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

  第二部份 若干比較迫切的問題
    引言

  第一章 維護婚姻與家庭尊嚴
    現代婚姻與家庭
    婚姻與家庭的神聖
    夫妻之愛
    婚姻的繁殖力
    如何使夫妻之愛和尊重生命不相衝突
    大家共同維護婚姻及家庭

 第二部份 若干比較迫切的問題
   引言

  46 大公會議在闡述人格如何尊嚴、人在整個世界上應滿全何種私人與社會的任務後,現在,在福音及人類經驗的燭照下,要求人們注意現代若干關係人纇至重的迫切需要。

  由今天人們關切的許多事情中,應予特別提出者是:婚姻、家庭、文化、社會、政治生活,以及各民族的團結與和平。這一切均應為來自基督的原則與光明所照耀:為求取這許多複雜問題的解決方案,信友應為基督的原則所指溥,人都應為基督的光明所啟發。

 第一章 維護婚姻與家庭尊嚴
   現代婚姻與家庭

  47 個人、社會、教會的幸福和健全的婚姻與家庭生活,緊相連接。因此,信友和所有重視婚姻與家庭的人士,對現代為維護這愛情團體、為發揚這家庭生活、並為幫助夫妻與父母克盡其崇高任務,所進行的種種輔助,共同感到由衷的喜樂。此外,遂要期望並設法促成更美滿的實惠。

不幸地,婚姻與家庭生活的尊嚴並非到處閃耀著同樣的光明,反而為多夫多妻制、離婚的流行病、所謂的自由戀愛以及其他弊端,使之黯然失色。而夫妻之愛又往往為自私主義、享樂主義及許多非法的節育措施所褻瀆。此外,今天的經濟、社會、心理及民生環境又替家庭導致了不少困擾。最後,在某些地區,所有人口激增的問題亦使人感到焦慮。這一切都造成良心的不安。雖然如此,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力量與堅強仍然昭彰於人目前。因為今天的社會所有深刻的轉變,雖然製造了不少困難,卻多次在不同的方式下,顯示出婚姻與家庭的真正性質。

  所以,大公會議立意將教會的若干道理,加以更為透闢的發揮,以期照耀並增強那些致力於保衛婚姻固有尊嚴、並促進其神聖價值的信友和其他所有人士。

 婚姻與家庭的神聖

  48 由造物主所建立、並為造物主的法律所約束的夫妻生活及恩愛的密切結合,憑藉婚姻契約,即當事人無可挽回的同意而成立。故此,因當事人互相授受自身的自由行為而實現的婚姻。不唯在天主面前成為一個不可動搖的堅強制度,在社會面前亦然。這神聖的鎖鏈是為夫妻、子女及社會的好處,而不繫乎人的意志。具有多種好處及宗旨的婚姻,其創立者是天主自己(一)。婚姻為人類的繁衍、為家庭所有成員的個人進步及永遠命運、為家庭本身和整個人類社會的尊嚴、穩定、和平與繁榮,關係至大。婚姻制度及夫妻之愛,本質上便是為生育並教養子女的,二者形同婚姻的極峰與冠冕。故此,男女二人因婚姻的契約「已非兩個,而是一體」(瑪:一九,6),通過人格的契合及通力合作、互相輔助、彼此服務,表現著並日益充份地達成其為一體的意義。這一密切的結合,亦即二人的互相贈予,一如子女的幸福,都要求夫妻必須彼此忠實,並需要一個不可拆散的團結(二)。

  對這發源於天主聖愛,並由基督依照祂和教會結合的模型而建立的多彩多姿的愛,基督曾賜以豐厚的祝福。猶如古時,天主曾以愛情及忠實的盟約,同自己的子民相處(三);同樣,身為人類救主及教會淨配的基督(四),藕婚姻聖事,援助信友夫妻。基督常與夫妻相偕不離,一如基督愛了教會。並為教會捨身(五);同樣,信友夫妻應互相獻身,永久忠實地彼此親愛。真正的夫妻之愛歸宗於天主聖愛,並為基督及教會的救世功能所駕馭與充實,使夫妻有效地歸向天主,並在為人父母的崇高任務上,得到扶持和力量(六)。因比,信友夫妻,為滿全本地位的任務及尊嚴,以特殊的聖事增強他們的神力。並使他們好似被祝聖了的一樣(七)。因這聖事的德能,他們可以克盡其婚姻及家庭義務,可以沉浸在基督之神內以信、望、愛三德,滲透他們的整個生活,日益走向個人的全德,彼此聖化,而共同光榮天主。

  故比,因為父母以身作則及家庭內的共同祈禱,子女們以及所有共同生活於家庭的人們,便易於找到人格訓練、得救和成聖的道路。夫妻既有父母的尊嚴,應盡力滿全其教育子女的義務,尤某是屬於父母職權的宗教教育,應當盡力滿全。

  子女是家庭的活的肢體,他們亦以其本有形式,幫助父母成聖。他們應以知恩、孝愛和信賴報答父母的恩澤,在逆境、年邁的孤獨中,克盡孝道而服事父母。繼夫妻使命之後而毅然負起的鰥寡生活,應為人所尊敬(八)。家庭應將某精神財富,慷慨通傳於其他家庭。所以,信友家庭既出源於婚姻,而婚姻不僅象徵,而且還分享基督和教會相愛的盟約(九),故應藉著夫妻的恩愛、豪爽的多產、團結、忠實及某成員的精誠合作,將救主親在世界中的事實及教會的真正性質,彰顯於世人前。

  49 聖經多次敦請未婚夫妻及夫妻,以聖潔的愛培育其婚約,並以專一的愛培育其婚姻(一○)。我們這時代的許多人亦很重視人們依照各時代的良好風俗,所表現的真正夫妻之愛。這種愛情是由一個人指向另一人、出自意志及情感的行為,是特別屬於人性的,包括著整個人格價值,因而使肉體及心靈的表現能擁有特殊的尊嚴,並使之成為夫妻之愛的特殊因素及記號。主耶穌曾以特寵及愛德治療、玉成並昇華這愛情。這兼有人的和天主的成份的夫妻之愛,導引夫妻,以自由意志並以為事實所證明的溫情,互相授受其自身,並滲透二人的整個生活(一一),且因其慷慨豪爽的行動而更為完成和增進。這愛情遠遠超過專靠自私主義培養、並迅速消逝的純粹色情偏向。

  這愛情因著婚姻的本有行為而得到表現並完成。夫妻親密而聖潔的結合是正當而高貴的行為。以合乎人道方式而完成的這種行為,表現並培育夫妻的互相贈予,使二人以愉快感激的心情彼此充實。這以互相忠實所標明的愛,尤其為聖事所祝聖的愛,使二人心靈肉體,在順境和逆境中,忠貞不貳,全無姦淫和離異的危機。人必須承認,男女二人在充份相愛中,擁有人格的平等,使為基督所加強的一夫一妻制。顯得更為輝煌。但為恆心完成這使命,需要出色的美德。故此,因聖寵而堅定度聖善生活的信友夫妻,應當經常培植,並以祈禱求得這堅實的愛、豁達的心胸和犧牲精神。

  倘若信友夫妻,能以忠實而和樂的夫妻之愛,並以辛勤教育子女,見稱於世;同時,又能以身作則改進文化、心理友社會環境,使之有利於婚姻及家庭生活,則將使人們對真正的夫妻之愛,加深其重視心理,並形成健全的輿論。關於夫妻之愛的高貴、任務和實行。應在家庭懷抱內,給青年人以適度和應時的指尚,俾使他們能以聖潔的品格,在適當年齡上,由婚約而過渡至婚姻生活。

  50 婚姻與夫妻之愛本質上便是指向生育並教養子女的目標的。誠然,子女是婚姻極其卓越的成果,而且為父母本身,亦大有裨益。天主既然說過:「獨自一人,不好」(創:二,18),又說「自初便造了他們一男一女」(瑪:一九,4);故天主的聖意,是要人特別於其造化工程有份,並將其造化工程通傳於人。於是,天主便祝福男女說:「你們要生育繁殖」(創:一,28)。所以,真正的夫妻之愛以及出自夫妻之愛的整個家庭生活方式,其目標就是夫妻們,在不輕視婚姻其它宗旨的條件下,毅然地準備和造物主及救主的聖愛合作,因為祂就是通過夫妻,來擴展並充實自己的家庭。

  夫妻應將傳生和教育子女,視作他們本然的使命。他們應當知道,在履行這使命時,他們是造物主天主的聖愛的合作者,同時,又好似天主聖愛的解釋者。因此,他們應以適合人性反相稱信友身份的責任感,滿全其任務、以敬謹受教和尊敬天主的心理、並以共同的思考及努力,替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一方面,要注意自身及現有和未來子女們的福利,另一方面,要顧到時代友生活環境所有物質和精神的條件,最後亦要為自己的家庭、社會及教會的利益著想。這一判斷最後應由夫妻本人在天主面前做出。信友夫妻對自身行為,應當知道他們並不得任意行事,而應服從吻合天主法律的良心指導,並謹慎遵循教會的訓導權威,因為教會是在福音的光照下,正式詮解天主的法律。兩天主的法律則不唯闡明夫妻之愛的充份意義,而且保衛夫妻之愛,並促使夫妻之愛臻於適合人性尊嚴的完美境地。所以,信友夫妻如能信賴天主的照顧,培養犧牲精神(一二)以慷慨堅毅和吻合人性尊嚴及信友身份的責任感古善盡傳生的任務,便是光榮天主,便是在基督內,朝向全德邁進。在這樣滿全天主委託的使命的夫妻中,尤其值得提出者,是通過二人共同及明智的決定,毅然接受妥善教養更多子女的夫妻們(一三)。

  但婚姻並不只是為傳生而設立的。二人間所有盟約的不可拆散性和子女的幸福,要求夫妻依照正確秩序,表現並促進他們的愛,而使之臻於成熟。故此,即使多次不能如願以償即獲得子女--婚姻仍然是二人終身的契約,仍然保有其價值及其不可拆散性。

  51 大公會譏深知夫妻為和諧地處理其婚姻生活,往往遭受現代生活環境的阻撓,有時他們的處境使他們子女的數字至少暫時不能增加,同時為保持忠誠的夫妻之愛和執行充份的夫妻生活,感到困難。因為夫妻的親密生活一旦中斷,彼此的信誓便多次陷於危殆,而子女的生育方可能受到危害。同時。危及子女的教育,並危及接受更多子女的決心。

  為解決這些困難,有人擅自提出不正當的手段,甚至不惜犯殺嬰的重罪。但教會則提醒人們,在天主欽定的傳生人類的法律及培育真正夫妻恩愛之間,不可能有真正的矛盾存在。

  生命之主天主曾將保存生命的卓絕任務,委託於人,並令人以相稱人性尊嚴的方式,完成這任務。故此,由妊娠之初,生命即應受到極其謹慎的保護。墮胎和殺害嬰兒構成滔天的罪行。人類屬於性的本質及人類的生殖力,遠遠超出某它低級生命所有者。因此,屬於夫妻生活的性行為,只要吻合真正人性尊嚴,應予尊重。所以,對調和夫妻之愛及負責的傳生人類,其實際行動的道德性,並不僅以個人的誠意及其動機的估價為標準,而應以人性尊嚴及其行為的性質為客觀的取決標準;在真正夫妻之愛的交織中,要尊重互相授與及傳生人類的整個意義。要做到這點,人們非誠心潛修婚姻貞操不可。基於上述原則,教會子女在調節生育問題上,不得採取教會訓導當局在詮解天主法律時所指責的途徑(一四)。

  人人須知,人的生命以及傳生任務,不僅限於此世,並不得僅以此世來衡量並詮解之,而常應顧及人們永遠的命運。

 52 家庭是一種培育豐富人性的學校。為使婚姻家庭生活及其使命臻於圓滿的境地,需要夫妻們善意的心靈共融、共同策劃,以及悉心合作來教育子女。父親在家庭內的積極領導,為訓練子女十分有利。但母親的照料家務,尤其為幼稚的兒童所需要,亦應妥加維護:不過,合法促進婦女的社會地位一事,亦不得忽視。家庭教育應能使子女達到成年時,能以充份的責任感隨從其聖召。尤其是修道聖召,而選擇其生活地位。假使子女選擇結婚,在為他們有利的倫理、社會及經濟條件下,應能使他們建立自己的家庭。父母或監護人的義務是以明智的主意,領導青年人建立家庭,而子女們則應樂於順聽他們。但父母與監護人不得直接或間接,脅迫子女結婚或選擇配偶。

  在家庭內,數世同堂,彼此幫忙,以取得更大的智慧,將個人的權利與社會生活的其他需要調和起來,家庭便形成社會的基礎。故此。凡有力影響社會的人士,應以有效方法,促進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改善。政府應以承認婚姻及家庭的真正性質,應以保衛公共道德及促進家庭福利為自己的神聖任務。父母所有生育子女的權利,及在家庭懷抱內教養子女的權利,應予保障。對不幸而沒有家庭的人,也應以適當的法律及各種措施,加以保護及扶助。

  信友既應把握時機(一五),又應分辨永恆及變幻事態的界限,則必須以自己生活的榜樣及同具有善意的人士合作,促進婚姻及家庭福利,戰勝困難,替家庭提供適合現代生活的需要和方便。為達成此點,最有力者是信友們的基督化思想、人們的正確道德意識,友研究神學者的智慧和學識。

  凡精通科學,尤其生物學、醫學、社會學、心理學者,如能以群力設法揭露調節生育的正當方法,則他們能對婚姻及家庭福祉,和人們良心的平安,貢獻良多。

  司鐸們對家庭問題應擁有相當的知識,並應利用各種牧靈措施、借助宣講聖道、舉行禮儀及其它神修方法,培養夫妻及家庭的生活,並以慈善及耐心,堅強那處於困境中的夫妻們的心志,並以愛德鼓勵他們,以期形成光輝照人的良好家庭。

  各式善會,尤其家庭善會,應努力以善言善行,訓練青年人和夫妻們,特別是新婚夫妻,善度其家庭、社會及使徒生活。

  最後是夫妻們,他們既是依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又享有人性尊嚴,故應一心一德,互相聖化,而團結一致(一六),俾能在其聖召的喜樂和犧性中,追隨生命的元始基督(一七),並以忠實的夫妻之愛,替基督以其聖死及復活所昭示給世人的聖愛奧蹟作證(一八)。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