的食粮耶稣”新教圣堂发动进攻。国内各地的天主教会团体也为目前局势感到担忧和害怕,印度主教团主席托波枢机在不久前接受本社采访时曾经表示,“尽管不断遭到暴力迫害和进攻,但是,教会将继续积极见证基督信仰”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