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偽是一個「價值」問題,含有十分濃厚的主觀成份;你認為是真的宗教,可能在別人眼中是假的,同樣地,你認為是虛偽的信仰,別人可能十分認真,也可能相當虔誠地在相信。因此,與其說某宗教或信仰之真假,還不如說信仰宗教的「人」是真誠的或偽裝的更為恰當。
宗教必須有人信仰,否則無所謂宗教不宗教;天主教的思想過去比較嚴格,認為天主教以外,其他的宗教均沒有得救的可能。但這些太保守太不合情理的想法,現在已開始改善;只要按自己的良心做好人,天主不可能罰他們下地獄。如此說來,良心正直善良的佛教徒、回教徒、或任何教徒,他們照樣可以獲得永生。當然,若他們有機會認識耶穌基督,也認為耶穌所建立的宗教,有可能是真正的宗教,但他們故意拒絕這個宗教,或不再研究這個宗教,這些人是否還可以稱為良心正直善良的人,當然可以值得懷疑。
天主教是否是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對已接受這種信仰的教友們來說,已沒有再證明的必要,更不是本文的目的,因此不必在這談教會的真偽問題。其實教會的真偽問題,以及證明神及靈魂之存在問題,這一切均屬「護教學」〈Apologetic〉,對一個根本沒有信仰的人可能有其必要。我計劃將來有時間,很想在這方面下點工夫。現在我只想強調一點,若你一旦發現某種宗教信仰,它之所言所行,你覺得十分有意義,也頗能滿足你的基本人生問題,那麼這個宗教,對你目前來說,可能就是「真」的,直到你發現某些重大的問題出現為止。同樣地,若你認為宗必須涵蓋一切,統整一切,並能解釋一切人生的基本問題,今若你發現某種宗教能滿足這個基本條件,那麼可能認為這個宗教才是真的,其它的則是假的。反之,若你認為宗教如藝術、科學、經濟等只是人生活動的一種組織,你若發現某人不顧一切全力投入他的宗教,你可能還會譏諷他是一位失去理性的「宗教狂」,根本不必去相信他,更遑論跟隨他了!
宗教狂,或宗教狂熱份子,英文稱Religious Fanatic, 是指那些過份狂熱於宗教活動的人;他們可能見人就談宗教,或口口聲聲喊耶穌救人,或強拉路人進教堂聽道,或甚至變賣財產把錢拿來做宗教活動等等。我就認識這樣一位教友,他連台灣的房子也賣了,只向太太說聲拜拜,就一頭栽進大陸去傳他的福音。你說這些人都是宗教狂嗎?若真正宗教信仰的定義是全心全力的投入,不但使他個人的思言行為都集中在他所信的真理上,同時也希望別人同樣來分享他的信仰,那他勸人進教認識真神,有什麼不合情理?聖人們那個不是這樣做的?
聖保祿宗徒當年認識了主耶穌,就是先知們所預言的那位彌賽亞〈默西亞〉後,還不是傾其全力走訪各地,宣傳他的信仰?聖方濟及其他許多聖人聖女,一旦接受了信仰的光照後,那個不立刻痛改前非,把他們的餘生都獻給了上主,畢生去傳福音、勸人為善、死而後已的?你說這些人都是宗教狂熱瘋子,還是我們自己的腦筋有問題?我當然不是勸你也立地成佛,放棄你的一切去傳佈福音,當然不是,你也能沒有這個「殊恩」。我只想說明一點;宗教若不只是人生的一面或一環,而是人生的中心,是整個生活的動力;那時你不想變成一位一切以信仰為歸宿的宗教狂,也大概欲罷還休吧!
至於有些所謂有宗教信仰的個人,可能是假裝虛偽的,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根本不足為奇。早在二千年前,耶穌自己就早已責備過這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宗教偽君子,他罵他們只說不做,常常叫人家挑重擔,自己卻連一個指頭也不肯動;他說他們最愛出風頭、坐上座、在路上叫人向他們致敬;他更說他們喜歡在聖殿內公開祈禱,但對寡婦們的家產,卻毫不客氣地去吞沒!這些人耶穌叫他們為假善人偽君子,他們好像一座墳墓,外面很漂亮,裡面卻是腐蝕的屍體!〈 瑪廿三章〉
有宗教信仰的人,為什麼會有這種悲慘的結果呢?這是因為信仰有外表的、不成熟的及內在的、成熟的分別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