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 主日读经 【资料库】
 |
「主日弥撒读经」封面
作者:阿尔贝.范诺怡
耶稣会枢机主教
|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创十八,1-10;哥一,24-28;路十,38-42
本主日的第一篇读经和福音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关系:两篇读经都谈到接待这个主题。亚巴郎对来到他帐幕前的叁个人表示了慷慨的接待。耶稣在玛尔大和玛利亚的家里受到了接待。
但在这两个事件中有几乎完全不同之处。在亚巴郎的故事里,较突出的是圣祖在接待叁个人时所表现的慷慨,这叁个人成了他的客人。他一见他们走近他的帐幕,就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像得了恩宠那样,请求他们作他的客人:「我主如果我蒙你垂爱,请你不要由你仆人这里走过去。」
亚巴郎的这个态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显示了随时提供服务的卓越精神,即马上想到为这几个人洗脚,让人杀了一头又嫩又肥的牛犊,让萨辣和面做饼。这种款待实在绝非一般。
这段?述为我们揭示,亚巴郎接待这叁个人,实际上是接待天主。这段情节对东方教会尤为宝贵。有一幅鲁布勒夫着名的圣像,一再画它,对它作出了圣叁的解释。实际上,在接待这叁个人时,亚巴郎对他们说:「我主」(是单数称呼),好像是对一个人说的。教父们在这个独特的地方看出了圣叁的标记:叁位,却是一个天主。
此处,接待得到了赞扬并被带到很高的层面,因为这段叙述提示我们,接待人,我们便进入与天主交往之中。
天主显示出他的慷慨。他向亚巴郎许诺:「明年此时我必回到你这里,那时,你的妻子撒辣要有一个儿子。」
亚巴郎和撒辣都已年老,年纪很大,不再盼望会有一个儿子诞生。但天主为报答所受到的慷慨接待,便行了这奇事。
在福音中我们有玛尔大慷慨待客的例子,她为伺候耶稣,忙碌不已,好让耶稣在她家感到舒适。
但福音为我们指出了接待耶稣做客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有玛尔大的活跃方式,她为他忙着做很多事;有玛利亚的方式,她坐在主的脚前听他讲话。
耶稣让我们了解,这第二种方式是最恰当的。当然另一种方式也是必要的;不过,听客人讲话,尽力了解他的需要,即他所说的,他提出的建议,这位客人就更感到荣幸。在耶稣看来,这一点更重要,因为他的话就是天主说的话。
因此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是她自己成了客人的一份,她蒙主的接待,靠他的话养育。在这种意义上,接待的关系是互相的。
玛尔大没有明白这一切,她为许多事忙碌不已,向耶稣提出:「主!我的妹妹丢下我一个人伺候,你不介意吗?请叫她来帮助我吧!」这个请求看来很正常,但耶稣没有接受。他批评玛尔大为太多的事操心忙碌,并为玛利亚辩护,她「选择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从她夺去的。」
此处我们看到对接待的另一个理解层面,我们尤其看到聆听天主的话的重要性。我们常需要接待耶稣,聆听他的话,接纳他心中的慈爱。
我们不该幻想,认为我们重要,是我们伺候主,没有我们他就不能完成他的工程。这种想法不符合实际。相反,我们所要操心的是聆听主的话,把他接到心中。这才是接待天主的正确方式。
活跃的工作当然也是必要的,但该当把它视为没有将天主接到心中那麽重要。就是说,更重要的是天主为我们所做的,他所说的,和他所完成的。我们只是他的低微的合作者。他的合作者该当接纳他的思想,他的情感,好能按他的意愿去做他的事业。
在第二篇读经中,保禄表达了为宣杨天主的话的赤胆忠心。他宣讲基督,「我们以各种智慧,劝告一切人,教训一切人,好使一切人成为在基督内的成全人。」
使徒工作便在於劝人接纳基督,即接纳他的话和他的恩宠。
保禄的宣讲是向所有人的,尤其向外邦人,显示了耶稣好客的一面:他接待所有的人,愿他们都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家庭。
我们该当接纳耶稣的话语,好能真正地顺应他的愿望,完成他在世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