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广播电台梵蒂冈广播电台
梵蒂冈广播电台  

類別


  
爱德与关怀


  教会


  文化与社会


  梵蒂冈文献


  大公合一运动


  家庭


  主教会议


  青年


  正义与和平


  政治


  宗教与对话


  科学与伦理


  教宗与圣座


  灵修生活



30-05-2005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主日弥撒重播

东南亚通讯

这次的东南亚通讯消息取自天亚社、信仰社、香港公教报、亚洲新闻:

-南亚海啸使教会传媒工作者重新警觉
-中国 南充教区设立天主教文化展厅,两个月内吸引八千多参观者
-中国辽宁教区在省会渖阳举办传教员培训班
-中国西南四川神哲学院行将搬迁,修生移师北京学习
-华人网上福传学校 开课培训七百学生
-香港公教地理学者 讲解圣地环境
-韩国教会指“人为定制”性克隆是不道德的,并威胁女性健康
-柬埔寨慈幼会制定计划为流落街头青少年开设新的收容中心
-缅甸主教团办礼仪研讨会,助修女修生了解弥撒意义
-印尼妇女网络与天主教大学开办妇女神学课程
-孟加拉德勒撒修女开办的关爱之家中司空见惯的贫困经历
-马来西亚吉隆玻总主教区以“通过和解实现和谐”为主题庆祝成立金庆
*********

南亚海啸使教会传媒工作者重新警觉
【天亚社曼谷讯】最近在讨论教会如何回应去年底印度洋海啸的会议上,与会的教会传媒工作者认为,教会人士应学习充分利用传媒提供的机遇。

会议於五月十八至廿二日在曼谷举行。他们除了讨论教会对惨剧的回应外,亦探讨了传媒对教会灾後服务的报道。会议四十二名参与者,有来自亚洲明爱、国际公教广播影视协会、亚洲主教团协会社会传播委员会、泰国主教团社会传播委员会的代表,以及其他资深教会传媒工作者。

与会者一起反省了教会如何透过教内外的媒体,将重要消息告知公众。

印尼雅加达的耶稣会士亚历山大.维约约(Alex Wijoyo)神父称,印尼的教会人士最初缺乏可靠资讯,陷於被动,「不过虽然迟了,传媒最终都有报道本地教会在灾後的回应及工作。」

亚洲主教团协会秘书长奥斯华.戈米斯(Oswald Gomis)总主教特别指出,教会的救援机构需彼此联系,避免出现如他在斯 兰卡科隆坡总教区接收救援物资时的混乱情况。海啸後,他收到五十叁个货柜的物资外,亦收到一些家具,「然而我们的居民正是以制造家具维生。」

他说,由於当地近来稻米收成不俗,因此救援米粮便无人问津。此外,他亦收到一万对皮鞋及大量御寒衣物,但这对居於热带地区人民的需要不符。他说:「今天终可透过电子邮件,告诉外界我们最需要甚麽。」他极希望能与传媒建立联系。

覆盖泰国南部十五的省份的素叻他尼教区巴塔.西达努信(Prathan Sridarunsil)主教称,事发时他连一部摄录机也没有,故未能将灾情记录下来。他与教区内的七位神父及几位修女合力将灾情的影响减至最低。泰国南部是伊斯兰教徒聚居地,是该国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天主教亚洲通讯社》主任乐耀星(Robert Astorino)神父在会议中发言说,截至四月卅日,天亚社共有一百卅五篇有关南亚海啸的报道。这位玛利诺会士指出,藉着不少人士的协助及其他现成资源,他们的报道都集中探讨教会对受灾人民的支援。

与会者讨论教会应付是次海啸的经验,如何更有效地回应亚洲区内其他如爱滋病等危机。

印度圣言会道明我.厄玛奴耳(Dominic Emmanuel)神父指出,印度有五百五十万名爱滋病者,「亚洲正活在一个计时炸弹中,因为爱滋病在区内造成的死亡人数,比是次海啸还多。」这位德里总教区社会传播主任期望教会内各组织、传媒机构能尽早制定相关发展策略。

与会者在会议结束的宣言中说,纵然现时教会的传媒机构仍未能与商营传媒竞争,但仍应努力合作。但该份草拟宣言称:「在任何合作以前,教会必须先培养出成熟的传播文化。」

它指出:「很多教会人士仍未准备好与专业传媒机构相互合作,甚至不了解大众传媒的文化和环境。」宣言肯定外间传媒对亚洲教会充满兴趣,但由於教会内缺乏合适的发言人,使之未能向传媒有效地表达一些彼此都关注的议题。

与会者期望各地的主教团、教区及发展组织,能建立一套专业方法应付外间的传媒。同时教会亦应增加与主流传媒交流,以建立主动进取的形象。

此外,与会者希望各地的教会传媒工作者及非政府组织能在海啸後每隔一段时间,组织悼念活动,重申是次灾难的信仰层次。

会议闭幕时,亚洲主教团协会社会传播办事处执行秘书方济-若瑟.艾勒斯(Franz-Josef Eilers)神父说:「我们明白到十二月廿六日的海啸是对传媒行业的警号,提醒各机构应彼此合作。」然而,这位圣言会士表示,教会内欠缺乏足够的传媒学术培训。

印度洋海啸沿海受灾国家的死亡及失踪人口,估计有十七万多。据《美联社》的数字,四至五万名失踪人口相信都已罹难。

中国 南充教区设立天主教文化展厅,两个月内吸引八千多参观者
(信仰社南充讯)为了传播基督福音、让更多的人认识天主、了解教会,中国大陆四川省南充教区在着名的西山熙笃会隐修院内开设了天主教文化展厅。综合中国大陆河北省《信德报》报导,参观者在这 可以看到南充天主教会和基督信仰发展的重要历史。展厅内详细地介绍了南充天主教会历史;天主教教义、教规;天主教会基本情况以及圣事礼仪活动等。此外,人们还可以在这 看到教区历任主教的简介和照片、神职人员的各色祭披、长白衣、修女会服、主教权杖、举行弥撒圣祭时所使用的圣爵、十字架、吊炉,以及各种版本的圣经等实物。其中,许多是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物品。除大量文字说明和注解外,修女们热情耐心的解说,更加增添了人们的兴趣。从一月叁十日天主教文化展厅正式对外开放,到叁月二十七日复活瞻礼,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 ,已经接待了八千多名各界参观者,其中还有大批非基督信徒。毫无疑问,天主教文化展厅的开放,极大地推动了南昌教区的福传事业发展。文革期间,西山熙笃会隐修院一度成了收音机制造厂。今天,这 又重新绽放了基督信仰的光彩。

南充教区共有70,000多名教友;15名司铎。距离首都北京1,400公里。

中国辽宁教区在省会渖阳举办传教员培训班
(信仰社渖阳讯)日前,中国大陆辽宁省教区在省会渖阳市举办了传教员培训班。主办者充分汲取前期办班经验,“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并增设了讲道、传教、圣事、礼仪等方面的实用课程;注重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讨论与分享;安排寓教於乐的课馀活动,活跃学习气氛”。

据中国大陆河北省《信德报》报导,本次培训班吸引了全省二十六所堂区的一百二十四位传教员参加。其中的许多人已经参加过两、叁期的培训。许多人纷纷表示,此类课程使大家受益匪浅,并对出色完成福传任务增添了信心和热情。学员一致表示,将把学到东西充分运用到福传的实际工作;更新堂区、团体,乃至整个地区的福传事业。

辽宁教区先由法国遣使会管辖,後划归巴黎外方传教会分管。文革期间,宗教活动停止,所有教堂、主教府被政府接收。目前,辽宁省内有一所神学院 渖阳天主教神学院;两所修女院 渖阳圣母圣心修女会和抚顺耶稣圣心修女会。此外,教会还开办了社会公益事业,如两所养老院 天主教辽宁教区熊岳养老院和渖阳市天主教养老院、一所医院 抚顺天主教修女院门诊部、两个诊所 渖阳市天主教卫生所和铁岭仁爱诊所。 

中国西南四川神哲学院行将搬迁,修生移师北京学习
【天亚社北京讯】从去年九月开始,由於位於中国西南四川省成都的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计划搬迁,修生得转到北京的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继续培育。

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董事会副董事长雷世银神父四月十八日对天亚社说,新校址原为宗教事务官员的培训中心,当地政府将在七月正式把该址移交教会。

这位四川省乐山教区神父指出,由於改建需时,预计新大楼可在九月启用。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刘德申五月对天亚社说,培训中心和原来的修院同位於郫县,但培训中心面积二十公顷,比修院大数倍。郫县位於四川省省会成都西北二十公里。

雷神父说,修院原址仍归教会所有,但可能会出租,以帮助教会自养。

刘氏是重庆教区教友领袖,曾多次在培训中心开会。他说,中心主楼有一个可容纳二百人的演讲厅和多间课室,另外有两栋副楼,内里的招待所会改建为修生宿舍。

他预期新神哲学院的启用仪式会与修院二十周年纪念一并庆祝。

在九七年启用的四川修院原址是向多个教区贷款买地兴建的,有一个半足球场大小, 有一列课室和一间宿舍。

雷神父说,由於修院要搬迁,约二十名神学二年级修生要转到全国修院继续学习,课程由全国修院的老师教授,四川修院有一名老师随行,协助管理和行政工作。

据他说,该廿名修生对北京的学习环境相当满意,他们会在那里完成馀下的课程。

另外,四川修院将从贵州、四川和云南叁省及重庆直辖市为九月新学年招收卅五名修生,以後每两年招生一次。

位於北京市大兴区的全国修院有两栋教学楼、一栋宿舍、一间外宾宿舍、一间教堂和一个可容纳四百人的演讲厅。

全国修院前副院长、青岛教区李明述主教对天亚社说,来自四川修院的修生在新环境下都十分热心学习,但他们要适应饮食和气候。全国修院会提供他们所需的协助,他们可待四川的新修院启用後,再决定留在北京完成课程或是返回四川继续学习。

十年文革结束後,中国的宗教活动在七零年代末逐渐恢复,服务西南地区的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也在八四年重开。最初是座落在成都教区主教座堂内,当时一间工厂也在教堂 围内。修院於九七年迁往郫县。

自去年修生转往北京学习後,搬迁计划一直停滞不前,甚至有传言指计划胎死腹中,但是成都教区教区长李枝刚神父否认修院关闭。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刘柏年四月五日对天亚社说,四川修院的搬迁计划已得到爱国会和中国天主教主教团批准,财务问题也解决了, 待修院自行决定何时展开计划。

据新加坡出版的《中国天主教指南2004》指出,在八零年代末,四川修院基於「缺乏纪律」,曾遣发所有修生回各自教区。

该修院亦曾在九四年中,因政府委任省级宗教事务官员接替万县(万州)教区徐之玄主教为副院长,触发大部分修生抗议,修院被关闭两年半,至九七年在郫县重开。


华人网上福传学校 开课培训七百学生
(香港公教报讯)一间跨地区的网上福传学校五月十五日圣神降临节举行开学礼。来自二十多国近七百名学生须透过互联网,开展为期两年的福传课程,加强灵性培育及对不同福传方法的认识。

「逾越知音网上福传学校」五月十五日假铜锣湾圣保禄学校中学部举行开学礼,本地约有四十名学生到场出席,多名海外学生亦透过网上视像通讯系统即时观看典礼。

截至五月十七日,共有二十六个国家和地区,近七百名学生在该校网页登记及被确认身份。校监恩保德神父形容创校是「大胆」之举:「我们有六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但(学校)无特别基础亦无钱,只有叁十六个课室 网上平台。」

开学礼上主持祝圣礼仪的陈志明副主教认为,网上福传学校可让各地成千上万的人在网络互通,是福传新文化。

不设课室 设网上平台

该校英文部校长李碧 礼仪後对本报称,学校本年一月开始报名以来收到不少查询:「最常见疑问包括担心未能在两年内完成课程,害怕功课多,忧虑不懂中文输入法而影响在(网上)平台讨论等。」该校设有二十二个中文及十四个英文学习平台,供学生与修读同科的学员研习讨论,而导师与校方会跟进各平台的进展,在有需要时提供协助。

据校方表示,互联网上有成千上万的福传学校,但这是首间为华人天主教徒而设(设有中文学习平台)的网上福传学校。

开幕礼上,出席者以广东话、普通话及英语歌唱由两名公教青年为学校编写的校歌。本身是该校统筹导师的崔博士(Dr. Venantius Tsui)在墨尔本透过视像系统致辞,期望学生多在学校的网上平台发表意见。

照顾海外华人需要

大会借助网上交谈工具、致电长途电话及视像系统,与身处马来西亚、布里斯本、洛杉矶、温哥华、秘鲁、汶莱、候斯顿等不同地区的学生通话问好。期间,汶莱主教与秘鲁主教透过视像系统向学校送上祝福。校方又即场进行网上实习,向海外及现场参与典礼的学生作圣经测验。

息影数年,现定居上海的公教艺人陈美琪报读了此课程,希望加强向人福传的信心。她表示过去向朋友福传时遇到不少阻滞,「非信徒愿意听道理,但上圣堂望弥撒却因不明白礼仪感到沉闷,甚至『吓惊惊』。」对於课程希望学生每星期花叁至四小时上网研习,她认为只要用心学习必可完成课程。「没时间就要取舍放弃其他活动。」她说。

定居澳洲柏斯十年,最近回港工作的李婉怡当日表示,在当地土生土长的华人青年信徒主要参与英文福传团体,但发现华裔新移民、留学生却缺乏渠道接触教会。因此,她希望透过此课程了解更多中文福传技巧,照顾这些人的需要。

逾越知音网上福传学校旨在培育信徒从事不同的福传工作,为学生提供为期两年,特别专注亚洲区的福传免费课程。学校采用双语教学,报读者每星期需抽数小时研习由校方提供的资料,并与其他学生交流切磋。学生完成首学年课程後,须於第二学年提交一个福传计划书。完成两年课程者可获颁发毕业证书。李碧 指学校虽然已开课,但仍欢迎有兴趣的信徒申请报读。

网上福传学校 www.evschool.net


香港公教地理学者 讲解圣地环境
(香港公教报讯)公教地理学者杜嘉恩主持「寻找天主的故事」讲座,讲解「圣经时代圣地的地理环境」。

圣母进教者之佑会四月叁十日假「灵火文化中心」会址举行讲座,香港教育学院高级讲师杜嘉恩向约一百位出席者分享圣经时代圣地的地理环境。

杜氏介绍圣地的地理位置、版图和在圣经中的不同名称;继而透过平面、立体和剖面图多角度,展示和解释圣地内各个主要自然区域的地理特色。

讲座的内容涉及圣地的气候与物产的关系,并解读圣经中提及气候与物产的部份章节的内容,特别是「流奶与蜜之地」的意思。讲者更以多媒体方式展示圣经中常见的农作物,例如橄榄、葡萄、无花果和小麦等。

讲者简述圣经中「地」的概念,交代地理环境与耶稣生平的关系,指出耶稣讲道的例子大多取材自他所认识的生活环境。


韩国教会指“人为定制”性克隆是不道德的,并威胁女性健康
(亚洲新闻讯)天主教会神职人员和平信徒严厉批评韩国正在进行的野蛮克隆,特别强调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应充分重视伦理道德问题,指责未能及时向公众全面介绍相关的情况。此外,教会人士着重针对日前宣布的成功克隆世界上第一个胚胎干细胞予以了强烈谴责。五月十九日,韩国首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领导的克隆科研小组与匹兹堡大学合作,共同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胚胎干细胞。

黄禹锡领导的克隆科研小组,成立於二OO四年二月,已经培育出世界上首批与原病人基因相符的胚胎干细胞系。其试验物件,全部是健康的成年女性。本次试验物件,是十一名男女志愿者,年龄平均在两岁至五十六岁(最小的两岁孩子,是由父母同意的)。

但是,整个过程中并没有恪守正确的伦理道德原则。天主教会内外人士一致指出,此类研究违背了社会伦理道德原则。韩国主教团正义与和平委员会前主席,现《天主教时代》主编李神父表示,“从伦理和道德角度来讲,是完全无法接受的”。“胚胎已经是一个人了,我们不能成为用屠杀弱小来医治成年人的社会的同谋”。

另外一位天主教大学教授谈到胚胎以外所附带的涉及捐赠者的伦理道德问题。他表示,“黄教授可能会面临严重的问题,因为他并没有告诉志愿人员们在试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在同女性志愿人员签署的协议中,并没有明确强调卵子可能被杀死”。“让我们试想一下最可怕的结果,个别女性志愿人员可能面临丧失生殖能力的危险。一旦出现此类情况,黄教授将要面对法庭了。这样,他的麻烦可就来了”。

柬埔寨慈幼会制定计划为流落街头青少年开设新的收容中心
(信仰社金边讯)日前,柬埔寨首都金边慈幼会青年收容中心奠基典礼隆重举行。这座建 落成後,将可容纳八百馀名流落街头的青少年,为他们创造学习、娱乐的空间。据慈幼会通讯社Ans报导,慈幼会中亚和大洋洲省会会长维克拉维.克莱门特神父在不久前访问金边会院时,首先降福了兴建中心的场地。此外,他还同这 的慈幼会士和母佑会修女们见面,畅谈地方福传和牧灵工作。克莱门特神父向传教士们特别强调了为柬埔寨地方教会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青少年教育作出贡献的重要意义。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导,柬埔寨是东南亚地区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当地爱滋病 滥、未成年人的人口走私犯罪活动猖獗。更有甚者,许多孩子成为犯罪团夥的猎物,他们以拐骗和绑架的手段,强迫孩子们沦为半奴隶、违法收养和性剥削犯罪活动的牺牲品。柬埔寨从事色情业的群体中 ,35%为年龄在十七岁以下的孩子。其中的43%,感染爱滋病毒。贫困和缺乏教育,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有时,一些家庭迫於无奈,将自己的孩子们交给了人贩子,梦想着能让孩子获得一个较为美好的未来。

但是,尽管处在目前的艰难局势下,柬埔寨天主教会培养了大批的青年慕道者;教会内拥有大批青年成员。自一九九一年,柬埔寨重新恢复宗教自由後,天主教会逐渐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壮大。迄今为止,柬埔寨天主教会共有19,000名信徒(全国总人口12,000,000)。而且,绝大部分是青年。


缅甸主教团办礼仪研讨会,助修女修生了解弥撒意义
【天亚社缅甸曼德勒讯】由缅甸主教团礼仪委会主办的一个研讨会中,参加者表示,他们对弥撒有更好的认识,并学习到如何让人参与其中。

这个为北部曼德勒总教区主办的研讨会,是於五月十一至十二日在宾乌伦(前称眉谬)的圣类思小修院举行。宾乌伦在首都仰光北部六百公里。

曼德勒总教区保禄.津通.格拉文(Paul Zinghtung Grawng)总主教及卅位教区神父出席这次研讨会。来自多个修会的十名修女、二十名初学生,以及十九名修生也有参加。除了讲座、讨论及分享,研讨会还包括悔罪礼仪及弥撒。

讲座内容包括「礼仪与灵修」、「罗马弥撒书一般指示」、「圣乐」、「礼仪及圣言」、「活泼的教会团体」及「礼仪及人类尊严」等主题。

曼德勒总教区圣多默修院助理院长盛兰吴(Sein Hlaing Oo)神父向天亚社说:「我学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如果对礼仪有多点认识,我们会更积极参与。」

耶吴堂区司铎温瑞(Win Shwe)神父承认,一些神父表示「每天的弥撒令他们生厌」,这是因为他们对礼仪没有足够认识。他说,这研讨会帮助他了解到有需要使礼仪更具趣味,「一些讲者建议我们在主日和其他重要日子,在教堂外面举起《圣经》列队游行。」

宾乌伦圣若瑟女修会罗撒(Rosy)修女说,她以前对礼仪的知识局限於如何摆放十字架及蜡烛和要诵念甚麽祷文,「现在我知道更多。」

她又说,她学习到有效传教的技巧,讲道应维持十至十五分钟,而不是四十五分钟。她指出,在曼德勒总教区,他们仍然唱拉丁文圣歌,但是采用地方曲调会使弥撒更吸引。「这样做我们就能传播福音。在弥撒当中,团体合唱带领我们更接近天主。练习合唱,以及青年和神父合作都是必要的。」

担任圣若望堂主任司铎兼曼德勒总教区青年主任的梭伦(Soe Lwin)神父说,与他以前「在理论上」学习到的礼仪知识相比,研讨会的讲座「实用而有效」。他举例说,研讨会建议为保持地方风俗,清理教堂时不应穿着拖鞋,在教堂采用某些字句是不适当的。

他又说,他更加了解到在堂区团体内必需互相尊重,教友与神父及修女要合作。他向天亚社说,全国礼仪委员会鼓励每个堂区都成立礼仪推动小组,帮助教友准备礼仪。

藻基河堂区司铎觉吞敏(Kyaw Htun Myint)神父承认,很多神父缺乏礼仪指引,「不知道礼仪庆典的确实程式。」

他欢迎研讨会提供的礼仪指引,认为它们对年轻神父会有特别益处,否则他们 靠年长神父的指导。他提到来自外国的神父,大多数都依自己的方式来主持弥撒。

他说:「若我们不知道如何举行礼仪,会使人们对弥撒感到厌烦。」他建议说:「我希望透过对礼仪的进一步知识来使堂区富有生气,在弥撒中应采纳缅甸文化达致本地化。」

主办者表示,全国礼仪委员会计划在国内叁个总教区及九个教区举行礼仪研讨会。


印尼妇女网络与天主教大学开办妇女神学课程
【天亚社印尼日惹讯】印尼一个天主教妇女网络与一所天主教大学合作,开办全国首个妇女神学课程,以在印尼天主教妇女中,宣扬性别平等及其神学基础。

日惹「妇女夥伴网络」主席奥斯定.穆尼亚蒂(Augustin Murniati)向天亚社表示,向妇女推广性别平等往往遇上困难,因为女性主义者的神学根基薄弱。日惹在首都雅加达东南四百公里。

这个课程由穆尼亚蒂设计及组织,由雅加达东南四百公里日惹的萨纳塔达尔马天主教大学开办。她表示,妇女必须真正了解《圣经》中有关妇女的教导。

目前共有五十二名妇女修读这课程,包括家庭主妇、学生、职业女性、社工及修女。课程共分十八课,上课日期由四月廿九日至六月十八日。主办人表示,这是印尼首个妇女神学课程。

这个由穆尼亚蒂领导的本地网络,是印尼天主教主教团成立的一个全国网络的分支,由二零零零年起便透过举办研讨会,向妇女介绍妇女神学。研讨会的主题包括「妇女与天主交流」及「妇女阅读《圣经》」,这些都是此课程的科目。

「妇女研习神学」是课程中的新科目,据穆尼亚蒂说,一直以来神学都是建基於男性的经验,女性经验成为次要,这科目将以参加者的个人经验为基础。

她解释说:「那是建基於女性具体的经验,而非单纯的推测、假设或概念,我们会邀请妇女作神学反省。」

对於参加者均是女性,穆尼亚蒂表示,女性主义运动是开放给所有人,包括男性。但这课程是要反映妇女的具体经验,例如月经、怀孕,以及女性从属地位等,男性未必有此经验。

穆尼亚蒂目前是大学研究所的神学讲师。她希望妇女能装备自己去争取性别平等。她也希望妇女有了神学基础後,更勇於於男性讨论问题。

天亚社曾访问了数名参加者,她们修读的动机各有不同。

四十七岁的玛利亚葛莱蒂.苏西洛瓦蒂(Maria Goretti Susilowati)并非女性主义者,但被这课程吸引,想多认识女性主义者及女性主义。她现时是印尼政府旨在消除贫穷的印尼社会安全网工作。她亦表示课程所学得的知识有助她的工作。

五十叁岁的卡罗琳娜.埃蒂.塞蒂亚穆尔蒂(Carolina Etty Setyamurti)於日惹的圣母无玷圣心堂教授传教课程。她表示,修读的目的是要搜集教材,因为「妇女阅读《圣经》」这一科的纲要,与她教授的科课内容一致。

此外,她表示她有时候会接触到修生,会与他们分享她所学得有关性别的知识,使他们明白性别问题不 是为妇女,而是所有人都应考思的问题。

她希望堂区也能举办类似的课程,因为妇女神学对於教友及神父都非常重要。



孟加拉德勒撒修女开办的关爱之家中司空见惯的贫困经历
(亚洲新闻/天亚社达卡讯)数以千计被遗弃的人,在孟加拉首都达卡市德勒撒修女开办的关爱之家中得到了关怀和照顾。

一九七六年正式成立的关爱之家,为大约一万多名智障和身体残疾的患者提供服务。奥戴特修女告诉记者,一些残疾人已经在这 生活了十到十五年了。这 共有一百张床位。

在修女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是穆罕默得.努尔.伊斯拉姆和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今年四月,伊斯拉姆回来接受进一步治疗了。他们在这 生活了一年多,他是被电击受伤致残的。

这名叁十五岁的穆斯林建 工人,他在家中的房顶上整理铁丝网时不幸触电。最初是在一家公立医院治疗,但是,由於治疗水平和疗效不理想,他们转到了一家私人医院。然而,高额的医疗费使他们被迫回家了。整整叁个月的时间,伊斯拉姆未能得到任何治疗。由於许多烧伤的创面都溃烂感染了,十分可怕,也没有人敢去看他。

有一天,他的妻子得知了仁爱会修女的事迹,於是,就把他送到了修女们开办的中心。四个月治疗毫无进展後,修女们建议他到关爱之家去。可是,他们没有旅费,家 也已经无法继续维持下去了。几经周折,在仁爱会修女的帮助下,长途跋涉145公里,伊斯拉姆的妻子终於把丈夫送到了首都达卡的关爱之家。

经过四个月的治疗,伊斯拉姆甚至可以独自行走了。但是,仍然需要继续留在修女开办的关爱之家进行康复。

整整一年的时间 ,他的全家都留在这 。在此期间,他的妻子参加了一个叁个月缝纫学习班,学会了裁减缝纫。伊斯拉姆激动地表示,“在那个家 ,我真的感到就象在自己的家 一样。我的孩子们在那 玩耍、吃饭;我的妻子给修女们帮忙。修女们不停地给我换药”。

在此期间,他的妻子曾经回过一次家。但是,却发现他们的小破屋被洪水冲走了。当他们全家离开关爱之家时,修女们为他们准备被褥、衣物和路费。

後来,他再次回到关爱之家接受治疗时,修女们还送给他的妻子一台缝纫机。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维持生活。

当最後一次离开关爱之家时,伊斯拉姆表示,“我在这 得到了比我的父母亲给予的还要多的关怀和照顾”。

关爱之家院长路西修女对此十分平静,她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见证奉献精神,让穷人过上正常生活”。

此外,关爱之家还为独身母亲们提供帮助。据修女们介绍,每年平均要为一万多人提供服务。

加尔各达的真福德勒撒修女,于一九五O年创建了仁爱会,旨在满足耶稣对“穷人中的穷人”的“爱的 渴”。

马来西亚吉隆玻总主教区以“通过和解实现和谐”为主题庆祝成立金庆
(信仰社吉隆玻讯)马来西亚首都吉隆玻的天主教徒们迎来了喜庆的节日。五月二十叁日,天主教徒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吉隆玻总主教区成立五十周年金庆(一九五五年二月二十五日);以及荣休的前总主教多明尼克.万达贡蒙席晋牧五十周年金庆。事实上,庆祝活动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正式拉开帷幕,五月二十叁日达到顶峰。

总主教区金庆和前总主教晋牧金庆是喜庆的节日,也是祈祷、反思的时刻。为此,吉隆玻总主教区为金庆活动选定的主题是“通过和解实现和谐”。庆祝活动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并充分展示了文化与精神生活的特色。此外,教友们还准备了音乐和舞蹈等文艺演出;专门为孩子、青少年安排的要理讲座和祈祷。下午,举行隆重的和解圣事及庆祝活动闭幕式圣道礼仪。吉隆玻总主教区荣休总主教多明尼克.万达贡蒙席、现任总主教Murphy Pakiam蒙席主持了盛大礼仪。此外,圣座驻马来西亚大使萨尔瓦多.贝纳齐奥总主教,也专程从设在泰国首都曼谷的圣座大使馆赶来,参加金庆活动。

Murphy Pakiam总主教在弥撒圣祭证道中指出,“天主教会团体旨在向所有人传播基督信仰资讯、见证一个团结互助的团体形象。我们是一个由同一个信、望、爱德组成的团体。我们共有一个信仰、共同抱有同一个希望、共同奉献同一个爱”。“作为平信徒,我们蒙召去与其他人团结在一起,而不是与他人分离”。为此,金庆活动的主题是“通过和解实现和谐”;从而充分展示“天主教徒善於与不同信仰的人和谐共处”。

两万多人出席了在体育馆举行的弥撒圣祭。其中,包括了许多生机勃勃的青年人和非天主教徒。此外,此间的民间团体代表和外交界人士等也出席了活动。吉隆玻总主教区成立五十年来,在牧灵福传领域取得了进步。今天,吉隆玻总主教区共有大约92,000名教友。当地总人口为9,000,000。

在马来西亚这样一个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中,天主教徒积极活跃在社会活动和宗教对话等各个领域中。


收听节目


直播


随选即听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声音


三钟经

教宗接见


上一页  上一页
首页  首页
向编辑部投书  向编辑部投书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