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
君士坦丁
(Constantin)
耶穌基督的洗禮開展了衪公開的生活。由若翰洗者的見證,從天主而來的一句話,耶穌基督從此離開了衪隱居的生活,走進群眾當中。
耶穌是在三十歲開始衪的公開生活的。
教會在耶穌公開生活的三百年後,即公元三百一十二年,羅馬君士坦丁大帝皈依了基督信仰。在經歷了三個世紀的宗教迫害後,基督徒終於可以公開地,有完全的自由過宗教的生活。因此,由英倫海島至埃及,由波斯到西班牙,都有了極大的轉變!全羅馬帝國:主日成了慶日,人們採取聖人的名字作為自己的名字,各地開始建築一些宏偉的聖堂,在法律上列明人的權利...因為不論男或女,地主或奴隸都為基督的血所救贖,都被召叫在教會這大家庭中,如兄弟姊妹般一起生活。
教會是在君士坦丁大帝時期,脫離了地下的生活,公開地成了人們的母親及教師。公元三百二十五年,教會在君士坦丁大帝召開的尼釆大公會議中,初次履行她的教導職權。
那時亞略在埃及提出了:基督不是天主的異說,使許多信眾感到迷惑。就是在這大公會議內,重申宗徒信經中多處的教導:再肯定耶穌基督的天主性:「衪生於天主,衪是真天主,衪是出自天主,但非被造,與聖父同性同體。」這信經後來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大公會議中完成。這尼釆-君士坦丁堡信條直到今日還為各大基督教派:天主教、東正教、聖公會等所採用(新教理
195 條)
祈求天主聖神使那些宣揚同一信仰的人,能在基督內重新合而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