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近六旬的中国大陆天主教徒写信给教宗,请求救助。他向教宗先後陈述叁点。第一是我们国内公开教会的成立,第二是地下教会的後来出现,第叁是由此而导致的大陆天主教友的迷惑。
崇敬的若望保罗二世教宗:
我是中国大陆的天主教教友,已年近六旬。自六十年代开始直到八十年代初,只能偷偷念经,一旦被人发现就会招徕灾祸。到八十年代好了,可以公开自己的信仰了,可以公开念经,公开去教堂,有神甫,有先生,可以做各样圣事。虽然还要在政府的很多条件的约束下。在神职人员及热心教友,通过熟人,亲朋等耐心传教,新教友也越来越多了。
然而,情况有了变化。天主教出现了两个支派。一是爱国会天主教,是政府不太压制的,另一是地下天主教,是政府压制的。地下天主教不承认爱国会天主教,认为是裂教。多灾多难的中国的天主教,面临分裂。
|
我作为一个天主教教友,为的是恭敬天主救灵魂,面临如此局面,无所侍从。这也是中国大陆天主教友的迷惑。请求唯一有耶酥权柄的至高无上的教宗或者教会给予指教,救我等灵魂。感谢天主。
此致敬礼
|
在这位年近六旬的大陆天主教友向教宗陈述的叁点中,第一点赢得我的同情。 依这位大陆天主教友说来,今日国内的公开教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成立的。在这以前教会完全处於冬眠状态,教友们只能偷偷念经。公开教会成立了,他们才「可以公开自己的信仰了,可以公开念经,公开去教堂,有神甫,有先生,可以做各样圣事。虽然还要在政府的很多条件的约束下。在神职人员及热心教友,通过熟人,亲朋等耐心传教,新教友也越来越多了。」
这样说来,公开教会的成立原来是为满足教友的精神要求,不必定是为建立裂教,与普世教会对抗。所以,我们向来主张,只要意向纯正,没有怀榜样,可以到公开教会的教堂里去念经,望弥撒,和领受圣事。但是由於「政府的很多条件的约束」,在公开教会里,教会意识不够明显。
这样看来,地下教会的出现其实为公开教会有利,因为可以弥补它的缺陷,唤醒它的教会意识。我们曾屡次谈到教会意识在我们国内的复苏,这原是地下教会的贡献。可惜这位大陆天主教友忽略了这个道理。在他的第二点陈述中,他似乎把地下教会的出现说作今日国内教会分裂的原因。他说:「然而,情况有了变化。天主教出现了两个支派。一是爱国会天主教,是政府不太压制的,另一是地下天主教,是政府压制的。地下天主教不承认爱国会天主教,认为是裂教。多灾多难的中国的天主教,面临分裂。」我们实在不敢雷同。
说到这里,我们便可以讨论这位大陆天主教友的第叁点陈述。他说:「我作为一个天主教教友,为的是恭敬天主救灵魂,面临如此局面,无所侍从。这也是中国大陆天主教友的迷惑。」
我们认为,在我们国内只有一个教会,公开教会不必定是裂教,但是它的教会意识不够明显。中国大陆天主教友可以到公开教会的教堂念经,望弥撒和领圣事,但是他们必须坚持他们的纯正信德,恢复他们的教会意识。教会是共融,而教宗是普世教会的共融根基。他是伯多禄的继承人,「对主教们和信友群众,是一个永久而可见的统一中心和基础」。(教会宪章
23)