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利瑪竇神父與中國

十、利瑪竇神父的著書傳教

  上面我們談到利瑪竇神父機智隨和,以無比的耐力打進中國的官場,結交仁人智士,將福音的喜訊展露給東方的古國。現在我們來談談利神父輸入西學及著書傳教的貢獻。
利神父初來我國,還不太懂中文時,在肇慶畫山海萬國輿地全圓,請學者幫他作注釋,于是山海輿地圖傳遍了中國。當時的士大夫都很讚許利子的輿地圖,這種確實有據的輿圖,改變了我國從古以來的地理觀念。國人初次知道了世界究竟有多大。
當李之藻同利瑪竇神父合刻輿圖時,他們二人又同譯天文和效學書籍,同造天文儀器。之藻在利子去世以後,於萬曆四十一年刻「同文算指」,署為西海利瑪竇授,浙西李之藻演,次年刊行。
徐光啟從利神父學習西洋科學,翻譯科學書籍。光啟所譯的第一本書是「幾何原本」,此書成於萬曆三十五年;同年他們兩人又合著了「測量法義」,全書設十五個題目,說明測量高深廣遠的方法。
利神父在京師只住了十年,大半時間都用在講授科學上,藉著灌輸西洋科學,以達到助人愛人傳教的目標,在中國學術史上,實為明季溝通中西文化的第一人。
利瑪竇神父曾給羅馬同會會友寫信,稱中國人為愛好文章的民族,最重視文學,最尊重文人,因此他認為向國人宣傳福音,該利用書籍。
第一本中文教義書籍,是羅明堅神父在肇慶撰寫的。一五八四年,羅明堅和利神父抵肇慶的第二年,利瑪竇的中文還不過順,羅神父的言辭尚可達意;兩人便著手翻譯了傅教最基本的文獻----天主十誡,稱為「祖傳天主十誡」。其次是譯天主經、聖母經和信經。最後羅神父出版了自己寫的「天主實錄」。
利神父具有過人的記憶力,讀過的文章,可以倒背如流,一字不錯。他來中國時,年歲尚輕,又有攻讀中文的熱忱和毅力,而且正式請中國先生教書,修改文章。因此,中文造詣頗深。四書五經均能了解,他給新來的同會神父講授級書,又將四書譯成拉丁文。
利子的中文著述,以「交友論」付印最旱,時在萬曆二十三年,利子那時定居南昌,和南昌的親王以及名士友善,乃作「交友論」一書,獻於建安王。「交友論」付印後,我國士大夫多加以閱讀傳誦,各地方也有翻印。
萬曆二十四年,「天主實義」一書初稿寫成,利子以抄本送給友人傳閱,直到萬曆三十一年才刻印發行。此書分上下兩卷,每卷四篇,分論天主、靈魂、鬼神、人性、身後賞罰及耶穌降生等各端道理,每篇都用「中士問、西士答」的問答體裁。一問一答,步步前進,文筆通順;說理也很明顯,書中引用中國經典頗多。
利神父的另一著作是「二十五言」小冊,在「天主實義」出版後刻印。二十五言為二十五章,每章很簡短。書中勸人修德行善,剋制慾情。人生的目的,為事奉天主,事天則應修仁義禮智信五德。這冊小書脫稿以後,朋友們爭相傳閱。
利子也刻印了另一冊聖教要理,書名「天主教理」,翻譯方面,用了許多心血,以便各堂口有劃一的經文教理。
利神父最後一冊教理書是「畸人十篇」,出版於萬厲二十五年,此書是同朋友的談道書冊,雖不能視為記實的文章,但十次談道和所談的問題,一定都是會有過的事實。北京的士大夫看到三位從西方來,碧眼長鬚,身穿儒服的人,口談聖賢之道,執筆能寫中國文章,開卷能講西洋科學。他為人不要不官,傳授天主的教義,大家當然讚同「畸人十篇」序上,王家值所說的:「深嘆利子之異也!」都願意和他談道,探詢他所傳的教義。利子很喜歡這種談道的問答,給他一個很好的傳授機會。便把談道的問答編輯成書,使沒有機會和他談道的人,藉著書也和他談道,也能聽他宣傳教義。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