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3-07-2007 新闻报导 资料库 主日弥撒读经 周末避静 东南亚通讯 这次的东南亚通讯报导的消息来自香港公教报、天主教亚洲通讯社、亚洲新闻通讯社、台北教友生活周刊: --陈日君枢机主持信徒答问大会 简介教宗致华教徒信函
陈日君枢机主持信徒答问大会 简介教宗致华教徒信函 教区七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分别於坚道教区中心、元朗天主教中学和乐富圣博多学校礼堂举办叁场「解读教宗的信 陈日君枢机答问大会」,首日约二百名神父、修女和信徒出席首场大会。 十六日的活动中,陈日君枢机先简介信函内容,称天主教具备「从宗徒传下来」的特质,教会由宗徒继承人 主教管理。他说:「爱国会不是教会组织内的机构,它被用作操控教会,制造了分裂,政府强要用这机构领导教会。」 枢机指出,信件取消了圣座给予内地教会的特权及牧灵指南。他说,内地主教所管理的 围限於其教区,每位神父亦只属於一个教区;有关神父要经过其教区和另一教区同意,才能够调任到其他地方服务。他又建议,教廷可列出所取销的特权和牧灵指南。 答问环节上,问及内地有哪些主教已跟教宗共融,陈枢机指圣座可考虑公布跟教宗共融的内地主教名单,他说:「未跟教宗共融的主教不足十人。圣座应该考虑让大家知道名单。」 对於本地教徒可以怎样帮助内地信徒多了解教宗信函,陈枢机称:「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帮助(内地)主教和神父明白教宗信函的思想。这封信对他们很宝贵,事实上,不少内地主教很孤独,难以互相交流意见。」枢机说,教宗信件提供清晰立场,帮助他们建立共识。 陈枢机称,本地教会印制了叁万本中文繁体字版本的教宗信函(香港教区译本),稍後会推出叁万本中文简体字版,向堂区派发。他说,信徒前往内地时,亦可以带一些译本返内地。 对於教宗撤销给予内地教会的特权和牧灵指南,林氏说:「撤销特权同时适用於『地上』和『地下』教会。如果有人质疑,这举动显示圣座放弃『地下教会』,那完全错误了。」他指有关特权取消後,法典的地位更为重要。 活动後,东涌圣母访亲小堂传道员翁伯洪对本报说,香港信徒愈来愈多机会接触内地信徒,教宗的信让他们了解内地教会。他说:「东涌有不少从内地移居香港的教友,或新移民新领洗者。该信帮助我们认识新来港教友的需要。」 此外,天亚社七月十七日报导,北京教区十六日选出李山神父接任教区主教,选举结果会交中国的「主教团」核准。这是教宗致函中国信徒後,内地首次自选主教。
中国「地下」主教促请教友实践教宗牧函 义大利传教士伯希神父说:“我将回到我的信友中去” 这位义大利传教士用地方英语反复强调说,尽管绑架者们为逃避员警不断的把他转移,但他们“待他一直很好”。“我只是不习惯他们的食物:每天固定的食物就是米饭、盐和干鱼,这使我瘦了15公斤,但这都无所谓,因为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能恢复过来了”。他只知道他们一直在拉瑙境内将他移来转去,却不清楚是在该省的北部还是南部。为了能随上劫持者的脚步,这位嗜烟者必须放弃抽烟的习惯:“一个夜晚,当我们攀山的时候,我感觉呼吸有点紧张:於是我自言自语说,为了能活下去我真应该戒烟,就这样我戒烟了”。 伯希神父说他自己并不害怕,如果他的长上“准许”的话,他还是会“重新回到帕耀:一旦有可能,我会立即回到我的信友们当中去”。一个记者问他现在希望做什麽,他的回答是“象自由人一样,我能回来完满的享受生命并去会见我的信友们。这真是一次另人难以置信的经验”。对於那14名海军被巴丝兰岛的原教职主义(莫洛回教解放阵线)杀死一事,伯希神父表达了他的“沉痛”,他觉得那是自己的“责任”。 在被囚期间,他每天时间几乎都是在走路中度过的:早晨4.30起床,起床以後就开始向下一个营地进发,一直走到晚上7.00,然後“如果可能的话,自己去找地方睡觉。白天是不可能休息的,因为那 的蚊子太多”。当他走路的时候,脑子 所想的都是“朋友,家人,自己目前的遭遇,当然祈祷也是少不了的:脑子不停的思维是让他能继续生存下去的基础”。今天早晨他终於可以吃到夹有肉片的面包和一杯咖啡。他开始试图回忆那些绑架者们的名字,但立刻又停止了:员警目前还在追捕这些绑架者们,对於他们的身份还是十分保密的。现在还不清楚到底是阿布沙耶夫集团还是伊斯兰分离势力游击队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组织,但有一点很肯定,那就是没有为这次的获释付出任何的赎金。 台北教友生活周刊最新一期刊登了一篇题名“教宗对中国教会的明确指示”的文章,作者为萨维。以下是文章的内容: ******** 一、教廷方面始终准备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关系正常化进行协商(页9)。在此原则下,教宗再一次重申教会与政府是不同的机构。「中国天主教会的使命不是为改变国家的结构或行政组织」、「与合法的政权持续冲突是不能解决现存问题的;但同时,当政权不恰当地干涉教会的信仰问题和教律时,我们亦不能就此屈从。」(页10、11) 二、所谓中国天主教教会,必须是一个与普世教会共融(Communion)的教会。所谓共融,是以罗马教宗为核心的,地方教会的主教是门徒的继承人,而教宗则是门徒之首伯多禄的继承人。普世教会以此种共融的形式而存在,若非此种形式,即不能称之为天主教教会。(页11~14) 叁、在中国天主教教会外的机构,他们对教会所订下的官方标准,是导致中国天主教教会重大问题的主要原因(页18)。牧函虽未指名道姓,但这个「教会外的机构」在注36中已指明系「爱国会」(页21)。 四、中国天主教的「牧者和平信徒们」都要牢记,教会的事,「都只属於主教和他们的司铎」,「不能接受任何外来的干预。」(页22)此处即是要求中国天主教各地方教会,勇敢地排除爱国会所造成的干预。 五、虽然不接受干预的立场是坚定的,但并不意谓着教宗要与政府对立。反之,他在维护共融的前提下,鼓励各地方教会(按:主要是指尚未公开活动的教会),设法得到政府的认可。教宗虽然鼓励他们公开活动,但他也知道情况是复杂而困难的,「所以,圣座在再次重申了基本原则後,认为该让每一位主教来决定。」(页22) 六、教宗再次申明,「设立一个『独立』於圣座的教会,与天主教的教义是不相容的。」教宗及主教的职务被「贬值变质」,「因为有『非圣职者』,甚至有尚未受洗者,以国家不同机构的名义控制、决策教会的重大事务,包括主教的任命(页23)。」这位『非圣职者』,大家都知道是谁。 七、受到混淆混乱的主教职位,是中国天主教内部的争论焦点。而一位与普世教会共融的主教,才能是一位有权管理其教区的主教(页26~27)。何谓与普世教会共融的主教?教宗明白指出有叁种情形: 1.从未屈从於政府的不当控制,因为忠於教会及教宗,被迫秘密接受祝圣的主教。教宗呼吁政府给予他们法理上的承认(页27)。 2.某些在特殊情况下,未经教宗授命而接受祝圣的主教。事後请求与普世教会的共融,并得到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全部主教职务的授权(页28)。教宗要求这些主教们,「为了相关教区团体的神益,必须在短期内公开其合法的主教身份,」并表现出与教宗合一的实际行为。 3.极少数既未经教宗授命,且直至档发表时,尚未提出申请,或申请但尚未获得合法身份,即接受祝圣的主教,不能称之为与普世教会共融的主教。教宗随即再重申「其祝圣是属非法,然却是有效的。」教宗鼓励这些主教们,申请与普世教会的共融,以获得合法主教的身份。 八、在前述叁种主教条件下,教宗不能承认现在的「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因为许多与普世教会共融的主教不在其中,而却有尚未合法的主教在其中。「且其规章内也含有与教会教义不相容的因素。」(页29) 九、教宗任命主教的权力是不容挑战的,是行使其最高神权,「并不是干预国家内部事务,或侵犯国家主权。」此权力虽属教宗,但可就任命的过程与人选,与中国政府进行协商。 十、若某教区没有适当的主教人选,可以从邻近教区寻找(页31)。 十一、落实教区由主教管理的基本原则,神职人员是在与其教区主教共融的情形下,才能在此教区中执行其工作(页33~34)。这是因为教区划分在中国政府介入後,逐渐有界线不清之处,以往,非官方教会神职人员不愿服从其官方教会的主教,或是有在教区间流动的现象。现在教宗既已宣布何谓共融的主教,即要求所有教徒都必须服从教区主教。 十二、只要不是违背信仰的,即使是「与教会体制无关的机构(按:指爱国会)保持关系」的主教与神父共祭,只要他们是与教宗共融的,就是合法的。同样,参与这些与教宗共融主教及神父所主持的圣事,也是不用犹豫的,即使他们是政府认可的主教。(页34) 十叁、在可选择的情况下,信友们应优先参与与教宗共融主教及神父所主持的圣事;但在严重不便或急迫的情况下,参与未与教宗共融主教及神父所主持之圣事是被允许的,因为虽不合法但有效(页34~35)。 十四、主教应按教会法典组织教区内的管理机构,如主教公署、司铎谘议会、牧灵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等。同理,堂区亦应有相应组织。 十五、教区及堂区的财产,都应用教区及堂区的名义,绝不可用私人的名义,依法向政府登记。 十六、教区划分不够明确是目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宗「愿意公开地同中国主教们,在建设性的对话中解决教省和分区问题。如果有必要,也同政府商榷。」(页36) 十七、为了中国教会所受的限制及苦难,教宗愿意与中国政府对话,以解决相关问题。 十八、呼吁曾担任「某些从教会的角度看来是不能赞同的职务」的神父们,回到与教会完全的共融中。教宗建议可藉由共同重新宣发信仰誓言的方式,「藉此得到共融的明证。」 十九、教宗呼吁各教区注意神职人员及修女的培育工作,司铎方面特别要注意独身生活的实践。 二十、教宗请平信徒注意家庭问题。 二十一、教宗请中国教会注意成人慕道的品质问题。 综合而言,教宗本笃十六世澄清了过去许多教会内的争论,以完全清楚的态度,在这许多因历史因素造成的问题中,提出了清楚的指示。因此「乃决定以本函撤销鉴於艰难时期牧灵的特殊需要而赋予的『所有特权』。」「同样,以往及最近颁布的所有牧灵指南,也全部撤销。」一切「全按本函的新指示处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