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天主教歷史淺談

天主教歷史淺談【上十三】

13. 初世紀教會職務的形成與演變

  天主教素以組織嚴謹、層次分明、但在信仰生活上又形同一個大家庭見稱。可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教會內部人事組織結構,並不是兩千年前耶穌創立教會的時候便如此的,而是經過很多世紀的形成與演變,才固定為今天這樣的體制,就連本世紀六十年代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之後,教會內部的職務也有所改變。

初世紀教會體制結構的演進有時候是模糊不清的,各項職務的名稱也不一致,經常遇到一個職務的名稱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義。這也難怪,因為耶穌在創立祂的教會的時候,並沒有給教會定下這些細則,以當時的眼光和耶穌的物質條件看,祂選了十二個宗徒和七十二個門徒,由伯多祿帶領來宣講祂的福音,那已經是個很龐大人事組織了。再說,傳播福音、拯救人類才是耶穌基督降生唯一的目的,教會內部的人事職務安排,除了最高的負責人伯多祿由耶穌親自指定任命外,其他的耶穌一概讓人自己去因時、因地置宜,只要一切聽從伯多祿和他的繼任人的權威與領導,每個時代和每個地方都可以有應變需要的途徑與方式。

話說初期教會團體,當時有個雙重的組織:一個是十二位宗徒團體,這個團體是耶穌在世時親自選定組成的,而且在十二位宗徒之一茹達斯背叛耶穌,自縊身死,以及耶穌死而復活之後,又由宗徒們自行補選了一位,以充足原來的人數。這個宗徒團體負責領導巴勒斯坦地區講阿辣美語,也就是希伯來語的基督信徒團體。另一個是七人執事團體,這個團體是由十二宗徒召集教友團體,從中選出來(宗.六,1-6),它的主要職責是管理和照顧在希臘地區生活成長、講希臘話的猶太人教友團體。

當七人執事團體中的重要一員斯德望在耶路撒冷首先致命之後,迫害教會的行動隨之展開,于是,除了宗徒們之外,那些希臘化的猶太人都逃離耶路撒冷。有誰會料到逃避教難的他們竟成了對外宣講福音的傳教士。到此,方才誕生不久的教會大致分為兩種團體,一種是宗徒們設立的本地教會團體,這些團體都是由從猶太教皈依基督的猶太人組成的。另一種是希臘化猶太人在逃難之日在各地所建立的傳教的教會團體。

既然是團體,就需要有組織,于是每個團體按照它們本地固有的習慣方式來組織:那些由宗徒們建立的猶太人地方教會,按照猶太教的作法設立長老團來管理教會,雅各伯宗徒是耶路撒冷教會長老團的團長;那些以安提約基雅為中心的傳教的教會則有雙重的組織:一重是流動的傳教士,他們都擁有特別的神恩,是專心致力于使徒工作的人,他們腳不停蹄、不斷地到各地宣講福音,視察他們所建立的各地教會的生活與成長狀況,保祿和巴爾納伯便是這類傳教士中的代表。當然,保祿並不是出身被迫害的教友,相反的,他原是迫害教會的人,不過後來皈依了基督,成了教會空前偉大的傳教士,也受到迫害。這些流動的傳教士包括使徒,就如方才提到的保祿和巴爾納伯,他們是傳播福音工作的負責人。除了他們之外,還有擔任先知職務的人,他們在教友團體中講解天主的聖訓;又有擔任教師的人,他們有點類似猶太教的經師學士一樣,熟悉聖經,講授聖經。傳教的教會的另一重組織則是使徒在各地為他們所建立的教會所選派的負責人,這些負責人就是保祿宗徒在他的書信中所稱呼的'監督',也就是後來所謂的主教,以及執事。這些擔任主教和執事的人,就如聖保祿在'弟茂德前書'第三章中所強調的,必須是家庭良好的父親,他們的職務是講道、傅洗、主持感恩祭典。凡領受這些職務的人,都要經過祝聖,祝聖之前,那裡的教會團體要先祈禱守齋,然後給要領受職務的人行覆手的禮儀,就如'宗徒大事錄'第六章第六節、第十三章第三節、以及弟茂德前書第五章第二十二節所記載的。

到了第一世紀末年和第二世紀初,教會內部這些職務的名稱和性質多少有了些改變,就如當時羅馬的主教克萊孟和'十二宗徒訓導'所說的:教會團體中有長老監督(vescovi presbiteri)和執事監督(vescovi diaconi)。後來慢慢地,長老監督們從他們的團體中選出一位主席,這位主席保持監督(vescovo)的頭銜,而且脫離長老團體的結構。這樣的主席就是日後所稱呼的'主教'。至於擔任比較次要職務的執事,則完全聽從主教的吩咐。到此,教會中已多少確立了三層職務,就是監督、長老、執事,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主教、神父和執事。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大約在公元一一零年在羅馬致命之前,從羅馬寫信給小亞細亞的教會團體說:「你們必須尊重執事如耶穌基督,尊重主教如天父的肖像,尊重神父如天主的長老團和宗徒團。沒有他們,就沒有教會」。從那時候起,由于主教的身份與神父的截然不同,于是有人稱主教如同君王。

初世紀的歐洲和地中海沿岸既然幾乎都信奉基督,所以流動的傳教士逐漸地消失,那些周遊各地傳教宣道、號稱使徒、也就是宗徒的繼承人的人,慢慢地定居下來,于是他們的身份與地方教會的主教便起了混郩。最後,他們都以宗徒繼承人的身份出現在眾人眼前。

那時的教會,除了主教、神父和執事外,還有其他更次要的職務,例如副執事(suddiacono)、輔祭員(accoliti)、驅魔者(esorcisti)、讀經員(lettori)、以及聖堂守門者(ostiari)。從守門者到神父這七等職務,就是梵二大公會議之前教會所稱的七個神品。

在最初,只有身為主教的人才主持感恩祭,講道理,給望教者傅洗,為教友行修和聖事,神父們只不過幫助主教而已。當教友人數越來越多以後,為了需要,主教的人數也增多了,這在北非地區尤其如此。但在一些大城如羅馬和亞歷山大,只設立了很多教友敬禮聚會的場所而已,這些教會場所就由主教派遣神父負責管理,主持。

在當時,神職界和教友也以不同的方式參與選拔教會神職人員的工作。祝聖神職人員的主要禮儀就是覆手:選出的主教由幾位主教給以覆手,選出的神父由一位主教和神父們給以覆手,選出的執事則由主教一人給以覆手。至於其他比較次要的職務,只是舉行把執行這些職務所需要的用品交給他們的簡單儀式而已。

在新約聖經中,我們發現在談論神職人員的職務時,都強調他們宣講福音、帶領教友團體祈禱、主持分餅和管理教會團體公共事務的工作。這些神職人員和猶太教及其他宗教的司祭不同,因為在基督創立的教會中,整個教會子民都是司祭,就如'伯多祿前書'第二章第九節所說的:「你們是特選的種族,王家的司祭,聖潔的國民」,至於耶穌基督,則是教會子民最高和永遠的司祭。後來,由于受到舊約聖經的影響,也為了與其他宗教有個對比,于是教會團體慢慢把心目中神職人員職務的重點轉移到主持禮儀的功用上。第三世紀羅馬聖經、禮儀和護教學家聖伊波利托(Ippolito)用'司祭'這個名詞來稱呼基督信徒團體的負責人。可是也因為這樣,初世紀用來稱呼神職人員的'長老'這個名詞便和負責聖事禮儀的'司祭'這個名詞,在內容上彼此含糊不清了。有些主教,例如北非迦太基的聖西彼廉(Cipriano),就用'獨身'(celibato)這個名詞來稱呼在教會供職的神職人員,但是獨身並不能代表神職的身份,因為那只是神職人員的義務之一而已。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