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3-02-2007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周末避静 教宗与圣座 世界24小时 教宗叁钟经讲话谈露德圣母显现纪念日和世界病人日 教宗又说:“露德这个朝圣地也成了无数病患朝圣的要地,他们聆听圣母的话,获得鼓舞,接受自己的痛苦,并把痛苦结合於耶稣基督的苦难奉献给天主,为使世界得救。正是因为露德和人类痛苦之间的关系,十五年前敬爱的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制定露德圣母纪念日这天为世界病人日。今年举行这个世界性节日的地点在韩国首都首尔,我派遣圣座医疗牧灵委员会主席巴拉干枢机主教代表我主持典礼仪式,我向他和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士亲切致意。我也愿意藉着机会问候全球从事卫生保健工作的人士,我非常了解他们在今日社会中为病患服务的重要性。我尤其愿意向患病的兄弟姐妹们,特别是向遭受最严重和最痛苦的疾病所打击的人士表达我在精神上与他们同在。今天这个节日的注意力就是以他们为对象”。 教宗强调:“必须支援发展缓和治疗法,这种方法提供给病患完整的照顾,使无法痊愈的病患获得人性的支援和心灵上所需要的陪伴”。 这天下午,就像往年一样,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也为病患举行弥撒圣祭,弥撒由罗马教区代理主教鲁伊尼枢机主持。弥撒结束後,教宗向参礼的人士讲话。 教宗接见自然法国际会议与会人士,,指出不尊重自然法,则生命、家庭和社会遭殃 教宗指出:“即使我们生活在生活形式有重大发展的时代,但仍然出现很明显的对立。我们看到进步带来的重大利益,但我们也不断地看到大自然的恩赐因着人类的作为而遭到毁灭的威胁。但还有一个比较不容易觉察、却同样令人担忧的危险,那就是我们越是认识物质合乎理性的结构,越是变得没有能力看出这个理性的根源所在,看不出那个创造万物的理性力量”。 教宗因此呼吁迫切需要反省自然法的问题,因为自然法是一切法则的根源,先於人类所制定的任何法律规章,而且不容许任何外来的干预。教宗说:“尊重人类从受孕之初到自然死亡为止的生命就是属於这个原则。人类生命的权益不属於人的私有财产,而是天主白白所赐的”。教宗又说:“自然法是抗拒滥用权力或意识形态操纵欺骗的唯一有效堡垒。每个人,尤其是肩负社会公共责任的人,首先应该关心的是帮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道德良知意识。这才是真正的进步,没有这个进步,其他的进步都是虚假的”。 教宗进一步强调:“没有任何由人制定的法律能够破坏造物主铭刻在人心中的法律,而不严重伤害社会本身的基础。忘记这一点,就是使家庭变得脆弱,使子女受害,使整个社会的未来变得不稳定”。 圣座新年鉴指出:全世界天主教徒人数增长,非洲和亚洲的增长率最高 根据新年鉴针对2005年的统计,天主教徒的人数比上一年增长了1千7百万人,总共达到11亿1千5百万。这个增长率为1,5%,非常接近世界人口上升1,2%的增长率,因此,世界上的天主教徒人数没有实质上的改变,保持在17,20%。对地理分布的分析显示,天主教徒增长最多的地区为非洲,从2,5%增长到3,1%、亚洲从1,18%增长到2,7%和美洲,从0,9%增加到1,2%。欧洲的增长率最缓慢。 2005年司铎的人数也上升到40万6千4百11人,比2004年增加了0,13%。司铎、在亚洲的增长率为3,80%,非洲为3,55%,其他洲却有所减少。修生的总数也有所增加,从2004年的11万3千零44人增加到2005年的11万4千4百39人:非洲增加了3,46%,亚洲2,90%,美洲0,6%,欧洲则减少1,9%,大洋州未有改变。在2005年,全球1百位司铎的候选人中,32位是美洲人,26位亚洲人,21位非洲人,20位欧洲人,1位大洋洲人。 此外,教宗在2006年当中建立了12个新的主教区;9个宗主教区和一个宗座署理区。教宗在这一年当中任命了180位新主教。 教宗本笃十六世向临终病人指出举目注视圣母玛利亚就会有一种更加平静的生命观 教宗在他的文告中指出,弱小、贫穷的人是天主所宠爱的人,天主向他们启示了天上国度的奥秘。教宗用这句话解释了贝尔纳德所经历的独特经验,然後特别劝勉“受严重疾病和痛苦打击的人”瞻仰圣母在福音中的事件,因为,看着她,希望会胜过焦虑、共融超越孤独、平和战胜心绪不甯、美好战胜烦扰和厌恶。为这些尤其受到考验的人,教宗说:“我们愿意让他们感到整个基督信徒团体在物质和精神上与他们在一起。在他们面对生命如此关键的时刻,重要的是不要遗弃他们,令他们孤独。” 教宗也向“以耐心和爱”和“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人性温暖”为病人服务的人员说:“我想到医生、护士、医疗人员、义工、会士、修女、司铎不遗馀力地俯身为这些病人服务,如同良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不看他们的社会地位、肤色和宗教信仰,只看他们是有需要照顾的人。” 教宗继续说:“在每个人的面容上闪烁着基督的面容,受疾病折磨的人的更是如此。基督说:你们为我的这些最小的兄弟做的,就是为我做的。”教宗也提到许多朝圣者在露德马萨比岩洞前的经验,在那 人的痛苦和希望,恐惧和信赖交汇。 世界24小时 昨天2月12日,本台新闻处提供的国际新闻报导的消息是: --伊拉克首都的炸弹爆炸事件造成70人丧生、120人受伤 请?新闻的详细内容: (梵蒂冈电台讯)伊拉克无辜平民继续遭杀害。昨天12日上午,首都巴格达一个市场发生的炸弹爆炸事件中,70人丧生,120人受伤。根据初步假设,爆炸攻击事件由叁个汽车炸弹造成。关於伊拉克战争,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昨天发表了一个声明。他在接受美国广播电视台的访问时说,只有在美国和其他外国的军队离开伊拉克後,那里才会恢复和平。此刻,伊拉克高等法院继续讨论有关将萨达姆政权时的副总统拉姆丹执行绞刑的事宜,他曾涉入1982年屠杀148名什叶派教徒事件。 (梵蒂冈电台讯)圣地的紧张局势在耶路撒冷的市长决定停止清真寺前广场的考古工作後有所缓和。引起局势紧张的,是以色列展开从哭墙广场到马格勒布门建桥的工程。日前,巴勒斯坦人曾对此进行了多次示威。不过,负责哭墙广场的经师向以色列军方电台说,中断的工程只限於建桥的工程,考古勘查工作仍将继续。昨天下午,一个阿拉伯、以色列代表团应该在发生争议的地区进行了视察工作。这个争执有什麽政治上的价值吗?对中东政治和宗教问题有深入了解的方济各会士耶格斯神父说,当地伊斯兰教徒怀疑以色列当局有破坏清真寺或扩大势力 围的计画,但这位神父却认为这不是以色列政府的企图。因此,最好不要在已经艰难的情势上火上加油。 (梵蒂冈电台讯)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昨天抵达巴基斯坦。他在那里的军事基地向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保证,美国决不允许塔利班再次控制阿富汗。盖茨解释说,美国於80和90年代犯了错误,在结束因对抗苏联而支持伊斯兰叛军和他们的圣战後,任由阿富汗陷入混乱中,美国已经受了教训,并为此而付出了2001年九一一事件的代价。盖茨国防部长说:“我们不会重蹈覆辙。” (梵蒂冈电台讯)昨天应该是在北京举行有关朝鲜核子武器问题的六国会议的最後一天,但会议可能延长1天,到13日才结束。出席会议的六国是:朝鲜、韩国、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如果与会人士对中国于上星期五提出的协议草案达成共识,朝鲜设在宁边的核子反应堆便会在两个月内停止运作,但人们对这个假设能否实现并不乐观。 (梵蒂冈电台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德国慕尼黑的国际安全会议上指美国为对全世界造成危险和颠覆的霸权後,美国立刻做出回应。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声明说:“一个冷战已经够多了。”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有什麽改变?义大利教友家庭周刊的副主任,俄罗斯政治问题专家斯卡廖内为我们分析说: 答:我认为,有两个现象交错出现,一个是中期的,一个是短期的。中期的现象是,俄罗斯再次有了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野心。这个野心与俄罗斯因为出售石油赚大钱以及它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结盟而恢复的信心同时出现。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出现了短期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美国问题”,也就是美国总统布什的极其活跃、极其强硬的外交政策。盖茨开玩笑说:“我们不需要另一个冷战。”不过,美国过去在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建立军备比普京在慕尼克的发言更加是冷战的做法。 问:在莫斯科表达的这个强硬立场後,会发生什麽具体的现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