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利瑪竇神父與中國

十一、中國近代科學的啟蒙者

  歷史學家都承認,中國近代化是由於西學的輸入。而首先帶來西洋學術文物和思想的,就是利瑪竇神父。
我國自古以來,科學就很發達。可惜到了宋朝以後,一般學者都熱哀於空疏的理學,久而久之,傾向於主觀的冥想,養成士大夫萎靡苟安的風氣。梁啟超先生在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曾說:「明朝以八股取士,一般士大夫,除了皇帝欽定的[性理大全]外,幾乎不讀書,學界本身,就像息貧血症的人,衰弱得可憐。直到明萬曆未年,利瑪竇等西洋人來到中國後,學術界的風氣,才有了變換。」
利瑪竇神父到中國以後,除了學習語言文化,熱心傳教外;另一方面他花了很多時間傅授科學,其中以天文學、地理學和數學為最重要。以下我們分別加以說明。
首先談到利瑪竇神父所介紹的西方天文學:在「乾坤體義」一書中,他首先說明地球是圓的,有南北兩極;地球比太陽小,但是比月亮大。接著闡述日蝕和月蝕的原因,是由於地球和月亮相互遮掩太陽光所造成的。利瑪竇神父也把西方已經測量知道的恆星,編成歌謠,使觀察天象的人容易記憶。
利瑪竇神父除了天文學原理外,也精通曆法,並且親自動手造了渾天儀、天球儀、地球儀等儀器。當時明朝的曆法,是採用回曆,由于計算不精細,時常出錯。利神父本來有意加以修改,可惜沒有人接受。但是後來,會經向利瑪竇神父學習天文學的李之藻和徐光啟,被皇帝召入京城時,推薦利神父的曆法,使朝廷準備的預測日蝕成功,利神父曆法因此大受重視。這就是後來頒行天下的「時憲曆」。後來湯若望神父和南懷仁神父,甚至當了欽天監正,這是主管全國曆法最高級的官員。
其次再談利瑪竇神父所輸入的西方地理學:利神父剛定居肇慶時,就在僊花寺廳裡,掛了一幅山海輿圖。這和我國以往的華夷圖或天下總圖完全不同,參觀的人都譏笑利神父信口雌黃。因為中國向來認為天下惟有中國為大,其餘都是蠻夷小邦。利瑪竇神父就加以解釋,按著地岡,說明自己的出生地,及由何處動身,經過那些地方,然後來到中國。真是聞所未聞。但是利神父親身的經歷,參觀的人不得不相信。
後來利瑪竇神父在輿圖上加註中文,並大量刻印,分送給朋友,明史卷三百二十六記述利瑪竇神父的事蹟,特別舉造繪地圖的經過說:「萬曆時,利瑪竇至京師,繪萬國全圖,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亞細亞洲,有一百多個國家,中國是其中之一。另外有歐洲、美洲等等」。
利瑪竇神父在地圖中,說明了地球是圓的,有南北極和赤道,並介紹經緯度的用法,及五大洲許多國家的名稱。不但引進了世界地理知識,而且拓展了國人的視時和世界性的觀念。
數學是科學之母,利瑪竇神父到北京後,最先翻譯的就是數學書。一六O七年,和徐光啟合作完成幾何原本六卷,介紹歐幾里得的幾何學,非常完備。清朝四庫提要稱此書為「西學三冠冕」。另外,利神父並和李之藻合作翻譯了「圓容較義」,專論圓的內接和外切形,有十八項定理。「測量法義」,則是討論幾何原理,應用于測量學的十五種方法,每種方法都以三角,弧線等定理,加以証明。算術方面,則有「同文指算」十卷,由李之藻翻譯,討論級數和比例的問題,是中國前所未有的學問。
此外,利瑪竇神父所介紹的西學,還有鐘錶機械、樂器和建築圖學等,不勝枚舉。從另一方面來看,利瑪竇神父研究學問的科學方法,也使中國學術界;開闢了新途徑,引起了我國學者,整理古代天文數學等書籍的風氣。
蕭公權先生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中說:「明末清初傳教士遠來中國,致力傳播自然科學知識,如利瑪竇雖為教家而非科學家,但是他所輸入的科學知識,則為哥倫布與哥白尼,發現新天地以後的知識。如果我國能謙虛接受,並加以研究。那麼中國的維新,將會提早兩三個世紀。」所以,我們說利瑪竇神父真是中國近代科學的啟蒙者。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