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11- 2000 新聞報導 資料庫
聖座活動
-教宗接見荷蘭全國大禧年羅馬朝聖團,給以諸多勉勵
-全球農業界十一月十一、十二日大禧年羅馬朝聖
-聖座教宗協談委員會發表有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的聲明
各地教聞
-道明會大家庭將以加強各層面的溝通和走向青年為努力目標
國際新聞一瞥
-美國7日舉行總統大選,預估布什與戈爾得票數目相近,難以猜測誰將得勝
-美國總統克林頓將分別與阿拉法特和巴拉克會晤
-桑蒂諾黨人再度征服尼加拉瓜
******
聖座活動
教宗接見荷蘭全國大禧年羅馬朝聖團,給以諸多勉勵
【梵蒂岡電台訊】 荷蘭天主教大禧年羅馬朝聖團由該國主教團主席阿德里亞努斯•西默尼斯樞機主教率領,于十一月七日展開在羅馬的朝聖活動。這天上午,他們先在聖伯多祿大殿參與由西默尼斯樞機主教主持的共祭彌撒,然後全體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接見。教宗告訴他們:「為基督作證是教會和每一位教友的任務。大禧年是充滿激發因素的特別時期,這樣的因素也是重振使徒傳教工作的動力」。
教宗嘉許荷蘭天主教會的光榮歷史,因為這個國家有許多傳教使徒,他們前往世界各地傳播福音,為人類服務。教宗特別舉出今年十月一日被冊封為聖女的雅都斐修女,就是荷蘭的女傳教士,她是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女會的修女,于一九零零年在中國山西太原為主殉道。而今天仍有許多荷蘭男女傳教士繼續在世界各地傳教,為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而奉獻自己的生命。教宗說:「這就是天主的降幅,也是一種嘉勉,希望傳教的熱火不至於減少」。
此外,教宗也邀請荷蘭教會神職和教友加強他們本國教會與伯多祿繼承人之間的共融關係,並藉著與伯多祿繼承人的共融,來與普世教會共融。教宗強調:「在合一的基礎上,各地教會之間的差異才能成為使基督的整個奧體變得更有生氣、更為充實的因素」。
全球農業界十一月十一、十二日大禧年羅馬朝聖
【梵蒂岡電台訊】 繼全球政界人士羅馬大禧年朝聖之後,全球農業界人士也將在本星期六星期天,即十一月十一、十二兩日聚集羅馬,從事他們大禧年的朝聖。聖座大禧年中央委員會主席埃切卡萊樞機主教和農業界大禧年委員會主席沙里耶主教于本月七日在梵蒂岡新聞室舉行有關的記者招待會,介紹朝聖活動的內容和相關事宜。聖座駐聯合國糧農組織常任觀察員馬爾凱托總主教也在場。
埃切卡萊樞機主教在記者招待會中指出今天世界農業界的幾個嚴重問題,諸如:南北半球的比例關係經常不平衡;外來從事農業勞動移民申請入境居留的困難;第三世界農業產品遭到不合理的貿易設限障礙;在條件不良地區從事農業勞動的人受到多種形式的剝削;生態環境前景令人擔憂。
埃切卡萊樞機主教指出全球農業界這些嚴重的問題後表示:「見微知著,從農業界所處的狀況可以體會出我們這個時代的命運和悲劇」。
土地是地球的首要資源,是屬於天主和人的,從事農耕的人對人類生活是多麼重要,而這項工作又該是多麼地神聖,但是今天他們的處境又是多麼地不受人類普遍的重視。據估計,世界人口中,一半以上從事農耕,而地球十三萬三千八百七十億公頃的土地中,有四萬九千三百八十億公頃是農業用地。
據估計,全球前來羅馬參加大禧年朝聖活動的農業界人士將有十萬人之眾,聯合國與農業有關的機構,例如世界糧農組織,都將派遣代表參與,另有大約三百位外交人員也要出席在梵蒂岡舉行的各項有關活動。
聖座教宗協談委員會發表有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的聲明
【梵蒂岡電台訊】 中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將近兩個月來的流血衝突令聖座宗教協談委員會非常擔憂,因為聖座這個部會所負責的工作就是促進不同宗教之間的合諧,而中東這一帶,尤其是耶路撒冷聖地,乃是猶太教、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三大一神教共有的聖地。為此,聖座宗教協談委員會于十一月七日發表聲明說:
「最近幾個星期以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當局所管轄的地區的局勢嚴重地惡化,局勢越來越緊張,雙方的衝突導致許多犧牲。我們願意向失落親人和所有繼續受苦的人表達我們的關懷。為此,我們呼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克服暴力,重新展開唯一導向和平的對話。我們重申耶路撒冷聖城對猶太教徒、基督信徒和伊斯蘭教徒的重要性,但是沒有任何一方可以要求對這座聖城的獨有權。除了上述三個宗教外,耶路撒冷也是屬於人類的精神遺產,任何人都應該享有進出聖地的自由,為猶太教徒、基督信徒和伊斯蘭教徒尤其應該如此。目前的局勢顯示教導和平是多麼地重要。宗教領導人士應該知道自己在這方面所負的責任。為了為眾人確立正義,也應該有繼續不斷的努力。此外,仇恨與報復的心態絕對不可以受到鼓吹。相反地,應該鼓勵導向修和的寬恕精神和善意,因為這是為眾人謀致和平的唯一道路」。
各地教聞
道明會大家庭將以加強各層面的溝通和走向青年為努力目標
【梵蒂岡電台訊】道明會大家庭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大會已經於10月30日結束。來自世界各地的150位道明會會士、修女和教友,在為期一週的會議中舉行了三次閉門會議,許多與會人士認為,應該將大會中所作的廣泛討論公開並通傳到道明會的每個層面。
各大洲的工作小組一致認為,必需增加使用電子郵件,尤其是網絡,還有,印刷品等工具,來儘快傳播成員的想法並激起辯論,好使有關道明會角色的討論重新活躍,進而使該修會得以適當地回應近日世界的需要。
在為青年服務工作上,與會人士要求重振道明會的青年運動,以及具有回答青年們具體問題的能力。他們發現,在歐洲的青年非常渴望祈禱而不是渴望天主教的教義,青年們也非常渴望靈性事物卻不願做道德的尋求。
至於正義與和平問題,與會人士強調道明會所承擔的責任,尤其是透過一些能夠得到資訊和喚起輿論的機構來履行它的責任。與會人士也建議為道明會大家庭的成員設立祈禱和默觀的學校。
國際新聞一瞥
昨天11月7日,本台新聞處提供的"國際新聞一瞥"報導的內容是:
-美國7日舉行總統大選,預估布什與戈爾得票數目相近,難以猜測誰將得勝
-美國總統克林頓將分別與阿拉法特和巴拉克會晤
-桑蒂諾黨人再度征服尼加拉瓜
以下是新聞的詳細內容:
【梵蒂岡電台訊】美國於昨天7日舉行總統大選投票。對兩位候選人,現任副總統戈爾和德州州長布什,的民意測驗,很難預測誰將是美國的新總統。初步結果最快要到今天才能知道。昨天的投票也要選出下議院的全部議員和參議院的三分之一的議員。有關兩位總統候選人,本台新聞處提供了以下的資料:
【喬治•沃克•布什,53歲,共和黨人,由於和父親,前總統喬治•布什同名,因而被稱為小布什。他曾是父親的諮議員和演講撰稿人,在政治方面,他從1995年起擔任德州州長。他的感召力受到普遍的讚美,但因為缺乏經驗以及在政治上不妥協而受到攻擊。
布什承諾如果當選,他將通過退休制度部分私立化、大幅削減稅和保健經費來減輕政府的角色。在其他方面,他的政綱傾向於溫和,在墯胎和對外政策等課題上,則避免作過份的表示。但是在支持死刑上,他毫不含糊。
艾伯特•戈爾也與父親同名。他是一位民主黨參議員的兒子,1992年起擔任克林頓政權的副總統直到今天。由於他的職位像做了作曲家莫札特影子的薩里埃利,因而被起了"薩里埃利"這個別號。戈爾於1948年在華盛頓誕生,他的見識、學養和經驗受到人們的稱讚,但也有人批評他喜歡賣弄和在政治上笨手笨腳。
戈爾的政綱主要是"繼續前政府的政策",尤其是在使聯邦預算有盈餘和推廣新科技上。他的政綱是支持軟件的開發和學校制度,保障控制出售武器,以及更加努力於壓制犯罪活動。他也和布什一樣支持死刑。
兩個政黨的兩位候選人有一個相同的趨向,就是走向中間溫和立場。這樣的情勢,是因為兩位候選人都善於拉票,或因為美國不可避免的政治趨勢?答案是:是美國製造總統,不是總統製造美國。】
關於美國的總統大選,該國天主教主教團主席菲奧連匝主教呼籲美國的天主教友根據教會訓導和他們的良知來投票。主教說,最應該重視的課題是保護生命。他請即將選出的新總統重視窮人的需要和不要令美國在國際舞台上處於孤立地位。
【梵蒂岡電台訊】再過幾天,華盛頓將再度成為中東和平談判的地點。巴勒斯坦人領袖阿拉法特和以色列總理巴拉克將先後前往與克林頓總統晤談。不過,他們這次的接觸肯定要受到美國總統大選的影響。如果民主黨的戈爾當選,則即將卸任的克林頓總統可以對這次晤談有足夠的權威。請聽本台特約記者莫塔的報導:
【阿拉法特和巴拉克懷著不同的目的前往華盛頓。阿拉法特將於星期四在華盛頓與克林頓會晤,他有意促使一個國際部隊前往巴勒斯坦人住區駐守。聯合國安理會今天要討論有關派遣兩千名觀察員的要求。巴拉克將於星期日抵達華盛頓,他要求實現沙姆沙伊赫協定,就是停止在佔領區的衝突和對暴力的鼓動。巴勒斯坦人方面在恢復談判上也提出了條件,包括設立一個國際性委員會督促以色列實行協定,以及終止以色列囤民在佔領區內定居。到目前為止,以巴的衝突似乎沒有停止的跡象,在耶路撒冷有人分發傳單鼓動加劇暴力行動。以色列的裝甲車干預了在耶律哥等地的衝突。6日的衝突中,兩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兩方面都有人受傷。】
【梵蒂岡電台訊】尼加拉瓜1979年至1990年的總統丹尼爾•奧爾特加,宣佈將再度出來參加2001年的總統大選。他是在看到他所屬的桑蒂諾民族解放黨在最近的地方選舉中又受到大量人民支持後而作的決定。奧爾特加說:"在國內有在明年獲勝的條件,我已經準備好接受新的挑戰。"
【梵蒂岡電台訊】菲律賓總統埃斯特拉達決定決不辭職,即使國會將於11月13日起審察罷免他的程序。埃斯特拉達被指控接受非法賭博黑錢8百萬美元。從技術方面來說,他可能被關進監獄,但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菲律賓44%的人民支持他,只有29%的人想罷免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