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廣播電台梵蒂岡廣播電台
梵蒂岡廣播電台  

類別


 
 愛德與關懷


  教會


  文化與社會


  梵蒂岡文獻


  大公合一運動


  家庭


  主教會議


  青年


  正義與和平


  政治


  宗教與對話


  科學與倫理


  教宗與聖座


  靈修生活



聽眾來信notizie e aggiornamenti   資料庫 


梵蒂岡電台
發射台報訊天使銅像

105-106  廣播與贈書

  最近讀到兩封聽眾來信,都談起本節目部廣播的收聽情況,並涉及贈書的事情。讀了,引起我一些感想。最近我曾接受邀請到意大利東部耶斯城講話,回途上也有同樣的感想。我覺得在我們國內的教會的前途,主要是靠在國內的主內兄弟姐妹們的努力。就長期而論,來自國外的援助是無濟於事的。在這次的《聽眾來信》節目裡,我先介紹最近讀到的兩封信;在下次,我再談談到耶斯去講話的經驗。
  我要介紹的第一封信,特別提起去年 10月1日宣聖直播,也談到教宗最近發表的"新千年伊始"牧函。

  梵蒂岡電台的主內弟兄姊妹好!
  我是貴台的忠實聽眾,從最近的"聽眾來信"節目得知,有些人對去年的封聖直播收聽不清原因不明,其實10月1日的直播開始是很清楚的,大約過了一小時零5分鐘,即下午的四點多鐘,幾個頻率就被干擾了。第二天的直播也是剛剛開始清楚,但沒過多長時間就不清楚了。最近的收聽效果也不如從前好,總的來說,上室外效果要好些。
  春節放假的幾天比較清楚,但一從初八人們上班後就又不清楚了,不知為什麼?我建議將國際新聞一瞥放在最後播,一是沒有重要內容可以早些結束收聽做早飯或家務,再者這些新聞從其他渠道也可獲悉,另外,感到的一點是最近沒有開播什麼新的節目,重覆的內容似乎多了一些。教宗的"新千年伊始"牧函能否早些翻譯出來,進行全文聯播或者加上解釋,從以前的介紹來看,感到牧函太好、太重要了!
  另外,如果再有什麼贈書,盼能寄來,以前也去過信,不知為什麼我沒有收到過。《傳略》一書不知真理電台是否為我寄出,至今尚未收到過,以前寄的二封信均收到,若貴台有袖珍《聖經》最好為我寄上一本。
  願天主降福你們及你們的工作!。

  

   另一封信是在四旬期以前寫的,作者立志遠離喜慶娛樂,默念耶穌的苦難聖死、退卻犯罪誘惑,以悔改淨化心靈,恭迎耶穌的光榮復活!

  敬愛的朱神父:
  您好!您2月3日的回信和信中的聖像以及在聖伯多祿大殿前舉祭的小照片等珍貴聖物,我於2月20日午後完好收到,由衷感謝照片上所舉牌扁中"殉道的鮮血、信仰的種子"在放大鏡下歷歷在目,我記得,這篇禱詞源自滬上。照片場景開闊縱深,左右前後非常清楚,攝影術之精妙,嘆為觀止。另一張左起第八位(不戴眼鏡者)當是老師您了,看上去神采依舊,只是比四五年前稍胖(福態)了些,謹此恭頌安康!
  記得前十年左右,宗座台41米播段的播音早晚都聽的很清楚。目前,晨41米的播音仍很清楚,但49米處有雜音,39米處混台;傍晚新增的49米播段很清楚,但19米(15235千赫)、16米(17515千赫)幾乎收不到聲音,故建議傍晚除保留49米外,把其他兩頻改為41米的7305千赫和前幾年用過的13米為好(或者甘脆取消後兩個頻率而著重於49米播段亦可。)當否,供參考。
  老師於去年12月份寄給我的聖書至今仍未收到。按以往三例,早該收到了,但這次很意外,我猜測是否在郵途中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如某個急於先睹者半道截留或被車、舟或郵庫中的老鼠所吞噬。若為前者則不失價值,並願他(她)獲取教益;若為後者,就可惜而太可惜了。記得前幾年曾先後三次收到老師由水、陸路寄來的《跨越希望的門檻》和《禮物與奧跡》各一冊(後者以贈本堂鐸)以及聖教掛曆一份,都是在寄出後一月左右便已收到,可這次迄今已愈兩月,卻還杳無音訊。而今我已醒悟,該是不配有此分享的緣故,故無怨言,也請老師勿再為我費心寄書,以免再次"丟"失。好在通過收音機可聽知書中概要。還有個好消息:我認識一位外地教友很有聖德,她已獲《祈禱手冊》等書,但已轉給別的教友恭讀,她答允盡快轉我拜頌歌詠,以彌補廣播無插圖的缺憾。
  四旬期將至,我力求以忠貞神職、熱心教友為榜樣,師法其克己、守齋、默想、祈禱、奉獻和神、形哀矜的芳表,遠離喜慶娛樂,默念耶穌的苦難聖死、退卻犯罪誘惑,以悔改淨化心靈,恭迎耶穌的光榮復活!
  餘容復活期再稟,願天主的平安常與我們同在。
  

  讀了這兩封來信後,我有以下的感想。梵蒂岡電台的華語廣播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在起初,這不過是為標誌天主教會的普世性。那時,電台當局並不相信在老遠的中國會有人收聽。後來知道有人收聽了,也不計較收聽情況的不如理想。不是不關心,而是自知力不從心,愛莫能助。最近幾年,我們確實利用了技術的進步,努力改善了廣播的效率,卻又遭遇了新的困擾。在國內幾個頻率被干擾,在這裡幾個發射台被迫停止使用。
再說贈書,我們原來並沒有這個計劃。幾年前,我們印行了主日讀經釋義,贈送給聽眾,幫助他們熱心參與我們每週實況播送的感恩祭典。兩年前我們更翻譯了二千大禧年朝聖手冊,分贈給聽眾,鼓勵他們和普世教會同步慶祝聖年。聽眾的積極反應令我們十分滿意。但是,我們有否能力繼續這樣的服務呢?我們沒有把握。
這是我讀了上面兩封信後的感想。我從耶斯講話回來也有一番的感想。我想我從那些感想中獲得了一點心得。我將在下次的《聽眾來信》節目裡再繼續解釋。


 


收聽節目


直播


隨選即聽


Professional audio for rebroadcasting


教宗聲音


三鐘經

教宗接見


上一頁  上一頁
首頁  首頁
向編輯部投書  向編輯部投書
top
top
All the contents on this site are copyrighted . Webmaster / Credits / Legal Conditions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