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7- 12-
2004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这次的东南亚通讯报导的消息来自香港公教报、天亚社和信仰社: -香港陈日君主教圣诞牧函 香港陈日君主教圣诞牧函
一个脆弱的婴孩躺在马槽里,有人想杀害他,天使的援助才使他脱险。人生的一切艰难困苦他都亲尝体验,他希望的是因此得到我们的信任、承认他真是我们的一份子。 天主从永远决定创造人,期望人和他缔结盟约,他透过先知们口口声声说要做我们的天主、要我们做他的子民。 其实天主究竟由此得到甚麽好处?他是全善的,拥有无限美善;人却一无所有、一无所是,人的美善全由天主赐与。不是因人的可爱而天主爱他,却正是因为天主爱了他人才可爱。 可惜人还是诸多猜疑、不信任天主(原罪象徵了一切的罪),天主於是再把距离缩短,决定来到我们中间、做我们的兄弟、我们的朋友、与我们同行。他的名字叫「厄玛奴耳」(天主与我们同在)(玛一23)。 他在人世的旅程结束时还不舍得离开我们,在逾越升天前还发明了一个奇妙的方法:把自己隐藏在圣体圣事内,在世上搭了帐棚。如果梅瑟可以对以色列人说:「有那个大民族的神这样接近他们、如同上主我们的天主这样亲近我们?」(申四7)那末新约的我们该怎麽欣赏天主居住在我们中间! 在这圣体年的圣诞节让我们终於向痴心爱我们的天主投降,不要再逼他抱怨说:「这个心多麽爱世人,但世人却似乎对他不感兴趣!」(耶稣圣心显现给圣女玛加利大)让我们多多接近并恭敬圣体中的他,多次领受他到我们心中,陪伴他,朝拜他。 一件可喜的事是:在我们的教区里明供圣体越来越受教友的欢迎。希望在圣体年内我们能为这教宗极力鼓励的敬礼提供更多的机会。 天主取了人性,整个人类、每个人也就分享了天主性;耶稣临在於每个人身上,尤其是每位最小的兄弟身上。让我们在每个脆弱的人身上见到他,恭敬他、接待他,做个善心的撒玛利亚人。 尤其是牧者、父母及执政者更该效法这「居住在我们中间」的耶稣。 牧者该忘记自己、献身羊群;他的时间、他的精力已不属於自己;尤其当狼来的时候绝不畏缩,保护羊群直至舍身。 父母的临在、陪伴是子女健全成长的秘诀;临在、陪伴比任何他们能给与的东西更宝贵。做爸爸妈妈的,可知道小耶稣在你们家里等待着您们的临在,如同花草渴望阳光和雨水一样? 执政者,领导人民的是人民的仆人。「亲民」不该是手段,该是基本心态。「思人民所思,急人民所急」当然首先要亲近人民,尊重真正的老百姓。一切政策该从他们的利益出发。 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许多问题,岂不是因为越来越远离这「仁政」的标准?许多政策以经济挂帅为最高原则,以近视的经济效率为标准,把「分配财富」和「创造财富」对立起来,以致贫富悬殊日趋严峻,这是社会的耻辱、文明的倒退。 天使在白冷天空中歌唱:「天主在天受光荣,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我们不要灰心,天主的爱常在,只要我们接受他,那就回头是岸。愿他的平安来到我们心中,在二○○五年的每一天陪伴着我们! 牧末 印度 果阿总主教区在祈祷和虔诚敬礼中欢度圣诞 不久前,约瑟夫神父曾经亲临果阿总主教区,见证朝圣者们的激情。在井然有序的安全保障措施下,朝圣们接连不断地前往好耶稣大殿,向圣方济各沙勿略致敬。由於组织周密有方,迄今没有发生任何问题和事故。此外,许多非基督信徒还有意前往展出圣人圣髑的好耶稣大殿,参加圣诞瞻礼的庆祝活动。 果阿总主教区位于印度西海岸。一五四二年,圣方济各沙勿略(1506-1552)一行在此登岸,开始了远东传教历程。一七八二年,地方教会首次展出了耶稣会圣人的衣冠冢。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年十二月叁日圣方济各沙勿略瞻礼时,都会定期举办圣方济各沙勿略遗髑展。一八六四年,出於安全原因的考虑,教会规定每十年举行一次,由此在当地教会团体和教友中,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按照时间的顺序,最後一次圣方济各沙勿略遗髑展,是在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一九九五年一月七日进行的。 目前,平均每天一万多名朝圣者踊跃前来朝圣。而且,朝圣者来自果阿、印度,甚至世界其他国家。果阿和达曼总主教区总主教菲利蒲·内利·安冬尼奥·塞巴斯蒂亚诺·德罗萨里奥·费劳蒙席,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活动对我们来说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圣方济各沙勿略是一位伟大的传教士。那麽,圣人的圣髑展也是在我们的团体中更新和深化传教士圣召的良机"。总主教特别强调,圣方济各沙勿略是具有普世意义的代表,在印度深受人们的爱戴。"我们都深深地敬爱他(被称之为果阿的统领)。抛开宗教信仰的差异,不仅仅是在果阿,圣方济各沙勿略在全印度都深受人们的爱戴。从在这次活动中,地方当局的积极配合,以及许许多多的其他宗教信仰团体信徒前来朝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圣座新任大使切尔里奇总主教首次出访蒙古,当地天主教会团体积极迎接圣诞来临 圣座大使切尔里奇总主教表示,首次蒙古之行,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团体的活力。他们一起祈祷、积极从事爱德活动、正满怀喜悦和希望地筹备着圣诞瞻礼的来临。在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部长克雷申齐奥·塞佩枢机於二OO叁年八月祝圣的首都乌兰巴托圣伯多禄和圣保禄主教座堂举行的隆重欢迎仪式上,宗座监牧区叁所堂区的全体教友都纷纷赶来,向这位外国人表示欢迎;并急切地期待聆听这位被喻为"圣座特使"的教会领导人的讲话。 切尔里奇总主教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蒙古天主教会自一九九二年以来的成长与发展;并鼓励这个年轻的教会团体不断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经历了多年的共产政权之後,蒙古人民正在逐渐发觉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不断接近教会所宣讲的耶稣基督。圣座大使表示,这一点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积极的体现,如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新牧道者强烈要求领受圣洗圣事。 在会见蒙古政府当局官员时,圣座大使再次亲身见证了当地人民对天主教会、对基督信徒的爱戴和尊敬;人民和政府充分肯定天主教会为国家人文、社会与精神生活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蒙古共和国总统代表全国人民,向切尔里奇总主教表达了蒙古人民对天主教会的感激之情,特别是对教会在教育与社会领域中的杰出成就。 乌兰巴托宗座监牧区监牧黄旭东蒙席,在向本社介绍蒙古天主教会筹备圣诞瞻礼的情况时表示,"十二月二十五日在蒙古是工作日"。但是,当地天主教会团体正在努力营造"欢乐、喜悦和充满精神生活意义的节日气氛。十二月二十四日子夜弥撒圣祭,将把这一活动推向高潮。而所有要工作的人,都可以参加子夜弥撒。同时,圣诞瞻礼还将是向非基督信徒开展福传的时刻。我们还邀请了非基督信徒参与圣诞弥撒和庆祝活动"。 不仅如此,蒙古教会还专门为学校孩子们、成年人、监狱犯人、流浪街头的人、传教员以及牧灵工作者等不同群体,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耶诞节庆祝活动。 亚太区喇沙青年会议来香港探讨弱势儿童服务 由喇沙会举办的第七届亚太区喇沙青年会议,十二月十一至十八日假香港青年协会赛马会西贡户外训练营举行,活动以「共同以信仰带出服务」(Together in Faith-full Service)为主题。 来自亚洲区十叁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加者,来港参加会议前先在本土参加体验计划,认识弱势儿童的课题。来港後,他们与区内参加者互相分享交流,参加培育活动,并就本地需要订立未来工作计划;返回原居地後将执行所属团体的计划,延续对弱势儿童的关怀。 在港的会议上,多位与会青年对本报谈及有关弱势儿童的情况。与会者、香港天主教徒陈佑祈说,纵使各地面对不同问题,但信仰是基督徒的共同点:「我们分享着同一个梦想,就是天国临现的梦想。」他又期望青年发挥圣喇沙的精神,关怀弱势儿童。另一位代表吴启钟说,多位香港代表早前探访新移民儿童:「他们需要更多人的关怀。部份儿童生活条件出现问题,父母日间要上班而不能给予照顾。」 弱势社群也是不少宗教团体的关注对象。泰国的 Chamlong Chaiphuthorn 修士称,关注弱势社群是佛教与基督宗教共同理念。他说,泰国各宗教能互相包容和尊重,各宗教存在合作关注弱势的空间。另外,本身是佛教徒的泰国代表 Poranee Keeratisunthon 说,泰国参加者早前探访孤儿和贫民区居民。她又认为,弱势儿童需要别人的关怀和爱。 会议活动统筹、来自香港的谢义德十二月十五日说,期望与会青年思考接受喇沙会教育的意义--为弱势服务。参加者来自澳洲、新西兰、马来西亚、日本斯 兰卡等地,他们当中大多数是天主教徒,但亦有印度教徒、伊斯兰教徒和其他宗教信徒,他们都是区内喇沙会属校的学生。谢氏希望参加者从其他宗教的信徒身上,反省自己对信仰的态度。 同日的会议上,大会邀请四间特殊机构的负责人及社工,介绍如何为伤健儿童提供服务,让参加者为十二月十六日的特殊学校探访作准备。 明爱工福戒赌服务会议 澳洲专家分享临床经验 明爱展晴中心及工福问题赌徒康复中心十一月二十七日於沙田突破青年村,举行「第一届香港戒赌服务会议:问题赌博辅导服务的点线面」,邀请澳洲资深戒赌辅导专家潘国华作主讲嘉宾,近二百位来自五十多间机构,包括宗教界、社福界、教育界和医疗界的前线服务人员参与,澳门有关工作部门亦派员出席。 潘国华指出,澳洲现时有超过叁十叁万人是问题赌徒,平均每名赌徒输掉一万二千澳元。他说:「白人主要是玩老虎机,全澳洲有超过十七万部老虎机,每年收入达五十八亿澳元。至於华人社会,赌博方式更是五花八门。」 澳洲政府亦有些法例针对赌博问题,例如规定赌场要在当眼处贴上戒赌机构的资料和电话;赌场每日最少关闭六小时;赌场不能卖广告,不能送赠利益予顾客,例如免费住房、饮食、交通接载等。近年还有一项新措施,就是让有心戒赌的人士自愿签一份有时限的自我约制书,有关方面会将其资料及相片发送到各赌场,拒绝当事人进入。 潘国华表示:「政府做当然好过不做,但成效不太显着,其实令赌徒改变心灵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关於治疗模式,潘氏解释目前世界的主流方向是辅导员与当事人一起设定及计划戒赌的方式。他又补充:「临床发现,童年生活幸福的人戒赌较为容易,而在美国,发现有宗教背景的人在戒赌及戒酒等方面的成功率亦较高。」 他说:「问题赌徒要成功摆脱赌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间可能会有原地踏步或走回头路的情形出现,辅导员要有耐心与他一起走这条路。另外,可以的话,最好请求助者的家人一起加入,因为家人的支持对求助者是非常重要的。」潘氏强调,戒赌辅导除了令当事人停止或控制赌博外,更重要是帮他建立自信心。 大会亦安排了多个由专业人士主持的工作坊让参加者选择有兴趣的议题,探讨赌博与精神病、家庭、青少年、女性、债务及自杀等问题。 明爱展晴中心督导主任邓耀祖表示,会议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凝聚戒赌服务团体,共同分享、交流及学习戒赌服务的经验和心得。他说:「今次会议可视为一道桥梁,让参加者互相认识,彼此开拓合作发展的空间,集中资源和人手去拯救沉沦赌海中的人。
"基督信仰团结观察(CSW)"代表团,走访了泰国的难民营以及缅甸的一些难民接待站。据近几星期以来的初步统计,五千多名克伦族难民被迫逃亡。仅在缅甸境内的难民就达一百多万人。从一九九六年至今,两千五百多个克伦族、克伦尼族和掸族村庄被摧毁。 为此,"基督信仰团结观察(CSW)"强烈要求欧盟和东盟国家对仰光军政府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和手段。不久前,缅甸出现了微弱的希望迹象。军政府表示将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人权、承诺将释放四千多名政治犯。但是,这一承诺并未兑现。据席间的观察家们分析,今年十月钦纽总理被罢免後上台的丹瑞将军,采取了更加强硬的路线。 人权组织指出,缅甸的监狱中至少关押着一千四百名政治犯。为此,今年四月,缅甸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拒绝参加政府主持召开讨论新宪法的国民宪法大会。执政的"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军政府,在一九九O年全国大选中失败。但是,却宣布选举无效。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为至今仍被软禁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季女士。 阮秀美任公教报总编 办报融合牧民与福传 主教公署十二月十叁日公布,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修会阮秀美修女接替夏其龙神父,出任中、英文公教报总编辑,阮修女十二月十六日对本报谈及她对《公教报》的期望。 阮修女说,对教会内而言,公教周刊应具备牧民幅度,对教会外而言,则应抱有福传使命。「《公教报》是帮助教友活出信仰的媒介,有助信徒徒根信仰。」她说:「《公教报》的内容,可以是一般报章所没有的。」 阮秀美修女早年毕业台湾辅仁大学(修读中国文学),後来在香港大学获硕士学位,研究她所属修会的在华传教历史。 除了修女本身的牧民和传教服务外,阮修女在教区层面,曾任教友总会助理神师、教区教友培育委员会执行秘书,目前为教区圣体年庆典筹备小组及教区婚姻与家庭牧民委员会成员;她近年亦致力在港推动青年培育计划「Choice」和夫妇培育计划「夫妇恳谈会」。媒体工作方面,她是教区视听中心顾问及节目主持。 作为公教媒体,阮修女赞同《公教报》应关心社会:「教会训导劝勉信徒不要与社会抽离。谈论社会事件时,《公教报》可从信仰角度去探讨,并以教会精神作後盾。」 问及《公教报》在教区当局与信众之间的角色时,阮修女表示报章应维持自主开放的环境,让信徒分享意见,「说出心中真正所想,善意的表达反省,成为一个让信徒互相影响的园地」。她说,公教周刊探讨教会议题时,应本着爱德,以求「对事不对人」。 汤牧赞扬夏神父 任内设《Mabuhay》 汤汉辅理主教同日表示,联同一九九九年至今的这五年任期,呈辞的夏其龙神父先後出任《公教报》负责人十七年之久(第一段任期为一九八○至九二年,时为主编),任内工作勤力,有构思,致力让更多人阅读报章。他说,夏神父把报章发展得多姿多采,包括给本港十多万菲律宾信徒阅读的《Mabuhay》,这是值得教区自豪的。 汤汉主教称,公教报仍有进步的空间,例如是加强宗座、罗马和普世教会的重要资讯。汤主教是教区社会传播事务委员会主席,负责协调教区内各传播机构,包括《公教报》。 汤主教指出,《公教报》具备培育、启发和维系教会合一的角色,他个人认为对於「某些对教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文字和意见」,是需要「收紧一点」的;但他强调这不代表不接受批评,但当文字或意见产生负面、有损团结的影响时,它们便不一定要在《公教报》发表,倒可以交给有关方面跟进,而有关事宜是要多点关注的。 谈及《公教报》的方向时,汤主教引述圣奥斯定说:在重要的原则上要坚稳一致;在非原则、非信仰,而有所怀疑的事上要有自由去探讨;在一切的事上要有爱德。他说,这绝不是要「一个声音,一言堂」,而是既有原则,亦有讨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