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年 主日读经 【资料库】
 |
「主日弥撒读经」封面
作者:阿尔贝.范诺怡
耶稣会枢机主教
|
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
(创2:18-24;希2:9-11;谷10:2-16 )
本主日礼仪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关於家庭生活的重要教导。福音谈到婚姻中的忠贞,以及对小孩子的接纳。读经一创世纪的故事告诉我们 , 男人和女人成为一对不可分离的夫妇, 它 给福音作了引子。第二篇读经则提醒我们耶稣的忠信,直至於死。
创世纪的故事要强调的特别是女人的尊严。按字的丰富意义来说 , 她是一个人。其他一切生物位於另一层面; 为 形成一对生活在爱中的不可分离的夫妇,女人是男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主在故事开 端 所讲的话很有意思:“人单独不好,我要给他造个与他相称的助手。”人不是为了独处而创造的:若是单独一人,就不会生活在爱中。而天主是爱,他创造了人为了把自己的爱传达给他,使他能生活在爱中。所以同他一起 又 创造了女人。
故事以象徵的手法告诉我们,天主用泥土塑造各类动物,人要给 它 们取名字。这就指出人比没有理性的动物优越。比起 它 们来,人位於另一个层面。所有人同他们的关系,绝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超越和控制的关系。动物没有推理、判断、思考的能力;所以不可能跟人有密切的关系。
女人却是完全和人相同的。为了证实这一点,圣经说她是从人中取出来的:“主天主遂使人熟睡,当他睡着了,就取出了他的一根肋骨,再用肉补满原处。然後上主天主用那由人取来的肋骨,形成了一个女人,引她到人前”。於是人可以兴高采烈地呼喊:“这才真是我的亲骨肉”。女人真的是人的同样性体。
故事结束时说:“为此人应离开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为一体”。在此指出结合来自爱情,是家庭的起源,男人与女人在家庭中成为一体。
在福音中法利塞人询问耶稣:“许不许丈夫休妻?” 是 为了试探他。他们可能听说了 , 耶稣坚决主张需要忠於爱。但梅瑟的法律却准许休妻,可写休妻书。
耶稣回答时,问法利塞人:“梅瑟吩咐了你们什麽?”他们答说:“梅瑟准许了写休书休妻。”这个回答是对的,因为事实上梅瑟没有吩咐在这个或那个情况中离婚,而只是说,当一个男人决定离婚,他必须给妻子一份休妻书,好让妻子能表示她不再隶属於他了。
耶稣在此大胆地改正梅瑟的法律。这样清楚地表示出他的权威,就像他在山中圣训中做的一样(参阅玛5: 7 )。他对法利塞人说:“这是为了你们的心硬,他才给你们写下了这条法令。”所以梅瑟给的这条法令是一种让步,也可以 把它 废除,因为与天主创造的原意不符。
而後耶稣解释道:“从创造之初,天主造了他们一男一女。为此,人要离开他的父母,两个将结为一体。”这 耶稣提及天主创造的故事。天主的原意是要男人和女人结合,要他们互相忠信:他们再不是两个,而是一体了。於是耶稣结论说:“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
这是一个很清楚的保护婚姻尊严的教导。 婚姻是一个爱的结合。真正的爱意味着忠信。所以耶稣要求对爱的忠贞。
而後当门徒们请他解释时,耶稣明确地说,谁若休自己的妻子而另娶,就是犯奸淫,也就是触犯第六诫。对女人也一样:若她离弃自己的丈夫而另嫁,也是犯奸淫。
耶稣的这个训导要求很严苛,但是受到爱的启发,有意保护爱情。可惜,我们这个时代许多婚姻破裂,离婚变得越来越寻常。但离婚显然是爱情的失败,是两人所造成的失败。耶稣却要保护和固守在爱中的结合。
我们应该明白那允许夫妻真正在婚姻中结合的是彼此慷慨大量的爱。如果每个夫妻寻找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乐趣和自己的满足,就没有真正的爱。那麽夫妻间的结合成了两个自私者的结合,是不会持久的。凡要结婚的,应该清楚明白婚姻是两个爱人的结合,而不是两个自私者的结合。
本篇福音以一个接纳小孩子的教导来完成这幅远景。在此耶稣不再直接谈家庭,而只是谈一般对小孩子的接纳。
小孩子很容易受到成年人轻视,因为他们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发展自己的能力,所以当作决定或推理时他们不算数。因此有轻视他们的倾向。
耶稣的门徒们 就 有这种倾向。有几个人领来一些孩子,让耶稣抚摸。门徒们责斥他们。他们想耶稣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没有时间关心那些小孩子,他只应关怀那些成年人。唯有後者是重要的。
耶稣因门徒们的这个举动而生气,他认为那完全是出轨了,他说:“让小孩子到我跟前来,不要阻止他们!因为天主的国正属於这样的人。”对耶稣而言,小孩子拥有高度的尊严。他们已经是人了,即便是人的整个才能还没发挥出来。
尤其他们能跟天主有一个真正的关系。儿童宗教心理学学者认为跟小孩子们不应该只谈“婴孩耶稣”,而该谈天主,因为他们已经具有钦崇天主的能力。他们能够真实地去朝拜,或许比成年人做的还要好。
耶稣补充他的教导,说:“谁若不像小孩子一样接受天主的国,决不能进去。” 为迎接天主的国,小孩子具有正确的态度:一个有信心的、开放的迎接态度。我们应该仿效他们,单纯地 去 迎接天主的国,这是天主以其伟大的父爱赐给我们的。
“耶稣遂抱起他们来,给他们覆手,祝福了他们”。耶稣抱起小孩子,表达了他十分喜爱孩子,并尊重他们。
第二篇读经给我们指出耶稣对我们的忠诚,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样就进入福音所指示的路线: 即那爱的忠诚。
致希伯来人书的作者说,耶稣 由於 爱我们而受死,接受了尊崇和光荣的冠冕。他因受死而获得冠冕,为的是,因着天主的恩宠,他的死亡为我们大家有益处。
耶稣走完了整个人类生命过程,也因受苦成为十全十美的。他确实变成与他的兄弟们相似,为成为他们的大司祭,充满慈悲与权威。他的生活与他的死亡是忠於爱情的最美好的榜样:忠於天父的旨意的和忠於对兄弟们的关爱 。
耶稣的芳表应该也启发夫妻们,促使他们圆满地生活在婚姻的圣宠中,直到达至慷慨大量的爱情的顶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