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生活在新約 周末避靜 張春申神父

9. 忠信的大司祭(希3,1-4,14)

生活在新約內」封面
作者:阿爾貝.范諾怡樞機主教
耶穌會會士


《希伯來書》的作者在本書第二章的結尾第一次提起基督大司祭。當時他應用了兩個形容詞:“仁慈”和“可以信賴”(希2,17)。 這兩個形容詞不指諸如“勇敢”、“忍耐”、“明智”之類的個人美德,而是關於人際的關係。因此,它們表達的是司祭的兩個特性。那就是為締結盟約所必須的兩個特性。它們符合盟約的兩個媒介作用。“可以信賴”有引人接近天主的作用;“仁慈”的作用是體諒人,知道怎樣為弟兄服務。

這兩個特性必須同時兼有,缺一不可。誰知道體諒弟兄,而不為天主所信任,沒有資格做中人和締結盟約。同樣,誰雖然為天主所信任,而卻不接近弟兄,做他們的同伴,也沒有資格。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個人優勢為別人並不發生益處。新約的關鍵便在於這兩種作用的結合。這結合在基督身上是肯定的。基督經過苦難而達到天主子的光榮。他既是天主,又是人的同伴。

我們分七點默想 “忠信的大司祭”: 一、復活後的基督,二、像梅瑟一樣可以信賴,三、 警戒切勿背信,四 卡德士事件,五、 信仰與悲觀之間的矛盾, 六、天主的反應,七 我們的情境。今天只播送其中四點。其餘三點在下次同一節目時間繼續播出。

復活後的基督,像梅瑟一樣可以信賴

《希伯來書》的第三章講基督的“可以信賴”。
有分於天上召選的諸聖弟兄啊!你們應細心想想,我們公認的欽使和大司祭耶穌,對那委派的是怎樣忠信,正如“ 梅瑟在他的全家中”一樣(希3,1-2)。

上文“忠信”一詞是不甚正確的翻譯,按希臘原文的意義,應當譯作“可以信賴”,更為適宜。照這個讀法,上文的意義是:復活後的基督,像梅瑟一樣,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大司祭。

稍後,《希伯來書》便闡述基督與梅瑟的比較。它談到《戶籍紀》記載的一個例子。那例子與梅瑟的“忠信”無關,卻觸著他的權威。

米黎盎和亞郎為了梅瑟所娶的雇士女人出言反對梅瑟,因為他娶了個雇士女人,於是說:“上主豈只與梅瑟交談,不是也與我們交談過!”上主聽見了這話(戶12,1-2)。

米黎盎和亞郎反對梅瑟,認為他並不獨自佔有代天主說話的資格。 天主這樣答覆他們:
你們聽我說:若你們中有一位是先知,我要在神視中顯示給他,在夢中與他談話;但對我的僕人梅瑟卻不是這樣,他在我全家中是最忠信可靠的(戶12,6-7)。

這裡所說的“忠信可靠”就是被我們譯作“可以信賴”的一詞。天主用這詞表示他對梅瑟的信任,在他眼中梅瑟是有權威的人。他說:
我面對面與他明明說話,不藉謎語,並讓他望見上主的形像。為什麼你們竟不怕出言反對我的僕人梅瑟?(戶12,8)。

最後《戶籍紀》記述天主懲罰反叛者。
上主對他們發著怒走了。彩雲一離開會幕,看,米黎盎就生了癩病,像雪那樣白;亞郎轉身看見米黎盎生了癩病(戶12,9-10)。
米黎盎被懲罰,因為她反對他兄弟梅瑟的權威,不承認他是傳遞天主的話的使者。

在《希伯來書》裡,耶穌被認為“像梅瑟在他的全家中一樣值得信賴”(希3,2)。這句話不但與《戶籍紀》的記載有關,而且更使我們聯想到《編年紀》記述的納堂預言。納堂預言默西亞將出自達未家室,是天主的兒子。他說:

我要使他堅立在我的家和我的國中,至於永遠;他的王位永固不移(編上17,14)。

這兩句話中的第一句,依希臘原文的逐字翻譯,應該是:“我將使他成為可以信賴的”,那就是說,從此以後,信賴天主唯一路徑是信賴耶穌,聽耶穌的話。

此外,《希伯來書》又稱耶穌為“修建房屋的人”,這是梅瑟所沒有的頭銜。梅瑟雖然在房屋裡擁有權威,但是究竟仍是房屋裡面的人,不能與房屋分開,那達未的兒子則將是天主的殿宇的建造者(編上17,12)。《希伯來書》上,說:

本來比梅瑟堪受更大地光榮,就如修建房屋的人,比那房屋理當更受尊榮。不錯,每座房屋都由一個人修建,但那創造萬有的卻是天主(希3,3-4)。

這裡耶穌被認為是天主;他的光榮和天主相同。天地原是他所創造的(希,1,10)。通過苦難和死亡,他更建造了天主的家,我們便是這家裡的人。

這樣,在與梅瑟比較之下,梅瑟是天主家裡的僕人,有權威傳遞天主的話,耶穌的地位則比梅瑟高得多。他是憑“兒子”的身份,而不是“僕人”的身份,站立在天主的旁邊。

梅瑟在天主的全家中的確忠信,不過他只是臣僕,為給那當要宣佈的事作證; 但基督卻是兒子,管理自己的家(希3,5-6)。

警戒切勿背信

耶穌的權威遠遠高出梅瑟;他說的話,比梅瑟更值得注意、贊同。為此,《希伯來書》援引《聖詠》第95首,勸勉我們信仰耶穌,聽從他的話。
為此,聖神有話說:“今天你們如果聽從他的聲音,不要再心硬了,像在叛亂之時,像在曠野中試探的那一天; 在那里,你們的祖宗以考驗試探了我,雖然見了我的作為,共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厭惡了那一世代,說:他們心中時常迷惑,他們不認識我的道路, 所以我在怒中起誓說: 他們決不得進入我的安息。”(希3,11-17)。

在這首《聖詠》的原文裡,“他的聲音”原來指天主的聲音,但是在《希伯來書》的援引裡,卻被用來指示基督的聲音了。正如若望《默示錄》上所說的,基督在不斷向他的教會講話,教友聽到他的聲音,必須信從,不許違背。

在希伯來語的《聖詠》第95首裡有兩個地名,一個是瑪撒,另一個是默黎巴。《希伯來書》援引的是希臘語的《聖詠》,那裡沒有這兩個地名,卻被照字義翻譯為“叛亂”和“試探”。《希伯來書》的作者把它們湊合在米黎盎和亞郎反對梅瑟權威的事件上。這是我們前面已經說過的。

卡德士事件

當以色列人民逃出埃及並在曠野裡流浪一段時期之後,天主命令他們即刻進入許給他們的福地。
上主,我們的天主,在曷勒布曾訓示我們說:你們在這山下住得夠久了,現在起身出發,到阿摩黎人的山地去,到那些住在阿辣巴荒野、山地、盆地、乃革布和沿海一帶地方去,到客納罕地,到黎巴嫩,直到大河,即幼發拉的河那一帶地方去。 看,我已將此地擺在你們面前,你們應去佔領上主誓許給你們的祖先亞巴郎、依撒格、雅各伯和他們後裔的地方(申1,6-8)

梅瑟鼓勵人民聽從天主的命令。
看上主你的天主已將這地擺在你面前,你要照上主你祖先的天主對你所許下的,去佔領這地;不要害怕,也不要膽怯(申1,21)。

人民要求先派人去偵查那地方。梅瑟接受他們的提議,就派了十二個人,叮囑他們說:
“你們由此上乃革布去,然後上山區去,窺看那地方怎樣,看住在那地方的人民是強盛或是軟弱,是稀少或是眾多; 他們住的地方是好,或是壞;他們居住的城鎮是不設防,或是設防的;有什麼土壤,是肥沃或是貧瘠;在那里有沒有樹木。你們應勇敢,帶些那地方的果子來。”(戶13,17-20)。

他們回來向梅瑟提出兩點相反報導。一點積極:
“我們到了你派遣我們去的那個地方,實在是流奶流蜜的地方;這是那地方的出產”(戶13,27)。

另一點消極:
“只是住在那地方的人強盛,城鎮堅固廣大,而且我們在那裡也見到了阿納克的後裔”(戶13,28)。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