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梵蒂岡電台
發射台報訊天使銅像
|
155 有其存在的必要
尊敬的施神父,
最近"聽眾來信"很多討論了地下教會的問題,在此我想談談我的看法。
我認為"地上教會"有其存在的必要。因為中國"地上、地下"之分還是來自於教廷與中國政府的分歧,其真正解決還有賴於教廷與中國政府關係的正常。而如今問題關鍵是中國政府在此問題上是否能有更為開放的視野,因為教宗畢竟做的已經不少了。而我們教友也期盼、祈禱關係的正常,可是我們真正能做的且有用的事只有祈禱了。
同時以我的經驗來看在所謂"地上教會"中也有對教宗老人家的熱愛--有的教友把教宗的像作為移動電話的螢幕保護圖像、我不止一次在彌撒互祝平安時聽到教友先遙祝教宗平安,畢竟現在"地上教會"不會在領洗時要你發誓"背叛"教宗,儘管其中還有許多不可見的限制。
|
我沒有接觸過"地下教會"的人員,但我敬佩他們的信德與毅力。我也認為不是每個人都能通過"地下教會"認識天主,許多人還是要靠"地上教會"認識耶穌。當然我認為愛國是教友的職分,但是對於"愛國會"高於主教團,我們都無可奈何,或許"地上教會"教友不同在於"存而不論"吧,因為很多是不是人的力量所能解決的。是故,我們還是應當多祈求天主以及憑藉天主之母、中華諸聖的轉禱,終有一天我們的願望會實現的。
或許我只是一位新教友,也不是出自教友家庭,少了一份過往那段悲慘歷史的"悲情"(可能這個字不太恰當),如果有不當之處請大家諒解。
願即將來臨的基督復活之光帶給我們中國大陸教會(大家本為一體)真正的和諧。
主內平安
|
我們謝謝這位新教友,寫信告訴我們他對國內公開教會團體的看法。他認為這個教會團體有其存在的必要,他說,在這個教會團體裡也有對教宗老人家的熱愛,而且有許多人還是要靠它認識耶穌。他承認自己不是出自教友家庭,對教會過往的那段悲慘歷史,可能少了一份"悲情"。讀了他的信,有幾點感想,提出來,同聽眾朋友和主內兄弟姐妹分享。
去年,我曾回上海探親。順便參觀了小時候經常去望彌撒的教堂。據說,幾年前,到那裡去參與教會禮儀的教友,十分稀少,而且還是從郊外鄉下接來的,但是現在本地教友也踴躍地參加了。我在徐家匯聖依納爵堂和盧灣區的聖伯多祿堂所看到的,正是如此情形。今日,在我們國內,公開教會團體的存在,似乎已是既成事實。但是,由於沒有教會法典所規定的合法主教,這個教會團體,與聖座及普世教會的關係,尚不健全,或者說,缺乏與聖座及普世教會的完滿共融。
在公開教會團體裡,有沒有"有對教宗老人家的熱愛"呢?我相信,是有的,而且是出於真心,並不是一種欺騙和爭取信眾的手段。我曾說過,我把它看作是教會意識在我們國內甦醒的跡象。至於公開教會團體可以引導許多人認識耶穌,我也以為,這也是無須否認的事實。所以,我一向不把公開教會團體在我們國內的存在,看作完全是消極的現象。
但是,在這位新教友的信裡有兩句話──"無可奈何"和"存而不論"──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和擔心。誰都知道,公開教會團體生存在國家的管理之下,而我們國家的宗教政策,往往與教會的信仰不能調合。那麼,面對這樣這種情況,我們做基督信徒的,應當抱什麼態度呢?我們可否以"無可奈何"和"存而不論"這兩句話,來把它支應過去呢?這樣想來,我不禁記起了兩件事情,其一是我們正在播送的《樂在苦中》的節目。
這是我們幾個月前才開始播送的一系列節目,材料取自胡美玉撰寫的同一題名的一本書,內容是一種回憶。作者記憶她在大學時代皈依天主教,不久後,為了堅持新近獲得的信仰,被捕入獄,在牢監和勞改營斷斷續續度過了三十年的晨光。在書中,她也記述了與她共同為主作證的兄弟姐妹們的遭遇和經歷。豈知我們才播送了幾次這節目,國內一位基督教的弟兄便來信譴責我們,說我們不應該,在今日,再重提半個世紀前的教難舊帳。其實,這完全不是我們的意思。我們播送這一系列節目,不是為紀念過去的怨氣和苦楚,而是為慶祝今日的平安和喜樂。在這一系列節目裡,我們稱讚並感謝天主,他賞賜給了我們的國家和教會一群如此可敬可愛的青年男女,他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當我們國家經歷劇烈變化,我們教會面臨嚴厲迫害的時候,不惜犧牲,為我們的信仰作出了英勇見證。寄信給我們的新教友說得好,他"不是出自教友家庭,少了一份過往那段悲慘歷史的悲情"。但是,如果他也收聽《樂在苦中》這一系列節目的話,那麼,我相信,他便會體味到犧牲和"背十字架"在我們基督信徒生活上的必要性,他也便會對他說的"無可奈何"和"存而不論"那兩句話,產生一些反省、思索了。
令我不禁記起的另一事情,是"可否去公開教會團體的教堂望彌撒和領受聖事"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意見是,為了滿足靈魂上的需求,教友們可以到公開教會團體的教堂去望彌撒和領受聖事,但是必須遵守兩個條件,那就是:第一"保持純正的信德",第二"避免惡表"。我相信公開教會團體中極大部分的成員,並不存心要脫離普世教會,他們並不贊成自選和自祝聖主教,來與羅馬宗座分廷抗禮,宣佈獨立。我喜歡把他們比做,為了靈魂上的需要,去公開教會團體的教堂參與教會禮儀的信友們。我也向他們提出兩個條件。他們也必須"保持純正的信德"和"避免惡表"。
本節目部的聽眾們想必知道,我不喜歡把我們國內的教會和普世教會對立起來,但是我強調把教會和世俗政權分開。
談到教會和世俗政權的關係,耶穌曾這樣教導宗徒們說:
"凱撒的,就應歸還凱撒;天主的就應歸還天主。"(瑪
22:21)
在最後晚餐中耶穌曾為宗徒們祈求他的父親,說:
聖父啊!求你因你賜給我的你的名,保全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若
17:11)
又說:
我不求你將他們從世界上撤去,但只求你保護他們脫免邪惡。(若
17:15)
後來,宗徒們記得恩師耶穌的教導,在耶路撒冷公議會上詰問猶太長老們,說:
聽從你們勝過天主,在天主台前是否合理,你們評斷罷
(宗 4:19)
這是教會在今日世界各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在我們中國,問題格外其嚴重,對公開教會團體來說,尤其如此。在許多情況中,是不可以用"無可奈何"和"存而不論"這樣的說法輕支應過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