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梵蒂冈电台
发射台报讯天使铜像
|
119
托殉道圣人圣女们的福
上个月的二十四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发表了一篇讲话,为天主教会已往过错向中国人民道歉,并表示愿与中国政府建交。翌日,罗马报纸登载这项消息,重点放在道歉一事上;别处的报导则进而提出中梵能否建交的问题,台湾的报章尤其如此。
下面是台湾地区天主教主教团 书吴终源神父的有关声明。
这几天有个震撼台湾的消息,就是教宗向中国道歉并表达宗座要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深切愿望。台湾社会在目前经济低迷、天灾频传、社会动 的情况下,再传出邦交可能生变的恶耗,无异是雪上加霜,怪不得教会负责单位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
|
教廷设法要和大陆关系正常化并不是新闻,教宗也说这不是秘密,教廷与中国大陆的非官方来往也一直在进行中。由於二000年元月六日,中国未经罗马同意祝圣了五位主教,触犯了梵蒂冈,同年十月一日,教宗为一百二十位中华殉道者宣圣一事也激怒了中共,似乎中断了对话的管道。但是教廷仍不断地释出善意,今年七月底美国总统布希拜会教宗时,教宗也曾请布希总统向中国传达和好的意愿。
十月二十五日,教宗藉着向纪念利玛窦到达北京四百周年之国际学术会议致词的机会,再度表明切望与中国对话并建立正常关系,让许多人感到意外的是,他代表天主教会公开向中国人民道歉。教宗的道歉引发教内外激烈的回响,也引起台湾媒体及人民的关切。
其实我们不应该把教宗道歉的事单独放大来看,而应放在教宗整体的思维方式中去了解,十月二十五日教宗的致词本身即是一篇极有份量的宣言,值得我们分析探讨:这篇宣言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他「诚愿做所有民族的朋友,与全世界每一位善心人士合作」。在此前提下当然不能把拥有十多亿人口的中国排除在外。
纪念利玛窦到北京四百周年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对话机会,因为利玛窦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上。教宗说:「他是历史与文化的先驱者,他把东方和西方、中华文化与文艺复兴的西欧文化、悠久辉煌的中国文明与欧洲世界连接起来」。尤有进者,他所从事的「文化融入」(inculturation)
的工作,使他成为世界「汉学家」的先驱,他精研中国文化与西方科技,身为传教士,本就通晓圣经,他又在儒家的经典中找到接受基督信仰的根基,「让福音喜讯与教会能在中国文化里降生」。因此四百年来他深受中国人民及天主教信徒的爱戴与尊重。
有了这个的基础,教宗进一步提到利玛窦传教的两个大原则:第一,新加入天主教的中国基督徒,绝不稍减其对祖国的忠诚;第二,接受天主教的信仰,非但不排斥中国传统,反而将它们提高到更为丰富和完美的境界。由此教宗先赞许中国人民最近几年改革开放的努力与成就,并表达愿意提供教会的宝贵经验与无私的服务,教会唯一愿望是「恢复对话,建立起以互相尊重及彼此深入认识为基础的关系」。
接着就是最动人的公开道歉,特别是对於殖民主义时代的保教权所造成的伤害:「这些缺失在有些人心中造成了天主教对中国人民缺乏尊敬和重视的印象,认为天主教对中国怀有敌意。为了这一切,我向那些多少感觉到被天主教徒的这类行为所伤害的人们,请求宽恕和原谅」。我们可以把这件事看做是自去年叁月十二日以来,教宗所进行的一连串的道歉与和好的举动之一,为此,他借用利玛窦的名着《交友论》表达教廷愿与中国交友的诚意。也许有人会认为教会未免太委曲求全,其实教宗真正是不卑不亢,他特别提到中国和天主教都是拥有十亿子民的机构,两者之间的关系正常化对整个人类的前途是有积极的影响。
从以上的分析,至少可以了解教宗的苦心,我们不应以狭隘的观点看事情,只为多一个邦交国,少一个邦交国而苦心焦虑。由於交通、传媒的便捷,地球村的时代已经来临,全球化是不可挡的趋势,即使反对全球化的人也必须把诉求全球化,发动全球的人来反对。为此教宗特别在致词中强调教廷与中国共同关心的课题之一是,对全球化现象的明智处理。台湾的安全与发展更与全球化的现象息息相关,因为台湾的经济是靠着国际贸易而发展的,而且两岸即将一起进入WTO。在这样的视野里,任何人都不能忽视中国大陆的重要性。前任外交部长钱复曾定位两岸关系优先於外交关系。我驻教廷全权大使戴瑞明甚至说,我们应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教廷进行对话。这些观点值得台湾人民省思。 |
这是吴神父对台湾新闻界的声明。我们在罗马面临的是另一套问题:教会究竟错在那里?为什麽要在这个时候向中国人民道歉?我觉得也有必要对这样的事情解释几句。
首先,教宗的讲话发表在罗马宗座额我略大学举行的利玛窦国际研讨会中,时间是在去年十一"封圣"事件发生後的一年多一些。在去年"封圣"的机会上,教宗曾发表过叁篇讲话。那时他说"封圣"是赞扬殉道圣人们的信仰和美德,并不对他们的殉道事件的历史评价。那时他也曾道歉说:"有人片面和不客观地阅读历史,只在他们的传教工作上看到缺陷和错误。如果真有其事,则我们为他们请求宽恕,其实有谁没有缺点?"
在今年的讲话中,教宗的话说得十分清楚,但是意义并未改变。总之,教宗认为历史的真理应由学者们去探究,但是教会不怕历史的真理。在历史上教会有了错误,教会不避责任,不辞请求宽恕。教宗是凭着这样的精神,为天主教会已往的过错向中国人民道歉的。把晤了这精神,便不难 解教宗所承认的教会过错甚麽,以及为甚麽要在这个时期向中国人民道歉了。
教会究竟错在那里?教宗没有说。但是教宗知道:在中国的传教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若干事情,损害了教会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形像,在有些人的心里造成了天主教对中国人民缺乏尊敬和重视的印象,使他们相信天主教对中国怀有敌意。
教宗说:
因为这一切,我向所有自觉,多少地,被天主教徒的这类行为所伤害的人们,请求宽恕和原谅。 |
因为这一切,我向所有自觉,多少地,被天主教徒的这类行为所伤害的人们,请求宽恕和原谅。
为什麽要在这个时候向中国人民道歉?因为除了在去年"封圣"的机会上约略提及外,教会以前没有想到要这样做。假使在上世纪初八国联军战败中国之後,在中国的天主教会不曾向满清政府要求赔款,而祈求天主宽恕自己的过错,因为自己在有意或无意之际为基督的教会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造成了一个「不友善的形像」:假使这样,那麽教会在中国的处境恐怕不至於像今日那麽尴尬罢。总之,在去年十月教宗册封了一百二十位中华殉道圣人,托在天中华殉道圣人的福,奇迹出现了,今年十月我们可敬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也为在中国的教会儿女的过错「请求宽恕和原谅。」作为中国人和天主教徒,我们觉得欣慰,十分感谢教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